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班幼儿早期阅读指导策略研究

中班幼儿早期阅读指导策略研究

中班幼儿早期阅读指导策略研究结题报告课题负责人:赖剑琴主报告执笔者:赖剑琴课题组成员:徐小英毛利萍课题承担单位:江山市城关幼儿园课题立项时间: 2009 年 07月课题立项编号: JY10081课题结题时间: 2010 年 10月让孩子们爱上阅读——中班幼儿早期阅读指导策略研究结题报告【容摘要】当今信息时代,知识的更新频率越来越快,阅读能力在人们获得信息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已是不容质疑。

阅读能满足幼儿好奇和探索的天性、阅读能开发幼儿的潜力;阅读也能发挥幼儿的想象;阅读能使幼儿感受到快乐并从中增长自己各方面的能力;阅读还是是幼儿了解社会和自然界的主要方式。

因此,我园立足幼儿实际,以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逐步摸索出了属于我园的教育特色——早期阅读教育。

在阅读活动中教师注重以有效地指导策略来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能力,让阅读活动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收效良好。

【关键词】中班幼儿早期阅读指导策略一.问题的提出纵观我国学前教育界对有关早期阅读的研究,可以发现,在研究幼儿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方法、阅读能力的培养上比较集中;而从幼儿园教师角度出发,对自身的环境创设、材料提供、教育教学方法、教育指导策略等进行研究的却比较少。

本课题研究力图从教师、孩子和家长三个层面进行研究,探索早期阅读教育实施的有效方法与策略,使早期阅读真正受益于每个孩子。

然而,在开展中班早期阅读活动时,我发现班里的孩子们对阅读的兴趣不浓,阅读的习惯也欠佳,基本的现状是:其一,阅读中时间的持续性还不够。

老师请孩子们看书,很多的孩子也只是随便翻翻,看不了几分钟就会离开。

有的孩子会看的非常快,一本书五分钟不到就看完了,接着就换另一本,常常一会儿功夫就看了好几本。

其二,阅读中观察的有序性还不够。

中班幼儿不能很好地观察每一页画面上的人物与背景,特别是与故事发展有密切关系的人物的动作、表情。

部分孩子仍未掌握翻书的基本顺序与方法,常常一下翻到后面,一下又倒回前面。

因此在阅读观察的过程中十分依赖成人,结论也脱离不了成人的帮助;其三,阅读中注意的稳定性还不够。

中班幼儿的有意注意在逐步发展,呈现出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转化的趋势,但,仍需通过主题鲜明、色彩感强的图书画面和生动有效的阅读活动培养其注意的稳定性;其四,阅读中语言的连贯性还不够。

中班幼儿思维形象具体,思维过程常常呈现一种无序化的状态,表现在阅读的过程中还不能将前后画面联系起来形成对故事的理解,语言表达还不连贯;从中班幼儿在早期阅读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现状和特点可以看出,幼儿在早期阅读活动中不是一个完全独立的阅读主体。

它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和家长的互动、与阅读文本的互动等。

因此,对中班幼儿进行早期阅读指导策略的研究势在必行,迫在眉睫,选择这个课题进行研究,具有较强的实践价值,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二、概念的界定(一)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中班幼儿一般是指4-5岁左右的幼儿。

与小班幼儿相比,有其显著的年龄特征。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他们有时以自我为中心,有时却像个小大人似地非常懂事;有时很好动还缺少技巧;有时却特别爱玩游戏并且问题不少;有时非常喜欢模仿,并且模仿出色;总而言之,与小班时候相比,他们的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都大大有所提高。

具体说来:1、注意力。

中班幼儿以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在逐步发展,呈现出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转化的趋势。

比如当孩子看图书显出失去兴趣的样子要丢掉图书时,我们表扬激励的话能使他又认真翻阅下去。

但中班幼儿的有意注意还十分有限,他们虽然在受表扬之下能继续看图书,可过不了多久便会弃书另找乐趣。

2、观察力。

中班幼儿的观察是随自身的兴趣产生或结束的。

中班幼儿由于知识经验有限,对事物的理解也很有限,因此观察过程十分依赖成人,结论也脱离不了成人的帮助。

3、想象力。

中班幼儿的想象,说通俗些应该属于“天马行空”式想象。

他们常常会在在游戏、制作等活动中突发奇想。

因此,需要成人帮助或指导孩子找到着眼点,或是示想象,那样容易激发孩子的想象力。

4、语言表达能力。

中班幼儿随着词汇的丰富,语言表达的能力也逐渐增强。

比如:在对具体事物的的描述时,小班的幼儿能简单地说出一两个词,而中班的幼儿能尝试说出一句或两句比较完整的句子。

(二)早期阅读早期阅读是指在幼儿园阶段,以图画读物为主,以看、听、说有机结合为主要手段,从兴趣入手,萌发幼儿热爱图书的情感,丰富幼儿阅读经验,提高阅读能力,发展想象、思维、表达能力。

从而为幼儿学习正规的书面语言做好准备的一种寓教于乐的语言活动。

(三)早期阅读的指导策略早期阅读的指导策略是指教师在阅读活动中有意识地实施、调节教育活动,以求得最大教育效果的教育对策或者方法,它是以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年龄特点为依据的。

三.研究目的1、通过研究和实践探讨和研究有效的指导策略,,激发中班幼儿的阅读意识和阅读兴趣,逐步使阅读活动的意识、兴趣成为幼儿在的稳定的素质,帮助他们健康全面的发展。

2、通过研究和实践,探讨和研究有效的指导策略,促进中班班幼儿保持良好的阅读兴趣;培养中班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使他们初步具备自主阅读能力,为他们今后的生活、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3、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探索培养4—5岁幼儿良好的早期阅读兴趣、习惯、自主阅读的有效策略,提升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以指导和带动今后的幼儿园早期阅读教学工作。

四.研究容(一)研究时间1.观察记录:2009年9月至2010年6月2.问卷调查、家庭调查:2009年9月至2010年10月3.具体研究时间:2009年8月至2010年6月(二)研究对象本园中四班40名幼儿。

(三)调查、观察容1、调查容:第一次调查:对中二班、中四班80位幼儿早期阅读基本情况进行调查,由家长填写,其中有关幼儿在家阅读方面的表现16题,家长对孩子早期阅读能力培养的观念、方式2题。

第二次调查:在课题研究实施一学年后,对大(中)四班40名幼儿在早期阅读的兴趣、习惯、自主阅读能力进行调查,其中有关幼儿在家阅读方面的表现19 题,家长对进行早期阅读的指导策略有哪些好的建议1题。

2、观察记录:2009年9月——2010年9月,对中四班幼儿进行不干预观察,对幼儿早期阅读方面所表现的兴趣、习惯、自主阅读能力三个项目指标作观察、评价和记录,并且做好个案的观察记录。

(四)研究策略:1、进行调查与分析(1)中班幼儿早期阅读基本情况的调查与分析表1 刚入中班的幼儿早期阅读基本情况的调查总汇(选择题部分)由表1可见,中班幼儿在阅读兴趣、阅读习惯方面存在着较大的问题,这提醒我们老师、家长对中班幼儿进行早期阅读活动的开展与培养是十分需要的。

同时,对中班幼儿进行早期阅读指导策略的研究势在必行。

表2 课题实施一学年后中班幼儿阅读情况问卷调查总汇(选择题部分)由表二可见,一学年来,在家长们的积极配合下,经过老师的有效指导和小朋友自身的努力,小朋友们在早期阅读方面的表现有了显著的进步和变化。

与刚入中班时相比较,无论是在阅读兴趣、阅读习惯还是自主阅读能力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这也说明了孩子们的进步与教师和家长的有效指导是密不可分的。

(2)家长对培养幼儿阅读能力的教育观念及方式的调查分析(%)家长的教育观念及教育方式与幼儿的阅读能力的养成也具有很大的因果关系,因此,我们对家长也进行了深入地调查。

表3 家长对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教育观念调查总汇(%)由表3可见,是否需要在幼儿园就开始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的问题上,有31%的家长认为极其需要,而持无所谓态度的家长占了46%,而23%的家长则认为幼儿园根本不需要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

在如何培养的问题上,24%的家长认为需要学校、家庭合力培养,持学校里着重培养就行的观点的则占了54%,相差比较悬殊。

2、确定具体研究目标(1)通过各种方法,探索和研究激发中班幼儿主动、积极、自主参与阅读活动兴趣的有效指导策略,。

(2)通过组织各种不同形式的活动,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提供适合中班幼儿阅读的材料,研究和探讨帮助中班幼儿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指导策略。

(3)有效运用早期阅读集体教学中的方法和策略,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为提高中班幼儿自主阅读的能力,探索和研究合适、有效的指导策略。

3、实施策略▲注重中班幼儿的阅读前期准备——打好阅读基础刚升入中班的幼儿,还保留了小班阶段幼儿的一些年龄特点。

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在让幼儿阅读前,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将容提前展示出来,用前期经验,来打好阅读基础。

比如在阅读《小熊本杰明》前,可以请幼儿说说自己怎么过生日,有没有收到礼物,这样使幼儿对小熊本杰明过生日的故事有所了解,通过运用自己的已有经验,更好的理解故事。

对于一些篇幅较长,相对复杂的阅读容,我们可以通过运用录音设备,将故事录音后,在不提供阅读材料的情况下,多次播放,使幼儿对整个故事有一定的了解,再将材料提供给幼儿,结合故事画面,熟悉故事。

▲激发中班幼儿的阅读兴趣——精心选择教材对中班孩子而言,虽然已有了一定的阅读经验,但是在阅读的过程中,仍然对成人有着很大的依赖性,依赖成人的帮助与指导。

因此,这一阶段,教师应该更加用心地了解孩子阅读的现状和爱好,精心挑选合适的阅读材料,这样才能进一步有效地激发孩子继续阅读的兴趣,并逐渐过渡到幼儿独立自主地完成简单的阅读过程。

由此可见,阅读材料的选择是影响孩子阅读兴趣的重要因素。

那么要想选择中班幼儿非常钟爱的阅读教材,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阅读教材应该是画面清晰,形象鲜明,角色的动作夸,情节简单易懂,没有复杂的背景,角色之间的关系简单易懂。

这样一来,中班幼儿在阅读的过程中既能获得一定的新经验,又不会因为过难而影响他们的阅读积极性。

那样才是一本非常符合中班孩子阅读特点的好书。

第二,阅读教材中的情节发展应该是孩子生活中熟悉并向往的经历,既贴近生活,又极具童话色彩。

阅读故事的过程能使孩子通过已有生活经验的回忆和迁移形成新的阅读经验和理解方法。

第三,帮助中班孩子选择阅读教材时,故事书应该单页单幅,画面表现力强,情节发展有序而文字相对简单,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中班孩子独立阅读的条件。

只有适宜的教材才能更好地发展孩子阅读的能力。

▲加强中班幼儿的阅读方法——有效运用早期阅读集体教学中的方法和策略除了在阅读区中投放各种适合中班幼儿阅读的材料外,现在更多地在进行早期阅读的集体教学。

在幼儿阅读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通过集体教学,唤醒幼儿对阅读的兴趣,促进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的发展是非常可行的。

当然,在早期阅读集体教学中,有许多具体的教学方法,教师可根据不同的阅读容进行合理选择,有效地运用教学方法。

第一,完整式阅读法——完整地展现作品容完整式阅读法是完整地阅读整个阅读容的教学方法。

精彩的阅读材料,图画艺术性强,非常富有情感,故事的主题来自于幼儿的生活经验,能引发幼儿共鸣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