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2章工程材料性能及应用基础

第2章工程材料性能及应用基础


第二节 材料学基础
(六)铁碳合金相图
1.铁碳合金的基本相 (1)铁素体 碳原子溶于α-Fe中形成间隙固溶 体,原子排列仍为体心立方点阵,该结构即为铁素 体,用F或α表示。 (2)奥氏体 碳原子若溶于γ-Fe中,形成间隙 固溶体,仍保持面心立方晶体结构,该结构称为奥 氏体,用A或γ表示。 (3)渗碳体 是铁和碳的化合物,含碳量为 6.69 wt%,晶体结构复杂,呈复杂斜方晶体结构。 2.铁碳合金相图分析 图2-29 为简化的铁碳合金相图。相图中各主要 特征点均具有重要含义,连接各特征点将组成特征 线,特征线则将相图分成特征区,上述点、线、面 及其含义说明列于表2-1。
第二节 材料学基础
1.固溶体 当合金组元之间以不同比例相互混合后 ,若所形成的固相晶体结构与组成合金的某 一组元相同,这种相称为固溶体。 固溶体的固溶方式按溶质原子在溶剂晶 格中所处的位置,又可分为间隙固溶体和置 换固溶体,如图2-25所示。 2.金属化合物 金属化合物是合金组元间发生相互作用 而形成的一种新相,它的晶体结构类型和性 能不同于任一组元,但具有金属性质。
ak=AK/A0 式中 (2-7 )
AK--摆锤对冲击试样做的功(J); A0--试样缺口处截面积(cm2)。
第一节 工程材料的力学性能
四、疲劳强度
图2-6列出了几种变动载荷示意图。 疲劳强度(fatigue strength)是工程材料 承受规定循环次数(常取106 -107 )而不失效 的最大应力,用σγ 表示。下标γ表示应力循 环对称系数,由下式确定:
HBS( HBW ) P P P AR DH D( D D 2 d 2 )
式中P--载荷(N) D--钢球直径(mm) d--压痕直径(mm)
第一节 工程材料的力学性能
2.洛氏硬度(HR) 洛氏硬度测试原理:用一个锥顶角为 120°的金刚石圆锥或一定直径的钢球压头, 在规定载荷作用下压入被测材料表面,由压 头在材料表面所形成的压痕深度来确定其硬 度值,如图2-9所示。
第二节 材料学基础
晶面是晶格中不同方位上的原子面,用来描 述晶面位置的符号即为晶面指数。 图2-18给出几种晶面指数类型。 晶面指数按以下步骤进行确定: 1)将晶胞中某一顶点引出的三条棱边作为坐 标轴 X、Y、Z,坐标原点应选在待定晶面之外, 以免出现零截面。 2)以晶胞的棱边长为度量单位,求出待定晶 面在各轴上的截距。 3)取各截距的倒数,并化为最小简单整数, 放在圆括号“()”内,即为求得的晶面指数。
K Ic Y c a
纲系数 σc--裂纹失稳扩展的应力,即断裂应力,计算 与测量方法见式(2-4) a--材料内部裂纹长度的一半
Y--是一个和裂纹形状及加载方式有关的无量
第一节 工程材料的力学性能
七、材料的高温性能
1.高温强度 高温强度是指材料在高温下,抵抗外力 载荷所引起的应变或断裂的能力。典型单相 多晶陶瓷材料的强度和变形随温度的变化见 图2-12。
第一节 工程材料的力学性能
一、强度
强度(Strength)是指材料抵抗由外力载荷所 引起的应变或断裂的能力,外力载荷方式不同, 描述强度的指标也不同。
(一)抗拉强度
塑性较好的金属或高分子材料常用抗拉强度 衡量其抵抗破坏的能力,它是通过标准试样在拉 伸试验机上通过拉伸试验测出来的。图2-1为低 碳钢拉伸试样的形状和尺寸示意图。
六、断裂韧性
断裂韧性KIC 是材料抵抗裂纹失稳扩展能力的 度量,是材料抵抗低应力脆性断裂的能力。 KIC 主 要用于脆性材料,断裂韧性的测量方法与抗折强度 测量方法相类似(见图2-11)。不同之处是在弯曲 试样中部预制一个0.1mm左右宽的小口,以模拟材 料内部微裂纹的一半,然后加载后测量其断裂韧性 KIC。KIC计算公式:
第一节 工程材料的力学性能
1.抗热震性
材料的抗热震性(Thermal Shock)是指材 料抵抗温度变化能力的大小,分为热冲击作用 下的瞬时断裂和热冲击循环作用下的开裂、剥 落,终至整体损坏的热震损伤两大类。水急冷 条件下平板件表面及中心处产生的热应力σs为
E T1 T0 S 1
第二节 材料学基础
2.金属的单晶体结构
(1)体心立方晶体结构 该晶体结构的原子 排布规律如图2-14所示。 (2)面心立方晶体结构 该晶体结构的原子 排布规律如图2-15所示 。 (3)密排六方晶体结构 该晶体结构的原子 排布规律如图2-16所示 。
第二节 材料学基础
3.晶向指数和晶面指数*
晶向是晶格中各种原子列的位向,晶向指数即是 用来描述晶向的一种符号。图2-17中示出了立方晶体 结构中的几种晶向指数。 晶向指数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确定: 1)从晶胞的同一点(原点)引出三个棱边作为坐 标轴X、Y、Z,以棱边长度(即点阵常数)作为坐标轴 的单位长度。 2)自坐标原点引出一有向直线平行于所求的晶向 3)在所引出的有向直线上任取一点,求出该点的 坐标。 4)将三个坐标值按比例化为最小整数,依次写在 “„‟”括号内,即为所求的晶向指数。
第一节 工程材料的力学性能
八、高弹性和粘流性
在外力作用下,高聚物会发生大的变形 ,当外力去除后,其变形逐渐回复的性质称 高弹性。 粘流性是指高聚物粘性流动的性质。
第二节 材料学基础
第二节 材料学基础
一、金属学基础
(一)金属的晶体结构 1.晶体点阵和晶胞 将晶体中的质点假设为固定不动的刚性球体, 而晶体就是由这些刚性球体堆垛而成的,如图213(a)。若用许多平行的直线将这些原子刚球连接 起来,就构成三维的空间构架,如图2-13(b)。这 种用来描述晶体中质点(原子、离子或分子)排列 规则的空间构架模型称为晶体点阵。为了描述晶胞 内的几何特征和质点空间位置,通常可用三个棱边 长a、b、c和三个棱边之间夹角α、β、γ来进行 ,如图2-13(c)。其中a、b、c又叫点阵常数。
第二章
工程材料性能及应用基础
第二章 工程材料性能 及应用基础
本章将重点介绍材料的力学性能、材料 学的部分基础知识、材料的分类编号及用 途,以便为选材和制定后续制造工艺奠定 基础。
第一节 工程材料的力学性能
第一节 工程材料的力学性能
力 学 性 能 ( 或 机 械 性 能 , Mechanical Performance)是指材料受到外加载荷作用时 ,所反映出来的固有性能。
金属的结晶过程,可用冷却曲线描述, 图2-22a)为纯金属的冷却曲线,它表明了熔 融金属经缓慢冷却所表现出的温度随时间的 变化规律。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之 差称为过冷度,用ΔT表示。 ΔT = Tm -T1 (2-16) 合金(或非纯金属)的结晶不同于纯金 属,图2-22b)为Cu-Ni合金的冷却曲线。 研究还表明,金属的结晶过程实质上是 晶核的形成与长大过程。图2-23描述了液态 金属的结晶全过程。
二、塑性
工程材料的塑性(plasticity)是指工程材 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而不被破坏的 能力。对应拉伸变形,通常用两种方式来表 示,即伸长率(δ)和断面收缩率(Ψ)。 δ=(L1-L0)/L0×100% (2-5) Ψ=(A0-A1)/A0×100% 式中L0--试样标距的原始长度; (2-6)
γ=σmin/σmax (2-8) 式中σmin --循环应力中数值最小的应力; σmax --循环应力中数值最大的应力。 试样承受不同的应力幅σa[σa=(σmax-σmin )/2]与循环断裂周次N之间的关系曲线,称疲劳 曲线,如图2-7所示。

第一节 工程材料的力学性能
五、硬度
硬度(Hardness)是指更硬的外来物体作 用于固体材料上时,固体材料抵抗塑性变形 、压入或压痕的能力。
第一节 工程材料的力学性能
1、金属材料抗拉强度 图2-2a为低碳钢的拉伸曲线。 图2-2b为不同金属材料的应力-应变拉伸曲线图。 抗拉强度是表示材料在拉伸过程中单位面积所能承 受的最大拉伸力,用σb (单位MPa)表示,计算方法为 :σb=Pb/A0 (2-1) 式中:Pb——试样拉伸时的最大拉力(N) A0——试样的原始载面积(m2) 屈服强度是工程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开始产生屈服时 单位面积所能承受的最大拉伸力。用σs表示,计算方 法为: σs=Ps/A0 (2-2) 式中:Ps ——试样产生屈服现象时的对应载荷(N)。 2、高分子材料抗张(拉)强度 图2-3为高分子聚合物在不同温度范围时的拉伸曲线。
第一节 工程材料的力学性能
(二)抗折(弯)强度
图2-4(a) ,2-4(b)分别为三点、四点弯曲加 载示意图 其中三点弯曲抗折强度计算公式为:
3PL f 2bh
2
式中,P为断裂载荷(N),L为下支点间跨距(mm ),b为试样的宽度(mm),h为试样的厚度(mm) 。强度单位为MPa。
第一节 工程材料的力学性能
第一节 工程材料的力学性能
1.布氏硬度(HB)
布氏硬度测试原理:它是用载荷为P的力把直 径为D的钢球(或是硬质合金球)压入材料表面( 如图2-8),并保持一定的时间,然后卸载,测出 钢球(或硬质合金球)在材料表面上所压出凹痕的 直径d,由此计算出压痕球面面积AR,求出单位面积 所受的力,即为材料的硬度值。计算公式为:
L1--试样拉断瞬间标距的实际长度;
A0--试样原始截面积; A1--试样断囗处的截面积。
第一节 工程材料的力学性能
三、冲击韧度
冲击韧度是指被冲击试件在一次冲击试 验时被冲断所吸收的能量Ak 除以原试件的最 小横截面积A0所得的值(见式2-7)。用符号 ak(单位为J/m)表示。工程上常用摆锤冲击试 验机来测定冲击韧度,图2-5为试验示意图
4. 邵氏硬度
邵氏硬度又称肖氏硬度,是用来测量弹性 体和热塑性软塑料的穿透硬度的,邵氏硬度分 为邵氏压痕硬度与邵氏反弹硬度两种。 反弹式硬度值由下式计算: HS=KH/H0
式中:HS--邵氏反弹硬度。 H--冲头反弹的高度mm。 H0--冲头的原始高度mm。 K--反弹硬度系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