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试题答案1. 过度强调均衡发展,将(A)市场竞争力。
(单选)A削弱B增强C不改变D不确定2. 气体废弃物的特征有(D)。
(单选)A来源广泛,成分复杂B空间层次性CD3.A海洋能B小水电C地热能D氢能4. (BA2000B2002C2004D20085.ABCD6.ABC政策D对有色金属从价计征7. 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有(ABCD)。
(多选)A土地资源B水资源C气候资源D生物资源8. 有经济学家称:“现在新能源企业没有一个可以不靠补贴生存,这样的行业要想成为主流是不可能的。
”(判断)正确9. 可交易的排污许可证制度,是现代政府采用市场竞争的逻辑解决生态问题的重要发明。
(判断) 正确10. 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判断)正确11. 社会发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社会发展包括所有的发展方面,广义的社会发展是指社会公共生活领域的发展。
(判断)错误12. 新能源的主要特点有哪些?(简答)答:(1)能量密度较低,并且高度分散。
(2)资源丰富,可以再生。
(3)清洁干净,使用中几乎没有损害生态环境的污染物排放。
(4)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资源具有间歇性和随机性。
(5)开发利用的技术难度大。
13.自然资源是指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它是自然环境的14.15.1. (AABCD2. (B)ABCD3.A1;2B1;5C1;10D2;54. (CAB地理位置C日照强度D大气运动5. 从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再到四中全会,我们党分别从(ABD)三个方面,进一步深化了生态文明的认识,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的建设任务、改革任务、法律任务。
(多选)A建设B改革C发展D法律6. 全面促进资源节约的举措包括ABCD)。
(多选)A从价计征促进资源节约使用B健全制度以促进资源节约C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D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7.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类型分为CDB。
(多选)A小型水电B大中型水电C新可再生能源D传统生物能8. 自然、社会与人是一个共存的系统,要努力实现生态良好,发展与自然适应、与环境友好的社会生产,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使人类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判断)正确9. 生态文明是基于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科学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支撑正确10.错误11.下垫面。
正确12.保障国13.14.15.1. 党的(ABCD十八届六中全会2. 水体废弃物按(A)分为自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
(单选)A污染成因B污染源释放的有害物质种类C分布和排放特性D以上都是3. (B)作为一种安全食品的标准,具有统一的绿色食品名称及商标标志,并逐渐与国际接轨。
(单选)A有机食品B绿色食品C无公害农产品D传统农产品4. 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要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自然价值和代际补偿的(A)。
(单选)A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B市场体系C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D环境治理体系5.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包括(ABCD)等。
(多选)A资源节约观念B资源节约型主体C资源节约型制度D资源节约型体系6.AB氟化物C氰化物D苯酚7.A酸B碱C脂肪D苯酚8.正确9.正确10.正确11.错误12.1回收和循环利用各种废旧资源。
5、在社会消费环节,要大力提倡绿色消费。
13. 1935年,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利()提出《“生态系统”》概念,认为有机体不能与其所处的环境分离,必须与其所处的环境形成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它们都按一定的规律进行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填空)14. 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生态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
(填空) 15. 低碳经济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会带来许多重大投资机会,高能效的电力、交通、建筑、工业和绿色基础设施建设这五个方面将会产生重大投资机会。
(填空)1. 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和关键是(A)。
(单选) A发展B人与自然和谐相处C促进人的全面发展D 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2. 从(B)层面看,生态文明要求转变传统工业化生产方式,提倡清洁生产。
(单选) A物质B生产方式C生活方式D以上都是3. (B)是行动,即按照自然规律,调整人类的行为。
(单选) A尊重自然B顺应自然C保护自然D征服自然4. 属于二次能源的有(D)。
(单选) A海洋能B小水电C地热能D氢能5. 在淡化GDP指标的同时,中国经济增长亟须(ABCD)。
(多选) A从过去的规模驱动转型升级为创新驱动B加大改革力度,释放改革红利C实现绿色增长D用创新驱动增长6. 生态文明的一大特点就是寻求和谐,(ABC)的和谐。
(多选) A人与人B人与自然C人与社会D 以上都不对7. 构建科学的生态和谐社会发展机制系统,要注意(ABCD)。
(多选) 通过民主政治制度及机制的构建,化解对抗性社会矛盾B确立生态系统和谐的经济运行机制制度C以生态文化理念为指导,建设生态和谐自然系统D构建健康的社会分配及社会保障机制制度8. 未来的国土空间开发可进一步向中西部地区拓展,在大型综合交通走廊形成新的经济发展轴,9.10.11.12.利用率。
213. 1935分离,物质循环14.15. (1. (BD 列宁2.3.4. (C B地理位置C日照强度D大气运动5.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内容包括(ABCD)。
(多选) A陆海层面B区域层面C城乡层面D产业层面6. 生态保护要积极探索(ABCD)的环境保护新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多选) A代价小B效益好C排放低D可持续7. 属于无机有毒物的有(BC)。
(多选) A碳水化合物B氟化物C氰化物D苯酚8. 促进我国人口均衡良性发展,要保持适度的高生育水平,促进我国人口总量的适度调控和均衡发展,逐步使我国人口数量规模与改善人口结构、优化人口分布的要求相适应,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
(判断) 错误9. 人口问题本质上是计划生育问题。
(判断) 错误10. 生态环境污染的远期影响,是对人类健康的严重威胁,不只是致癌,而且可能通过胎盘危及胎儿,以及引起遗传变异,染色体畸变和遗传基因退化。
(判断) 正确11. 英国根据国情,走以“立法为主,补贴为辅,全面推进,最终建立低碳社会”的模式,把建立低碳社会提升为基本国策。
(判断) 正确12. 简述生态系统的特性。
(简答) 1.整体性2.多样性3.自组织性4.复杂性5.开放性6.动态性13.(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全社会都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
(填空)14.(自然资源)是指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它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填空)15.(制度)是各种法规、章程、规约等的总称,是人们行动的准则和依据。
(填空)1. 在生态系统中,通过(B),实现整个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转化和再生,形成生态系统的无限发展进化的过程。
(单选) A营养物质B食物链C环境资源D生命元素2.3. (C B 地理位置4. (D(单选) A迈克尔5. (ABCD约C的要求6.7. ) A8. 与传9. (判断)10. 错误11.12.资源综合利用。
4、在再生资源产生环节,要大力回收和循环利用各种废旧资源。
5、在社会消费环节,要大力提倡绿色消费。
13. 非固态环境污染,包括气体废弃物污染和水体废弃物污染,其成分复杂,污染频发,治理难度大,直接威胁到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
(填空)14. 目前,对破坏生态的约束机制体现得更为重要。
要建立充分反映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的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
(填空)15. 环境友好,是一个市场无能为力的外部性问题了,必须通过政府干预的方式去保证环境遭受破坏的情况得到控制。
(填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