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考复习之文言实词和句式》优秀ppt
《高考复习之文言实词和句式》优秀ppt
《高考复习之文言实词和句式》 课件 (共103张)
《高考复习之文言实词和句式》 课件 (共103张)
3. 词义转移:
所谓“词义转移”,就是说同 样的词语在古代是一个方面的意 思,到了今天却变成别的一个方 面的意思了。如:“涕”,古代 指眼泪,现在指鼻涕;“偷”, 古代指苟且、马虎、刻薄、不厚 道,今义转移为偷窃。
《高考复习之文言实词和句式》 课件 (共103张)
《高考复习之文言实词和句式》 课件 (共103张)
练习2.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古今意 义和用法。
①沛公居山东时 古义:崤山以东。今义:山东省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古义:妻子儿女。今义:妻,与“丈夫”相对
③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高考复习之文言实词和句式》 课件 (共103张)
《高考复习之文言实词和句式》 课件 (共103张)
l
练习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① 秦以虎狼之势,与中国抗衡。
古义:中原地区。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
②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古义:母亲。今义:晚辈对任何女性长辈的亲切称呼。 ③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高考复习之文言实词和句式》 课件 (共103张)
练习5.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 和用法。
①有谤讥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谤:这里是批评、议论,无贬义 今义:诽谤,贬义。
②牺牲玉帛,弗敢专也 牺牲:这里是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祭品,中性词, 现在指为正义而舍弃生命或其他利益,褒义词。
③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古代表示地位低,见识 短浅,今天表示品德低下。
②(廉颇)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宣言:古代是扬言的意思,现在表示宣告,声明。
4.感情色彩变化
有些词语在应用的过程中,感情色 彩逐步发生了变化,这往往与它们意 思的改变分不开。如:“卑鄙”原指 地位低,见识浅,中性词,现在表示 品德低,含贬义。“爪牙”古代表示 得力的帮手,褒义词,现在表示坏人 的帮凶,贬义词。“锻炼”,古代除 有冶炼之意外,还有玩弄法律对人进 行诬陷之意,属贬义词,现在是褒义 词。
《高考复习之文言实词和句式》 课件 (共103张)
《高考复习之文言实词和句式》 课件 (共103张)
练习3.解释下列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义:外交使者。今义:出门时带的包裹。 ②颜色不少变
古义:容颜、脸色。今义:色彩。 ③秋天漠漠向昏黑
古义:秋日的天空。今义:秋季。
《高考复习之文言实词和句式》 课件 (共103张)
《高考复习之文言实词和句式》 课件 (共103张)
④上初即位,富于春秋 古义:年岁、年龄。今义:春天和秋天。
⑤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古义:因此写作。今义:因果连词,表原因。
⑥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古义:攻克。今义:抬起。
⑦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古义:跑。今义:行走。
《高考复习之文言实词和句式》 课件 (共103张)
《高考复习之文言实词和句式》 课件 (共103张)
练习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①未尝有坚明约束者
古义:盟约。今义:限制。 ②吾羞,不忍为之下 。
古义:羞愧、感到耻辱。 今义:害羞、不好意思
《高考复习之文言实词和句式》 课件 (共103张)
《高考复习之文言实词和句式》 课件 (共103张)
练习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 义和用法。
① 读书欲睡,引锥刺其股 古代指大腿,现在指臀部、屁股。
② 愿为市鞍马
这里指买,现在已不用,现指城镇、集市。 ③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古义指告诫、告诉,现已不用,现用 于指感谢。
练习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①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古代表示刚直侠义之人,现在表示为正义牺牲的人。
(一)通假字
所谓通假字,就是指本应用甲字,使用 时借用与其意义不相干只是音同或音近的字 去代替它的现象。甲字是本字,乙字是甲字 的通假字。这里的乙字就含有了假借义。如: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中“蚤”同 “早”,其假借意义为“早一点”;“至莫 夜月明”中的“莫”同“暮”,其假借意义 为“夜晚”。
高考文言文实词复习
解读考纲
❖ 考纲要求:“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 义”
❖ 能力层级:B级(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解 释)
❖ “常见”是指在中学语文课本中经常出现的 ,主要是120个实词
❖ 实词考查包括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 、词类活用、偏义复词五种
文言实词
1、通假字 2、古今异义 3、一词多义 4、偏义复词 5、词类活用
《高考复习之文言实词和句式》 课件 (共103张)
《高考复习之文言实词和句式》 课件 (共103张)
(一) 古今异义
1. 词义的扩大。
所谓“词义扩大”就是说同样的词语在古代 的意义小,而现代汉语中的意思变大了。
如:“江”“河”二字,古代指长江和黄河,现 在泛 指一切较大的河流。
“好”,古代指女子相貌好看,而现在泛指 一切美好的性质。
《高考复习之文言实词和句式》 课件 (共103张)
[练习]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含义。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倍]通[背],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之意。
2.赢粮而景从 [景]同[影],像影子一样。
3.君子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通[智],智慧。
4.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坐]同[座],座位。
古义:父母兄弟等亲属。今义:
《高考复习之文言实词和句式》 课件 (共103张)
《高考复习之文言实词和句式》 课件 (共103张)
2. 词义的缩小
所谓“词义缩小”,就是说同 样的词语在古代词义大,而现代汉 语中的意义变小了。如:“臭”, 古代表示好坏气味均可,现在只表 示坏的气味;“让”,古代既可表 示辞让谦让之意,又可表示责备之 意,现在则只有第一种意义了。
5.风吹草低见牛羊 [见]同[现],露出。
6.秦伯说
[说]通[悦],高兴。
《高考复习之文言实词和句式》 课件 (共103张)
《高考复习之文言实词和句式》 课件 (共103张)
古今异义
这一类实词,从字面上看与今词意义相 同,而实际上意义不同甚至相反。学习、复 习时可从词义的扩大、缩小、转移、褒贬色 彩的转换、名称说法的改变以及单双音的变 化等方面进行辨析,防止以今义释古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