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学生评改作文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开题分析方案

高中学生评改作文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开题分析方案

《高中学生评改作文教案模式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莒南县高考补习学校语文课题组一、课题研究的背景每年高考作文的阅卷情况汇报,都有大量学生因为文体特征不突出、文体不规范而失分,我们每年招收的高三复读生,在新学年开始时,许多学生写出的文章文体不明,表达方式混乱,胡编乱造,生搬硬套。

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必须改变传统的学生写教师改的作文教案模式。

我校的作文教案进行大胆地改革和创新,我们查阅大量同仁整理的关于写作教案的有价值的探索和实验的资料,获得很大的启示,但觉得都很难形成一种容易操作的教案模式,因此根据我们的教案实际情况,结合我们多年的教案经验。

我们提出了《高中学生评改作文教案模式的研究》的课题。

本课题结合新课改,就写作新教案模式作一点尝试。

二、课题的研究目标本课题的研究以高中作文教案为基本研究对象,在进行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今天,以改进教案方法,提高教案效率为目标。

1.改进教案方法,能够结合实际,针对性地、有效的开展教案实践和教案研究,走出研讨相结合,以教法促学法的路子来。

1 / 122.提高课堂作文教案效率和学生的写作水平。

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兴趣,听说读写并重,促进学生作文水平及语文素质的整体提高。

积极合作,主动探究,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最终达到提高课堂作文教案效率和大面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目的。

3.提高教师的素质,通过本课题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积累教案经验,提高教师教案质量。

4.为新课程改革注入活力,开创我校语文教案新局面。

学生评改作文活动实践能促进我校探索作文教案的方法,构建作文教案的实验操作体系。

三、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1.作文评改课的教案模式研究,即学生评改作文活动中教与学的研究,包括教法与学法的研究,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习惯与教师教案关系的研究等。

2.学生评改作文活动中实证性研究,包括评改活动与写作教案、课堂教案现状调查,影响教师教案的因素分析,影响学生写作的因素分析,提高教师有效作文教案的策略和方法探究,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方法与途径研究等。

3.教师教法的研究,研究老师如何指导学生评改作文,让学生在评改作文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4.学生评改作文活动的实践模式研究,主要是实践、完善“语文大课堂”的教案策略。

2 / 12四、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一)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主要通过查阅、搜集、积累有关文献资料,了解跟课题研究相关的材料,掌握有关学生作文评改方面的各种观点和见解,供我们参考和借鉴。

2.调查研究法对学生作文的现状先做比较全面的了解,实施过程中随时调查了解,灵活调整实施方案。

3.经验总结法及时对实施过程进行总结反思,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反思失误和不足。

4.教案实践法在教案实践过程中,运用已有的先进经验和理论进行实践验证,探索一套具有科学性的作文教案模式。

五、课题实施的保障条件1.我校自2001年成立以来一直招收高三补习生,是一所有着十几年办学经验的学校,家长和社会都关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状况和成果,有着开展高中作文评改教案模式研究的社会基础和校内氛围。

2.参与本课题研究的都是一直在一线工作的优秀教师,他们有着丰富的教案实践经验,从人员的构成、时间、精力上都有力地保障该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3.随着市、县教科研轰轰烈烈的进行,我校也已经形3 / 12 成良好的教科研氛围,为该课题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使得我们承担的这项课题能够按照既定的研究计划按时完成研究工作。

六、课题研究步骤1.2009年11月召开教研会议,讨论确定我校课题题目,并对课题进行研究价值的论证,从而确定课题的实施方案。

2018年4月,临沂市教科室批准我校课题为市级课.2题并在我校开题。

3.开题后,课题组召开成员会并确立分工,确立课题研究阶段任务。

第一阶段:研究准备阶段<2009.11——2018.4)<1)查阅相关资料,学习相关理论,并对课题中核心概念做出初步界定。

<2)了解国内外对《学生评改作文教案模式》的研究现状,认识本课题的研究价值。

<3)成立课题组,形成课题研究方案,深层研究新课标和教材,学习和借鉴国内外有关作文评改方面的论文和著作,更新观念,积累整理有关素材,开题论证。

<4)组织课题研究人员培训、学习相关理论,明确课题的意义、内容和实施办法,在专家指导下,进一步完善课题研究方案,形成全面详细的操作性研究方案。

<负责人:杨雪、王帅玲)2.研究实施阶段<2018.5——2018.9)<1)前期阶段:资料收集阶段<2018.5——2018.3)遵循上述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方法进行4 / 12多维整合。

落实研究措施,确立具体实施方案。

我们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人教版教材进行积累整合,明确训练目标、训练步骤,设定作文训练主题,划分评改内容,设置必要的梯度。

在训练设计上先议论文后记叙文,对人教版写作教材整合如下:A.议论文写作分为九个专题:写作训练一议论文写作写作训练二学会使用论据写作训练三常用论证方法——事例论证法写作训练四常用论证方法——假设论证法、因果论证法、对比论证法、引证法写作训练五注重论证结构——设置分论点写作训练六开头、结尾的模板写作训练七议论文的过渡与衔接写作训练八如何使议论文的语言变得形象生动,富有文采写作训练九关系型话题作文审题训练B.记叙文写作分为六个专题写作训练一写出触动人心灵的人或事写作训练二写出人物的个性写作训练三写出事件的波澜写作训练四细节描写——刻画鲜明而又生动的人或事写作训练五记叙文常用的开头、结尾技巧、过渡和照应写作训练六记叙文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5 / 12在每一次写作训练后,紧跟设置评改重点,由部分到整体对学生进行评改梯级训练。

针对议论文的写作训练,依次设置九次评改重点:<基础等级)1.审题立意上,评改重点在论点的提出是否准确、鲜明,是否换字眼变了观点。

2.论据的使用,评改重点论据是否典型、恰当,是否一味堆砌材料,有无分析;3.结合三次议论文中的误例评改学会运用事例论证法,避免三个误区:①选用事例牵强附会,貌合神离②选用事例记叙过于详细③只叙述事例,没有分析论证4.结合前面三次议论文中的误例评改,学会假设论证法、因果论证法、对比论证法、引证法5.论证过程中,评改重点在论证结构是否紧密,是否合情入理,学会分论点的使用,分而有理,分而有序,分而有度,分而有范。

<发展等级)6.开头、结尾,评改重点开头结尾的语言是否有文采,开头是否有创意,结尾是否紧密呼应或深化升华。

7.谋篇布局上,评改重点选材是否丰富,见解是否深刻,段落间是否衔接、照应。

6 / 128.注意议论文语言,评改重点在语言是否生动形象,是否富有文采。

9.关系型观点的辨证分析上,评改重点在论述是否全面、深刻,分析有无偏颇、机械,语言有无大话、套话、空话、偏激的话等。

针对记叙文的写作,依次设置六次评改重点:<基础等级)1. 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首先审题立意上,评改重点材料选择既要有生活气息,更要揭示生活实质;既要写出鲜活的人和事,更要探讨个中的原因或根源。

2.刻画人物要形象丰满、形神兼备、凸现个性,评改重点在忌无个性、乏细节、千人一面、贴标签。

在人物语言上,评改重点在人物语言口语化、个性化、有内涵。

3.写事要曲折有致、有波澜,评改重点在忌平铺直叙,忌记流水账。

补叙、插叙和倒叙的运用。

<发展等级)4.语言要有文采,描写要具体逼真、手法多,评改重点在忌抽象、无侧重、手法单一;内容上要深刻、丰富,议论抒情要点睛、要真诚,评改的重点忌滥、忌矫。

5.行文结构上,评改重点在伏笔、照应、过渡、衔接,篇章上,评改重点在首尾圆合、浑然一体、卒章显志。

6.在写实和虚构上,评改重点在重真实忌编造杜撰,让事实说话,少做评述,忌喊口号。

联想想象是否合情合7 / 12 理,是否有创意。

我们重点放在议论文上,让学生通过评改掌握议论文的写作。

具体评改过程如下:①鼓动示范首先,做好充分的思想鼓动。

对学生宣讲古今中外名人修改事例及名言俗语等,引发学生作文评改的兴趣,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

然后,教师示范评改。

第一,作文收上来后,教师整体浏览,根据本次作文的训练意向和要求,确立评改目标。

第二,选出2篇带有普遍存在问题的例文,照原文打印,同时选出学生优秀例文进行打印,印成一张8开的作文讲评报,上评改课时发给学生。

这样,在作文讲评过程中,让学生两相对比,明白成功作文成功在哪里,不成功作文失败在何处。

评改作文前,让学生把握自主评改作文五个原则是:a、内容与形式兼顾的原则;b、多就少改的原则;c、多批少改的原则;d、多表扬少批评的原则;e、因人因文而异的原则。

没有规矩难成方圆,只有做名师,才能带出高徒来。

在学生评改作文的活动中,教师必须做好充分的示范指导。

②互评研讨分组互评时,可以先前后四人一组<慢慢可变成同桌结对互评,最后独自操作自己评)。

向学生明确提出要求:8 / 12①每个人评改作文前要读三遍,第一遍以最快的速度浏览全文,了解文章全貌,边看边剔出错别字。

第二遍逐句逐段仔细修改,写上眉评、旁评。

第三遍一目十行扫视一遍,检查评改情况,在记录本上写下感受最深的评语。

②传给本组其他成员补改,重点是写出感受最深的一句话。

③传阅一遍后,针对每一篇作文每个人提出的看法,组员参考讨论。

④意见综合后,每个人负责一篇,结合五原则写出总评。

这时,教师作为主导,来回于各组,针对学生疑难,灵活指导如何评改。

对评改好的,及时给予肯定。

点拨学生评改讨论中遇到的一时不好解决的问题,与学生同行。

分组互评后,师生集中研讨,要求发言的同学事先要准备充分,在他阐述时,其他同学思考,他的发言是否言之成理,有无独到之处,是加以吸取还是存在异议,是否要与之辩论。

教师这时候就是一个主持人角色,要组织好更要引导好,既要充分肯定发言中的精彩高妙处,又要对发言中不确处给予指点。

既鼓励学生又要体现出研讨的特点,允许发表不同的见解。

在学生充分发言、辩论的基础上,教师根据作文评改的要求,进行较为系统的理性的小结。

把优缺点一一说足说透,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让学生明明白白,看得到,感受得到,能够理解,能够接受。

集中研讨是将学生对作文的评改认知从部分到整体,由分散到集中的过程。

这样,学生既扩大了阅读面,又提高了分析能力。

渐渐掌9 / 12握了写作知识,知道该些什么,不该写什么;该怎样写,不该怎样写。

学生在互相评改互相交流中渐渐悟出一些作文之道来,作文写作能力自然而然也就提高了。

③自改再创这是一个真正教会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的最关键的步骤。

作文回到自己手中,学生先读他人评语,再结合这次作文中自己获得的新知,这样学生便会在比较中鉴别了优劣,找到了新的增长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