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方剂学复习题及答案

方剂学复习题及答案

《方剂学》复习题
一、填空题。

1.东汉张仲景著《_____________》,创造性地融理、法、、于一体,全书共收载方剂314首,被后世誉为“方书之祖”。

2.清代程钟龄将诸多治法概括为“八法”,他在《医学心语》中说:“论治病之方又以汗、和、下、消、吐、清、__ _、_ __八法尽之”。

3.方剂的组成变化包括三方面:、和。

4.银翘散中,为助君药发散外邪,透邪外出而加入辛而微温的两味药分别
是、。

5.凡以泻下药为主组成,具有________ ___作用,治疗里实的方剂,统称泻下剂。

6.和解剂中,___ ____(方),具有疏肝,健脾,养血的功用。

7.白虎汤主治证。

8.安神剂分为、两类。

9.凡用芳香开窍药为主组成,具有___________作用,治疗神昏窍闭之证的方剂,统称开窍剂。

10.依据神昏窍闭实证的临床不同表现,可将此类方剂分为 ___ __和 ___ _两类。

二、问答题。

1.试述平胃散的配伍意义及适应证。

2.羚角钩藤汤与大定风珠在组成、功用、主治方面有何异同之处?
3.逍遥散、温经汤、归脾汤三方均可治疗妇科月经不调,其功能及主治病机有何不同?
4.试述旋复代赭汤的配伍意义。

《方剂学》复习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伤寒杂病论》方、药
2. 温补
3.药味增减变化药量增减变化剂型更换变化
4.荆芥穗淡豆豉
5.通便、泻热、攻积逐水
6.逍遥散
7.阳明气分热盛 8.重镇安神补养安神 9.开窍醒神 10.凉开温开
二、问答题
1.答:方中重用苍术为君,以其苦温性燥,最善除湿运脾;以厚朴为臣,行气化湿,消胀除满;佐以陈皮理气化滞;使以甘草,甘缓和中,调和诸药;生姜、大枣调和脾胃,诸药合用,使湿浊得化,气机调畅,脾胃复健,诸症自除本方适用于脾湿滞证。

2.答:相同点:两方在组成上均有生白芍;功用上均有平熄内风的功用;主治上均可治疗内风病证。

不同点:在组成上羚角钩藤汤尚有羚角、钩藤、桑叶、菊花、鲜生地、贝母、竹茹、茯神、生甘草;大定风珠则有干地黄、麦冬、龟板、鳖甲、牡蛎、炙甘草、阿胶、麻仁、五味子、鸡子黄。

功用上前者以凉肝熄风见长,后者功在滋阴熄风。

主治上前者适用于肝经热盛,热极动风,其证以邪实为主。

多见于温病的极期;后者适用于热灼真阴,虚风内动,其证以正虚为主,多见于温病的后期。

3.答:逍遥散具有疏肝解郁,健脾和营的功用,主治肝郁血虚脾弱之月经不调;温经汤具有温经散寒,祛瘀养血的功用,主治冲任虚寒,瘀血阻滞所致之月经不调;归脾汤具有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的功用,主治脾不统血所致之月经不调。

4.答:本方主治胃虚气逆,痰浊内阴之证。

方中旋复花下气消痰,降逆以除噫为君药;(1服)代赭石质重而沉降,善镇冲逆为臣药;生姜温胃化谈,散寒止呕;半夏祛痰散结,降逆和胃并为佐药;人参、大枣、甘草益气健脾,养胃和中为佐使;诸药合用,共成降逆化痰,益气和胃之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