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学试题选择题判断题含答案

经济学试题选择题判断题含答案

单选题1.提出“看不见的手”原理的是(C )A. 凯恩斯B. 希克斯C. 亚当·斯密D. 马歇尔2.完全竞争下一般均衡的任何特点包含着以下意思( A )。

A.对所有个人来说,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一定等于它们对应的边际成本之比B. 消费所有商品的边际效用相等,但是不等于每个消费者消费这些商品的边际成本C. 每种投入品的边际有形产品等于此投入品的价格D. 每种投入品的边际收益产品等于它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格3.当一个消费者的行动对他人产生了有力的影响,而且自己却不能从中得到补偿,便产生了(B )。

A.消费的外部不经济B.消费的外部经济C.生产的外部经济D.生产的外部不经济4.正常利润是( C )的一个组成部分。

A.显成本B.可变成本C.机会成本D.固定成本5.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数量,从而引起物价上涨,纸币贬值的现象称为(A )。

A.通货膨胀B.通货紧缩C.供大于求D.供不应求6.完全竞争市场中的厂商总收益曲线的斜率为(A )A.固定不变B.经济变动C.1D.07.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如果厂商把产量调整到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所对应的水平( C )。

A.他将取得最大利润B.他没能获得最大利润C.他是否获得最大利润仍无法确定D.他一定亏损8.我国的产业政策体系的核心是(A)。

A.产业结构政策B.产业组织政策C.产业技术政策D.产业布局政策9.在完全竞争市场中,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取决于( C )。

A.SAC曲线最低点的位置;B.SMC曲线最低点的位置;C曲线最低点的位置;D.LMC曲线最低点的位置。

10.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是(D )。

A.国家权力机关。

B.审判机关C.检察机关D.国家行政机关11.AC曲线呈U型特征是(D )作用的结果。

A.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B.边际报酬递减规律;C.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D.边际效用递减规律12.总成本曲线与可变成本曲线之间的垂直距离(C )。

A.随产量减少而减少;B.等于平均固定成本;C.等于固定成本;D.等于边际成本。

13.我国通货膨胀的形成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特殊性在于(B )。

A.社会总需求的持续膨胀B.体制性因素C.价格体系的调整D.社会总需求超过社会总供给14.假定完全竞争行业内某厂商在目前产量水平上的边际成本、平均成本和平均收益均等于1美元,则这家厂商(C )A.肯定只得到正常利润;B.肯定没得到最大利润;C.是否得到了最大利润还不能确定;D.肯定得到了最小利润。

15.资源的稀缺性是指( B )A. 资源的绝对数量的有限性B. 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C. 生产某种物品所需资源的绝对数量的有限性D. 世界上资源最终将由于生产更多物品和劳务而消耗光16.当某消费者对商品X的消费达到饱和点时,则边际效用MU X为(A )A. 0B. >0C. <0 ND. 不确定17.(A )是我们制定对外贸易国别地区政策所遵循的主要原则和依据。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B.我国改革开放的总方针C.我国对外贸易工作的基本方针D.坚持社会主义制度18.假如某厂商的平均收益曲线由水平线变为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这说明( B )。

A.既有厂商进入也有厂商退出该行业;B.完全竞争被不完全竞争所取代;C.新的厂商进入了该行业;D.原有厂商退出了该行业。

19.经济学中短期与长期的划分取决于(B )。

A.时间长短B.可否调整生产规模C.可否调整产品价格D.可否调整产量20.假定在某一产量水平上,某厂商的平均成本达到了最小值,这意味着( B )。

A.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B.厂商获得了最大利润;C.厂商获得了最少利润;D.厂商的超额利润为零。

21.一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点表示(D )A. 通货膨胀B. 失业或者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C. 该国可利用的资源减少及技术水平降低D. 社会使用既定的生产资源所能生产商品的最大组合22.当总效用增加时,边际效用(B )A. 为正值,且递增B. 为正值,且递减C. 为负值,且递增D. 为负值,且递减23.物流是使物资实体完成从(A )的流动。

A.供应方—需求方B.生产方—需求方C.生产方—供应方D.生产方—消费方24.对外贸易的性质由(A )决定的。

A.其所依附的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B.生产关系C.产品分配形式D.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25.长期总成本曲线是各种产量的(D )A.最低成本点的轨迹B.最低平均成本点的轨迹C.最低边际成本点的轨迹D.平均成本变动的轨迹26.总利润达到最大是在( D )A.TR=TC处;B.TR曲线和TC曲线平行处;C.TR曲线和TC曲线平行,且TC超过TR处;D.TR曲线和TC曲线平行,且TR超过TC处。

27.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短期均衡条件是( C )A.P=AR;B.P=MR;C.P=MC;D.P=AC.28.某完全竞争行业的价格和供给量在长期内成同方向变动,则该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呈:( C )A.水平的;B.向右下方倾斜的;C.向右上方倾斜的;D.无法判断。

29.假定总产量从100单位增加到102单位,总成本从300增加到330,那么边际成本等于(D )A.30B.330C.300D.1530.边际成本曲线是由( D )决定的。

A. TFC曲线的斜率B. TVC曲线的斜率C. TC曲线的斜率D.既是TC曲线的斜率也是TVC曲线的斜率31.边际转换率是( D ) 的斜率A. 需求曲线B. 边际产品曲线C. 生产函数D. 生产可能性曲线32.西方经济学中的“边际革命”发生于(B )A. 18世纪70年代B. 19世纪70年代C. 20世纪20年代D. 20世纪40年代33.生产可能性曲线说明的基本原理是(B )A. 一国资源总能被充分利用B. 假定所有经济资源能得到充分利用,则只有减少Y物品的生产才能增加X物品的生产C. 改进技术引起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内移动D. 经济能力增长惟一决定于劳动力数量34.我国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是(C )。

A.非银行类金融机构B.金融监管机构C.银行类金融机构D.行政机构35.资金流可以认为从属于(B )。

A.物流B.商流C.信息流D.流通辅助性活动36.如果一个行业是一个成本递增行业,则( A )。

A.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有一正的斜率;B.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有一负的斜率; C.生产中使用的要素供给曲线是垂直的;D.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不是U型的。

37.在成本不变的一个完全竞争行业中,长期中需求的增加会导致市场价格(D )。

A.提高;B.不变;C.降低;D.先增后降。

38.完全竞争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是—条水平线,它表示:( B )A.厂商可以通过改变销售量来影响价格;B.厂商只能接受市场价格;C.厂商通过联合来改变市场价格;D.厂商通过改进生产技术,获得经济利润。

39.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部分相切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 C )。

A.向右下方倾斜的部分;B.最低点;C.向右上方倾斜的部分;D.向左下方倾斜的部分。

40.随着产量的增加,短期固定成本( C )。

A.增加;B.减少;C.不变;D.先增后减。

41.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应该是( D )。

A.SMC曲线上超过停止营业点的部分;B.SMC曲线上超过收支相抵点的部分;C.SMC曲线的上升部分;D.SMC曲线上的停止营业点和超过停止营业点以上的部分。

42.在( A )条件下,厂商的AR曲线、MR曲线和需求曲线d三条线是重叠的。

A.完全竞争;B.垄断竞争;C.垄断;D.寡头。

43.中央计划经济和混合经济的区别是(D )A. 消费者相对于生产者的重要性B. 贫困的程度C. 稀缺性是否存在D. 谁来做出决策44.租赁的基本特征是(B )。

A.以最大限度保全被剥离资产B.价值的单方面转移C.价值的双向转移D.以服务而社区社员为特点45.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商业银行最明显的特征是(C )。

A.以盈利为目标B.提供金融服务C.吸收活期存款,创造信用货币D.执行国家金融政策46.以下问题中哪个不属于微观经济学所考察的(B )A. 一个厂商的产出水平B. 失业率的上升或下降C. 联邦货物税的高税率对货物销售的影响D. 某一行业中雇佣工人的数量47.在短期内,( C )是完全竞争厂商的收支相抵点。

A.SAC曲线与SMC曲线的交点;B.MR曲线与SMC曲线的交点;C.AVC曲线与SMC曲线的交点。

48.在MR=MC的均衡产量上,企业(D )。

A.得到最大利润;B.获得正常利润;C.亏损最小;D. ABC都有可能。

49.如果在厂商的短期均衡产量上,AR小于SAC,但大于AVC,则厂商(B )。

A.亏损,立即停产;B.亏损,但继续生产;C.亏损,生产或不生产都可以;D.获得正常利润,继续生产。

50.下列( D )不能由帕累托效率引出A. 交换的效率B. 生产的效率C.产品组合的效率D. 所有人平等地分享收入51.以下各条中,除了( D )外,都是实现完全竞争均衡状态条件。

A. 价格等于平均成本B.对每一个人和对其消费的每一种商品而言,边际效用与价格的比率对所有商品都是相等的C. 价格等于边际成本D.在个人间的收入分配没有显著的不平等52.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每一起劳动争议实行( A )即行终结的法律制度。

A.一次裁决B.二次裁决C.三次裁决D.四次裁决53.在劳动过程中,防止人员伤亡事故和职业病发生的主要措施是( B )。

A.加强福利待遇B.改善劳动条件C.提高员工自我保护意识D.保障劳动者权益54.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A )A.资源配置B.资源利用C.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D.经济增长55.在微观经济学中,对( B )行业的长期均衡状态的分析通常被用来作为对消费者统治说法的一种证明。

A.完全垄断;B.完全竞争;C.垄断竞争;D.寡头竞争。

56.根据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下列( C )行业最接近完全竞争行业。

A.自行车行业;B.服装行业;C.玉米行业;D.烟草行业。

57.在短期内,(A )是完全竞争厂商的关闭点。

A.SAC曲线与SMC曲线的交点;B.MR曲线与SMC曲线的交点;C.AVC曲线与SMC曲线的交点。

D.MR曲线与AVC曲线的交点58.正常物品价格上升导致需求量减少的原因在于(C )A.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增加,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减少B.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增加,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增加C.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减少,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减少D.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减少,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增加59.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根本区别是(A )A. 是否包括价值判断B. 研究对象不同C. 研究范围不同D.是否运用了归纳法60.在厂商的停止营业点上,有(D )A. 总亏损为TFCB. P=AVCC. AR=AVCD. 以上说法都对61.市场上厂商的数目很多,厂商之间各自提供的产品有差别,厂商对价格有一定的控制权,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比较容易,以上描述的是( B )市场的特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