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散文》经典语录导读:经典语录《余秋雨散文》经典语录1、美,竟是这般寂寞与无奈。
——余秋雨《千年一叹》2、一路伤痕斑斑,而身心犹健。
——余秋雨《文化苦旅》3、思念中的一切都比现实美丽。
——余秋雨《行者无疆》4、冰岛的魅力和恐怖,都在严冬。
——余秋雨《行者无疆》5、友情的败坏,是从利用开始的。
——余秋雨《文化苦旅》6、修善,总意味著一定程度的损坏。
——余秋雨《文化苦旅》7、谁都有千言万语,谁都又欲哭无泪。
——余秋雨《千年一叹》8、孤独不是一种脾性,而是一种无奈。
——余秋雨《文化苦旅》9、哲理产生在两种相反力量的周旋之中。
——余秋雨《文化苦旅》10、嫉妒的起点,是人们对自身脆弱的隐忧。
——余秋雨《霜冷长河》11、学术无界,文化无墙,永远不能画地为牢。
——余秋雨《北大授课》12、流浪者的本性:不在乎脚下,只在乎远方。
——余秋雨《行者无疆》13、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
——余秋雨《文化苦旅》14、它因深厚而沉默,也许,身后正是沉默的原因。
——余秋雨《文化苦旅》15、人生,只要还有一线希望,就还有无限的可能。
——余秋雨《霜冷长河》16、水边的哲学是不舍昼夜,山地的哲学是不住日月。
——余秋雨《行者无疆》17、青春的力量无可压抑,即便是地狱也能变成天堂。
——余秋雨《行者无疆》18、放纵的结果只能是收敛,挥洒的结果只能是服从。
——余秋雨《行者无疆》19、最不符合逻辑的地方,一定埋藏着最深刻的逻辑。
——余秋雨《行者无疆》20、一个人最值得珍视的是仁慈的天性,这远比聪明重要。
——余秋雨《君子之道》21、一八九九,深秋,离二十世纪只隔着三阵风、一场雪。
——余秋雨《中国文脉》22、文化的旅程是苦,是涩,在这千年的叹息中讲述苦旅。
——余秋雨《文化苦旅》23、空虚的傲然傲然到了天际,枉然的雄伟雄伟到了永远。
——余秋雨《行者无疆》24、圣洁总会遇到卑劣,而卑劣又总是振振有词,千古皆是。
——余秋雨《千年一叹》25、光天化日之下的巨大身躯,必然会带出同样巨大的阴影。
——余秋雨《行者无疆》26、不关顾别人的存在,其实恰恰是对别人存在状态的尊重。
——余秋雨《欧洲之旅》27、所谓伟大的时代,也就是谁也不把小人放在眼里的时代。
——余秋雨《借我一生》28、自然的最美处,正在于人的思维和文字难于框范的部分。
——余秋雨《文化苦旅》29、什么季节观什么景,什么时令赏什么花,这才完整和自然。
——余秋雨《霜冷长河》30、原来我们的历史只是游丝一缕,在赤地荒日的夹缝中飘荡。
——余秋雨《千年一叹》31、人生如戏,角色早就定了,有人永远是打手,有人永远挨打。
——余秋雨《吾家小史》32、一座城市既然有了历史的辉煌,就不必再用灯光来制造明亮。
——余秋雨《行者无疆》33、金字塔至今不肯坦示为什么要如此永久,却透露了永久是什么。
——余秋雨《千年一叹》34、历史感受和现实感受很难分开,因为文明本身就有上下的粘连性。
——余秋雨《千年一叹》35、天下最让我生气的事,是拿着别人的眼光说自己的祖祖辈辈都活错了。
——余秋雨《北大授课》36、他回头看了一眼西天凄艳的晚霞,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
——余秋雨《文化苦旅》37、如果忘记了善良和仁慈,只知一味地与别人争夺成功,那才叫真正的平庸。
——余秋雨《霜冷长河》38、干净的痛苦一定会沉淀,沉淀成悠闲,悠闲是痛苦的补偿,痛苦是悠闲的衬垫。
——余秋雨《千年一叹》39、一切摧残都是具体的,一切委屈都是难以表述的因此那些答案也是值得怀疑的。
——余秋雨《千年一叹》40、不是急流险滩,不是崇山峻岭,而是夜雨,使无数旅行者顿生反悔,半途而归。
——余秋雨《夜雨诗意》41、有人把生命局促于互窥互监、互猜互损,有人把生命释放于大地长天、远山沧海。
——余秋雨《行者无疆》42、客观景物只提供一种审美可能,而不同的游人才使这种可能获得不同程度的实现。
——余秋雨《山居笔记》43、堂皇转眼凋零,喧腾是短命的别名。
在流光溢彩的日子里,生命被铸上妖冶的印记。
——余秋雨《文化苦旅》44、再小的个子,也能给沙漠留下长长的身影;再小的人物,也能让历史吐出重重的叹息。
——余秋雨《文化苦旅》45、该庆幸的是年岁还轻,时光未老。
怕只怕杜鹃过早鸣叫,使百花应声而凋,使荃蕙化而为芽。
——余秋雨《译离骚》46、受苦最深的人最不想说,说得最多的人一定受苦不多,说得高调的人一定是让别人受了苦。
——余秋雨《文化苦旅》47、人世间总有一些不管时节、不识时务的人,正是他们对时间的漠视,留下了时间的一份尊严。
——余秋雨《借我一生》48、人类总是缺乏自信,进进退退,走走停停,不停的自我耗损,又不断的为自我耗损而再耗损。
——余秋雨《文化苦旅》49、人折腾人,人摆布人,人报复人,这种本事,几千年来也真被人类磨砺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余秋雨《千年一叹》50、世间真正温煦的美色,都熨帖着大地,潜伏在深谷。
君临万物的高度,到头来只构成自我嘲弄。
——余秋雨《文化苦旅》51、其实,人折腾人的本事,要算中国最发达。
五六千年间不知有多少精彩绝伦的智慧耗尽在这里。
——余秋雨《千年一叹》52、一种文明,能安顿个体精神已经不错,而如果能安顿群体性的政治智慧和社会理性,则就更好了。
——余秋雨《千年一叹》53、中华文化的终极成果,是中国人的集体人格。
复兴中华文化,也就是寻找和优化中国人的集体人格。
——余秋雨《君子之道》54、一切伤口都保持着温度,一切温度都牵扯着疼痛,一切疼痛都呼唤着愈合,一切愈合都保留着勉强。
——余秋雨《行者无疆》55、山间那么美好,因此,孩子们也就从不害怕坟墓。
现在想来,这是湖光月色在抚平人间的生死界限。
——余秋雨《借我一生》56、放纵的结果只能是收敛,挥洒的结果只能是服从。
就连恺撒也只能以死亡来完成最彻底的收敛与服从。
——余秋雨《行者无疆》57、缺少精神归宿,正是造成各种社会灾难的主因。
因此,最大的灾难是小人灾难,最大的废墟是人格废墟。
——余秋雨《借我一生》58、当峨冠博带早已零落成泥之后,反而是一杆竹管笔偶尔涂划的诗文,竟能镌刻山河,雕镂人心,永不漫游。
——余秋雨《文化苦旅》59、人的生命格局一大,就不会在琐碎妆饰上沉陷。
真正自信的人,总能够简单得铿锵有力。
——余秋雨《寻觅中华之丛林边的那一家》60、既然大树上没有一片叶子敢于面对风的吹拂、露的浸润、霜的飘洒,整个树林也便成了没有风声鸟声的死林。
——余秋雨《山居笔记》61、时间和文字在一个个老庭院里厮磨,这是文化存在的极温暖方式。
千般荒凉,以此为梦;万里蹀躞,以此为归。
——余秋雨《文化苦旅》62、文明可能产生于野蛮,但绝不喜欢野蛮。
我们能熬过苦难,却绝不赞美苦难。
我们不害怕迫害,却绝不肯定迫害。
——余秋雨《文化苦旅》63、历史是坎坷,历史是幽暗,历史是旋转的恐怖,历史是秘藏的奢侈,历史是大雨中的泥泞,历史是悬崖上的废弃。
——余秋雨《行者无疆》64、胆大包天的现代人,在历史和自然面前要懂得谨慎。
再高亢的歌咏,怎么敌得过撒哈拉的夜风在金字塔顶端的呼啸声。
——余秋雨《千年一叹》65、没有对象的咆哮可能更其响亮,没有年代的街道盛得下全部故事,空虚的傲然傲然到了天际,枉然的雄伟雄伟到了永远。
——余秋雨《行者无疆》66、这里没有重复,真正的欢乐从不重复。
这里不存在刻板,刻板容不下真正的人性,这里什么也没有,只有人的生命在蒸腾。
——余秋雨《文化苦旅》67、向往巅峰,向往高度,结果巅峰只是一道刚能立足的狭地。
不能横行,不能直走,只享一时俯视之乐,怎可长久驻足安坐?——余秋雨《文化苦旅》68、伟大见胜于空间,是气势;伟大见胜于时间,是韵味。
古罗马除气势外还有足够的韵味,使它的气势也沁水笼雾,千年不燥。
——余秋雨《行者无疆》69、像很多年轻人一样,在一个意想不到的瞬间,在一个意想不到的路口,突然感受到自己肩头无法卸掉的宿命。
从这一刻,一步长大。
——余秋雨《冰河》70、站在金字塔前,我对埃及文化的最大感慨是:我只知道它如何衰落,却不知道它如何构建;我只知道它如何离开,却不知道它如何到来。
——余秋雨《千年一叹》71、要对一些复杂的问题作出选择时,首先要给自己减压,先让自己放松下来。
在沉重的压力下,连空气都是扭曲的,最容易作出错误的决断。
——余秋雨《霜冷长河》72、最大的悲剧,莫过于把并不存在的文明前提当作存在。
文明的伤心处,不在于与蒙昧和野蛮的搏斗中伤痕累累,而在于把蒙昧错看成文明。
——余秋雨《欧洲之旅》73、莫高窟被那些文物拉得很长很长,几乎环绕了整个地球。
那么,我们的心情也被拉长了,随着唐宋元明清千年不枯的笑容,延伸到整个世界。
——余秋雨《文化苦旅》74、人生的路,靠自己一步步走去,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人格选择和文化选择。
那么反过来,真正能伤害你的,也是一样,自己的选择。
——余秋雨《借我一生》75、任何一个真实的文明人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在心理上过着多种年龄相重叠的生活,没有这种重叠,生命就会失去弹性,很容易风干和脆折。
——余秋雨《文化苦旅自序》76、我轻轻地叹息一声,一个风云数百年的朝代,总是以一群强者英武的雄姿开头,而打下最后一个句点的,却常常是一些文质彬彬的凄怨灵魂。
——余秋雨《山居笔记》77、美,不是外在的点缀,而是人性、人情、热的精选形式。
在社会上,政治和经济是在争取生命的强大和自尊,而美,则在争取生命的品质和等级。
——余秋雨《北大授课》78、世间真正温煦的美色,都熨帖着大地,潜伏在深谷。
君临万物的高度,到头来只构成自我嘲弄。
我已看出了它的讥谑,于是亟亟地来试探下削的陡坡。
——余秋雨《文化苦旅》79、大地所负载的精神流向,比它所负载的其他一切都更难判断和预见。
但我们已经看到,大地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决定力量,那么,就让我们先来阅读大地。
——余秋雨《千年一叹》80、面对诬陷,不要反驳,不要申诉。
不要企图与诬陷者对话,不要企图让旁观者怜悯。
没有阴影的高楼,一定还未曾建造;没有藤缠的大树,一定还气节未到。
——余秋雨《北大授课》81、恶浊的烟尘全都融入了晨雾,恒河彼岸上方,隐隐约约的红光托出一轮旭日,没有耀眼的光亮,只是安静上升。
我看着旭日暗想,对人类,它还有多少耐心?——余秋雨《千年一叹》82、魏晋名士的高贵,正在于他们抵抗流俗,保持着纯洁的孤独。
宁肯独自打铁,宁肯单车漫游,宁肯鸣啸山林,宁肯放声大哭,却不肯降低自己、贬损自己、耗散自己。
——余秋雨《霜冷长河》83、“成功”这个伪坐标的最大祸害,是把人生看成“输赢战场”,并把“打败他人”当做求生的唯一通道。
因此,他们经过的地方,迟早会变成损人不利己的精神荒路。
——余秋雨《北大授课》84、一切伟大的艺术,都不会只是呈现自己单方面的生命。
它们为观看者存在,它们期待着仰望的人群。
一堵壁画,加上壁画前的唏嘘和叹息,才是这堵壁画的立体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