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混凝土抗冻性试验方法水泥混
凝土抗冻性试验方法(快冻法)
1、目的、适用范围和引用标准
本方法规定用快冻法测定水泥混凝土抵抗水和负温共同反
复作用的能力。
本方法适用于以动弹型模量、质量损失率和相对耐久性指数作为评定指标的水泥混凝土抗冻性试验。
本方法特别适用于
抗冻性要求高的水泥混凝土。
2、试样制备
(1)试样制备应符合T0551的规定。
采用100mm x 100mm x 400mm 的棱柱体混凝土试
件,每组3根,在试验过程中可连续使用。
除制作冻融试
件外,尚应制备中心可插入热电偶电位差计测温的同样形
状、尺寸的标准试件,其抗冻性能应咼于冻融试件。
(2)也可以是现场切割的试件,尺寸为100mm x 100mm
x 400mm。
3、试验步骤
(1)按T0551《水泥混凝土试件制作与硬化水泥混凝土现场取样方法》规定进行试件的制作和养护。
试验龄期如无特殊
要求一般为28d。
在规定龄期的前4d, 将试件放在20C±
2C的饱和石灰水中浸泡,水面至少咼出试件20mm (对
水中养护的试件,到达规定龄期时,可直接用于试验)。
浸泡4d后进行冻融试验。
(2)浸泡完毕,取出试件,用湿布擦去表面水分。
按T0564
《水泥混凝土动弹性模量试验方法(共振仪法)》测横向基频。
并称其质量,作为评定抗冻性的起始值,并做
必要的外观描述。
(3)将试件放入橡胶试件盒中,加入清水,使其没过试
件顶面约1mm-3mm (如采用金属试件盒,则应在试件
的侧面与底部垫放适当宽度与厚度的橡胶板或多根直径
3mm的电线,用于分离试件和底部)。
将装有试件的试件
盒放入冻融试验箱的试件架中。
4、按规定进行冻融循环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1)每次冻融循环应在2h-5h完成,其中用于融化的时间不得小于整个冻融时间的1/4。
(2)在冻结和融化终了时,试件中心温度应分别控制在
-18 C±2C和5± 2C .中心温度应以测温标准试件实测温
度为准。
(3)在试验箱内,各个位置上的每个试件从3C降至-16C 所用的时间,不得少于整个受冻时间的1/2,每个试
件从-16 C升至3 C所用的时间也不得少于整个融化时间
的1/2,试件内外温差不宜超过28 C。
(4)冻和融之间的转换时间不应超过10min。
5、通常每隔25次冻融循环对试件进行一次横向基频的测
试并称重,也可根据试件抗冻性咼低来确定测试的间隔次数。
测试时,小心将试件从试件盒中取出,冲洗干净,擦去表面
水,进行称重及横向基频的测定,并做到必要
的外观描述。
测试完毕后,将试件调头重新装入试件盒中,注入清水,继续试验。
试件在测试过程中,应防止失水,待测试件须用湿布覆盖。
6、如果试验因故中断,应将试件在受冻状态下保存在原试验箱
内。
如果达不到这个要求,试件处在融解状态下的时间不宜
超过两个循环。
7、冻融试验到达以下三种情况的任何一种时,即可停止试
验。
(1)冻融至300次循环。
(2)试件的相对动弹性模量下降至60%以下。
(3)试件的质量损失率达5%。
& 试验结果
(1) 相对动弹性模量 P 按下式计算:
2
f n
P= ----------- X 100
2 f o
式中:P ——经n 次冻融循环后试件的相对动弹性模量
(% );
f n ――冻融n 次循环后试件的横向基频(Hz );
fo ----- 试验前试件的横向基频(Hz )。
以3个试件的平均值为试验结果,结果精确至 (2) 质量变化率Wn 按下式计算:
m o - m n
x 100
m o
式中:Wn —— n 次冻融循环后的试件质量变化率( % );
m o ----- 冻融试验前的试件质量(kg );
m n ----- n 次冻融循环后的试件质量(kg )。
以3个试件的平均值为试验结果,精确至
0.1%。
(3) 相对耐久性指数Kn 按下试计算: Kn=P x N/300
式中:Kn ——经n 次冻融循环后的试件相对耐久性指数 (% );
N ――达到本试验 4.7款规定的冻融循环次数;
0.1% Wn=
P――经n次冻融循环后3个试件的相对动弹模量平
均值(% );
9、当P不大于60%或质量损失率达5%时的冻融循环次数n, 即为试件的最大抗冻循环次数。
10、冻融循环结束时试件的抗弯拉强度(可选)
当试件外观完整时,可按照T0558-2005《水泥混凝土抗
弯拉强度试验方法》进行抗弯拉强度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