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频段干扰排查指导1 中国频谱分配及F频段干扰来源1.1 中国频谱分配图1中国区主要无线系统频谱分配示意图表1中国区主要无线系统频谱分配* 目前临时申请频段内,存在部分DCS1800** 1880-1900MHz规划用于TD-LTE,但部分地方已经在此频段开通了TDS1.2 F频段干扰来源图2F频段干扰来源干扰来源主要包括:GSM900、DCS1800、临时频段DCS1800(高频DCS1800)、PHS、TDS(F)。
可能的干扰类型如下:表2F频段干扰类型* 说明:部分地区在1880-1900MHz频段开通了TDS,扫频干扰值会比较高。
GSM900谐波/互调干扰满足特定频率关系的多个GSM900信号产生二次谐波或者二阶互调产物落入F频段,若GSM900天线的互调指标较差,则对F频段形成干扰。
图3GSM900谐波/互调干扰●DCS1800带外杂散图4DCS1800带外杂散由于DCS1800基站发射滤波器的非理想性,在工作频段发射有用信号的同时,在F频段产生一定程度的带外辐射。
现网中主要原因是部分DCS1800双工器带宽为75MHz (1805-1880MHz)而导致。
●高频段DCS1800带外杂散带外杂散原理同上,在此之外,部分地区将DCS1800部署在1850-1880MHz频段,将进一步加大对F频段的杂散干扰。
●高频段DCS1800带外阻塞由于TD-LTE基站接收滤波器的非理想性,在接收有用信号的同时,还将接收来自邻频1850-1880MHz频段DCS1800基站的发射信号,若TD-LTE基站的抗阻塞能力不足时,对TD-LTE基站形成阻塞干扰。
图5高频段DCS1800带外阻塞●高频段DCS1800互调干扰当DCS1800使用高端频率1850-1880MHz、且部分DCS1800天线的互调指标差(差于-133dBc)时,将对F频段产生三阶互调干扰。
图6高频段DCS1800互调干扰●PHS带内阻塞/杂散干扰PHS在1900-1915MHz频段,其杂散指标比较差,对F频段形成带内杂散、阻塞干扰。
●TDS同频干扰在扫频过程中,某些局点的F频段依然被TDS所占用,扫频结果会相对更高。
根据中移动计划,F频段TDS要让给TDL,所以建议在清频之后重新扫频以获取F频段的真实干扰情况。
2 F频段扫频方法2.1 TDS后台统计此方法适用于待测区域内已开通F频段、或RRU支持F频段的小区。
对于已开启F频段的小区,根据网络实际配置情况,采用调整1个现有F频段载波用于F 频段测试,将测试载波在F频段(1880-1900MHz)进行轮询配置的方式,提取配置的F频段TD-SCDMA载波的ISCP指标进行F频段全频段扫描,通过分析ISCP水平评估F频段干扰。
对于RRU支持F频段,但尚未配置F频段载波的小区,建议采用新增1个F频段载波的方式,利用后台ISCP数据进行F频段的全频段扫描,评估F频段干扰。
2.1.1全频段扫频的测试频点及测试时间为保证采集数据的完整性以及反映问题的全面性,建议对1880-1900MHz频段内的全部12个频点进行轮询及数据采集,每个频点的统计时间至少为忙时的3个小时。
采集频点号:9405、9413、9421、9429、9437、9445、9455、9463、9471、9479、9487、9495(请按编号顺序依次进行频点轮询)备注:若该城市进行了载波压缩,或各别厂家的频点号存在差异,请按照自身的频点号进行配置,保证覆盖1880-1900MHz频段即可。
使用不同频点号进行测试时,需重新提供测试频点号。
2.1.2全频点扫频的载波配置要求待测频点调整要求:将全部待测小区的1个F频段的测试载波配置为H载波,同时设置该载波的优先级,不允许用户接入。
2.1.3操作指导各城市根据自身F频点使用情况选择调整一个已有的F频段频点或新开启一个F频段频点的方式,进行频点配置与数据提取。
●将评估区域内全部小区的1个F频段的频点调整为待测频点,将待测F频段载波配置为H载波;●设置当前测试频点的优先级或屏蔽,该频点测试期间不允许用户接入;●配置完成后,在规定时间内统计TS1和TS2的平均ISCP和最大ISCP;●修改频点,按照顺序对F频段的所有待测频点进行遍历;●根据F频段载频的ISCP指标,初步筛选存在干扰的小区。
2.1.4注意事项1、为减小对用户的影响,将待测F频段载波配置为H载波;2、设置当前测试频点的优先级或屏蔽,该频点测试期间不允许用户接入;3、F频段改频轮询操作时,可能中断小区业务,对TDS业务有影响,因此建议晚上进行操作;4、利用TD-SCDMA天面进行干扰排查时,需关闭测试小区,并确保测试过程中测试区域内(包括测试小区)未开启F频段的载波;2.1.5干扰评估准则对每个测试载波,将其全部测试时间内的TS1和TS2的ISCP平均值进行统计平均后,对全部待测载波的ISCP统计平均值取最大值,若最大值高于-100dBm/1.6MHz,认为本小区受到干扰;备注:以TD-LTE底噪高于-120dBm/15KHz为评估准则,等效于-100dBm/1.6MHz。
2.2 频谱仪道路扫频2.2.1准备工作●F频段开通了TDS站点的,需要将低20M的F载波迁移到高15M频段,或者关闭低20M的F载波,然后进行扫频●F频段有TDL实验网的局点,需要关闭TDL站点后进行扫频2.2.2仪器要求●工作电脑安装路测软件,并全程连接扫频仪,扫频仪外接全向天线与GPS天线吸附于车顶上●确认所使用扫频仪天线支持待扫描频段,并记录全向天线增益●扫频仪设备的灵敏度需优于-112dBm/200KHz●扫频时应确认可正确接收到GPS信号,扫频仪正常工作2.2.3搭建测试环境Step1:获取频谱仪底噪。
通过频谱仪或者Scanner进行电磁背景干扰测试,如何判断外界是否存在干扰,基本原则是与频谱仪或者scanner的底噪进行对比,如果高于频谱仪或者scanner的底噪,则认为存在外界干扰。
可以通过下面几种方法:●在频谱仪或者Scanner外接50欧姆的匹配负载,获取频谱仪或者scanner的测量最大值作为频谱仪或者scanner的底噪,如下图:图7外加匹配负载获取频谱仪底噪●如果没有50欧姆的匹配负载,可在确认无干扰的地方,直接断开天线与带通滤波器的连接,保持开路,获取频谱仪或者scanner的测量最大值作为频谱仪或者scanner 的底噪;●如果已知频谱仪或者scanner的噪声系数(NF),则可以直接计算频谱仪或者scanner的底噪= -174dBm/Hz + 10log(RBW) + NFStep2:搭建仪器测试环境。
一种推荐的方法如下。
图8搭建仪器测试环境在扫频仪和天线之间,需要加一带通滤波器,否则其它频段载波信号将抬高仪器的底噪,测试值虚高。
扫频仪的F频段设置为1880-1920MHz,分辨率带宽设置为200KHz;在9点-21之间按照预定测试路线进行扫频,并保存扫频数据。
2.2.4仪器操作参考操作指南。
《扫频仪操作指南》。
扫频仪操作指南.docx2.3 干扰判断准则建议的干扰判决准则如下:1. 对于扫频仪测试(下行)数据:●有干扰的判断门限:-105dBm/200kHz,对应底噪抬升9dB,吞吐率基本无损失●严重干扰判断门限:-89dBm/200kHz,对应底噪抬升25dB,吞吐率损失约5%表3干扰判断准则(扫频仪)2. 对于TDS后台统计(上行)数据:●有干扰的判断门限:-100dBm/1.6MHz,对应底噪抬升8dB,吞吐率损失小于5%●严重干扰判断门限:-96dBm/1.6MHz,对应底噪抬升12dB,吞吐率损失约10%表4干扰判断门限(TDS后台统计)3 干扰排查与解决识别干扰类型、来源并采取相应措施解决或者规避。
流程与步骤如下。
表5干扰排查与解决流程3.1 前置处理(可选)一些区域已经在F频段开通了TDS站点,在干扰排查之前,需将TDS站点关闭,或者搬到其它频段(如1900MHz以上)。
没有开通的区域不用关注。
3.2 频率使用情况调研了解频率使用情况,包括各系统的最高使用频点,初步判断可能对F频段形成干扰的系统。
表6F频段干扰类型3.3 F频段道路扫频(可选)主要目的是了解F频段被占用的情况。
具体方法参考3.2节,干扰判断准则参考3.3节。
本地区明确没有其他系统占用F频段,则直接跳过此步。
注:根据道路扫频结果,不能判断F频段一定存在干扰,或者一定无干扰。
扫频值超过3.3节“严重干扰”门限的,不一定是“真干扰”1.某些地方认为已关闭F频段TDS站点,实际上未关闭,仍有用户可以接入,导致扫频值偏高。
2.有TDS占用1900-1920MHz的,扫频值有可能偏高,但这是“假干扰”。
这是由于:TDS RRU双工带宽为30/35M(1880-1910/1915MHz),TDS对1880-1900MHz频段的杂散值参考ACLR计算(45dB)大约为-20dBm/200kHz,近站点位置的测量值就可能偏高(比如路损60dB 时,测量值达到-80dBm/200kHz)。
但这并不会干扰TDL系统,因为F频段的TDS与TDL同步同时隙。
扫频值低于3.3节“有干扰”门限的,并不意味着F频段“很干净”。
主要是干扰排查手段不同所引起。
比如:DCS1800对TDL的阻塞干扰,是通过TDL天馈系统进入中射频通道时产生影响干扰影响的,而利用扫频仪扫频时却没有。
3.4 TDS/TDL上行底噪统计通过TDD基站上行底噪后台统计功能,进行大规模快速干扰筛查,评估所在区域内是否存在干扰、干扰站点比例以及初步判断可能的干扰类型。
具体方法,TDS请参考3.1节,TDL直接开启此功能。
3.4.1判断有无干扰参考3.3节。
对于TDS后台统计,无干扰时的底噪为-100dBm/1.6MHz;对于TDL后台统计,无干扰时的底噪为-120dBm/15kHz。
当统计结果大于门限时认为存在干扰。
3.4.2判断干扰类型以下给出几组例子。
【例1】:TDL后台统计图9根据上行底噪判断干扰类型(例1)类似曲线2:可能受到阻塞、互调干扰。
类似曲线3:可能为F频段射频拉远单元硬件故障类似曲线4或5:可能受到杂散、互调干扰。
类似曲线6:可能受到互调干扰。
说明:上图仅用作示意说明,现网情况有可能是集中干扰类型的叠加,导致各干扰类型特征不是很明显。
下同。
【例2】:TDL后台统计无干扰:●杂散干扰(来自1850-1873MHz)●互调或阻塞干扰●互调或者阻塞干扰、杂散干扰(来自1900MHz以上)●近端杂散,中间互调,远端互调或阻塞(疑似有阻塞,抑制度不够)●互调、杂散干扰【例3】:TDS后台统计●杂散干扰(来自DCS1800高频段)●杂散干扰(轻微DCS1800,PHS)●杂散干扰(DCS1800,PHS)●阻塞、互调干扰●阻塞干扰●互调或阻塞干扰3.4.3干扰排查根据干扰类型,结合现网频率使用、设备/天线情况判断干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