人教初二下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百度文库一、选择题1.如图甲所示,小强在水平地面上用力推木箱,推力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木箱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以下对于这一过程的分析中正确的是A.0﹣﹣1s内木箱没有动,所以此时不是平衡状态B.1s﹣2s内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4NC.如果3s后人停止用力,木箱将做匀速直线运动D.如果3s后人突然用6N的力往回拉箱子,此时的合力为2N2.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放在同一细沙面上,已知乙的重力为10牛、边长为0.1米,沙面凹陷程度如图所示,则甲的A.压强可能大于1000帕B.压强一定小于1000帕C.重力一定小于10牛D.重力一定大于10牛3.如下图所示,甲物重5 N,乙物重3 N,甲、乙均保持静止状态,不计弹簧测力计自重,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A.0 N B.5 N C.2 N D.3 N4.如图所示,物体在木板小车上,随车一起在水平面上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则对物体受力分析正确的是A.只受重力B.受重力、支持力和向右的摩擦力C.受重力和支持力D.受重力、支持力和向左摩擦力5.当你坐在一辆向前行驶的汽车中,突然感觉汽车座椅的靠背在向前推你,这时汽车的运动状态和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分别是()A.匀速行驶,车具有惯性B.加速行驶,人具有惯性C.减速行驶,人具有惯性D.正在转弯,车具有惯性6.如图是足球运动员踢足球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足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只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B.足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C.脚踢球使球飞出去,说明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D.足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若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一定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7.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个物体甲与乙放在表面光滑且足够长的木板上,随木板一起以水平向右的相同速度沿同一直线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木板突然停止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若m1>m2,甲将与乙发生碰撞B.若m1<m2,甲将与乙发生碰撞C.只有当m1=m2,甲与乙才不会碰撞D.无论甲与乙的质量关系如何,它们始终不会碰撞8.如图某个密封容器装满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由甲图倒置到乙图后,关于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1与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p2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1减小、p2增大B.p1增大、p2不变C.p1、p2都增大D.p1、p2都减小9.如图所示,小红手撑雨伞走在路上,一阵大风吹来,伞面被“吸”,将发生严重变形。
下列判断推理及其解释,正确的是()A.伞面被向下“吸”,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小于下方B.伞面被向下“吸”,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大于下方C.伞面被向上“吸”,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大于下方D.伞面被向上“吸”,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小于下方10.某人用嘴将小空瓶内的空气吸出,小瓶马上挂在嘴唇上,原因是()A.嘴把瓶子吸住B.大气压把小瓶压在嘴唇上C.嘴边的唾液把瓶粘住D.瓶内所剩的空气作用的结果11.烟台南站是高铁站,在其站台与铁轨之间设有安全线。
动车进站时,人若越过安全线,有可能被吸进铁轨,发生危险。
因此,在站台上候车的乘客应站在安全线外,以确保安全。
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其原因是动车通过时,乘客与动车之间()A.空气流速比外侧慢,压强增大B.空气流速比外侧快,压强增大C.空气流速比外侧慢,压强减小D.空气流速比外侧快,压强减小12.如图所示,两行脚印分别是小东和小荣走过沙滩时留下的。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小东对沙地的压力比小荣的小B.小东对沙地的压力和小荣的一样C.小东对沙地单位面积的压力比小荣的大D.受力面积和压力都不知道,无法比较谁对沙地的压强大二、填空题13.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研究液体压强时,绘制的甲、乙两种液体的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图像。
由图像可知,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关系为ρ甲________(选填“>”“<”或“=”)ρ乙,其中________液体是水。
14.一个苹果的质量为150g,它所受的重力大小为____________N.小明用它来探究“怎样使物体上浮或下沉”的实验,他测得苹果的体积为1.6×10-4m3,将它浸没在水中,苹果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__N,松开手后苹果将_____(填“上浮”或“下沉”)。
(g=10N/kg)15.一列以速度v匀速行驶的列车内有一水平桌面,桌面上的A处有方小球。
若车箱中的旅客突然发现小球沿如图(俯视图)中的虚线从A点运动到B点,判断列车在________________(选填“匀速”、“加速”或“减速”)行驶中,并且向__________________(选填“东”、“南”、“西”或“北”)转弯。
16.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一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则第1s时,物体处于________________状态,第7s时,物体处于________________状态,第5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___________N。
17.“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
摄影在暗室中进行,快门是常开的,但是由于没有光照亮物体,底片并不感光。
光源是一只闪光灯,它每隔一定时间闪亮一次,物体就被照亮,底片就记录下这时物体的位置。
光源不断闪亮,底片就记录下物体每相隔同样时间的不同位置。
两个质量相同的如甲、乙小球,均从位置a竖直下落到位置b,其各自的频闪照片如图所示,试根据照片分析:(1)甲球做_____直线运动,乙球做_____直线运动(填“匀速”或“变速”);(2)_____球受到的重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甲球受到的阻力_____乙球受到的阻力(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若光源每隔0.02s闪亮一次,则从位置a竖直下落到位置b甲球所用时间为_____s.甲球所用时间_____乙球所用时间(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8.用如图所示的水壶提水时,手应提在水壶把手的________(选填“A”或“B”,下空同)处;把水壶里的水灌到保温瓶中去时,手应提在水壶把手的________处.出现这样的差别主要是因为力的三要素中的________不同所导致的.19.载重汽车的轮子比普通汽车的轮子多,比普通汽车的轮胎宽,这是为了增大________,减小对路面的______________。
20.打篮球是人们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
我们投篮时,投出去的篮球撞到篮板会反弹回来,这是因为物体间____,同时这也可以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篮球最终落在地面上,是由于受到______的作用.21.轮船的排水量是指轮船所排开水的________,轮船满载时,船和货物总重9.8×104N,则船在海洋航行所受浮力是________N,轮船的排水量是_________t。
一艘轮船空载时的排水量是2100 t,满载时的排水量是5000 t,轮船自身质量是________t,它最多能装质量为____________t货物。
22.一物体在月球称得质量为10kg,当在地球上称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N,天平的示数为:________kg.三、作图题23.重100N的物体受20N水平拉力作用时,能在水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
在图中画出这个物体在30N水平拉力作用下,在原水平面上运动时所受所有力的图示。
(______)24.请你画出图中乒乓球此时所受力的示意图.25.如图,小球重3牛,处于静止状态,试在图中画出小球所受力的图示。
(____)四、实验题26.为研究弹簧的性质,我们在竖直悬挂的弹簧下加挂钩码(如图a),同时记录弹簧总长度L与钩码质量m,所得数据记录在表一中。
已知弹簧原长L0=6.0cm,实验过程中,弹簧形变在弹性限度内,不计弹簧所受的重力。
(g取10N/kg)(1)请根据表一中的数据,将表二填写完整__________。
(2)请在图b坐标系中描点作出弹力F跟弹簧伸长量△x的关系图象____________。
(3)只有规范使用弹簧测力计,才能准确测量力的大小。
请写出一条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操作要求_____。
27.为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小李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小桶内装入适量的沙子,滑块恰好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1)画出木块在水平方向的受力示意图;_____(2)为测量滑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应测量_____;(3)把毛巾铺在木板上,发现需要装入更多的沙子,滑块才能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有关;(4)本实验为何不能用钩码代替沙桶?_____28.小强同学利用长方体木块、弹簧测力计、钩码、毛巾等在水平木板面上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过程如图所示.(1)在实验中,为了测量滑动摩擦力,应该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木块做_____运动,根据_____ 条件可知,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就等于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2)利用甲、乙图的实验,可以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的关系.利用甲、丙图的实验,可以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的关系.(3)小强同学为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否与接触面的面积有关”,他将甲图中的木块切去一半,再重复甲的操作过程,发现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图甲中示数的一半,他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的结论,你认为他的结论可靠吗?答:_______________.如果不可靠,则请说明理由并提出正确的做法.答:___________.29.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甲组同学实验时,向左盘和右盘同时放入一个不等重的砝码,这时木块仍然保持静止状态如图甲,能否得出平衡力大小可以不等的结论?_______(填“能”或“不能”),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2)乙组同学针对甲组的问题做了改进,将木块抬离桌面完成实验,当木块静止时,发现拉线不在同一直线上(如图乙所示),于是他们得出: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可以不在同直线上,你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________;(3)丙组同学针对乙组的问题做了改进,将木块换成了小卡片如图丙,为了探究平衡的两个力是否必须在同一直线上,可用手_________(选填“翻转”或“旋转”)平衡的小卡片,松手后观察小卡片能否继续保持平衡。
(4)丙组实验中若要证明平衡力作用在一个受力物体上,你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0.为了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小红同学提出了一些猜想,并对猜想进行验证。
(1)下列A 、B 、C 是小红同学提出的三个猜想,题中已经写出一个,请你帮小红写出另外两个:猜想A :液体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 面积__有关;猜想B :液体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_______有关;猜想C :液体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_______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