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关键词] 1.常用仪器:量筒、滴定管、天平、容量瓶、干燥管、漏斗、蒸发皿、坩埚。
2.基本操作:药品的取用、存放、试纸的使用、检漏、定容、验纯、赶气泡、过滤、洗涤沉淀、蒸发、结晶、蒸馏、配制溶液。
3.物质的检验:(1)阳离子:NH+4、Fe2+、Fe3+;(2)阴离子:Cl -、SO2-4、CO2-3、HCO-3;(3)气体:NH3、SO2、Cl2。
4.气体制备:原理、装置。
5.实验安全:防倒吸、尾气处理。
一、常见化学仪器的使用在上述仪器中:1.写出下列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④________,⑥________。
2.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仪器是________(填编号,下同),可以垫石棉网加热的是____________,存在0刻度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使用前需检查仪器是否漏液的是________,其中可用于物质分离的是________,可用于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是________,量取10.00 mL 0.1 mol·L-1的NaOH溶液应选用的仪器是________。
4.用仪器⑨称量药品时其精确度为________。
答案 1.分液漏斗容量瓶酸式滴定管球形冷凝管2.⑩⑤③④⑧⑨3.①②③④①②③4.0.1 g二、药品的存放和取用在下列药品中:①FeSO4溶液②AgNO3溶液③金属钠④氯水⑤氢氧化钠溶液⑥浓硝酸⑦亚硫酸钠固体1.应保存在广口瓶中的是________,应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的是________。
2.在空气中放置因O2易变质的有________;因CO2变质的是________。
3.不能保存在带磨口塞的玻璃瓶中的是________。
4.取出使用后有剩余可再放回原试剂瓶的是________。
答案 1.③⑦②④⑥ 2.①③⑦⑤ 3.⑤ 4.③三、基本实验操作1.有以下四种试纸:①石蕊试纸②pH试纸③淀粉KI试纸④品红试纸(1)可用于检验溶液的酸、碱性的是________。
(2)检验氯气时常用________。
(3)检验二氧化硫气体时常用________。
(4)可用于溶液pH测定的是________。
答案(1)①②(2)③(3)④(4)②2.在①分液、②过滤、③蒸发、④蒸馏(或分馏)四种分离方法和装置图(如下)中,根据要求选择对应的操作名称和装置。
(1)分离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离固体和液体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离几种沸点相差较大的互溶液体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含固体溶质的溶液中除去部分溶剂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c(2)②a(3)④d(4)③b高考题型1化学实验注意事项陈述性判断1.(全国卷Ⅰ,10)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长颈漏斗分离出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产物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铜粉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NOC.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D.将Cl2与HCl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得到纯净的Cl2答案C解析A项,乙酸和乙醇反应的产物为乙酸乙酯,乙酸乙酯不溶于水,分离应使用分液漏斗,错误;B项,NO能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且其密度也与空气相近,故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NO,NO难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错误;C项,氯化铁易水解,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可防止其水解,正确;D项,将Cl2与HCl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除去其中的HCl,得到的Cl2中含有水蒸气,错误。
2.(海南,8)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A.过滤操作中,漏斗的尖端应接触烧杯内壁B.从滴瓶中取用试剂时,滴管的尖嘴可以接触试管内壁C.滴定接近终点时,滴定管的尖嘴可以接触锥形瓶内壁D.向容量瓶转移液体时,导流用玻璃棒可以接触容量瓶内壁答案B解析从滴瓶中取用试剂时应竖直悬滴,滴管的尖嘴不可接触试管内壁,否则再取试剂时会污染试剂,另外也会使试剂粘到试剂管壁上,B项错误。
1.熟悉并正确使用典型仪器分液漏斗(检漏;注意分液操作);蒸馏烧瓶(有支管;蒸馏或作反应器);容量瓶(检漏);滴定管(检漏;润洗;0刻度;酸碱不混用);锥形瓶(中和滴定时禁润洗);蒸发皿(浓缩或蒸发);坩埚(固体高温灼烧);干燥管(固体试剂除气体中杂质)。
2.熟悉基本操作和常见气体制备试纸的使用[pH试纸(不可润湿),石蕊试纸(红、蓝),品红试纸,淀粉KI试纸等];溶液配制(胶头滴管);氨气的实验室制法(固固加热),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固液加热),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固液或液液)。
3.化学试剂的保存4.正确选择物质分离的物理方法过滤(除去不溶物);蒸馏(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萃取(利用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
考向1仪器和药品使用的正误判断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金属钠着火时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2)用试管加热碳酸氢钠固体时使试管口竖直向上(×)(3)浓硫酸溅到皮肤上时,立即用稀NaOH溶液冲洗(×)(4)制备乙烯时向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溶液加入碎瓷片(√)(5)用玻璃棒蘸取CH3COOH溶液点在用水湿润的pH试纸上,测定该溶液的pH(×)(6)中和滴定时,滴定管用所盛装的反应液润洗2~3次(√)(7)为测定新制氯水的pH,用玻璃棒蘸取液体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8)称取2.0 g NaOH固体的实验操作是先在托盘上各放一张滤纸,然后在右盘上添加2 g砝码,左盘上添加NaOH固体(×)(9)配制FeCl3溶液的实验操作是将FeCl3固体溶于适量蒸馏水(×)(10)可用磨口玻璃瓶保存NaOH溶液(×)(11)稀盐酸可除去烧瓶内残留的MnO2(×)(12)洗净的锥形瓶和容量瓶可以放进烘箱中烘干(×)(13)酸式滴定管装标准溶液前,必须用该溶液润洗(√)(14)酸碱滴定实验中,用待测溶液润洗锥形瓶,以减小实验误差(×)(15)锥形瓶可用作加热的反应器(√)(16)NaOH溶液滴定盐酸的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圆底烧瓶、锥形瓶、碱式滴定管(×)(17)配制1.0 mol·L-1的NaOH溶液250 mL,必须使用的仪器有烧杯、容量瓶、分液漏斗、胶头滴管(×)(18)氢氟酸或浓硝酸要保存在棕色细口玻璃试剂瓶中(×)考向2分离提纯操作的注意事项判断2.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做蒸馏实验时,在蒸馏烧瓶中应加入沸石,以防暴沸。
如果在沸腾前发现忘记加沸石,应立即停止加热,冷却后补加(√)(2)用渗析法分离蛋白质和葡萄糖的混合液(√)(3)用盐析法分离油脂皂化反应的产物(√)(4)用升华法分离碘单质和沙子的混合物(√)(5)用重结晶法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物(√)(6)用分液漏斗、烧杯分离Br2和CCl4的混合物(×)(7)用萃取分液的方法除去酒精中的水(×)(8)升华、萃取、重结晶等操作和物质的溶解度无关(×)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除去氯化钠固体中的少量纯碱: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过滤、蒸发、结晶B.蒸发浓缩时,若有较多晶体析出,即可停止加热C.除去CO2中的少量的HCl:将气体通过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D.分离Fe2O3、Al2O3的操作依次为用碱溶液或酸溶液溶解、过滤、灼烧答案B解析A项,能除去杂质纯碱,但又引入了新的杂质CaCl2,错误;C项,NaOH溶液可吸收CO2,错误;D项,若用过量的NaOH溶液溶解Fe2O3、Al2O3的混合物,过滤后可得到Fe2O3和NaAlO2溶液,灼烧NaAlO2溶液时无法得到Al2O3,同理分析可知用过量的酸溶解两种混合物也无法经题述三步操作分离得到两种氧化物,错误。
4.下列有关除杂的实验操作合理的是()A.用加入过量氨水并过滤的方法除去NaCl溶液中混有的AlCl3B.除去NaCl溶液中少量的Na2S:加入AgCl后再过滤C.向MgCl2溶液中加入CaCO3粉末,充分搅拌后过滤可除去杂质FeCl3D.除去FeCl3溶液中少量的CuCl2:加入足量铁粉,过滤答案B解析A项,加氨水后过滤虽能除去Al3+,但会引入NH+4,错误;B项,Na2S和AgCl反应生成Ag2S沉淀和NaCl,过滤除去Ag2S和剩余AgCl,即可得到NaCl溶液,正确;C项,虽然CaCO3粉末可促使Fe3+彻底水解形成Fe(OH)3沉淀,但又会引入新杂质Ca2+,错误;D项,铁粉与CuCl2反应生成FeCl2,且足量的铁粉可与FeCl3反应生成FeCl2,错误。
高考题型2装置图及操作示意图的评价1.(北京理综,7)下列中草药煎制步骤中,属于过滤操作的是()答案C解析A项,冷水浸泡属于物质的溶解操作,错误;B项,加热煎制属于加热操作,错误;C项,箅渣取液应属于过滤操作,正确;D项,灌装是转移液体操作,错误。
2.(天津理综,5)下列选用的仪器和药品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答案C解析A项,电石与水反应过快,应采用分液漏斗滴加饱和食盐水来控制反应速率,错误;B项,锥形瓶与接收器之间应与环境相通,以平衡压强,这样构成密闭环境使液体无法流下,会造成危险,错误;C项,HCl可与饱和NaHSO3溶液反应而除去,SO2不溶于饱和NaHSO3溶液,正确;D项,K2Cr2O7标准溶液具有强氧化性,会腐蚀碱式滴定管下端的乳胶管,应盛放在酸式滴定管中,错误。
3.(江苏,6)根据侯氏制碱原理制备少量NaHCO3的实验,经过制取氨气、制取NaHCO3、分离NaHCO3、干燥NaHCO3四个步骤,下列图示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答案C解析NH4Cl在试管底部分解为NH3和HCl,温度降低又会生成NH4Cl,无法得到NH3,A 错误;通入CO2的导管应长进短出,B错误;CO2通入氨化的饱和食盐水生成NaHCO3沉淀:NH3+NaCl+CO2+H2O ===NaHCO3↓+NH4Cl,可用过滤方法分离NaHCO3,C正确;加热NaHCO3会分解:2NaHCO3=====△Na2CO3+CO2↑+H2O,同时装置中烧杯应垫上石棉网加热,D错误。
1.熟悉广口瓶的多种用途广口瓶与导气管连接后可有多种用途(装置如图):(1)洗气瓶:A进B出,如用饱和NaHCO3溶液除去CO2气体中的HCl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