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十一)一、积累与运用(22分)(一)古诗文积累(10分)1.根据提示默写。
(10分)(1)虽有至道,弗学,________________。
(《虽有嘉肴》)(1分)(2)万里赴戎机,________________。
(《木兰诗》)(1分)(3)__________________,阴阳割昏晓。
(《望岳》)(1分)(4)闲来垂钓碧溪上,___________________。
(《行路难》)(1分)(5)_______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
(《泊秦淮》)(1分)(6)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___。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1分)(7)辛苦遭逢起一经,________。
__________,身世浮沉雨打萍。
(《过零丁洋》)(2分)(8)野芳发而幽香,____________,_________,水落而石出者。
(《醉翁亭记》)(2分)(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2-5题。
(12分)防不胜防的公民信息泄露行为,不仅侵犯了人们正当的隐私权,也干扰着公民的正常生活,甚至危及到个人财产保障和生命安全。
为公民信息撑起一把安全“保护伞”,不仅势在必行,更是______。
在互联网péng勃发展的今天,很难想象离开网络生活将会是怎样。
然而在网络时代,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也______。
针对层出不穷的个人信息泄露行为必须查找源头,从源头上着手治理,金融、电信等有关机构要不断提升风险防范能力,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通过升级技术手段积极开展“反泄露”行动。
当前中国公民自我信息保护和保护他人信息的意识都不充分,这也给个人信息安全埋下了隐huàn。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型犯罪手段,公民个体也应该具有一定的信息安全防范。
认真学习信息安全知识,在上网注册、登记填表时注意个人信息的保护。
当个人安全信息遭遇侵害时,应当______,勇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2.用正楷字将“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工整地抄写在“田”字格里。
(2分)3.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填字母即可)。
(4分)(1)péng___勃(2)隐huàn____(3)泄露(A.lòu B.lù)___(4)干扰(A.lǎo B.rǎo)___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①为公民信息撑起一把安全“保护伞”,不仅势在必行,更是______。
②然而在网络时代,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也______。
③当个人安全信息遭遇侵害时,应当______,勇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A.燃眉之急无孔不入挺身而出B.刻不容缓无处不在挺身而出C.刻不容缓无孔不入奋不顾身D.燃眉之急无处不在奋不顾身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型犯罪手段,公民个体也应该具有一定的信息安全防范。
B.漫步于风光旖旎的半山公园,皎洁的月光和悠扬的歌声从远处传来。
C.阅读是否肤浅化,既取决于阅读者的思考,也取决于作品本身的深度。
D.杨绛先生将全部稿费和版税,捐赠给母校清华大学,设立了“好读书”奖学金。
二、综合性学习(8分)6.请你参加“为文明点赞,为三明点赞”综合性学习活动。
(8分)【点赞青山绿水】日前,2016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榜单发布,将乐县以最高分“三连冠”荣登榜首。
百佳深呼吸小城评选由中国国土经济学会主办,在全国各地反响十分强烈。
无山不绿,有水皆清。
将乐,纵横交错的48座千米以上峰岭间散落着矮山丘陵,山地间又镶嵌着47条大小河流串联的山间盆地,森林覆盖率达81%。
神奇瑰丽的玉华洞,怪石嶙峋的天阶山,原始生态的龙栖山,杜鹃绽放的宝台山……还有客家擂茶、西山造纸、龙池宝砚,让人流连忘返。
闽学鼻祖杨时曾写诗赞叹家乡将乐是个“枕上隔篱闻鸟语”的人间福地,并立下“故山田园,先祖遗留,应守其世业”的家规,传承至今。
(1)用一句话给这则新闻拟写恰当的标题(限20字以内,标点不占格)。
(2分)【点赞历史名人】三明有这样两位历史文化名人:一位是宋代的朱熹(字元晦,号晦庵),他传承了程颐、杨时理学思想,潜心研究,自成体系,终成一代大儒,泽世万年;一位是元代的郭居敬,他一生虽无功名,但编纂了《二十四孝》故事,弘扬了孝道文化,成为朝野推崇的人物,流芳千古。
(2)结合上面材料,把下面这副对联补充完整。
(2分)上联:郭居敬,___________,流芳千古下联:朱元晦,____________,泽世万年【倡议文明旅游】(3)营造清新和谐的旅游氛围,展示文明美好的游客形象,是每位市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请你以文明旅游志愿者身份向游客发出“做文明游客”的倡议。
(不少于40字)(4分)三、阅读( 60分)(一)古诗文阅读(23分)阅读下面诗歌,回答7-8题。
(5分)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7.这是一首抒写_______________的五言律诗。
(2分)8.下面对这首诗歌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首联以对偶句发端,点明诗人出行的方式及途经的地点。
B.颔联“阔”写出春潮水涨之景,“悬”描写了舟顺风而行之态。
C.颈联在描写景物、时令之中,蕴含着一代胜过一代的人生哲理。
D.全诗写景逼真,叙事确切,抒情真挚,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3题。
(18分)【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五柳先生传》节选)【乙】崔子忠,字青蚓。
其先山东平度州人。
子忠为诸生①,甚贫。
为文崛奥,数试而困,慨然弃去。
荜门土壁,洒扫洁清;冬一褐,夏一葛,妻疏裳布衣,黾勉②操作,三女亦解颂读;虽无终日之计,晏如也。
工图绘,为绝技,时经营以寄傲③;更善貌人,无不克肖④。
当时贵人,多愿与之交,皆逃避不顾。
不喜饮酒,二三故人以文字过从,谈竟日不能去。
士自四方来,慕其人,多谢不见。
(选自《江西古文精华丛书·笔记卷·周亮工·书影》)【注释】①诸生:明清时经省各级考试录取入府、州、县学者,称诸生。
②黾(mǐn)勉:勉励;尽力。
③寄傲:寄托傲世之志。
④克肖:酷似。
9.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每句标一处)(2分)(1)常著文章自娱(2)其先山东平度州人10.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4分)(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2)造饮辄.尽()(3)数.试而困()(4)更善貌.人()1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A.因以为.号焉为.文崛奥B.亦不其.姓字慕其.人C.多谢.不见长跪而谢.之D.皆逃避不顾.三顾.臣于草庐之中1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5分)(1)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2分)译文:(2)不喜饮酒,二三故人以文字过从,谈竟日不能去。
(3分)译文:13.五柳先生与崔子忠家庭状况有何相似之处?面对此种状况,他们都如何面对?这反映他们怎样的生活志趣?(4分)答:(二)名著阅读(7分)14.下列对名著内容的表述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青年人,珍重的描写罢,时间正翻着书页,请你着笔!”这首小诗极富哲理,劝勉青年人勤奋努力地学习。
B.孙悟空火眼金睛,能驾“筋斗云”,会七十二般变化,一路上降妖除魔,为保唐僧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
[来源:学_科_网Z_X_X_K]C.武松恩怨分明,怒杀西门庆,被发配江州途中,在十字坡酒店与母大虫顾大嫂不打不相识,并与其丈夫张青结为兄弟。
D.鲁滨逊敢于同恶劣的环境作斗争,修建住所,种植粮食,驯养家畜,制造器具,显示了硬汉子的坚毅性格。
15.根据原著内容,回答问题。
(任选一题作答)(4分)A.简·爱为什么拒绝了圣约翰的求婚?由此看出简·爱怎样的性格?B.鲁智深在野猪林是如何解救林冲的?由此看出鲁智深怎样的性格?我选()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现代文阅读(30分)阅读《人究竟比机器强在哪儿》(张贺)一文,完成16-18题。
(10分)2016年3月15日下午,李世石与人工智能计算机程序AlphaGo(阿尔法狗)对战第五局,最终李世石投子认输。
这场举世瞩目的围棋对战以人工智能对人类4:1的结局落下帷幕。
以往人们认为“机器只会计算不会学习”“计算机只能听从人类的指令而不会创造”,如今在AlphaGo的胜利面前,这些说法不攻自破。
学习、思考、创造不再是人类的专利,计算机完全可以具备这些被视为人类专属特征的能力。
在可预见的未来,只要是机器能完成的工作将全部由机器担任,哪怕是传统意义上被人类视为独占领域的创造性工作,如音乐、小说、诗歌等也不可能幸免。
这样说并非耸人听闻,实际上美国加州大学的科学家已经使计算机学会了自主创作乐曲,模仿巴赫、莫扎特、肖邦风格的“古典音乐”,就连资深乐迷都难辨真伪。
IBM的工程师教会了一台名为WATSON的电脑自创菜谱,其食材和组合方式、烹制方法均是人类从未想过的,据品尝过的人说“味道不错”。
如果90%的工作都能由智能机器代替人做,那么人的本质究竟是什么?人究竟比机器强在哪儿呢?尽管人工智能未来会极其强大,但有一个环节取代不了,那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人际互动。
这个世界的所有问题大致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人与物的关系问题,一类是人与人的关系问题。
人工智能擅长解决前者,而后者只能靠人自己去解决。
举个例子,在今年2月武汉的一场人才招聘会上,有位老父亲替大学生儿子去应聘。
很显然,不管这个大学生如何优秀,用人单位都不太可能考虑聘用他。
因为除了工作能力,用人单位还看中其他素质——理解力、沟通力,认真、坚韧、献身精神这些对团队成功至关重要的素质必须在面对面的交流中才能感知与评价。
计算机写出的乐曲再美妙、人工智能烹制出的美食再可口,也很难给人情感上的触动,因为其背后缺了一个必不可少的元素——人。
能激发人的欲望、情感、想象和创造的最终是人而不是机器。
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人工智能可以解决“从一到无穷”的问题,而人所要解决的是“从零到一”的问题。
没有“从零到一”这个环节,就不会有“从一到无穷”的发展。
人工智能能“解决问题”,但“提出问题”仍旧是人类的特权。
人究竟比机器强在哪儿?答案也许就是:人有人性。
人性是推动人类超越自己的内在动力。
因此,未来最具创造力的人和民族一定是在人性的丰富与深刻程度上领先的人和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