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2014年本科教学质量分析报告(一)湖南省教育厅二O一五年十二月湖南省2014年本科教学质量分析报告按照《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普通高等学校编(国教督办函…2015‟制发布2014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的通知》40号)要求,我省36所本科院校均编制了2014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在认真分析各普通高校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文本的基础上,结合我省普通高等教育整体状况,现就我省普通高校2014年本科教学质量分析报告如下:一、全省普通本科教育概况2014年,全省高校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切实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湖南省建设教育强省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文件精神,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全面深化教学综合改革,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大力加强教学建设,不断完善质量保障机制,确保了教学工作的有序运行和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四化两型”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全省有普通本科院校36所(不包括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依托普通本科院校举办的独立学院15所,其中,国家“985工程”大学2所、“211工程”大学3所;教育部直属高校2所,省属高校34所;公办高校31所,民办高校5所。
2014年新增本科院校4所。
2014年招收本科新生16.89万人,比上年增加0.75%,全日制在校本科生66.53万人,比上年增加2.07%。
有专任教师40981人,其中博士10185人,占 24.85%,硕士15462人,占37.73 %;具有高级职称教师19112 人,占46.64%,其中正高职称教师6337人。
生师比为19.46。
本科院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829403万元,生均9219 元;图书6758万册,生均77 册;总占地面积44894683 平方米,生均62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总面积9194446 平方米,生均13.83平方米。
全省普通高等学校共设置本科专业265种,专业点2178个,其中,哲学3个,占0.14%;经济学97个,占4.45%;法学77个,占3.54%;教育学78个,占3.58%;文学221个,占10.15%;历史学11个,占0.51%;理学216个,占9.92%;工学754个,占34.62%;农学45个,占2.07%;医学87个,占3.99%;管理学346个,占15.89%;艺术学243个,占11.16%。
在校生规模排前10位的专业依次为:会计学、土木工程、英语、临床医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国际经济与贸易、汉语言文学、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金融学。
二、师资和教学条件1、教师专业发展⑴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
一是依托各类人才计划,加强高层次人才平台建设。
主要依托“青年千人计划”“长江学者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湖南省“百人计划”“芙蓉学者”“潇湘学者”等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
同时,建立健全中青年教师提升机制,加强“学科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等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如中南大学2014年提供1.33亿元专项经费,用于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和新进教师资助。
二是以高水平师资队伍引领本科教学。
各高校建立“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制度”,明确要求高水平教师必须为本科生上课,营造学习、学术氛围。
明确规定教授每年至少要为本科生讲授一门课程,并将“教授为本科生上课”作为院系教学工作评估和教授岗位考核定级的重要指标,确保最优秀的教师为本科生上课,充分发挥高水平教师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⑵开展教师教学发展活动。
一是部分高校成立了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统筹领导和管理教师发展工作。
二是加强了教师校内校外教学培训工作。
根据教育部高教司的要求,全省高校教师共686人次参加了网络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
湖南科技学院2014年共派出19名教师赴美研修。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每年选派并资助6-8名教师进行国外访学。
湘潭大学全年组织17场次教学示范课。
湖南中医药大学举办“名师示范课”活动。
三是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学竞赛活动。
在2014年省级课堂教学竞赛中,近500名教师参赛,其中235名教师获奖。
各高校积极开展了各类教学竞赛,湖南工业大学开展了“教学之星”和“教学新秀”评选活动,有效促进和激励了教师业务能力的提升。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开展了首届“卓越教师”评选活动,通过教学业绩考核和现场说课环节评选出校级“卓越教师”,并予以奖励。
⑶师德师风建设。
各高校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修订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实施细则,以师德师风建设为主题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宣传和教育活动。
湖南大学组织开展了“我心目中最敬爱的老师”评选活动,湖南师范大学组织开展了教职工的“师德•师风”演讲比赛,湖南工业大学开展了首届“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评选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营造了良好的师德师风环境,以师德教育引领教风建设,涌现了一批严谨治学、从严执教、德艺双磬、立德树人的教师典范。
例如,与病魔抗争、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呵护家庭的全国模范教师—湘潭大学教师李时华;眼残志坚坚守讲台的“全国优秀教师”—邵阳学院教师罗熙。
2、办学条件建设⑴教学基本条件建设。
2014年,全省本科院校生均占地面积62平方米,比上年的52平方米增加19.23%;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13.83平方米,比上年的10.41平方米增加32.85%;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9219元,比上年的8839元增加4.30%;教学基本条件的改善更好地满足了本科教学的需要。
⑵图书与数字资源建设。
全省本科院校现有生均纸质图书77册,比上年的75.6册略有增加。
各高校普遍重视数字资源的建设与利用,不断丰富馆藏电子图书与各类中外文数据库,大大拓宽了师生获取教学资源的渠道。
推进湖南省高校数字图书馆和“湖南省高校数字教学资源中心”建设,搭建了教育信息资源综合服务平台,现已覆盖全省36所普通本科院校,所有成员高校的师生通过校园内任何一台联网终端,都可以无障碍地免费享受资源服务。
同时,高校图书馆积极改进服务方式,引导学生阅读,提高资源利用率。
怀化学院开通了移动图书馆,突破传统图书馆服务的时间与空间限制,实现了读者对文献资源利用的“5A”梦想,即任何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取任何图书馆、拥有的任何信息资源,突破了传统图书馆服务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
长沙理工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年接待读者量均超过40万人次,湖南科技大学CNKI单个数据库年下载量达到140万余篇,湖南工学院全年电子文献访问量超过550万人次。
⑶信息化校园建设。
各高校校园网基本实现全覆盖,大多数教学活动区域已经覆盖无线网络,数字化教室等信息设备和优质数字教学资源基本能满足教学需求。
中南大学“数字中南”的建设实现了校内公共区域网络全覆盖;湘潭大学积极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全面实现教学、科研、管理、生活的智慧化。
3、教学经费投入⑴教学日常运行支出。
各高校坚持经费投入优先保障教学,实现了教学日常运行支出逐年增长。
2014年全省36所本科院校生均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均高于1200元,平均值为2412元。
其中,中南大学达到10243元,湖南大学达到5848元;二本院校中以衡阳师范学院最高,达到5700元;新升本的湖南交通工程学院达到3890元。
⑵实践教学经费投入。
各高校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增加实践教学投入,确保实践教学环节,尤其是重点实践教学环节落到实处。
如中南大学2014年通过“985”“中央高校改善基本办学条件专项”等渠道,累计投入本科教学实验室建设经费4300万元。
各高校生均本科实验经费平均342.11元,生均本科实习经费平均410.75元,较往年均有较大幅度增长。
其中,湖南师范大学生均本科实习经费达到1619元,湖南信息学院生均本科实验经费达到1200元。
三、教学建设与改革1、专业建设和改革⑴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
一是高校主动适应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增设专业。
2014年全省高校新增设本科专业点78个。
新增的本科专业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产业发展急需专业和我省布点空白专业,如湖南农业大学等四所高校开设的物联网工程专业,湘潭大学的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南华大学的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吉首大学的网络与新媒体等。
二是各校根据社会经济需要,积极调整招生专业结构,突出自己的专业特色和办学优势。
对部分不能适应发展要求的、毕业生就业率低的专业加以调整、改造或停止招生。
如吉首大学停招9个专业,湖南大学停招5个专业;湘潭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停招3个专业,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停招2个专业。
⑵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为切实提高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适应度,各高校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开展了教育思想大讨论,系统梳理学校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办学传统和特色,总结近年来的改革成效,客观分析尚存的差距和不足,进一步明确了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
2014年,我省有10多所高校启动新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
新版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突出体现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强调以学生为本,加强通识教育与基础教育;二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增强学生学习的灵活性,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三是注重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明确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程,增开创新创业教育通识课和选修课。
⑶推进专业综合改革。
一是各校以国家级、省级“十二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为重点,着力推进全校专业综合改革,形成了一批教育观念先进、改革成效显著、特色鲜明的专业点,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
为推进改革试点工作,省教育厅组织了省级试点专业的阶段性总结检查,督促试点专业按改革建设任务抓好落实,及时总结经验,加快改革进度,力争取得实效。
二是积极推进各类卓越人才培养教育计划。
全省共有8所高校的54个专业列入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6所高校的8个项目入选国家“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4所高校遴选为国家“卓越法律教育人才培养基地”,2014年新增3所高校的4个项目被确定为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并向教育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申报了3个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2015年4月均获批准立项)。
三是以专业综合改革为重点,实施省级教改项目计划,2014年度全省新增立项689项,同时完成已立项项目的结题验收679项。
2、课程建设与改革⑴优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各高校高度重视优化课程体系,注重凝练与专业办学定位相适应的核心课程、特色课程,适时增设反映学科发展前沿的课程内容。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依托该校环境、生态、林业工程的学科优势和学科特色,在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增设了道路景观生态学、景观设计、现代竹木结构等专业选修课程,形成了具有林科特色的课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