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污水处理工程技术方案

污水处理工程技术方案

某污水处理工程污水处理厂设备安装工程技术标(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审核:审定:批准:市设备安装二○○二年四月十五日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1)一、工程概况 (1)二、主要设备清单 (8)三、编制依据 (19)四、工程特点: (19)第二章施工组织管理 (21)一、施工组织机构 (21)二、施工目标 (27)三、项目主要管理岗位人员表(表3-1) (30)四、施工管理主要容 (31)五、施工资源投入计划 (36)第三章施工部署 (37)一、施工前准备 (37)二、施工进度计划 (38)三、劳动力配备计划及动态分布表 (38)四、施工机械配备计划表 (38)五、现场平面布置 (38)六、现场水、电等力能布置及消防安全 (40)第四章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42)一、质量方针及质量目标 (42)二、质量管理体系 (28)三、工程质量控制流程图 (33)四、质量控制过程 (38)五、施工项目质量因素的控制 (40)七、重点施工部位的检验与职责 (46)八、主要检验工具表 (46)第五章、工程进度保证措施 (48)一、工期目标: (48)二、工期影响因素分析: (48)三、组织保证措施 (49)四、技术、设备投入 (50)五、施工进度管理 (50)第六章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54)一、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保证体系 (54)二、安全管理措施 (55)三、劳动保护和保险 (59)四、创"双标化"工地措施 (59)五、综合治理 (61)六、消防管理措施 (61)第七章现场物资管理 (63)一、物资管理原则 (63)二、物资管理 (64)第八章主要专业施工方案 (67)第一节设备安装施工方案 (67)一、工程概况 (67)二、设备安装施工规和标准 (71)三、设备安装施工程序和方法 (73)四、主要设备安装及技术要求 (78)五、工程进度保证措施: (107)六、工程质量控制流程及质量保证措施: (108)七、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115)八、施工使用记录表 (116)九、劳动力计划 (117)第二节电气工程施工方案 (118)一、工程概况 (118)二、电气施工标准和规 (119)三、主要电气设备安装要点 (121)四、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39)五、安全生产技术措施 (140)六、技术组织保证措施及文明施工 (141)第三节工艺管道安装施工方案 (141)一、工程概况 (141)二、本工程的管道标准及规,主要包括: (142)三、管道工程施工方法及技术标准 (142)四、钢结构工程及金属构件 (153)五、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60)六、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61)七、施工进度及劳动力计划 (162)第九章与设计、土建及其他相关单位的协调配合 (164)一、与设计单位的协调配合 (164)二、与土建协调配合 (164)三、对业主发包的其他分包方配合 (166)四、对监理代表的协调配合 (167)五、与质量监督部门的合作 (167)六、对设备、材料供应商的协调配合 (168)第十章工程验收和保修承诺 (169)一、工程验收 (169)二、保修承诺: (169)第十一章本工程施工所依据的标准和规 (172)第十二章附录 (174)附录1:劳动力配备计划及动态分布表 (176)附录2 : 施工机具配备计划 (178)第一章工程概况某市污水处理工程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这项工程建成以后,将会带来明显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被某市委、市政府列为重大课题之一。

一、工程概况1.1工程名称:某市污水处理工程污水处理厂设备安装工程某市污水处理工程,是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于1998年12月31日以计投资[1998]2629号文“关于省太湖流域城市污水治理及金衢城市供水项目建议书的批复”批准立项的。

是利用第四批日本国际协力银行贷款项目,用于购买工程所需的机械、电气等设备。

某市污水处理厂是某市污水处理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

也是某市第一座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对于改善某市的水环境质量,开发利用水资源,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至关重要。

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混合后采用氧化沟法进行二级处理,污泥采用机械脱水处理。

某市污水处理工程是一项集污水收集、输送、处理、排海的跨区域的环境综合治理项目,设计日处理污水能力为:近期为30万吨,中期(2010年)45万吨,远期(2020年)55万吨。

受益围,包括某市区、嘉善县塘镇、平湖市城关镇、乍浦镇、海盐县武原镇,和输送管线沿途的大桥乡、新丰镇、桥乡、西塘桥镇等乡镇的污染企业的工业废水及城镇居民生活污水。

某市污水处理厂工程建设规模:设计污水处理量30万m3/d,处理工艺为二级处理(氧化沟工艺),厂区总面积203200m2。

工程承包的主要围为以下构筑物及配套建筑物的机电设备和工艺设备(含厂区的配电线路,不含监控通讯系统设备)安装、调试和服务:101配水井、格栅、沉砂池及计量槽1座;102初沉池4座;103氧化沟4座;104二沉池配水井2座;105二沉池8座;201初沉污泥泵房2座;202回流污泥泵房4座;203污泥脱水机房1座;204污泥反应池2座; 302给水泵房1座;303雨水泵池1座;304污水泵池1座;305回用水处理单元1座; 501总变电站1座;502氧化沟配电室4座;503沉砂池配电室1座。

1.2 工程地质工程区域属钱塘江冲积平原,地形起伏不大,海塘侧为农田和鱼塘,黄海标高(下同)3.50 ~ 4.50m,塘外为滩涂,浅滩标高3.00 ~ 0.00m,深槽离岸距离约1600m,槽底标高-11.10 ~ -9.80m。

地下水稳定水深平均在0.06 ~ 0.85m左右,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地下水类型属孔隙潜水及孔隙承压水型。

本地区地震活动具有震级小、强度弱、频度低的特点,本地区基本烈度为6度。

1.3 工程座落地点及对外交通某市污水处理厂厂址位于某市海盐县原海塘乡家埭村和泾海村之间的海塘围涂,占地面积360余亩。

已有简易公路与北侧01省道(平丘三级公路)联接。

1.4 水源情况01省道北侧有一河道,与运河水系沟通,此水源可用于施工用水。

因近海,干旱期氯离子偏高,要通过化验确定。

此河道也可用于排水地,围涂海水养殖较多,施工排水受严格限制,应制定可靠的排水规划。

本工程已在区域建造深井1座,也可用于生活用水。

1.5 电源情况工程设计厂设35kV总变电站一座,采用双电源供电,由某市电力部门提供两路35kV专用电源。

施工临时用电可从海盐县海塘乡临时接出,1.6总图设计污水处理厂平面布置的基本原则是:工艺流程流畅、布置紧凑、分区合理,既有利于生产又要管理方便,同时根据地形、地貌、道路等自然条件,考虑进出水方向、风向和外观等因素。

从整体功能的角度出发,将污水处理厂分为厂前区和生产区两大部分,厂前区和生产区各自独立自成体系。

厂前区又可细分为办公管理区(综合楼)和服务区。

办公管理区位于厂区东北角,在这一区域配套有大片绿地及树木,将办公管理区和生产区有效的分隔。

服务区位于厂区正北侧,紧邻办公管理区西侧。

厂前区的主要建筑物有综合楼(化验室、办公室、中控室、值班宿舍)、锅炉房、雨水泵房、绿化用房、运转工操作间、木工间、仪修电修间、车库、机修间、仓库、自用水泵房等。

生产区总体位于厂区中部及南部,在生产区分为污水处理区、污泥处理区、污泥处理预留地。

污水处理区位于厂区中部,污泥处理区位于厂区东南角,厂区南侧为污泥处理预留地。

厂前区与生产区之间设置不小于12米宽绿化带隔离,以保护厂前区的环境卫生。

污泥处理区和污泥处理预留地与污水处理区之间设有12米宽绿化带分隔,使泥区与污水处理区的距离大于规要求的安全距离。

另外,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各种非正常情况的发生及对策:在高位进水井设置总超越管,当厂区出现事故或停电时,以及外围管网建成后而处理厂还未建成时,可直接超越至排海泵站。

初沉池后设二级处理超越管,当一级处理后水质能满足排海要求(进水水质指标过低)时及二级处理构筑物出现故障时,直接超越至排海泵房。

1.7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集中收集的污水经某6#泵站加压后从污水处理厂区西北角进入高位进水井,平均流量30万t/d,最大流量33万t/d。

污水经过初沉池、氧化沟、二沉池处理后进入排海泵站,详见工艺流程图一。

各流程处理工艺说明如下:A.高位进水井是进入污水处理厂的第一座构筑物,主要作用是稳定进水水位并将处理系统不能处理的多余水量溢流至排海泵站。

图一污水处理流程图B、格栅是污水处理厂的第一道处理设施,为了进一步拦截漂浮物,在沉砂池前设置全回转式细格栅,为后续处理提供良好的条件。

拦下的污物通过螺旋压榨机送至运渣车运走。

C、通过细格栅后的污水沿渠道送到四座旋流沉砂池,在池去除较大无机砂粒,同时又能将砂粒上可生化降解的有机物冲洗到污水中进行后续处理,沉淀下来的渣物通过气提泵送到螺旋分砂机,脱水后用运砂车送走。

D、沉砂池后设有计量槽,槽设取样器及时提取水样,监测水质的变化。

E、计量槽出水经管道输送至初沉池配水井,配水后污水分别送入四座辐流式初沉池,在池污水与悬浮物重力分离,出水后经管道输送至氧化沟进行二级处理。

初沉池设刮泥机将初沉污泥排至脱水机房。

F、经一级处理后的污水与回流污泥一道进入四座氧化沟进行好氧生化处理,沟设置转碟装置将活性污泥与污水混合液充分混合,并提供生化过程所需氧气,使混合液沿廊道推流前进,同时使水中有机物得到降解。

G、氧化沟中的泥水混合液经堰门出水,通过配水井分别进入八座二沉池,池中实现泥水分离,澄清水经堰槽汇集后进入交汇井。

再送往排海泵房,至此污水完成二级生化处理过程。

二沉池设单管吸泥机将剩余污泥排于脱水机房。

H、二沉池出水排至排海泵房,经排海泵房提升通过高位井及扩散管排入湾。

1.8 污泥处理工艺流程本工程引进了德国全套板框压滤机脱水系统,包括聚合物配制系统、污泥浓缩系统、石灰乳配制系统、预脱水系统、板框压滤机脱水系统、滤布冲洗系统、泥饼输送系统和电气控制系统,详见系统流程图二。

图二污泥工艺流程图各流程说明如下:A、二沉池沉降的污泥由单管吸泥机排往回流污泥泵房集泥池,回流污泥通过污泥泵提升至氧化沟首端,与原污水混合进行生化处理。

回流污泥泵房另设一台剩余污泥泵,将剩余污泥送至污泥脱水机房。

B、初沉池沉降的初沉污泥由刮泥机集中到沉淀池底部中心的泥斗,再通过暗管送到初沉污泥泵房集泥池,经污泥泵提升送到污泥脱水机房。

C、剩余污泥由污泥泵输送并与聚合物药液混合后进入聚合物反应罐,经浓缩后由螺杆泵输送至污水存储池,与初沉污泥混合。

D、存储池混合污泥由螺杆泵输送至石灰乳反应罐与石灰乳液混合后,进入污泥反应池。

E、聚凝后的污泥经隔膜压力泵和预填充泵预脱水后,进入板框压滤机进一步脱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