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讲课版
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结果
有效、无效、恶化加重。 致心律失常作用 负性肌力作用 脏器毒性作用和其他副作用
治疗快速心律失常药
I类:钠通道阻滞剂 II类:-受体阻滞剂 III类:动作电位延长剂 IV类:钙阻滞剂
心律失常治疗策略
近20年来提高了对心律失常治疗的认 识,明确了哪种心律失常需要治疗,哪 种心律失常不一定需要治疗; 对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药物选则主要 考虑有效性,对改善症状的心律失常治 疗,主要考虑药物的安全性; 在心律失常治疗中更强调病因治疗,改 善产生心律失常的基质,如重在改善心 肌供血、纠正心脏功能、改善血流动力 学异常等,比治疗心律失常本身更重要.
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建议
心律失常发生原理
自律性异常 折返 触发活动
心律失常病因
心脏因素:冠心、高心、风 心、肺心、心肌病、酒精心 等 心脏外因素 : 药物、电解 质紊乱、感染、缺氧、颅内 病变、植物神经与内分泌机 能失调、疲劳、吸烟、饱餐 等
心律失常的处理
原发疾病及诱因的处理 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 心律失常的电学治疗(电 复律、起搏器、消融) 心律失常的手术治疗
窦性心动过速
寻找并去除引起窦速的原因 首选β受体阻滞剂 不能使用β受体阻滞剂时, 可选用维拉帕米或地尔硫卓
房性早搏
无器质性心脏病不需治疗 症状明显β阻滞剂 诱发SVT、Af予以治疗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心电图表现
频率在130—220次/min,节 律规则 QRS波群大多保持窦性心律 时形态 ST段压低和T波倒置常见 心动过速发作时P波有时无 法辨认
室性早搏
室早由于其病因不同,其治疗方法及预后很大差异 ,故应进行危险分层治疗。 经详细检查和随访能明确患者系不伴有器质性心脏 病的室早,即便动态心电图发现有频发室早,或少 数多形、成对、成串室早其预后一般亦良好,这种 患者不需要常规抗心律失常治疗。治疗目标是缓解 症状,无症状的早搏无需治疗,确实存在室早直接 相关症状者可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为了解除其精神 紧张可应用镇静剂或小剂量β-阻滞剂,其治疗终点 是缓解症状而并非减少室早的数量。个别患者迫切 要求服药则可应用美西律或普罗帕酮。不应使用胺 碘酮等脏器毒性大的药物。 尽量不要用数早搏数或Holter的方法来评价所谓的治 疗效果。
室性早搏
伴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的室性早搏 : ①首先应治疗原发疾病,控制促发因素 . ②在此基础上使用有选择性但无内源拟交感的β阻滞剂作为起始 治疗 ,胺碘酮或索他洛尔可用于复杂室性早搏. ③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严重心衰 、心肺复苏后存在的室早应给予急性治疗 处理造成室早原因的措施应该放在第一位,除非已发生严重的心 律失常。如纠正缺血(溶栓、PTCA、药物),完整的高级心肺 复苏,处理急性左心衰,缩短QT间期的措施. 国际Toe等大规模试验对心肌梗死后的室性早搏(包括复杂室早 )应用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可使总死亡率明显下降,特 别适用伴有心功能不全的患者.索他洛尔短期疗效较好,但长期疗 效尚待进一步证实,加上索他洛尔对梗死后室早有1~2%患者出 现出现扭抟型室速,影响了对它的疗效评价。
室性早搏
寻找造成早搏的诱因,部分早搏的诱因有医源性 的因素(过度利尿,洋地黄过量,不适当使用抗 心律失常药物) MI后有复杂室早又无症状者,首选B阻断剂,不 宜使用减少早搏有效的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心力衰竭患者发现室性早搏或非持续性室性心动 过速,不应立即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应首先查 明有无洋地黄中毒,有无低血钾或低血镁,并应 尽快控制心力衰竭。
室上速具体情况运用
1. 如果室上速是窄QRS心动过速,不伴有 心功能不全,异博定、心律平都可以选用. 根据患者的用药史来定.一般先使用前者.
2.如果室上速是窄QRS心动过速,同时伴 有心功能不全,异博定与心律平都不可用. 因为二者均有明显的负性肌力作用,可应用 ATP、胺碘酮.部分病人应用西地兰减慢 心室率可自动转为窦性.注意静注ATP的 副作用较大,可导致窦性停搏.
7.室上速导致严重血流动力学障 碍甚至阿斯发生,首选电复律 .
8.胺碘酮安全,但转律较慢,对 于宽QRS,难以区分室速或 室上速时,用胺碘酮.
房颤
控制心室率:伴有明显症状甚至 引起血压显著降低的房颤患者, 心室率的控制是最为重要的治疗 措施
心功能不全:地高辛(西地兰);
心功能好:β阻滞剂、地尔硫卓、 维拉帕米
房
颤
心律转复、窦律维持
Af>24h复律治疗 电复律
药物复律Ⅰa、Ⅰc、Ⅲ类药 器质性心脏病首选胺碘酮
无器质性心脏病首选Ⅰ类药 Af转复后用药维持窦律 偶发Af不需维持用药
房颤血栓栓塞并发症的预防
换瓣后抗凝无争议 非瓣膜病Af发生率增加 非瓣膜病Af发生血栓的八个高危 因素 高血压、糖尿病、充血性心衰、 血栓史、高龄、冠心病、左房扩 大、左室功能↓
大型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6000余例非瓣膜病Af脑猝中 预防 华法令降低脑猝中危险率68% 阿司匹林降低20% 均明显优于安慰剂组
抗凝药物检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华法令 国际标准化比值(INR) 范围2-3 阿司匹林100-325mg/d有效 其它未证实安全性和效果
室性心律失常
室性早搏 有器质性心脏病基础的室速 无器质性心脏病基础的室速 某些特殊类型的室速
室上速具体情况运用
3.如果室上速是宽QRS心动过速,不伴 有心功能不全,首选心律平,无效,可考 虑胺碘酮. 4. 如果室上速是宽QRS心动过速,同 时伴有心功能不全,异博定、心律平、西 地兰都不可用,可考虑应用ATP、胺碘 酮. 5.合并预激综合征用心律平,不用西地兰 .
室上速具体情况运用
6.老年器质性心脏病者不用心律 平静注.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室上速特点:突发突止,发生 率约两倍于室性心动过速.折 返是室上速发生的主要机制. 室上速心电图QRS波形绝大 多数形态正常的窄QRS波, 若出现束支传导阻滞、室内差 传、旁路传导(预激),则Q RS波会出现宽大畸形.
兴奋迷走神经
(一) 刺激咽喉 (二) 深吸气后屏气,然后用力 作呼气动作 (三) 压迫眼球(先右后左,不可 两侧同时按压) (四) 颈动脉窦按摩(甲状软骨 上缘水平,颈动脉搏动最明显 处,平卧位,不可两侧同时按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