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不足及应对措施
发表时间:2019-07-26T11:01:21.42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作者:吴淑标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的发展也非常的迅速。
身份证号:46002719901013XXXX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的发展也非常的迅速。
建筑管理作为行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决定着工程的质量和进程。
实际上,建筑管理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问题,已经影响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不足;应对措施
一、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1、缺乏有效的管理体制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建筑企业的建筑工程管理体制不够完善,不具有系统化、标准化的管理体制,会对企业及时获取有效信息并做出调整等一系列工作有直接的影响,导致建筑工程无法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无法保障工程的建设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同时,管理体制的不完善也会影响企业相关人员的工作,如影响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以及工程的施工进度。
2、缺乏建筑工程的现场管理
一般情况下,建筑工程由工程各参与方协调合作、共同完成,各部门应积极履行自己的义务和职责。
建筑工程的管理主要包括3个方面:人员管理、施工材料管理、质量监督管理。
现场管理的目标是提高建设质量和保障施工安全,高质量的现场管理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保障施工进度,还可以减少资源浪费、保障施工安全。
但目前部分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缺乏施工现场的有效管理,没有配备专业的设施,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3、工程质量缺乏有力保证
工程质量直接影响建筑的使用寿命,关系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因此,建筑企业应不断增强施工技术提高建设工艺,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保证人们的安全。
一直以来,质量问题是影响工程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
对于建筑企业,工程质量要抓,建设成本要降,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在实际工程建设中,企业要追求经济效益就会降低建设成本,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施工质量。
因此,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与管理对工程建设十分必要,但目前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缺乏相应的控制细则,不利于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落实。
4、施工技术不达标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革新。
建筑行业的发展是建立在不断实践之上的,新时代建筑管理的发展也因为技术的不断革新对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实现质量和舒适性并存的建设目的,智能建筑应运而生。
因为建设智能建筑的要求更高,施工步骤也更加复杂。
但是往往施工人员的技术素养达不到要求,对技术的把握不够精湛。
要求和实际的相互冲突,延缓了整个工程的进程。
5、工程监理不全面,不专业
建筑工程顺利施工的同时,还应进行工程质量的监督与检查,这就需要工程监理单位认真履行监理的职责,合理控制建设进度,对工程中发现的问题和不合理操作进行处理和纠正。
但是一些建筑工程的监理责任不明确,无法有效落实监理的职能。
此外,一些监理人员不具备专业素质,难以落实监理工作,甚至会影响正常工程的建设工作,不利于监理单位的发展,更影响了工程的施工质量。
二、建筑施工的优化措施探讨
1、完善建筑工程施工的技术管理规范
完善建筑工程施工的技术管理规范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对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体系进行完善,并切实落实这些工作制度,从而充分发挥工程技术管理在房屋工程建筑施工中的作用,使建筑工程的质量得到更大程度的提升,并实现能源的节约以及环境的保护。
(2)在进行房屋工程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应做到以人为中心,将管理责任明确落实到每个责任人,避免意外事故发生后出现责任推诿的情况。
(3)为了避免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重大意外事故,减少意外损失,施工单位应充分发挥相关管理体系的规范作用,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建立紧急事务处理机制,及时进行突发事件的处理,避免相关事故对工程建设造成更进一步的影响。
2、增强工程施工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素养
在正式进行房屋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先对施工人员进行考核,避免技术水平不符合实际需要的施工人员进入施工队伍中,为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夯实根基。
同时,对施工队伍中的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职业教育培训,在丰富他们知识储备的同时,提高他们的施工技术能力,有效避免施工工艺应用错误的情况出现。
3、强化施工技术管理力度
在施工过程中,负责房屋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机构必须严把技术关,并对材料的采购、检验以及使用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从而为施工质量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施工单位必须注意进行材料送检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即便是很多材料已经拥有了质量合格证明,也应对其进行再次的质量检测,保证证书的真实性以及材料质量满足实际的施工需要。
而对于质量合格证明不齐全的材料,应加大检查力度,对其进行全面的检测,避免质量不过关的材料被应用到工程建设中。
同时,科学合理地进行施工材料的使用对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以及工程质量同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另外,在施工正式开始前,要对进场的施工材料进行妥善的贮存,并根据施工的实际需要合理利用材料,从而有效避免资源浪费。
除此之外,还应对施工所用机械设备以及相关仪器进行严格的检验管理,保证其没有质量问题。
4、优化房屋工程建设施工技术
要更加高效地完成建筑工程的施工工作,施工单位应注意提升建筑工程方案以及施工工艺的先进性以及实用性,并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优化相应的施工建设方案、质量标准以及操作技术指标,积极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提高施工效率以及工程质量。
施工单位选择施工工艺时,应先对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并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需要选择最具实用性以及经济性的施工方案,从而为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打下更坚实的基础,更好的完成资源节约以及环境保护的目标。
5、借助先进的管理模式,实现管理技术的不断革新
在建筑管理的过程中,要借助先进的管理模式,实现管理技术的不断革新。
这样不仅有助于建筑管理水平的提升,还可以促进整个行业
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加大技术革新的投入,为行业的发展创造出良好的氛围。
同时,要采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手段,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保证建筑管理正常运行的基础上,完成企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融合。
6、加强施工人员的职业素养
施工人员的职业素养直接影响了建筑项目的质量,在实际的项目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实际上,施工人员的职业素养不仅是建筑项目质量的保障,也是项目整体秩序的保障。
加强施工人员的素质管理,采用培训的方式来提升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的职业素养,提升整个建筑行业的技术水平,促进国内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建筑工程的施工方案是工程进行的基础,只有制定出尽可能完善的设计图纸,才能避免各种不良情况的出现。
在保证建筑质量的基础上,降低建筑成本,帮助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管理贯穿于工程施工的整个过程之中,对于工程的开展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
要针对建筑管理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合理的分析,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
加强施工人员的职业素养,实现全面的建筑管理计划,完成工程造价环节的有效控制,借助先进的管理模式,实现管理技术的不断革新。
参考文献
[1]李海涛.建筑施工质量的监督管理分析[J].世界华商经济年鉴,2017(3):23.
[2]林东宇.建筑工程现场质量管理创新关系研究[J].工业,2017(22):60-61.
[3]朱晓东.建筑管理中的问题及相应措施分析[J].工程管理,2014(11):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