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闻拍摄技巧方法

新闻拍摄技巧方法


前期准备
专题片拍摄过程较长,且进行拍摄时通常已经失去时效性。如 果仍像对待普通突发新闻那样,到了现场再根据实际情况一通 拍,往往会出现画面凌乱不堪或丢三落四的情况。所以,拍摄 电视专题片,撰写脚本应该是工作的第一步。 编导在拍摄前应与摄像做好沟通 完成一部专题片需要大量的素材,为了避免在后期剪辑的时候 出现“无米下锅”的局面,我们在制定拍摄脚本时就应该全面 考虑,如何用最有效的方式充分利用现场的各个角度把信息传 达给观众。 现场画面不够的,则要提前想好模拟镜头和空镜头等补充镜头 的拍摄方案。此外,还应通过各种渠道尽可能多地收集素材, 如相关的数据、图表、文献资料、老照片、视频监控等等。
拍摄注意事项
1.拍摄前期检查好设备。包括:电池、磁带、三脚架、外 接线等等。 2.拍摄开始前调试好摄像机。包括:水平、白平衡、光线 等. 3.换电池以及磁带时应当与其他机位协调好,分别进行更 换。 4.换磁带时,摄像机应当保持开机状态。 5.注意画面不能构图,不能出现切头等画面,注意留白。
色彩平衡性良好,画面 要有较强的层次感,确 保主体能够从全部背景 中突显出来。如穿黑色 衣服的人不要安排在深 色背景下拍摄。
整体画面感觉
1 画面整洁、流畅,避免杂乱的背景。杂乱的背景会 分散观看的注意力,降低可视度,弱化主体的地位。 2 拍摄前应该剔除画面中碍眼的杂物,或者换一个角 度去拍摄,避免不相干的背景出现在画面上。
但不是所有的活动现场都适合大全景。要根据现场 的情况来选择用什么镜头交代背景。 遇到横幅周围现场比较冷清的情况,直接扫一下横 幅,采用摇镜头来交代主题。但一定要具备摇镜头 整个步骤,即起幅、运动、落幅。(起幅、落幅, 至少停5秒)
出席领导介绍
重要领导,每人一个人 的正面近景。(一般官 最大的领导一定有讲话, 所以至少有两个他的画 面,分别是他讲话和不 讲话两个状态下)
次要领导,用全景概括所有人;或者由重要领导 的近景拉到全景,框到所有人,简单概括一下。
比赛拍摄
比赛开始前从正面、侧面,三个不同角度拍摄全景, 交代现场情况和参赛选手,像这种参赛队伍比较庞 大,大全景都框不全的,可以采用移镜头介绍每个 参赛队伍。
· 个别参赛队伍中景或近

比赛正式开始后,每个节 目至少有一个能用的(构 图好的)全景、中景、近 景、特写的画面,如果一 次没有拍好,可以多拍几 次,但一定要把握好时间, 不要错过机会。
拍摄要领 1 人物特写 放正中间 正面照 不能从侧面或是较远 距离推上去 2 注意拍摄领导精神饱满的状态 其他杂乱的小动作 的画面不要拍 3尽量用架子 如果实在不能用 保证画面的稳定 不能 晃的太厉害
节目拍摄
(一) 全景 可以从某一演员的神态拉 开 形成节目的全景 但是要注意的是不要大全 景 一般到舞台前侧就 可以了 注意构图的时候全景要取 全 不要切头 镜头边拉 边上扬

(二)拍摄足够的空镜头 在电视新闻专题片的拍摄中,由于摄像不可能 拍下现场全部的画面,为了画面的充足,有意识地 拍摄一些富有感染力的空镜头是很有必要的

(三)偶发镜头的捕捉 在拍摄过程中还有一点要格外关注,那就是对 偶发事件的拍摄。在拍摄过程中随时会出现编导事 先估计不到的意外情况。在拍摄时,环境中常常会 出现新的东西,而这些事先根本没有预料的东西, 往往是最可贵的。
主要领导
次要领导
三、 会议内容 1、领导人、与会人员讲话。 一般用讲话人的近景;讲话人和与会人员在一起的 全景,此时要注意讲话人的朝向,前方留白要多些。
讲话人单个的近景
讲话人与其他人在一起的近景
2、与会人员认真听讲或鼓掌的画面: 注意事项: 1、 可以是一个、两个或者三个人的近景;此时要注 意自己想要的人与周围人的关系,不要切了其他人 的胳膊或头进来。 2、可以是一排人的近景或全景 3、可以是全场的大全景
注意事项
活动结束收设备,先取出磁带装在盒子里,取下电池, 关上镜头盖,将机子正确放入箱子,梳理好线及所有配 件放入箱子空隙,检查话筒和线等没有在箱子边缘,避 免盒盖时被夹到,损坏设备。收好架子正确放入袋子。 拍摄结束后,如果在老师上班时间,直接送回台里,找 老师检查、签字,检查无误后取出电池充电,设备放回 指定地方;如果老师下班了,晚上在九点半之前先放到 主教409胡阿姨处,第二天九点准时送到台里,找老师检 查、签字,电池充电,设备放回。(周五借的设备在老 师下班之前没还回去的必须在周六上午八点十分带回台 里,周六借的周一还回,后面程序同上)。 自己借的机子,自己还或者自己联系相应时间段值班的 同学帮忙还。
注意事项
•保持画面的构图平衡 •在每次按下录像键之前,我们都要环视四周的环境, 看看取景器中被拍摄的画面是否是自己所需要的— —这就是在构图。摄像的构图规则跟静态摄影的构 图规则十分类似,不但要注意主角的位臵,而且还 要研究整个画面的配臵,保持画面的平衡性和画面 中各物体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注意现场的色彩
一般为固定镜头
观众的拍摄
(一) 局部观众
要领: 1选取听的认真的观众表现其认真的神态 几个人成一 组(注意有小动作的不要) 2 可以从一个人的特写拉到几个人的中景 3 一步到位 拉开后定住完成一组镜头的拍摄
观众的拍摄(二)
全景观众的拍摄
1全景观众 用摇镜头的方式拍 注意匀速 落幅定在一 个大画面上 2注意抓拍观众鼓掌的画面 3由于晚会节目表演时,灯光一般较暗 所以一般在 主持人出场的时候拍 注意选取适当的时机!
观众画面
拍摄全景、中景、近景等不同景别的观众画面 观众选择状态良好的,比赛现场选择比较high的观众,这 样更能体现比赛现场的激烈。
评委画面
比赛活动都有评委。 评委会单独点评的比 赛,在评委点评时, 给讲话的评委一个近 景,选手一个全景、 中景或近景,最好是 近景,跟评委景别相 同。 评委不点评的比赛, 给所有评委一个全景, 或者给比较认真的评 委中景或近景。
颁奖
比赛活动最后一项一般 都是颁奖、与嘉宾留影 合念。这是很重要的环 节,所以一定不能丢。 景别:根据现场环境自 己控制景别。只要构图 好,画面好看就不成问 题。 新闻拍摄主要用固定镜 头,但也要有几个能用 的推拉摇等运动镜头。 一次没拍好,可以多拍 几次。
新闻拍摄,提前借好机子。 检查着装(男生不能穿短裤、拖鞋,保持干净;女生不要 浓妆艳抹,不穿高跟鞋),带上工作证,带上编导。活动 开始前20分钟到达新闻现场。 到达现场后,先跟活动主办方沟通好,介绍我们是大学生 电视记者团的学生,会将他们的活动做条新闻传到网上, 让他们关注我们电视台官网,或者留下联系方式,新闻上 传后通知他们观看,做好我们电视记者团的前期宣传。 然后选好位臵,架好机子,根据之前考核的要求检查设备, 做好准备工作。 活动开始前手机调振动或静音,拍摄过程中不准玩手机, 与周围的人嬉戏。拍摄时要进入工作状态,保持严肃,注 意形象。
拍摄要领

(一)镜头前后充分预留 在新闻专题片的后期制作中,经常要用到利用 特技技巧,对两个画面的剪切点进行特技处理以完 成场景转换的情况。因此,摄像在拍摄时一定要给 每个镜头留下充分的预留时间,特别是运动性的镜 头,起幅和落幅要有4秒左右的静止画面,这样才能 使后期制作后的画面效果更稳定,有效地防止画面 跳动。
一、首先,介绍会议事件,一般用全景 •注意事项: 1、要把横幅,标志性事物包括在内,以便更好的交 代事件。 2、在室内拍摄全景时要注意上下平行,左右均衡, 可以以墙角为对比。 3、可以从正面、侧面不同的角度去拍。
正面
侧面
侧面
画面与景别
二、介绍出席领导,一般用近景 注意事项: 1、介绍领导时,主要领导一般要用单个的近景,此 时要注意人物头顶的留白,人物左右不要有其他人 的肩膀或胳膊,人物前面不要有太多的杂物(像瓶 子、杯子什么的可以帮他挪一下,拍完后再放回 来)。 2、对于次要的多个领导,可一笔带过,用好几个人 在一起的近景或者大全景。
一个人、两个人的近景
三个人及一排人的近景
认真听讲的全景
备注:移动镜头的运用 拍摄过程中除了静止的镜头, 也可以使用推拉摇移等运动镜头,一般有: 1、由横幅等标志性事物拉一个全景 2、由主要领导拉一个全景 3、由讲话的人拉一个全景 4、由不重要的人慢慢摇到重要的人 5、由一排左边的人慢慢摇到右边的人
比赛活动类新闻
比赛活动根据主题可分为:辩论赛、演讲比赛、综 艺大赛、歌手大赛等很多种。 根据每组参赛人数可分为:个人比赛和多人比赛
·这次主要是简单讲解一下多人集体比赛活动的新闻
拍摄。(以校健美操为例)
主题介绍
首先,拍摄活动主题横幅,介绍活动主题。 如下图,用大全景简单明了地交代一下活动主题和现场气 氛。
前湖之风注意细节
前湖之风属于全程拍摄,中间不能停(除了换带子的时 候),即使是移动位臵也不能待机。 带子剩余五分钟的时候开始换,三个机位相互留意依次换, 一个换完开始拍摄后下一个再换,保证至少有一个机位正 常拍摄。 动的时候要留意其他机位,在别人都不动的时候再动。 根据老师的要求,拍摄需要的画面,主持人必须给正面, 主持人在台上的时候,安排了拍主持人的机位只抓主持人, 其他不管。
新闻拍摄方法
前言
我们学生记者的拍摄工作一般是以校园活动为主题 展开。 根据常见的校园活动类型,主要讲解一下以下新闻 主题拍摄:会议新闻、晚会新闻、讲座新闻、比赛 活动新闻、等。
目录
一、会议新闻 二、晚会新闻 三、讲座新闻 四、比赛活动新闻 五、专题新闻的拍摄
会议新闻
论坛讲座新闻
1.机位构成 论坛类新闻一般分为三个机位: 左 、中、 右。如: 前湖之风。 必要时可以加上摇臂。如:校友访谈录。 2.景别要求 在拍摄过程中,根据要求,左、中、右分别担任不同 的拍摄任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