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税务会计复习总结

税务会计复习总结

名词解释
P11税务登记:是指税务机关根据税法规定,对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登记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

它是税务机关对纳税人实施税收管理的首要环节和基础工作,是征纳双方法律关系成立的依据和证明,也是纳税人必须依法履行的义务。

税务登记包括开业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和停业、复业登记。

P19税务会计:是现代企业会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以税收法规为依据,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会计的专门方法,对纳税单位的应纳税款的形成、计算和缴纳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地核算和监督,参与纳税人的预测、决策,达到既依法纳税又合理减轻税负的一门专门会计。

P167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即该资产在未来使用或处置时,允许作为成本或费用在税前列支的金额,即资产的计税基础等于未来期间按照税法规定列支的金额。

除非货币资产交易、债务重组等特殊方式下取得的资产外,资产在初始确认时,其计税基础一般为取得成本。

在持续持有过程中,其计税基础是指资产的取得成本减去以前期间按照税法规定以及税前扣除的金额。

P166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从资产负债表出发,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对于两者之间的差额分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每一会计期间利润表的所得税费用的一种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

P166应付税款法:是指企业不确认实践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按照当期计算的应缴所得税确认为当期所得税费用的方法。

在这种方法下,当期所得税费用等于当期应缴的所得税。

P171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应纳税金额的暂时性差异。

该差异在未来期间转回时会增加转回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增加未来期间的应交所得税。

通常情况下,当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或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时,所产生的暂时性差异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P172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可抵扣金额的暂时性差异。

该差异在未来期间转回时会减少转回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减少未来期间的应交所得税。

通常情况下,当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或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时,所产生的暂时性差异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P177递延所得税:是指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在期末应有的金额相对于金额之间的差额,即递延所得税资产及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当期发生额,但不包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及企业合并的所得税影响。

小业务
1、增值税
①商业企业进口机器设备
借: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②工业企业进口机器设备(P55 eg3-20)
借:固定资产、在建工程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③工业企业进口材料(P55 eg3-19)
借:原材料、在途物资、材料采购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2、营业税
①房地产企业销售房屋(P137 eg6-13)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贷:银行存款
②出国旅游(P138 eg6-18)
应纳营业税额=(旅游费用—支付给其他旅游公司或其他单位的费用)×税率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贷:银行存款
3、资源税
①煤田卖煤(P246 eg9-13)
应纳资源税税额=课税数量*单位税额
计提资源税时,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资源税
缴纳资源税时,借:应交税费—应交资源税
贷:银行存款
②用煤加工产品(P245 eg9-11、9-14)
借:生产成本
贷:应交税费—应交资源税
上缴时,借:应交税费—应交资源税
贷:银行存款
4、房产税
①出租房屋(P263 eg10-2、P264 eg10-4)
应纳税额=房产租金收入*12%
收到租金,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房屋出租计提房产税,借:管理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房产税缴纳房产税,借:应交税费—应交房产税
贷:银行存款
②自用房屋(P263 eg10-1、P264 eg10-3)
应纳税额=房产原值*(1-扣除比例)*1.2% 计提房产税,借:管理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房产税缴纳房产税,借:应交税费—应交房产税
贷:银行存款
5、个人所得税
①发工资扣个税(P218 eg8-19)
支付工资并代扣个税,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应交税费—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库存现金
缴纳个人所得税时,
借:应交税费—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②购买专利(P219 eg8-22)
支付并代扣个人所得税
借:管理费用
贷:应交税费—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银行存款
上缴个人所得税
借:应交税费—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6、契税
①买办公楼(P270 eg10-8)
计提税金,借:固定资产
贷;应交税费—应交契税
缴纳时,借:应交税费—应交契税
贷:银行存款
7、出口关税(P240 eg9-8)
出口关税税额=离岸价格(FOB价格)/(1+出口关税税率)*出口关税税率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关税(应交出口关税)实际缴纳时,借:应交税费—应交关税(应交出口关税)
贷:银行存款
综合题
一、增值税
1、购进材料(P54)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2、接受投资材料(P55 3-21)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实收资本(在注册资本中所占的份额)
资本公积(差额)
3、将外购材料用于建厂房(P57 3-27)
借:在建工程
贷: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4、销售产品(P44 3-1)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5、用材料A交换材料B (P53 3-17)
(1)收到材料入账时
借:原材料—B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银行存款
(2)结账成本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原材料—A材料
6、将旧设备对外出售(P49 3-10)
借:银行存款(实际收取的差价)
库存商品—旧冰箱(旧物回收价)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7、将产品对外投资(P48 3-7)
借:长期股权投资
存货跌价准备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主营业务收入
银行存款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8、结转本月增值税(P59)
(1)若为贷方余额(表示本月应缴未缴的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2)若为借方余额(表示本月尚未抵扣的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
二、生产企业出口退增值税(P109 eg5-7 退税率改成15%、eg5-8、eg5-9)
三、外贸企业出口退税
1、退增值税(P111 eg5-10)
①外购商品时借: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②出口货物时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③计算不得退税应计入成本的税额
不得退税应计入成本的税额=计税金额×(17%—13%)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④申请出口退税
应退税款=计税金额×13%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⑤收到退税额时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增值税)
2、退消费税(P113 eg5-12)
①外贸企业报关出口应税消费品后申请出口退税时
应退消费税=价款×消费税税率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消费税)
贷:主营业务成本
②实际收到出口应税消费品退回的税金时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消费税)
③出口应税消费品发生退关或退货而补缴已退的消费税时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消费税)
贷:银行存款
四、消费税
1、正常销售(P79 eg4-9)
①实现销售时,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②结转已销商品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③计提消费税时,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④缴纳消费税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贷:银行存款
2、委托加工收回后一半直接出售,另一半继续加工应税消费品(P76 eg4-8、p84 eg4-17、eg4-1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