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公司实验室技术质量部管理制度目录1. 实验室管理制度................................................ 160 2. 化验室管理制度 (162)3. 计量管理制度.................................................. 166 4. 资料室管理制度................................................ 167 5. 取样班管理制度................................................ 169 6. 堆浸工段管理制度.............................................. 171 7. 实验室考核制度 (172)8. 化验室考核制度................................................ 173 9. 计量班考核制度................................................ 175 10. 取样班考核制度.. (176)编号 YY/QZC/01A版次 A-00 生产系统管理制度页次 159/176技术质量部组织机构图图一技术质量部组织机构图159编号 YY/QZC/01A版次 A-00 生产系统管理制度页次 160/1761. 实验室管理制度1.1 实验室工作1.1.1 试验室保持肃静,集中思想,认真操作,仔细观察现象,如实记录结果,积极思考问题。
1.1.2 试验时应保持试验室和桌面清洁整体。
废纸,火柴梗和废液等应倒在废物缸内,严禁到入水槽内,以防水槽和下水道堵塞或腐蚀。
1.1.3 爱护公司财产,小心使用仪器和实验设备,注意节约水、点和煤气。
1.1.4 使用精密仪器时,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细心谨慎,如发现仪器有故障,应立即停止使用,及时报告并联系维修人员。
1.1.5 使用药品应注意以下几点:a. 药品应按规定量取用,应注意节约,尽量少用;b. 取用固体药品时,注意勿使其撒落在实验台上;c. 药品自瓶中取出后,不应倒回原瓶,以免带入杂质而引起瓶中药品变质;d. 试剂瓶用过后,应立即盖好塞子,并放回原处,以免和其他瓶上的塞子搞错,混入杂质;e. 各种试剂和药品,严禁拿到自己的实验桌上;f. 实验后要回收的药品,应倒入回收瓶中。
1.1.6 实验后,应将仪器洗刷干净,放回规定的位置,整理好桌面。
1.1.7 值日生打扫整个实验室,最后负责检查水龙头是否关好,拉开电闸,关好门窗后才能离开实验室。
1.2 实验室工作中的安全操作1.2.1 一切有毒的或有恶臭的物质的实验,都应该在通风橱中进行;1.2.2 一切易挥发的和易燃的物质实验,都应该在离火较远的地方进行,且应该尽可能的在通风橱中进行;1.2.3 加热试管时,不要将试管口指向自己和他人,也不要俯视正在加热的液体,以免溅出的液体将人烫伤;1.2.4 在闻瓶中气体时,鼻子不能直接对着瓶口或管口,而应用手把少量的160编号 YY/QZC/01A版次 A-00 生产系统管理制度页次 161/176气体轻轻扇向自己的鼻孔;1.2.5 实验室严禁饮食和抽烟。
有毒的物品(如铬盐,钡盐、铅盐、氰化物、砷化物,汞的化合物等)严格防止进入口内或接触伤口;1.2.6 浓酸、浓碱具有强腐蚀性,使用时,不要溅到皮肤及衣服上,更应该注意保护眼睛,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动切勿将水注入浓硫酸中,以免产生局部过热,使硫酸溅出,引起灼伤;1.2.7 每次实验后,应把手洗净,才可离开实验室。
1.3 实验室中以外事故的处理1.3.1 烫伤:可用高锰酸钾或苦味酸溶液洗灼伤处,再搽上凡士林或烫伤膏;1.3.2 割伤:应立即用药棉揩净伤口,搽上龙胆紫,再用纱不包扎。
如果伤口较大,应立即到本世纪末医护室医治;1.3.3 受强酸腐伤: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搽上碳酸氢钠或钒士林;1.3.4 受浓碱腐伤: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用柠檬酸饱和溶液洗涤再搽上凡士林;1.3.5 吸入刺激性或有毒气体,如吸入氯,氯化氢气体时,可吸入少量酒精和乙醚的确混和蒸气用之解毒。
吸入硫化氢气体而感到不适时,立即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1.3.6 毒物进入口内时,应用5-6ML稀硫酸铜溶液加入一杯温水中,内服后,用手指伸入咽喉,促使呕吐,然后立即送往医院治疗;1.3.7 触电:立即切断电源,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1.3.8 起火:一般小火可用湿布或沙土等扑灭,如火势较大,可用CCL4灭火器或CO 2泡沫灭火机,但不可用水扑救,因某些化学药品发生激烈的反应而引起更大的火灾。
如遇电器设备着火,必须使用CCL4灭火,绝对不可用水或CO2泡沫灭火机。
161编号 YY/QZC/01A版次 A-00 生产系统管理制度页次 162/1762. 化验室管理制度2.1 分析工作管理2.1.1 自觉遵守国家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遵守劳动纪律和规章制度,准确、及时完成各项任务;2.1.2 严格按照分析标准和方法进行分析工作,做好分析前的各项准备,确保分析数据准确可靠,对分析质量负责;2.1.3 依据误差理论及数据处理规范,进行数据处理;2.1.4 正确使用法定计量单位,认真填写“分析结果报告单”;2.1.5 严格检查核对样品号是否与“分析送样单”相符,按管理提示品级范围或专用明确的分析操作方法进行制样、分析,在分析过程中,注意执行分析方法中提出注意事项等,确保分析元素项目数据的准确可靠;2.1.6 保持原始记录单的整洁、完整,使用钢笔工整、清晰地记录分析数据,认真计算,填好个人姓名、完成日期、校对人和班长审核签名,交送后,一律不得返回班组或个人手中添加文字说明或数据修正等。
2.2 仪器设备使用管理2.2.1 使用仪器、设备必须及时验收调试,以便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并妥善保管好使用说明书;2.2.2 建立仪器、设备登记台帐,便于了解仪器和设备的使用情况做好仪器的维护保养工作;2.2.3 要严格按仪器使用维护规程进行操作,严禁盲目操作仪器、设备,以免损坏或发生意外事故,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上报领导解决;2.2.4 使用精密仪器质检中心必须填写使用记录,以便备查;2.2.5 仪器、设备放置要合理,保证防震、防潮、防尘和防止互相干扰。
仪器、设备使用完毕,随手关机,切断电源,经常保持仪器的完好性能;2.2.6 按规定及时搞好仪器、设备的卫生,保持清洁的状态;2.2.7 做好仪器、设备使用的登记记录;2.2.8 质检中心购入玻璃器皿后要分类存放,专人保管;2.2.9 建立玻璃器皿登记制度和领取制度;162编号 YY/QZC/01A版次 A-00 生产系统管理制度页次 163/1762.2.10 玻璃器皿使用时要轻拿轻放,避免由于疏忽大意造成损坏。
2.3 仪器试剂的管理2.3.1 中心根据工作需要制定化验仪器,试剂采购计划,由负责人审核后,报经理审批;2.3.2 中心各种化学试剂的采购,须经技术质量部批准,经验收确保试剂安全有效后,方可入库;2.3.3 分析仪器、试剂购进后,由仪器、设备、试剂保管员和质检中心主任共同验收,验收时首先对外观进行检查,如果质量没问题,应对其品名、规格、数量、批号、有效期、生产厂家等详细询问、验证。
,同时填写入库登记单;2.3.4 试剂入库后,要分类保管,对购进试剂按要求的条件分类存入,同时做出明显的标志,不得混放;3.5 效期管理。
对标明有效期的试剂,应在效期管理表上作出标记,并按效期分开2.存入,原则上先进先出;2.3.6 试剂库要保持清洁卫生、整洁、无杂物、无污染、通风、防潮并采取有效的防虫灭鼠、防霉措施;2.3.7 试剂领用须经中心主任或负责人同意,再办理领用手续,并在试剂领用登记本上签字登记;2.3.8 试剂库房下班关闭门窗,库内不准吸烟,明火,做好防火、防盗工作;2.3.9 根据化学试剂性质不同,分类存放、避免发生燃烧、爆炸及人身毒害等意外事故,防止试剂变质;2.3.10 中心所需试液、标准溶液、指示剂应贴标签,标明配制日期、浓度、混合比例。
烈性试剂应有特殊标记,禁用失效试剂;2.3.11 试剂使用须遵照有关规定,避免试剂相互污染;2.3.12 剧毒试剂须遵照有关安全规定,单独存放(保险柜),经质检中心主任批准,才能登记领出,进行使用和处理,严禁乱用并做好使用及处理记录;2.3.13 对挥发性强、易燃易爆试剂应在低温下保存,并明显标志,分别管理。
2.4 分析过程中发生意外情况时的处理2.4.1 在产品检测过程中,如发生意外情况(如停电、停水等)应当暂停分析,根据163编号 YY/QZC/01A版次 A-00 生产系统管理制度页次 164/176技术上的知识,判断是否影响分析结果,只有确认不影响分析数据时,方可继续分析,以免导致错误的结论;2.4.2 分析人员认为难以判断时,必须立即报告质检中心负责人,商讨处理办法;2.4.3 不论分析是否继续进行,都应在原始记录上详细记录发生意外的情况,中止或继续分析的理由;2.4.4 当电压不稳或发生意外后,要考虑是否会影响仪器的性能。
应当对仪器进行必要的校验。
如确有影响,在此期间所测得的数据应予作废,注明理由,重新测定。
2.4.5 由于意外情况使分析中断时,要注意某些试剂配成溶液后不稳定,如果放置过久,应当重新称样配制。
某些物质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易于破坏或水解,应加以注意。
2.5 分析样品的管理2.5.1 按照采样规则及时准备采样用具和器具,采样的用具和容器必须达到技术标准要求;2.5.2 采样或送样的分析员,对检样要及时登记,验收、制样处理,不得拖延分析时间;5.3 分析员抽样必须标明生产日期、采样时间、采样人、送样人、检测人、复核人; 2.2.5.4 因故不能进行分析,应立即向主管部门汇报,并妥善保管好检样;5.5 采样半成品、成品分析后,要妥善保管,待分析完毕出示“分析结果报告单”2.后,方可处理;2.5.6 对进行毒品分析时,分析员操作完毕,彻底清理后,方可离开现场;2.5.7 经过采样分析后,及时与车间勾通,对不合格原辅料、半成品、成品进行控制追回,切实把住产品质量关。
2.6 安全管理2.6.1 应配备足够的安全用具;2.6.2 分析人员应认真遵守分析操作规范、了解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及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事故。
知道事故的处理方法;2.6.3 分析人员进行危险性操作时,例:易燃易爆品的处理、危险废液的处理、危险品的取样分析等,应穿有防护服并有第二人员陪伴,陪伴者应能清晰并完整地观察操作的全过程;164编号 YY/QZC/01A版次 A-00 生产系统管理制度页次 165/1762.6.4 玻璃管与胶管、胶塞拆离时,应先用水润湿,戴上工作手套,以免玻璃管折断扎伤;2.6.5 打开浓盐酸、浓硝酸、浓氨水试剂瓶时应带防护用具,开前用冷水冷却,瓶口不得对人;2.6.6 稀释浓硫酸、浓硝酸时是放热的过程,必要时应及时用冷水冷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