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及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报告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为“十二五”开好头、起好步,意义重大。
经过深入调研和认真分析,我们认为,今年一季度经济总体运行态势良好,成绩喜人,但前进的压力仍很沉重。
现将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及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报告如下:一、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一)经济总量较快增长,部分指标进度滞后问题突出。
累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5.8亿元,增长10.2%(比上年同期,下同),占年计划的15.8%,滞后于序时进度9.2个百分点;实现财政收入4亿元,增长55.6%,占年计划的28.3%,超出序时进度3.3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亿元,增长17%,占年计划的21.5%,滞后于序时进度3.5个百分点;引进县外资金5.9亿元,增长25%,占年计划的14.8%,滞后于序时进度10.2个百分点。
(二)重点项目成效明显,项目开工落地制约矛盾突出。
实施千万元以上项目87个,总投资90.4亿元,完成投资9.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7.9%、26.3%、22.3%。
总投资100.6亿元的舒适年产6000万件园林工具、新型绿色建材和中国北方食用菌交易市场等20个亿元以上重点项目集中开工。
总投资68.3亿元的锂离子动力电池等10个项目列入省重点一批计划,总投资139亿元的复合玻璃钢生产等30个项目列入市重点。
统筹城乡发展、食用菌基地、新能源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尾矿开发利用工程写入《河北省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实现了“十五”以来列入省规划纲要重大项目和重大事项“零”的突破,同时有10个重大项目有望列入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在取得上述成绩的同时,目前重点项目“三多三少”现象不容忽视,即谋划推进的项目多、进入实质运作的少;推进前期项目多、具备开工条件的少;表面形式上开工项目多、真正开工项目少,直接导致完成投资率不高,例如:受前置手续变更、土地征占、电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生物质发电、光伏发电、金领国际家居博览中心、冶金石灰石加工生产、反向物流中心建设等10个投资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并没有实质开工。
已开工的新型建材、金稻田工厂化生产食用菌等省重点项目因受手续不够完备及施工环境等影响进展缓慢,投资完成率不足13%。
(三)固定资产投资翻番,距目标要求仍有较大差距。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7亿元,增长97.8%(省认定我县一季度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7238万元,增长42.4%,居全市第三位),与去年同期相比基本实现了成倍增长,但由于今年目标相对较高,仅完成年计划的9.7%,滞后于序时进度15.3个百分点。
再加之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入库、上报有了新要求,尤其是亿元以上重点项目投资入库必备10大条件,增大了项目投资入库、入统难度。
这也成为我县GDP落后于序时进度9.2个百分点的重要影响因素,完成年度投资计划任务压力倍增。
(四)规模工业产销两旺,运行质量仍需提高。
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7.3亿元,增长10%,占年计划的25.3%,实现利税3.7亿元,增长66.8%,完成年计划的26.2%。
30强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3.4亿元,增长29%,实现利润1.39亿元,增长65.7%。
但规模以上企业中铁选企业占比超过50%,规模工业用电量增长44.7%,超过工业增加值增速34.7个百分点,结构调整和节能降耗问题凸显。
同时,部分企业流动资金缺口仍然很大。
(五)农业结构调整有新成效,产业发展要素制约明显。
新建农业园区173个、面积1.2万亩;食用菌生产总量达到2.5亿盘(袋),占全年任务2.6亿盘(袋)的96%;新增设施园艺面积3450亩,占全年任务5000亩的69%;全县肉牛存栏5.6万头,生猪存栏8.3万头。
谋划实施总投资29.7亿元的6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食用菌交易市场等17个农业产业化项目有2个已经开工建设。
由于今春干旱严重,在森林资源受到严重危胁和大田作物播种受到严重影响(如党坝镇有9000多亩大田作物未播种,接近总播种面积的30%)的同时,地下水位普遍下降,食用菌和设施菜园区用水紧张;部分农业产业园区电力供应不足;由于土地征占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一季度农业产业化项目开工率不足15%。
(六)第三产业发展较快,即期增长点仍显不足。
华北物流中心累计完成投资7.6亿元,完成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其中A区107个商铺已全部入驻并营业。
B区续建3月份开工建设,沿街完工商铺正在招商入驻;客官酒店正在装修,10月1日营业;新汽贸汽配城及物流项目一期工程正在办理征占地和规划设计,力争6月份开工建设;反向物流项目已完成征占地,正在规划设计,5月底前开工建设;食用菌市场已完成征占地和规划,正进行工程设计;天地好人百货商场正在装修和人员培训,5月22日营业;肯德基平泉店着手组织装修,6月下旬营业。
专业市场运行良好,榆树林子蔬菜批发市场交易额2.5亿元,六河源大牲畜交易市场交易额1亿元,刚刚投入运营的万泉花卉市场交易额4300万元,华北物流建材市场交易额3700万元。
形势虽乐观,但仍存在矛盾和问题急需解决。
一是第三产业增加值滞后年计划8.9个百分点。
二是亮达酒店、荣华市场改造、华北物流中心建设等项目因劳务纠纷、规划调整、证照不全等方面的原因推进缓慢,新上项目大多数不能在年内形成即时增长点。
(七)各项社会事业有新起色,具体项目推进难度较大。
累计完成投资1725万元,重点推进和实施了校安工程、卫生服务体系、文化基础设施等一批社会事业项目。
文化影视传媒中心、泽州书画院、黄土梁子-大窝铺辽河源旅游公路和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光华文化创意产业园等项目前期加速推进。
确定了35件惠民便民实事,目前正有序推进,筹集再就业资金701万元,占年计划的70.1%;新增城镇就业岗位1150个,占年计划的31.9%;帮助671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完成年计划的37.3%。
累计发放保障资金844万元,保障农村低保11176户、20879人。
各类保险新增扩面3562人,占年计划的35.6%。
在社会事业项目推进和实施上,也存在新老矛盾和问题。
一是上级已下达计划项目实施进度明显缓慢。
在落实选址、土地、拆迁等开工条件上推进速度不快,特别是已被列入全省重点稽察范围的项目进展慢,势必影响我县下步项目争取工作。
二是文化产业发展资金不足,投入不够,园区企业整合难度大。
三是新民居建设征占地、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繁重,个别村征占地难度较大,影响建设工期。
二、上半年经济运行趋势分析初步预计,①4-6月有11个农业产业化项目开工建设,将会带来新增约3.7亿元地区生产总值,集中开工的20个超亿元重大项目将会带来新增约5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加上常规增长的16亿元和一季度的15.8亿元,上半年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亿元左右,距半年计划指标还差10亿元,此项指标实现时间任务双过半难度很大;②财政收入每月常规增长 1.3亿,上半年可达到7.5亿元以上,此项指标能够如期实现双过半;③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14.5亿元,利税7亿元,能够实现双过半;④二季度工农业项目及建筑业投资将会逐渐增加,特别是3月末集中开工的20个重大项目将会拉动投资强劲增长,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在40亿元,距时间任务双过半差距明显;⑤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可完成18亿元,专业市场交易额完成16亿元,预计两项指标均能实现双过半;⑥引进县外资金28亿元以上,能够实现双过半。
三、上半年工作重点及建议(一)针对项目谋划和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重点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一是加强调度、明确责任。
全县上下要充分认识当前我县重点项目建设面临的严峻形势,切实加大工作力度,及时协调解决重大项目在谋划、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重大问题。
对县级包保领导进一步分解和明确重大项目包保责任和任务,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对重大项目强化督导,确保重大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
二是特事特办,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对已列入开工的重点项目,要全力以赴落实开工条件。
对省、市重点项目,要坚决推行绿色通道制度,各相关部门要采取非常规措施,引导有关企业主动完善项目手续,保证项目顺利实施。
未开工的可以边开工边完善手续,已开工的,未经县政府批准,任何单位都不能干扰重点项目施工,确保重点项目建设进度。
三是千方百计解决要素供给问题。
重点解决用地指标,要进一步深入谋划包装一批重点项目,通过积极争列省重点、土地置换等措施,最大限度的争取省、市用地指标。
四是完善推进机制,全力抓好落实。
通过健全现场办公、重大项目包保、手续代办、督导通报等一系列有效措施,全力抓好落实,为重点建设消除一切障碍。
落实县领导定期到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单位现场办公、解决问题机制;落实重大包保责任制项目督导通报机制;继续推进县主要领导一季一调度,进展情况一周一通报机制;完善落实重大项目手续代办制;完善落实重点谋划、推进项目集体论证机制;继续推行重奖机制,对为我县引进用于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县外资金(含实物)、重点项目的单位和个人实行重奖。
(二)针对固定资产投资任务完成难问题,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抓好各层次项目建设。
对续建项目和已开工项目,要加快项目建设速度,加大投入力度,争取早日竣工;对拟开工的重点项目,要尽快完善前期手续,落实建设条件,确保项目早日开工;对前期项目,要抓紧推进,加速办理规划、用地、环评、审批、核准或备案手续;对谋划项目要尽早进入推进前期序列。
二是既要认真做好重点项目推进等基础工作,也要解放思想,按照上级统计部门提出的新要求,对照规则,研究办法,完善手续,缺什么补什么,同时要求企业做好配合。
三是要及时报送统计报表,上级统计部门要求,每月15日前对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进行入库,不入库项目不能入统上报,要引导有关企业完善项目前期手续,确保投资如期入库入统。
(三)针对工业企业存在的突出问题,重点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一是加强包保调度,包保领导和部门要下大力深入重点企业,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确保企业正常运行。
二是集中精力抓项目,重点抓好中盐人造板、长城化工氟化铝二期等一批重点已竣工项目的投产达效,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是全力破解融资难题。
运用各种手段,引导县内各金融机构主动为企业服好务,切实解决企业资金紧张问题。
四是切实抓好节能减排和企业技改。
市政府下达给我县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耗能总量指标为6.9万吨标准煤,工业实际耗能总量为6.64万吨标准煤,尽管在市政府控制指标之内,但随着产量的增加和夏季用电高峰的到来,今年我县的节能降耗任务依然非常艰巨,破解这一难题的最佳办法对“双高”企业严格实行限产,必要时实施停产,同时推行企业技改,提高科技含量,增加产品附加值。
一季度,全县技改投资2.1亿元,占工业生产性项目投资额的35.6%,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