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杭州市江干区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杭州市江干区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杭州市江干区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7题;共14分)1. (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 古刹(chà)拾级(shí)褒贬(bāo)翘首昂视(qiào)B . 地壳(qiào)污垢(ɡòu)精髓(suí)草长莺飞(zhǎnɡ)C . 惬意(xiá)漩涡(xuán)瞭望(liào)风雪载途(zǎi)D . 花蕾(lěi)瑰宝(ɡuī)苍劲(jìnɡ)玲珑剔透(tī)2. (2分)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 轻捷臃肿一返既往潜心惯注B . 彷徨惨白慷慨淋漓锋芒必露C . 喧闹书塾家喻户晓马革裹尸D . 仰慕衰微鞠躬尽瘁妇儒皆知3. (2分)(2016·义乌模拟) 下列相关文学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作者是我国著名诗人舒婷,她被称为雨巷诗人。

B . 《威尼斯商人》的作者是英国著名戏剧家莎士比亚,他的代表作品还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等。

C .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司马迁。

D . 《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作者是吴敬梓。

4. (2分)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 . 航母就像汪洋中的一片树叶,在海上起伏行进。

(比喻)B .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借代、夸张)C . 发动机的咆哮声越来越大,舰载机越来越近了。

(夸张、拟人)D . 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则悄然不惊。

(比喻、拟人)5. (2分) (2017七下·杭州月考)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3月12日是中国的植树节,人们纷纷来到田野山间开展植树护绿活动。

C . 我们要向读者讲述的是一则人民子弟兵将百姓冷暖装在心上。

D . 出现这类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有些人法制观念淡薄所造成的。

6. (2分)下列对《观沧海》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 .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

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B . 这首诗借景抒情,将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开阔的意境和雄浑的气势是诗人宽广胸怀和豪迈气魄的表现,诗里洋溢着作者饱满的激情,意思又很含蓄。

C . 最后一句卒章显志,点明了全诗的主旨。

D . 这是一首四言乐府诗,既总写了沧海全景,又进行了分写。

7. (2分)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 《乡愁》的作者余光中、《那树》的作者王鼎钧分别为台湾诗人、作家。

B . 契诃夫是俄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剧本《万尼亚舅舅》等;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著名戏剧大师,代表作有喜剧《威尼斯商人》、悲剧《哈姆雷特》等。

C . 《墨子》一书辑录了春秋战国之际墨家创始人墨子的言行,《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儒家经典之一。

“箪”“豆”“万钟”均为古代盛装饭食的器具,“牺牲玉帛”中的“牺牲”专指祭祀用的猪、牛祭品。

D .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

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其中“风”又叫“国风”,使各地的民歌。

二、默写 (共1题;共6分)8. (6分) (2017九上·滦南期中) 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 ________,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2)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________,________?(韩愈《马说》)(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________。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4)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插入了一段对往事的回忆,说明亲贤远佞是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

他认为只要对“贞良死节之臣”“亲之信之”,就将带来一个好的结果,在文中表明这个重要结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15分)9. (15分)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江南雨汪国真江南也多晴日但烙在心头的江南雨斜斜江南雨细细江南雨斜斜成檐前翩飞的燕子江南雨细细成荷塘浅笑的涟漪江南雨是阿婆河边捣的衣江南雨是阿妈屋前舂的米江南雨是水乡月上柳梢的洞箫江南雨是稻田夕阳晚照的竹笛江南雨中有一把圆圆的纸伞江南雨外有一个圆圆的思绪江南雨有情绵绵的使江南人不想离别江南雨有意密密的使乡外人不愿归(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江南雨的特点。

(2)第3节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3)请分析1,2节诗中叠词的作用。

四、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0分)10. (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江宁府城,其西北包卢龙山而止。

余尝求小盘谷,至其地,土人或曰无有。

唯大竹蔽天,多歧路,曲折广狭如一,探之不可穷。

闻犬声,乃急赴之,卒不见人。

熟五斗米顷,行抵寺,曰归云堂。

土田宽舒,居民以桂为业。

寺傍有草径甚微,南出之,乃坠大谷。

四山皆大桂树,随山陂陀。

其状若仰大盂,空响内贮,謦咳不得他逸;寂寥无声,而耳听常满。

渊水积焉,尽山麓而止。

由寺北行,至卢龙山,其中坑谷洼隆,若井灶龈腭之状。

或曰:“遗老避兵者,三十六茅庵,七十二团瓢,皆当其地。

”日且暮,乃登山循城而归。

瞑色下积,月光布其上。

俯视万影摩荡,若鱼龙起伏波浪中。

诸人皆曰:“此万竹蔽天处也。

所谓小盘谷,殆近之矣。

”同游者,侯振廷舅氏,管君异之、马君湘帆,欧生岳庵,弟念勤,凡六人。

(1)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每句标一处。

① 卒不见人② 其状若仰大盂(2)写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余尝求小盘谷②探之不可穷③由寺北行,至卢龙山④若鱼龙起伏波浪中(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此万竹蔽天处也。

所谓小盘谷,殆近之矣。

(4)简要概述作者游小盘山的行踪。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10分)11. (10分) (2017九上·青浦期末)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①穿过乌镇西栅景区往西北方向行走,经过一个民宿群,便见成片簇新的青瓦飞檐迎面而立,错落的粉墙蔓延开来,瓦檐跌宕起伏如波浪层层铺开,这便是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

②作为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永久会址,会展中心需要具备举办国际会议的各项功能,所以体量庞大,很容易与乌镇的整体环境相冲突,产生压迫感和突兀感。

③为了让这个庞然大物真正“藏”进江南小镇,设计师决定用参差不齐、错落有致的瓦片和披檐,替换原有的玻璃墙面,让整幢建筑恢复与人亲近的尺度和质感,在视觉上融入环境。

江南的小青瓦是朴素、文雅、平民化的文④外围原本平直的墙面,被改成长短不一的片墙,形成一个个高矮不一、前后错落的小空间,营造出江南园林的古典景致,让眼前这座大型建筑,看起来像一个土生土长的江南民居集群,而非凭空安置于此的“外来客”。

⑤设计师又对会展中心“精diāo细zhuó”:在各个入口处和片墙外栽竹、植树,遍植芦苇、睡莲、芦竹等江南植物。

通过打造充满野趣的田园风光,让建筑自然融入乌镇的大环境中,承接古镇文脉,展现水乡的宁静优美。

⑥乌镇邂逅互联网,最具民族特色的千年古镇,借着互联网走向了国际化和现代化;造这座代表性的建筑,同样要从民族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找到联通世界的“入口”。

⑦粉墙黛瓦,小桥流水。

乌镇有四通八达的水道、80多座石桥,这与互联网“互联互通”的理念完全吻合。

这一意象,被借用到会展中心——三座建筑沿南、东、北三个方向,围绕中心的池塘而建。

接待中心是乌镇的客厅,也是连接世界的‘入口’。

通过接待中心连接两翼的展览中心和会议中心。

会议中心是核心建筑,主会场以“乌镇”为名,可容纳3000人。

另外还有18个会议室,名称也极具乌镇气质:枕水、雨读、慈云、垄行……⑧设计师认为,虽然整个建筑体量相当于北京的人民大会堂,但要体现互联网的特点和精神,不该是单一的空间,而应该是像互联网那样呈高度分散的结构。

所以,这里密集设计了很多小空间、小场所,每处能容纳几个人到几十人,像极了乌镇的小亭子、小围廊。

⑨如果远眺就会发现,会展中心像被一簇簇丝线笼罩着。

走近看,5.1万根不锈钢索形成了垂挂帘幕,又以三层、五层重叠的方式交织成网状,这恰好成为设计师们用来寓意“互联网”的绝好载体。

⑩夜幕降临,恬静的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亮起了暖黄色的灯光,似在宣告:这是千年古镇之夜,也是互联网的时代之光!(选自《浙江日报》,有改动)(1)根据拼音填写汉字:diāo zhuó精________细________(2)第③段的“藏”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

(3)对⑦⑧两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 . 第⑦段在介绍三座建筑时采用的是时间顺序B . “3000”是以准确的数字来介绍主会场的容量C . 举几个会议室名称为例说明了会议中心的“乌镇气质”D . 与人民大会堂作比较是为了说明建筑体量之大(4)有人觉得第⑥段可以删去,你同意吗?请简述理由。

六、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2. (5分) (2017八下·泰兴期末) 作文:央视《朗读者》第二期节目主持人的开场白:“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

”在顾城的诗里,陪伴就是这样简单而美好。

而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里,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陪伴,比如说这会儿,你我之间是一段短暂的陪伴;比如说我们的学生时代,和我们的同学,那是几年的陪伴;还有一种陪伴,是生命里血脉注定一生的陪伴,那是我们和父母,和孩子之间的陪伴。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孤岛,失去了陪伴,也失去了生存的意义,所以陪伴也是一种力量。

你的世界也处处有陪伴的倩影,你也有许多时候享受陪伴的美好,他人给予你的,你给予他人的。

请你以“陪伴”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感情真挚,不得抄袭;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7题;共14分)1-1、2-1、3-1、4-1、5-1、6-1、7-1、二、默写 (共1题;共6分)8-1、8-2、8-3、8-4、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15分)9-1、9-2、9-3、四、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0分)10-1、10-2、10-3、10-4、11-1、11-2、11-3、11-4、六、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2-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