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周长》教案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周长》教案设计
预设1:是啊!有点凉了。
师:天气转凉,很容易会患感冒,为了保护好身体,我们要勤锻炼。
瞧!今天老师带了几位你们熟悉的朋友走进课堂里,跟我们一边玩游戏一边学习,(出示课件)它们是谁?
【设计意图:让学生懂得锻炼的好处。
】
预设1:喜洋洋和灰太狼。
师:它们两个正在跑步比赛呢,想邀请我们做小裁判,可以吗?
预设1:好!
师:要当裁判当然要先了解比赛的规则(课件显示:沿着树叶的边线跑一周)(让学生齐读规则。
)
全班齐喊:开始!
跑完后如图:
【设计意图:课件的展示能让学生直观的从两个不同的路线上初步感知一周长度的定义】
1、对比观察,初步感知周长。
师:公正的小裁判们,你们觉得谁才是真正的冠军呢?
让学生说一说,重点分析比赛规则。
强调:沿着树叶的边线跑一周。
虽然灰太狼先到,但是它犯规了,冠军还是应该属于喜洋洋的。
师:(点击课件,出现表示树叶周长的边框。
)小朋友们,喜洋洋沿着树叶的边线跑了一周,我们给这一周的长度起个名称好吗,就叫树叶的周长,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周长。
(板书:认识周长)
3、让学生伸出手指对着对着喜羊羊所跑的路线画一画,并且读一读: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设计意图:用学生熟悉的卡通人物导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比赛所走的轨迹具体形象成两个平面图形,让学生通过观察与对比,清晰地了解到图形的边线有一周的长度,而这一周的长度就是周长,并初步感知周长的定义。
】
二、尝试操作,理解周长。
1、摸一摸:其他物体表面的边线,感受周长。
师:在生活中物体的表面都有它的边线,你能仔细地摸一摸课本封面一周的边线吗。
摸给大家看一下;去摸一摸文具盒一周的边线,其他物体某个面一周的边线。
你摸的是哪个物体一周的边线?
【设计意图:让学生摸一摸身边物体上的边线,体会周长的定义。
同时把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懂得生活中处处有周长,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也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
2、描一描:从实物抽象成平面图形。
⑴师:如果把大家摸的物体的面画下来就成了平面图形,你能描出平面图形一周
的边线吗?选择数学书中两个你最喜欢的图形描一描。
第三关:快速算出图形的周长。
(如下图)
4厘米
3厘米3厘米3厘米3厘米
3厘米4厘米
第四关:比眼力。
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下面的这组图形,它们的周长一样长吗?
【设计意图:练习从浅入深逐步递进,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与巩固。
】五、联系生活、欣赏周长
1.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周长应用的例子有很多,在每一个角落里周长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成为美的使者的化身。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请看,出示屏幕。
①课件图片展示:
围
栏
彩带
/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E5
2、播放同学们熟悉的歌谣《两只老虎》的伴奏,唱歌结束:
【设计意图:把本节课的重点
概念谱成学生喜欢的童谣,
既使的学生既能朗朗上口,
又能让学生学的轻松愉快。
】
3.做个小小设计家:最后老师送给大家一条30厘米的彩带,用手中的彩带创造一个封闭图形,不多用也不少用。
思考:它们的周长分别是多少?为什么形状不同,但是它们的周长却是相同的呢?做好后跟你的朋友或者回去跟父母分享吧!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图形,对周长的空间观念进一步升华,同时培养了学生仔细观察的能力,勤于思考的习惯。
】
七、作业
把今天学了的知识回去跟父母分享。
八、设计反思
一、让学生体验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整个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通过摸一摸、描一描、说一说、判一判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
体现了以活动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教学理念,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在动手操作、小组合作中突破教学难点。
新课标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