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内容:第一、二单元得分________ 卷后分________ 评价____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从1950年到1952年,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一个以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为主要内容的民主建政高潮。
此“建政高潮”( D )A.保证了第一届政协会议召开 B.反映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C.旨在为全国人大普选做准备 D.体现了民主协商的政治特色2.“这是亚洲一个划时代的历史时刻,虽然不是所有的中国都在共产党的手中,但毫无疑问,无论好坏,这是拥有近5亿人民、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同质种族群体的政府。
”英国(泰晤士报)报道的这个“划时代的历史时刻”是指( B )A.第一届政协会议召开 B.新中国举行开国大典C.旧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D.西藏地区已和平解放3.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这个“新”主要是指( C )A.国家的名称变了 B.国家独立富强了C.中国的社会性质变了 D.人民的生活改善了4.1951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在北京正式签字,这一协议的执行意味着( B )A.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B.获得了祖国大陆的统一C.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D.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5.中国人民志愿军被称为“最可爱的人”,是因为( B )①中国人民志愿军有着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②志愿军战士在战斗中英勇顽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③志愿军战士保卫了国家,也为国家和民族在国际上赢得了荣誉④中国人民志愿军有着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6.回顾过去的血与火的激烈战斗,我们发自内心地对英勇的志愿军战士表示崇高的敬意!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原因是( D )①抗美援朝是一场正义的反侵略战争②党的英明决策和正确指挥③中国军事实力强于美国④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的英勇战斗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7.建国初期,捍卫了亚洲与世界和平、保卫了国家独立、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的事件是( B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颁布 B.抗美援朝C.西藏和平解放 D.土地改革8.(2017·江苏常州)“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以此为基本目的,我国进行了( A )A.土地改革 B.人民公社化运动C.三大改造 D.“包产到户”改革9.关于土地改革的完成,农民有深切体会,其中符合当时情景的是( A )A.农民甲说:“我们总算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B.农民乙说:“今年多收三五斗,还要向地主交租!”C.农民丙说:“加入农业合作社就是好,集体力量办大事。
”D.农民丁说:“实行人民公社化运动,收成比往年高很多!”10.解放初期土地改革与抗美援朝的共同作用是( B )A.消灭了地主阶级 B.巩固了新生人民政权C.人民政府掌握了国家经济命脉 D.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命运11.(2017·广西桂林)2016年,中国空军开始装备自主研发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隐形战斗机歼-20,增强了中国的国防实力,也是中国重工业发展的重大进步。
新中国成立后,将发展重工业作为基本任务是在( C )A.“文化大革命”时期 B.“大跃进”时期C.“一五”计划时期 D.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12.历史兴趣小组同学准备举办“第一个五年成果展示会”。
他们找到了以下资料,适合采用的有( A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13.“开着一辆解放牌汽车,奔驰在青藏公路上”,这种情景最早会出现在( D )A.抗美援朝时期 B.“文化大革命”时期C.“大跃进”时期 D.“一五”计划完成后14.(2017·湖北孝感)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领导下,国家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1954年这一年,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的成就是( B ) A.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开始土地改革B.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C.开始实施“一五”计划,初步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D.完成三大改造,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5.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政策进行了多次调整。
下列哪一次调整从根本上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性质( B )A.土地改革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6.1956年,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期间,某资本家担任某厂的副厂长,一时间,工人议论纷纷,以下四种意见,正确的是( D )A.他是资本家,不能担任我们的厂长 B.资本家是要剥削的,我们把他拉下马C.工人阶级当家做主,他的话我们不能听 D.他懂业务,我们还是要听的17.以下事件与它们的标志性影响的总结,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C )A.抗战胜利——中国结束了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B.新中国成立——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C.三大改造完成——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南京解放——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18.20世纪50年代,中国农村流传着一首歌谣:“天上多少星,小孩数不清;全民盖土炉,神仙数不清。
”材料所述现象产生的影响是( D )A.加快了工业化步伐 B.提高了生产效率C.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 D.破坏了国民经济19.胡绳说:“作为伟大的民族英雄,毛泽东是一心想中国富强的。
问题是他过分相信了革命可以解决一切,不断革命,继续革命。
一直到‘文化大革命’,这条路走到了尽头。
如果没有‘文革’,中国的改革不可能来得这么快。
”作者对“文革”的认识不包括( D ) A.“文革”是错误的革命 B.“文革”结束为改革开放提供了新契机C.“文革”应该被否定 D.“文革”也取得成果,应该肯定20.“春生的奶奶给春生讲过去的事情。
奶奶说:‘很久很久以前,那个时候啊,大家都很穷。
我们穿的衣服是用洋布做的,我们用的火柴叫洋火,我们点灯用的煤油叫洋油……”你知道我们结束洋油时代是在何时吗( B )A.“一五”计划期间 B.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二、非选择题(21题12分,22题14分,23题14分,共40分)21.历史图片是历史场景的形象呈现,是历史过程的真实记录,结合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图一图二图三(1)图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发生在什么时间?(3分)开国大典。
1949年10月1日。
(2)图二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什么事件?这个事件的指挥者是谁?这个事件结束的标志是什么?(3分)抗美援朝。
彭德怀。
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3)图三反映了我国建国初期的什么事件?我国实行这一事件的目的是什么?(4分)土地改革。
为了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准备条件。
(4)图二与图三之间有何内在联系?(2分)土地改革运动的完成,有助于建国初期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也有力地支持了抗美援朝。
22.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过程中,实施了一系列经济政策,这些政策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重要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3-1957年工业生产情况简表。
工业生产发展情况中国英国美国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速度18% 4.1% 2.8%增产400万吨钢所用时间5年24年15年——数据改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材(1)材料一反映的现象是什么?简要分析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5分)中国经济(工业)迅速发展。
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一五”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高涨;建设者的辛勤劳动等。
材料二到1956年底,全国加入农业合作社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96.3%,加入手工业合作社的人数占手工业者总数的91.7%;全国私营工业人数的99%、私营商业人数的8%,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摘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材(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有何历史影响?(4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
影响: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材料三如图。
(3)图片A、B、C分别反映了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什么严重失误?(3分)图A:“文化大革命”;图B:“大跃进”运动;图C:人民公社化运动。
(4)综合上述,你认为国家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哪些原则?(2分)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生产关系调整要符合生产力水平;制定经济政策要实事求是,符合基本国情;要把人民利益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稳中求进。
(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目前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1)材料一是哪一年、哪次会议上指出的?此时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4分)1956年,中共八大。
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材料二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2)材料二的名称是什么?此则材料制定后,中共在实践中又发动了哪两大运动?(5分)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材料三如图。
(3)假如你是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的主持人,请为材料三中的英杰楷模颁奖。
你会把“最佳公仆奖”“最佳创业奖”“最佳服务奖”分别颁发给谁?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什么精神?(5分)“最佳公仆奖”:焦裕禄;“最佳创业奖”:王进喜;“最佳服务奖”:雷锋。
精神:爱国主义精神,为社会主义奋斗的精神,艰苦创业的精神,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