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妆品生产工艺

化妆品生产工艺


.将乳化剂加入油相中,混匀后一起投入水相中, 并伴以良好的搅拌,像矿物油这一类易流动的液
体常采用此法。
自然乳 化法
机械强制 利用很大的剪切力将乳化体撕成很细很匀的粒子,
乳化法
形成稳定的乳化体
只是在乳化过程的必要环节中供给所需能量,从 而提高生产效率,在生产中广泛应用。
低能乳 化法
配方设计步骤
1.选定乳化体类型:W/O型,油相乳化所需HLB为3~6 O/W型,油相乳化所需HLB为8~18
小组成员
小组分工
邓翠瑶(110)(组织材料及制作PPt)
叶丽虾(111) (主讲)
王琦(114) (查找及筛选材料)
膏霜乳液类化妆品生产工艺
一 、与乳化相关的基本知识 二、乳化类化妆品常用原料 三、生产工艺流程图 四、膏霜和乳液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
第一点 相关知识的了解 知识小回顾
1.表面活性剂:能大幅度降低体系表面张力的物质。
三、乳化剂
➢乳化剂(Emulsifying agent)是制备乳化 体最重要的化合物,其作用就是使本来不 相溶的油和水能稳定和均匀的混合在一起。
四、膏霜增稠剂
➢ 粘稠度是膏霜和乳液类化妆品的一个参数。 ➢ 增稠剂的分类: (1)有机增稠剂 主要有淀粉、阿拉伯树胶、黄耆胶、明胶、汉生
胶、黄原胶、羟乙基纤维素(HEC)、羧甲基纤 维素(CMC)、海藻酸钠、聚乙烯吡咯烷酮 (PVP)、聚丙烯酸钠、卡波树脂等。 (2)无机增稠剂 主要有膨润土、胶性硅酸铝镁、胶性氧化硅等。
二、保湿成 分
➢ 多元醇(如甘油、丙二醇、1,3-丁二醇、山梨醇 和聚乙二醇等)、吡咯烷酮羧酸钠、神经酰胺、 乳酸和乳酸钠、胶原蛋白、氨基酸、透明质酸、 多糖类保湿剂等膏霜和乳液常用的保湿剂 。
➢ 保湿剂用量过多,使用后有粘湿的感觉,在高浓 度时和皮肤相接触可使皮肤脱水。因此也有人认 为过量的保湿剂会从皮肤角质层吸收水分而散发 于相对湿度较低的大气中,特别是在冬季。所以 采用保湿剂作为滋润物要有适宜用量,高浓度的 甘油对皲裂的皮肤有刺激性 。
容易带入气泡,影响乳化 体的稳定性,水分和物料 易挥发,乳化粒径:5μm
敞开式乳 化器
由定子和转子组成,隙宽可调, 转子转速3000-3600转/min,乳
化粒径: 3μm
胶体磨
均质器
高压下通过细孔进行乳化
均质混 合器
利用高速旋转的涡轮进行 乳化
胶 体 磨
敞开式乳化器
150升乳化锅
50升乳化锅
6..乳化剂的类型:
W/O型乳化剂:3<HLB<6, O/W型乳化剂:8<HLB<18, 7.混合乳化剂:两种或两种以上乳化剂复配而成的乳化剂
乳化剂对——配对使用的两种乳化剂
第二点 乳化类化妆品常用原料
一、油脂和蜡
1、硬脂酸和单硬脂酸甘油酯
• 硬脂酸又称为十八酸 • 单硬脂酸甘油酯(简称单甘酯)是一辅助乳化
根据膏霜乳液类化妆品配方设计原理与步骤设计出一 种O/W型雪花膏配方,油相、水相和乳化剂任选。
设计步骤:
(1)、选择乳化体类型:O/W型雪花膏 HLB值在8~18之间
油相乳化所需
(2)、选定油相组分
选定重质白油,十六醇,无水羊毛脂为油相组分,其重量 百分数与被乳化所需HLB值如下表所示
组分
含量(%)
(2)乳化剂用量的确定
经验公式:乳化剂重量/(乳化剂+油相)重量=10~20%
乳化剂用量太少
乳化体不稳定
乳化剂用量太多
成本高
(3)乳化剂的亲油基与被乳化物要有良好的亲和力
(4)选用天然的或者工业品的乳化剂,其HLB值以乳化实 验为依据。
4、水相组分的确定
包括水、保湿剂、香精、防腐剂等
三、配方设计实例
剂,也具有润肤作用
2、棕榈酸、肉豆蔻酸及其异丙酯
• 棕榈酸又称为十六酸 • 肉豆蔻酸又称为十四酸 • 肉豆蔻酸异丙酯(IPM)、棕榈酸异丙酯(IPP)
是人工合成的轻质易流动的油状物质,对皮肤 的渗透性较其他滋润物为好 。
3、十六醇和十八醇
• 市场上有十六醇、十八醇和十六十八混合醇三种产品,都可 用作助乳化剂,也具有润肤作用和增稠作用,能形成吸附膜, 促进皮肤水合作用,赋予皮肤柔软和平滑的感觉,可避免膏 霜在长时间放置和贮存过程中出现变稀、变粗的现象。
2.选定油相组分:根据设计产品所需功能及原料的性质选定 3.选定乳化剂
(1)根据油相乳化所需HLB值选定乳化剂或乳化剂对 若为 W/O型乳体,
则以HLB<6乳化剂为主,HLB>6的乳化剂为辅
注意:乳化体温度的升高和乳化剂浓度的增大,会使乳化剂 实际HLB值有所降低,因此所选乳化剂HLB值应略高于油 相乳化所需HLB值。
• 应在50℃以下加入 • 应使防腐剂留在水相
3.4、质量控制
(一)膏霜的质量控制
• 失水干缩 • 起面条 • 膏体粗糙 • 分层 • 霉变及发胀 • 变色、变味 • 刺激皮肤 • 膏霜中混有细小气泡
(二)乳液的质量控制
➢ 除了存在膏霜的质量问题外,乳液类化妆品的主 要质量问题有:
• 乳液稳定性差 • 在贮存过程中,粘度逐渐增加
乳化所需HLB值
重质白油
35
11
十六醇
1
1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无水羊毛脂
1
12
油相乳化所需HLB=(11 ×35+13 × 1+12×1)/(35+1+1) =11.08
(3)选定水相组分 水相组成如下:甘油、精制水、香精、防
腐剂等。
(4)实验验证:通过乳化实验,观察制成品 色泽,粘度,再对配方进行适当的调整。
(5)配方的确定
3.3、工艺条件控制
1. 搅拌速度
• 先快后慢
2. 物料混合速度
• 如果有高速混合设备,混合速度可稍快 • 如果无高速混合设备,混合速度宜慢
3. 温度控制
• 物料要求在85℃保温20min左右,灭菌 • 混合乳化温度宜在80℃左右 • 冷却时,应在60℃以上保持30min以上
4. 香精和防腐剂的加入
4、矿油和凡士林
• 从原油分馏所得的半固体状饱和性碳氢化合物类混合物。凡 士林的封闭性比矿物油高,保湿性也更强。尤其是在干冷的 冬天洗完脸后,干性肤质的人在脸上及嘴唇涂上薄薄的凡士 林,是预防皮肤干燥及嘴唇干裂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5、硅油
• 物理性质:非极性物质,具有良好的润滑性,高的抗紫外线 辐射性能,良好的抗静电性和透气性,能改善皮肤的光滑性 和弹性,改进膏霜和乳液的分散性和铺展性。
三、膏霜乳液类流程示
意图
加热
水相原料 油相原料
混合搅拌 混合搅拌
加热
预乳化
添加剂 香精等
灌装
中间质量控制
静置储存
过秤
均质乳化 搅拌 冷却
搅拌均质 出料
第 工四 艺点 和1. 生产设备 质膏 量2. 制霜备工艺过程 控制3. 工和乳艺条件控制 4. 产液的品质量控制 5. 案生例分析

3.1、乳化设备简介
2.亲水亲油平衡值(HLB):亲水基质量/(亲水基质量+亲油基质 量) HLB值是选择和评价表面活性剂使用性质的重要指标。
3.乳化作用:加入第三种成分使互不相溶的两液体形成乳液,并具 有一定稳定性的过程。而这第三种成分称为乳化剂。
4.乳化体(乳液,乳剂):经过乳化而得到的机械混合物
5.O/W型乳化体:分散相是油,连续相是水,油相物形成极其微小 的球状颗粒。(W/O型相反)
最新展示的乳化锅
乳液及膏霜类护肤品的 生产
最新展示的乳化锅
均质混合器
均质器
3.2、生产工艺
(一)间歇式乳化
• 1、油相的调制 • 2、水相的调制 • 3、乳化和冷却 • 4、陈化和灌装
(二)半连续式乳化
(三)连续式乳化
乳化方法
转相乳 先将加有乳化剂的油相加热成液体,然后边搅拌
化法
边徐徐加入热水直到转相成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