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工程145t/h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壁吊装施工方案编制:审核:批准:施工单位:XXXXXX公司年月日目录一.工程概况 (1)二.编制依据 (2)三.作业准备及条件 (2)四.吊装顺序选择 (3)五.吊装描述及核算 (4)六.本工项目执行的强条内容 (11)七.安全技术措施 (11)八.文明施工 (13)九. 危害因素及控制措施(见附件1) (13)附件1 危害因素及控制措施 (14)附件2 QAY350吊车性能参数表 (16)附件3 QAY350吊车特性曲线图 (17)附件4 QY100H-3吊车性能表 (18)附件5 QY100H-3吊车特性曲线图 (19)一.工程概况1.1工程概况XXXX公司145t/h锅炉安装工程,5#炉为单锅筒自然循环流化床锅炉,系XXXXX公司生产的HX-145/13.7-Ⅱ型循环流化床锅炉。
本锅炉为超高温超高压,单锅筒横置式,单炉膛,超高压自然循环,全悬吊结构,全钢架型布置。
锅炉采用紧身封闭,全钢结构,运转层标高7m。
炉膛采用膜式水冷壁,锅炉中部是高温汽冷式旋风分离器,尾部竖井烟道布置两级两组对流过热器,过热器下方布置两组省煤器及一、二次风各两组空气预热器。
锅炉的炉膛断面尺寸为8960×4640mm。
燃烧室各面墙全部采用膜式水冷壁,由光管和扁钢焊制而成,底部为水冷布风板。
燃烧室四周及顶部的管子节距均为80mm,前后各111根管子,两侧水冷壁各有58根Ф60×6mm管子,管子材料为20G-GB5310。
前后水冷壁下部密相区处的管子与垂直线成一夹角,构成上大下小的锥体。
水冷壁及其附着在水冷壁上的零部件全部重量都通过吊杆装置吊在顶板上,锅炉运行时水冷壁向下热膨胀,为防止整个炉膛的刚性和抵抗炉内正压燃烧引的起的水冷壁变形,在水冷壁外侧四周装有多层刚性梁。
锅炉基本参数如下:额定蒸发量 145 t/h额定蒸汽温度 540 ℃额定蒸汽压力(表压) 13.7 MPa给水温度 150 ℃锅炉排烟温度 138 ℃空气预热器进风温度 28 ℃一次热风温度 180 ℃二次热风温度 180 ℃主要工作量水冷壁系统包括前、后、左、右侧水冷壁,其中上水冷壁重45.659t,中水冷壁重39.107t,下水冷壁重45.924t,风室水冷壁12.942 t,水冷壁集箱重12.935t,水冷壁固定装置及刚性梁重量为39.368t,工作量总重为195.935t。
1.2工程特点本锅炉为循环流化床锅炉,在工艺和吊装技术要求方面都比较高,现场场地狭窄且工地在海边,风较大。
前后水冷壁吊装迎风面大,水冷壁吊装难度大。
给安装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二.编制依据1)《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DL/5190.2-20122)《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869-20123)《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锅炉机组篇)DL/T5210.2-20094)《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DL/5009.1-20025)XXXX公司的水冷壁、水冷壁固定装置图纸及安装说明书;6)XXXXX公司锅炉安装质量保证体系相关规定。
三.作业准备及条件3.1水冷壁吊装施工前应具备的条件3.1.1锅炉厂供图纸及说明书等资料已到齐并经过图纸会审,且能满足施工要求。
3.1.2锅炉钢架、顶板梁安装完成并验收合格。
3.1.3悬吊水冷壁重量的钢架构件已安装结束,并经找正和验收完毕;汽包安装找正验收完毕,符合验评标准,并加固。
3.1.4水冷壁组合焊接完成、焊缝无损检测完成,水冷壁几何尺寸核对无误并验收合格。
3.1.5使用的机械设备和工器具已到施工现场且处于正常状态,吊装所用的机械到位,吊装机具使用状态良好,各种吊装索具如滑轮、钢丝绳、卡环等已做过全面检查核实,确认没有问题。
3.1.6施工用测量器具经有关部门检测合格,且在有效期内,同时以建立使用管理台帐。
3.1.7施工现场道路畅通无阻,现场照明及安全设施能满足昼夜施工要求,确保设备和材料能及时运输到位。
3.1.8施工现场用电、用水、用气已能满足施工要求。
3.1.9作业指导书已编制审批并已进行技术安全交底3.1.10施工人员已到位且能满足施工需要。
施工人员熟悉施工工艺流程,了解规范标准的质量要求。
3.1.11吊装现场天气良好,无大风、雨、雾等影响吊装安全的环境因素。
3.2人力计划3.3.1工程实体材料(锅炉厂供)必须满足施工进度计划需要。
3.3.2工程技术措施用料已按计划要求进货;受热面组已合完毕。
技术措施用料计划见下表:3.4作业机械、工具、仪器、仪表的配备,见下表:四.吊装顺序选择4.1结合本锅炉的结构特点及以往的安装经验,水冷壁吊装顺序安排为:后水冷壁(上段+中段临挂)→前水冷壁(上段+中段含上部集箱)→右水冷壁(上段+中段含上部集箱)→右顶棚水冷壁(空中对口)→左顶棚水冷壁(空中对口)→后水冷壁(上段+中段)与左右顶棚水冷壁空中对口→左水冷壁(上段+中段含上部集箱)→后水冷壁下段→前水冷壁下段(含下部集箱)→右水冷壁下段→左水冷壁下段→燃烧室。
4.2从现场的机具、材料出发,在保证吊装设备安全可靠的前提下,本次吊装采用柔性吊装,即对水冷壁不加(或简单)刚性加固,使其在吊装过程中允许在弹性范围内发生一定的弹性变形。
待水冷壁竖直后,变形自动消失。
此法节省了大量的手段用料,可在受局限的场地内组合安装水冷壁。
五.吊装描述及核算5.1水冷壁组合件整体验收后,具备吊装条件。
吊点加固与吊点焊接完毕后,进行起吊前的检查,检查核实具备起吊条件后,进行吊装。
水冷壁组件在K1~K2炉膛内至B1轴侧公路组合平台上组对验收合格后,用350吊车主吊,100吨吊车溜尾及设置好的两台5吨卷扬机滑轮组空中接钩进行吊装,自上而下逐层吊装起吊就位。
上部组件就位后用吊杆吊挂,当上部组件吊装完毕后,上部组件进行预找正,预找正完毕后吊装中部组件;中组件吊装前,在组件内外搭好对口脚手架,中部组件就位后,用2个20T倒链及2个10T倒链接钩调整间隙对口,待管子焊口数量焊接四分之一(两侧、中间均匀)后方可撤掉卷扬机。
在吊装后墙上+中部水冷壁时先不就位,临时挂在标高40米(上部对口标高)处紧贴K2轴钢梁,为吊装前墙上+中部水冷壁预留吊装空间;吊装前墙上+中部水冷壁时,吊装就位后先不找正就位,用4台5T倒链拉住下端,保持炉膛的宽度,为吊装左右水冷壁及炉顶水冷壁做预留。
当四侧水冷壁全部吊装完后,首先对上联箱位置尺寸进行找正、加固、验收,而后对下部联箱进行找正、加固、验收;之后安装预留刚性梁,安装顺序为从下往上,然后进行切角拼接和安装刚性梁转角连接。
5.2水冷壁吊装水冷壁组合件整体验收后,具备吊装条件。
吊点加固与吊连接完毕后,进行起吊前的检查,检查核实具备起吊条件后,进行吊装。
5.3水冷壁吊装载荷核算5.3.1各段水冷壁重量(详见下表)5.3.2水冷壁吊装描述及核算5.3.2.1后墙水冷壁上+中段吊装描述①后墙水冷壁上段+中段净重为30.666吨。
后墙水冷壁上段+中段无集箱,几何尺寸(长×宽)为23.796米×9.46米(刚性梁宽度),在后水冷壁设置吊耳12个吊耳(吊装吊耳制作如图1,),8个吊耳共重:0.306吨。
8个吊装均匀布置在后墙水冷壁上段标高38.7米处(对口标高39.32米),4个溜尾吊耳均匀布置在标高19.8米处(吊耳布置示意如图2)图1吊耳制作图图2吊布置示意图②主吊车选用中联QAY350汽车起重机,配重全装、作业半径16米,臂长46.2米,站位于B1轴侧公路K2~K3钢架间。
通过8个25吨卸卡(卡环),采用φ32.5 6×37+1 1400MPa钢丝绳扣L=4m,四根,每根双折使用与吊车吊钩相连。
吊车站位见下图③溜尾吊车拟采用中联QY100H-3汽车吊站位于炉前主厂房侧公路上,作业半径10米,臂长22.5米,通过4个25吨卸卡(卡环),采用φ32.5 6×37+1 1400MPa钢丝绳扣L=20m,两根,每根双折使用。
通过4个8吨单轮滑轮采用φ32.5钢丝绳扣与吊车吊钩相连。
④通过主吊车和溜尾吊车配合将后墙水冷壁上段+中段在空中扳立至垂直。
⑤ 5吨卷扬机布置与炉顶顶板梁处,卷扬机卷绳筒距8吨转向滑轮距离必须大于卷扬机卷绳筒直径15倍。
⑥将六轮50吨滑轮组布置与顶棚水冷壁(中)吊挂装置处(即顶板梁13#件H1600×400×16×22,距K2轴线1.9米),通过4股φ32.5钢丝绳扣L=20米双折绑扎固定,滑轮组采用φ17.5 6×37+1 1400MPa钢丝绳穿6付轮(滑轮组满穿)采用卷扬机通过滑轮组牵引直立水冷壁至K2轴后吊车脱钩,通过卷扬机将水冷壁吊至K2~K3轴间,吊至标高(上管口)42米处,靠向K2轴钢柱和钢梁。
⑦采用5吨卷扬机和φ32.5钢丝绳扣L=20米两根双折使用,将水冷壁横向牵引至紧贴钢梁,为前墙水冷壁和顶棚管吊装让出空间。
准备吊装前墙水冷壁上段+中段。
5.3.2.2后墙水冷壁上+中段吊装核算①吊装捆绑绳核算φ32.5 6×37+1 1400MPa钢丝绳单股破断拉力为55.94吨,八股钢丝绳破断拉力合为55.94吨×8=447.52吨,水冷壁重30.666吨,12个吊耳重0.306吨,钢丝绳共重约0.206吨。
吊装总载荷为(30.666吨+0.306吨+0.206吨)×1.1动载荷系数≈34.3吨。
447.52吨÷34.3吨≈13.05倍捆绑绳满足吊装要求。
②主吊车载荷核算中联QAY350汽车起重机,配重全装、作业半径16米,臂长46.2米时,查工况表得知在此工况下吊车额定吊装载荷为45吨,吊车载荷率为:30.666吨÷45吨×100%≈68.15%。
吊车满足吊装要求。
③溜尾吊车载荷核算中联QY100H-3汽车起重机,作业半径10米,臂长22.5米时,查工况表得知在此工况下吊车额定吊装载荷为30.5吨,溜尾吊车载荷最大不超过吊装重量的2/3吊车载荷率为:30.666吨×2/3÷30.5 吨×100%≈67.03%。
吊车满足溜尾吊装要求。
④卷扬机牵引绳核算后水冷壁重30.666吨,将5吨卷扬机固定在标高48.9米K1轴顶板梁主梁(即1#件H1400×400×16×20)紧邻B1/K1柱。
滑轮组按5.3.2.1条第⑥项参数布置。
导向轮布置在K2顶板梁主梁(即2#件H1800×450×16×22)处,与卷扬机卷绳筒距离实测约8.5米,大于卷扬机卷绳筒直径15倍,满足要求。
用φ17.5 6×37+1 1400MPa钢丝绳穿6付轮(滑轮组满穿),加上第一个导向轮共计十三股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