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公文写作培训班心得体会两篇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篇一:姚秘书长公文写作培训班讲话在公文与新闻写作培训班上的讲话姚鸿健(2015年2月9日,根据录音整理)我在发言之前,想说两个意思。
第一意思,我今天这不是讲课,只是想谈一个我的工作感悟和体会,只是我个人看法,提供给大家;第二个,我们今天活动的主题是文字有关,我强调一点,我今天讲的内容与文字有关,但又不是文字问题。
因为从我的体会来看,要做好文字工作,不仅简单是文字自身技巧的问题。
刚才,傅书记讲了一些目前官场上的问题和认识误区,我都很赞同这些看法。
要做好一个文字秘书,我认为关键的是两条:第一条,你得正确的认识文字工作,就是说要做好文字工作,首先你得具有领导的思维方式。
因为你写的文字是公文,公文当中重要的方面是起草指导文件和领导讲话,而不管是代表一级组织起草指导文件还是领导讲话,实际上都是领导决策问题。
不要小看我在这趴桌子写这两页文件,实际上你是代表一级组织的决策。
这个文件一旦被领导签发了,他就代表了一级组织的决策。
所以,我说要当好一个文字秘书,最重要的是你有领导决策的思维方式。
在市委办公室,他们秘书起草讲话,我就跟他们强调,在起草之前一定要把心态调整好,调整到书记这个角度。
也就是说你在起草这个领导讲话的时候,你不是一个文字秘书,你是市委书记。
站在市委书记的角度来讲,当前我- 1 - 们威海最突出的问题是什么,最应该抓的问题是什么,我们抓的突破口在哪里,你只有把心态调整到这个高度,那么你才有资格起草这个讲话。
第二条,做文字工作很辛苦,所以必须舍得付出。
外国人讲,中国的公务员加班加点,我接触过的韩国公务员说,威海的公务员比韩国的要辛苦得多。
他们的公务员到了下班点绝对下班,到了周末绝对休息。
而我们中国的公务员加班加点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公务员里最经常加班加点、最辛苦的就是文字秘书。
我知道市委办公室的文字秘书,没有星期六、星期天,甚至一些大假都没有。
因为领导们是没有星期六、星期天,他们安排的工作是一环扣一环,一项接一项,文字工作永远做不完。
文字工作没有节奏感,不像其他工作干完了,我就喘口气。
你不用指望这个稿子我写完了,我就能休息半个月,还有第二个、第三个早在哪排除等着了。
不仅这样,有时还得晚上加班,你碰到那种晚上也去上班的领导,他12点休息你就得12点。
他随时都有事,你随时都得提供材料。
所以说,做文字秘书工作很辛苦,要胜任这项工作就得付出,要耐得住寂寞。
文字工作用可以用四个字形容,呕心沥血!我们要搞个怎么样来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的稿子),合作社这方面的东西不知道,怎么办?赶快去找国际、国内这方面的- 2 -书去读。
这种读书叫急用现读,我说这种叫恶补式读书。
这种读书管不管用?管用,但是很被动。
第二种,是叶公好龙式读书,附庸风雅。
现在我们很多同志办公室里面大柜小柜装的全是书,尤其是领导干部,而且全都是大部头,非常精致漂亮,其实他不读,干什么呢,装装门面,附庸风雅。
不客气地说,我们很多机关干部,也不读书,我没做过调查,但据我观察,有好多人平时恐怕一本书都不读,这是很危险的。
读书要真读,不要假读,不要附庸风雅。
不要也去买些大部头,其实真管用的是一些小册子。
越是在案头上摆得满满的,破破烂烂的,那可能是个真读书的人;摆在柜子里整整齐齐漂漂亮亮的,那可能就是个叶公好龙假读书的人。
第三种,就是所谓新潮式读书。
我们有好多机关干部,不读纸质书,读电子书,其实读电子书也是读书,但是有些同志是用上网代替读书,依靠看电视代替读报纸,认为这是一种很高雅、很现代的读书方法,其实这种读书方法我们应该打问号的。
读书是一种享受,读纸质书,你阅读的速度,和你思维思考的节奏,与你在电脑上、互联网上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中国从古至今一直很重视读书,以阅读收获未来,读书是对未来不付费的汲取。
人要有底气,就一定要读书,而这三种读书方式,我认为目前都要打问号。
那么应该怎样读书呢?按照我的体会,应该有这么几点。
第一,要把读书变成人生的志趣。
鲁迅有篇文章专门讲到读书,他说读书有两种,一种是为了生计而读书,例如教师、律师- 3 -要读书,都与饭碗有关,鲁迅认为这种读书并不高尚,真正高尚的读书是第二种读书,是完全为了志趣的需要,为了人生的需要,不读书就觉得毫无价值、毫无意义。
也就是说,读书有功利性和非功利性两种。
真正能形成读书长效机制的,是非功利性读书,也就是志趣,把读书当成你人生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人生来就应该读书,“人不学,不知义”,不明事理,就是“非人”。
表面上你风风火火的,也到人世间走了一遭,其实你就是个行尸走肉,并不具备人的精神、人的价值。
所以一定要把读书作为一个志趣,这才是真正的读书。
这就和马克思笔下讲的劳动一样,劳动是人生的需要,到了共产主义,人类彻底消除了自身的异化,劳动自然也就消除了异化,变成人的一种需要。
读书也是这样。
第二,是要精读、深读,尤其是经典著作,要读经典,读管用的书。
邓小平有句名言,学马列要精,要管用,就是要学会最基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孔子是我们学习的典范,有两个典故,一个是“韦编三绝”,串书的牛皮都翻断了三回,这个“三”不是确数,而是指多回。
再一个就是孔子学琴,一首曲子学了一个月,老师说你已经弹得很熟了,孔子说不行,我虽然弹得很熟了,但还没有学到曲子的“术”,就是节奏和韵律感;又弹了一个月,老师说这回行了吧,孔子说还是不行,我还没体会到这首乐曲的“志”,就是主题,还没有感受到;又弹了一个月,老师说这会体会到了吧,孔子说体会到了,但是我还没有体会到这首曲子的作者是谁;又弹了一个月,终于体会到了,是周文王作的。
老师- 4 -很佩服他的悟性,确实是周文王作的。
这就是说孔子学习确实很“精”,绝对不会半途而废浅尝辄止。
所以一定要精读细读,一旦具备这种读书素养了,你读的所有东西都会变成你的养料,就像你吃饭一样,会被消化吸收。
第三点,读书要抓住最精华的东西,不要囫囵吞枣。
有句话叫书越读越薄,就是无论多么大部头的书,你只要精读,读到最后,都会用最简练的语言复述出来。
最精华的道理实际上是很少的,大道至简。
真正的大道理很合乎常识,很简单。
越管用的道理越简单,越符合常理,越容易被人忽略。
所以读书不要抠字眼。
有一个人读了愚公移山就批评愚公移山,他提出愚公移山有三愚。
第一,太行、王屋挡住你的门,你出行不方便,你搬家啊,搬山成本多大啊;第二,即使你这个地方地气好,你不搬家可以穿个隧道啊,多省啊,何苦搬山啊;第三,就算要搬山,把土搬到两边就行了,何苦要“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多辛苦啊。
这就叫读书不抓大,在字节问题上卖乖巧、卖聪明,不要学这种人。
实际上,愚公移山告诉我们一种大精神,只要相信,就要坚持,只要瞄准一个方向,认为这个方向是正确的,就要执着,不要放弃。
告诉我们的是这样一种至大至信的东西,多么伟大崇高,他却读出一个愚字。
第四,不要刻意死记硬背。
有很多同志在和我交流时,说,我为什么不愿意读书,并不是不愿意吃苦,是因为读书记不住,读完了就完了,记不住,白读了。
我说实际上你把读书的目的搞- 5 -篇二:机关公文写作培训班学习体会机关公文写作培训班学习体会为期半个月的写作培训班结束了,但对于写作的学习才刚刚拉开序幕。
培训时间虽然短暂,温故6个讲座内容,感觉颇有收获。
一、进一步提高了对机关写作的认识。
机关工作离不开文字,许多工作需要靠文字来反映、来体现的。
文字功夫是机关干部的必修课、基本功。
市发改委是市委市政府的参谋部,经济形势分析、政策建议等,哪一样能够离开文字?作为市发改委的干部,更应该打牢文字基础,练好写作本领,提升参谋水平。
因此,练好文字基本功是胜任工作的现实需要,不能以个人的好恶为转移,必须强化驾驭文字的能力,必须提升机关写作水平,这也是爱岗敬业的具体表现。
二、进一步了解了公文写作的基本方法。
公文写作与文学创作不同,即不能象文学作品那样富有感情色彩,又不能向文学作品那样充满虚构和假想,它有着规范的格式和特殊要求。
在机关党政公文课上,湖师院的程民教授曾说:“党政机关公文,标题、正文和落款,都要严格按照规范的格式来写,包括文言字、词的运用必须掌握”、“标题要达意、规范,正文要写清楚原由、事项、尾语,落款要注意用印和日期”等。
在信息写作课上,市府办信息处的沈玉峰处长曾讲:“政务信息,要及时、准确、全面、有喜、有忧”、“紧急信息,要写清楚时间、地点、事件起因、状态、措施等”。
还了解了通知、通报、报告、请求、函、工作总结、领导讲话和调研报告等文稿的基本写法。
三、学到了几个机关写作技巧。
授课老师不仅讲解了机关公文的撰写方法,也传授了十几年甚于几十年的写作经验。
如:信息稿的撰写,重点把握好四个环节,即:提炼主题要鲜明、制作标题要新颖、安排结构要清晰、推敲字句要精确。
如:领导讲话稿的撰写,写前首先要搞清楚会议方案,弄明白会议类型、领导角色和讲话场合;多用短语,勤于分段,少加修饰,用好动词,善用修辞,活用成语;改一改、放一放、议一议、读一读等。
再如:总结的写作技巧,最关键的是要把经验总结出来,把工作做得怎样写清楚。
还有,关于撰写写调研报告,如何做到选题准:顶天立地,服务中心,解决问题;如何做到文字顺:要常看范文,反复修改,长期苦练,钟情读者,高手指点;如何做到题材新:立于前沿,掌握细节,归纳新颖,善于包装;如何做到立意高:紧跟中心,大处着眼,熟读圣贤,善谋全局;如何做到调研深:要调查找到关键人,查阅关键资料,尽可能多的占有材料,,适时发问、以听为主,放低身段,学说本土话。
总之,想要提高对文字的驾驭能力,提升机关写作水平,非一日之功,要勤学苦练,厚积薄发,乐于写作,笔耕不辍。
篇三:公文写作培训总结公文写作培训总结11月28日,我有幸参加了集团公司举行的行政公文写作培训。
在短短的一天时间里,认真聆听了老师的授课,其内容紧紧围绕写作知识,深入浅出,理论联系实际,给我很大的启发。
现就此次培训谈一点自己的体会。
课程中,老师讲解信息写作的基本知识,我觉得更具体、更实用,他从消息的标题、导语、正文、结尾等重点部分着手,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并通过自己的写作经历,把成功的经验毫无保留的和盘托出,使我们深受启发。
老师在讲解会议工作报告写作、会议纪要的记录,以其通俗易懂的语言、轻松的方式告诫大家在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使参加培训的人员受益匪浅。
这次培训使我拓宽了思路,我还了解了一些写作技巧,认识到工作中的小事可以反映出大问题。
我们每个人在平凡的岗位上,身边不会发生那么多轰轰烈烈的大事件,可我们能通过平时细心观察在平凡中找到闪光点,因为生活中处处有新闻,从身边的平凡小事也能发现许多的新闻素材。
经过这次的培训,的确带给了我一场思想认识的洗礼。
由此我感觉到工作就好像是写作:首先,写作需要明确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