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献礼剧《大江大河》的叙事策略与价值理念分析

献礼剧《大江大河》的叙事策略与价值理念分析

176
第2卷第14期
文化纵横正如莎·科兹洛夫在《叙事理论与电视》中所指出的:电视节目赢得受众、占领市场、获得最佳经济与社会效益,依赖于电视叙事的能力。

因此,叙事策略运用的好坏会影响电视剧的成败,好的叙事策略能够深化电视剧的核心精神,促进电视剧的表达传播。

本文将从叙事视角、叙事模式、叙事主题
和叙事美感四个方面分析献礼剧《大江大河》的叙事策略。

[1]
一、叙事视角:以小人物的命运刻画时代巨变视角是描述事件的角度,反映对待事件的观念和立场,叙事视角即叙事性作品观察并讲述故事内容的角度。

《大江大河》故事切入的视角着眼于改革开放浪潮中小人物故事的表达,以个体命运和生活为载体,将改革开放带来时代巨变这一宏大主题融入其中。

关注个体命运,彰显时代巨变。

该剧把时代巨变和个体命运联系起来,小中见大、书写风云。

剧中三个主人公不同的人生历程,代表着中国改革开放浪潮中的不同群体,具有典型性。

宋运辉、雷东宝、杨巡三人经历的事、走过的路正是当年无数个人参与过、见证过的。

聚焦日常生活,传递时代温度。

如果关注个体命运是为了彰显时代巨变,聚焦日常生活则是为了传递时代温度。

而真正能打动观众、产生共情的也是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大江大河》通过描写芸芸众生的酸甜苦辣,再现了时代变革浪潮中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

二、叙事模式:多角度回望改革开放十年变迁《大江大河》在情节设置上采用三线叙述模式,以宋运辉为代表的国营经济、雷东宝为代表的集体经济以及杨巡为代表的个体经济同时铺开叙述,三人的故事看似没有很大的联系,却在复杂的社会背景下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并在时代的变革中渐渐地交织在一起。

宋运辉通过自己的努力抓住了1978年高考恢复的机遇,圆梦大学,毕业后去到国营大厂,一步一步从技术员晋升为中高层管理人员。

雷东宝带领着乡亲们分土地、搞砖窑,后来又有了工程队、预制品厂、电线厂以及养猪场,带领小雷家村率先富起来。

杨巡则从挑着担子走家串巷卖馒头到拥有自己的小产业。

这种三线叙事模式能将更多更广的时代背景和剧情细节包含其中,剧中三个小人物的设置极具典型性和代表性,三人故事的同时铺开叙述,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现了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三、叙事主题:重温激情燃烧的理想主义岁月电视剧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大众传播工具,把故事和情节呈现给观众的同时,也传递一定的主题。

《大江大河》既忆时代之事,也写时代中人。

三个主人公在时代浪潮中摸
爬滚打的故事,既带我们重温了那段激情燃烧的理想主义岁
月,也提醒我们不忘来时路。

重温激情燃烧的理想主义岁月。

宋运辉深信知识能够改变命运,最终成为改革浪潮中运用知识改变命运的代表人物。

雷东宝在乡村改革的浪潮中,时刻记着带领全村人一起致富的愿望。

个体户杨巡抱着带给家人更好生活的初心,在生意场上给自己闯出一条路。

《大江大河》将这些人物裹挟着时代的往事呈现在观众面前,让我们随故事的发展重温了那段激情燃烧的理想主义岁月。

不忘来时路,方知向何生。

剧中三人可以成为时代的弄潮儿,既因赶上了中国百年来国运蒸蒸日上的时代,更因对理想矢志不渝的追求。

改革开放以来,靠着敢闯敢干的勇气和自我实现的担当,中国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同样身处伟大时代的我们,更应接好新时代的接力棒,不忘初心,踏实苦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叙事美感:全景式还原改革开放初的中国“美感”是一种最基本、最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

美感可以产生愉悦并且触及观众内心。

《大江大河》不单纯地满足于对时代之事和时代中人的真实记录,对叙事美感也十分注重。

不以塑造艺术美感和提供审美享受为目的,但在确保真实性的前提下又不排斥美,巧妙地应用美的元素来推动传播效果的最佳化。

《大江大河》的叙事美感首先来自于改革开放背景下主人公们摸爬滚打的真实人生历程。

抛开主角光环,每个人成功的路上都有荆棘与坎坷,从剧中我们能看到那一辈人的奋斗故事。

除了三个主角外,利用群戏表演进行多人物的真实塑造也增加了该剧的叙事美感。

《大江大河》的叙事美感也来自于场景雕琢和光影塑造。

选用电视剧制作中罕见的超宽电影画幅,而这种超宽画幅又很适合这部题材宏大的作品的叙事和表达。

电视一打开,就仿佛在观众眼前展开一幅描绘时代风貌的画卷。

利用光影可以帮助塑造氛围和凸显情节,让观众可以更真切地融入故事当中,感同身受并产生共鸣。

比如雷东宝和宋运萍第一次去照相馆照相时为其打上了强烈的日光,暗示她的人生即将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总之,许多艰难往事早已随着历史向前的脚步被遗忘,但《大江大河》却以独特的叙事方式将那段岁月带回观众视线。

四十年的改革浪潮推动了时代巨轮壮阔前行,受时代和前辈馈赠的你我,也不可辜负这个时代,唯有奋力前行。

参考文献:
[1]付永田.科技纪录片《创新中国》的叙事策略与价值理念[J].电视
研究,2018(09):61-62.
摘 要:《大江大河》是孔笙和黄伟导演、正午阳光出品的改革开放40周年献礼剧,讲述了宋运辉、雷东宝、杨巡等先行者们在改革浪潮中摸爬滚打的故事。

叙事策略的构建与运用是《大江大河》在众多改革开放40周年献礼剧中脱颖而出的基础,本文将从叙事视角、叙事模式、叙事主题和叙事美感四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探究其在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和引起观众情感共鸣的成功之处。

关键词:大江大河;改革开放;叙事策略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19) 14-0176-01
献礼剧《大江大河》的叙事策略与价值理念分析
白 飞
(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作者简介:白飞,女,汉族,甘肃武威人。

研究方向:国际形象传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