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智能交通实验报告

智能交通实验报告

自动化学院
目录
一、实验名称 (2)
二、实验目的 (2)
三、实验设备和软件 (2)
四、实验功能要求 (7)
五、实验原理 (7)
六、实验步骤 (8)
七、实验最终方案 (8)
八、程序主要模块介绍 (12)
九、实验总结 (16)
十、附录:完整程序 (20)
一、实验名称:
基于PLC的智能交通控制综合设计实验
二、实验目的:
1、对Allen-Bradley公司的SLC系列产品,特别是微型可编程控制器有深入的了解。

2、学会操作Rslogix500软件包。

学会使用Rslinx软件包,对系统进行组态及通信。

3、学习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指令的功能及应用。

4、通过编程运行来实现单个十字路口交通控制情况的模拟。

5、通过实验,使同学们在可编程控制器的软、硬件方面得到综合的学习和锻炼,从而提高其动手能力、综合设计能力及创新能力。

三、实验设备和软件:
1)Micro-PLC两种:
☻ MicroLogix1200
☻ MicroLogix1500
2)交通实验台:
☻交通指挥灯:+DCV 24V供电
接线示意图:
☻路况模拟(灯):+DCV 24V供电
接线示意图:
☻数码管时间显示:+DCV 5V供电
个位和十位上的数码管分别由一组A、B、C、D四个端口来控制,为8421码。

接线示意图:
3)实验软件:
RSLogix500―――编程软件
RSLinx ―――通讯软件
RSview32―――组态软件
四、实验功能要求:
总的来说就是模拟十字路口交通控制情况。

具体要模拟的功能,比如:
1)交通指挥灯控制(每通行相位15秒以上);2)路况模拟(分主次干道);
3)过渡灯(闪灯)功能;
4)(数码管)通行时间显示;
5)急车通行模拟;
6)其它功能;
五、实验原理:
通过PLC控制钦,在十字路口实验台上实现十字路口各种情况的模拟
六、实验步骤:
1、初步确定实验方案,如实现的功能,以及如何实现。

2、确定端口分配表,并进行连线。

3、编程实现。

不断调试,改进。

4、最终完成实验,验收。

七、实验最终方案:
1.控制方案:
1、交通信号灯控制
●灯亮流程:主干道直行
●灯亮时间控制:主干道直行左转均18秒,副干道直行左转均
15秒,右转灯常亮
●黄灯(闪灯)控制:在最后4秒时直行或左转箭头闪亮
●红X灯控制:某道无直行左转时本道红X灯亮
●急车时:相应急车车道指示灯亮,时间显示归零,其他指示灯
不亮(右转灯除外),非急行车道红X等亮,
●急车结束恢复:急车结束后恢复原来通行状况,包括时间,车
道等恢复
2、路况模拟
●直行:由于端口有限,所以将对向的直行灯两两连为一体,整个
直行共有4个端口控制,交替点亮,实现车辆直行模拟●左转:同样将对向左转灯连为一体,实现交替点亮
●右转:每个车道右转均交替点亮,不受指示灯控制
●等待:本车道不允许行驶时,本车道有车等待
●急车:主副车道直行和左转均有急车情况,急行时本车道交替闪
亮频率加快,已显示出急行,仅右转正常行驶,其他车道
直行,左转均停止并等待。

●急车结束恢复:急车结束后恢复原来通行状况,包括时间,车道
等恢复
2.端口分配:1、交通灯
2、路况模拟
3.急车输入
八、程序主要模块介绍:
本程序基本分为以下几个模块:
主控制器模块
数码管显示模块
主副车道直行左转计数控制模块
模拟路况模块
急车模块
不同频率产生模块
以下具体介绍各模块功能实现
●主控模块:由计数器C5:0,计数,当为0时主干道直行,为
1主干道左转,为2时副干道直行,为3时副干道左转,依次
循环,某个车道行驶完计数器加1,加满至零。

●数码管显示模块:计数器所得数值换算成减计数值存入N7:
0中,然后转化为BCD码存入B3:0中低5位(高位仅需一位),然后逐位输出
●主副车道直行左转计数控制模块:以主干道直行为例,其特点
如下:
✧C5:0计数器为0时,且无急车时候,计数器T4:1加
计数
✧计数值转换为减计数存到N7:0中供显示模块运用
✧计数器采用RTO计数器,以便在急车后恢复原始状态
●模拟路况模块:
本模块状态较复杂,因为要兼顾不同情况,以直行为例,其特点如下:
✧正常直行时候采用周期为0.8s的频率交替闪烁,模拟车

✧急车时除右转正常采用0.8s周期闪烁模拟,其他车道仅
直行闪烁模拟,且周期0.4s
✧此时本道仅直行右转灯亮,最后4s直行灯闪烁
部分代码如下:
位置1,从而引起前面程序响应的响应
●不同频率产生模块:由几个计数器组成,原理为:当A计数器
计满设定值后触发B计数器计满相应数值,再次触发A计数,
从而得到想要的频率。

本频率计产生了周期为0.8s(普通
车)和0.4秒(急车)的频率值,使得模拟更逼真。

九、实验总结
本次试验我负责的主要是程序编写,实验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开始对软件操作不熟悉,进程慢,后来在黄老师多次帮助下逐渐熟悉了软件操作,对后来的编程有很大的作用
对编程语言不太熟悉,也算第一次接触图形式的编程语言,有很多东西需要逐渐摸索,它与C语言还有很多不同,比如同一个输出端口不能再程序中出现两次以上,因为程序运行很快,出现两次就同时执行两遍,可能就得不到想要的输出
程序中某些逻辑需要认真整理,需要严密的思考,比如急车时的各灯的判断条件如何排列,黄灯闪烁时候的条件等
当然还有许多小问题这里没有提出,但是通过本次实验感觉确实收获了不少,比如:
又掌握了一门编程语言,同时认识了PLC器件,基本能够实现一些简单的PLC程序设计
对自己编程思维又有了一次提升,再次体会到程序设计前全局方案的设计的重要性
第一次接触这么贴合实际的课程,它与平时学的理论性强的课程不一样,感觉学了本课程就能够用PLC实现一些实际功能了
同时本实验中指导老师黄老师也帮了不少忙,对我的程序提出不少建议与意见,使程序在完成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完善,还有就是要感谢队友,队友将端口分配的很好,完全配合我的程
序,让我的程序有了展示的舞台,整个实验进展比较顺利。

本次实验中,我负责的是端口与模块的分配与匹配,开始在分配端口中,不知道端口与模块的关系。

首先要测试每个模拟灯与指挥灯是否正常工作,并记录灯与端口的对应关系,方便编程人员的工作。

第二步,初步设计出指挥灯的变化情况,和交通模拟灯的变化情况,并且对二者进行匹配,一开始匹配的时候想的过于复杂,模块不够用,所以进行的整理和简化,使得端口和模块正好够本实验的需要。

第三步,与编程的队友合作,将每个端口放到队友设计的程序中去,一步一步调试,最后顺利完成设计。

本次实验中,我负责的部分相对简单一些,只要一步步记录好,就算慢一点,那么在最后调试的时候也会省下很多时间,通过本次实验再次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队友的程序做的层次分明,很清晰,这让最后端口与程序结合时效率很高,而且没有出现错误,一步一步有条不紊的进行。

希望以后还能有这样的课设锻炼提高自己。

通过本次设计我受益匪浅,不仅使我学会了用PLC编写程序的方法,而且对学过的相关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通过阅读
相关专业书籍掌握了一些以前未了解的知识;同时也熟悉了很多的硬件设备,更重要的是使我在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的同时,能够在思维上得到提高和升华,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得到培养和提高。

这次设计使我完善了知识结构、拓宽了知识面,开阔了眼界、提高了对各科知识综合应用的能力;同时也锻炼和培养了我的基本素质,它使我更加耐心、谨慎、细致。

十、附录:完整程序
2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