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生态系统PPT
水葫芦
野荷花
香蒲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诗经· 蒹葭》
中养沼泽:营养状态中等,苔藓植物较多,但
未形成藓丘,地表形态平坦。
贫养沼泽:沼泽发育的最后阶段,由于泥炭层
增厚,沼泽中部隆起,高于周围,故称为高位 沼泽。水源补给仅靠大气降水,营养贫乏。植 物主要是苔藓植物和小灌木,尤以泥炭藓为优 势,形成高大的藓丘,所以这类沼泽又称泥炭 藓沼泽。
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
在水的过饱和下,动植物残体不易分解,土壤中有
机质含量很高。泥炭沼泽土的有机质含量高达60%90%,草本泥炭400%-800%,藓类泥炭可超过1000%。
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
湿地物种十分丰富,生物多样性中蕴藏着丰富的遗传资源,
在科学研究中都有重要地位 。
湿地具有巨大的景观价值,九寨沟、洞庭湖、鸟岛等都是著
水的交流不断地影响和改变着湿地生态系统。 水文条件导致独特植物的组成并限制或增种的多度。
湿地土壤:通常称为水成土,即在生长季足够长时
间内,在不排水的条件下是饱和的、淹水的或成塘 的,形成有利于水生植物生长和繁殖的无氧条件的 土壤。
多个无氧过程能降解有机物,将高分子质量的糖类
分解成低分子质量的可溶性有机化合物。
恢复示范工程建设重点是:
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改善流域和 湿地周边地区的生态状况,减少湿地的泥沙淤积。 在三江平原滞洪区、天津塘沽、衡水湖等地区实施 退耕还泽(滩)工程。在三江源、川西若尔盖高原、 新疆艾比湖、青海湖等地区实施恢复湿地植被工程。 对富营养化程度严重的湖泊湿地,通过湿地植被的 重建和恢复,改善湿地生态。在鄱阳湖、洞庭湖、 巴音布鲁克区域、居延海湿地、黄河中游、三峡水 库和密云水库等区域实施栖息地恢复工程。全面开 展珊瑚礁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工作和在沿海退化 红树林地区实施红树林恢复工程。
长 鸣 一 声 天 地 宽
鹤 从 芦 中 冲 天 飞
鳄 鱼 与 蜻 蜓
湿地减少的原因探究:
自然原因——气候干旱,使干旱、半干旱地区湿地
逐渐消失;海岸侵蚀,使滩涂湿地不断消失。 人为原因——人口急剧增加带来巨大的环境压力; 过度利用湿地动植物资源;大量开垦湿地;泥沙淤 积严重;环境污染;水利工程建设的威胁;引用物 种的干扰;城市化和旅游业的发展与道路建设等。
湿地的物种多样性
湿地最富有生物的多样性。仅我国有记载的湿地植
物就有2760余种,其中湿地高等植物156科、437属、 1380多种。湿地植物从生长环境看,可分为水生、 沼生、湿生三类;从植物生活类型看,有挺水型、 浮叶型、沉水型和飘浮型等;从植物形态看,有细 弱小草、粗大草本、矮小灌木,以及高大乔木。湿 地动物的种类也异常丰富,我国已记录到的湿地动 物有1500种左右(不含昆虫、无脊椎动物、真菌和微 生物),其中水大约250种,鱼类约1040种。鱼类中 淡水鱼有500种左右,占世界上淡水鱼类总数的80% 以上。因此,无论从经济学还是生态学的观点看, 湿地都是最具有价值和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
讲课人: 专业:环境工程 内容:湿地生态系统
湿地生态系统
关于湿地和湿地生态系统
湿地的分布
湿地类型
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 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 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 讨论:温室效应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红军走过的松潘沼泽地
松潘毛尔盖是红军长 征途中党中央留驻时 间最久的地方(整整 一个月),也是中央 召开政治局会议最多 的地方,还是红军长 征过草地时的出发地。
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
在人口爆炸和经济发展的双重压力下,20世纪中后期大量
湿地被改造成农田,加上过度的资源开发和污染,湿地面 积大幅度缩小,湿地物种受到严重破坏。为保护湿地,保 护湿地中的丰富物种,1971年2月2日建立了全球政府间保 护公约湿地公约。 保护措施: 1.加快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建设速度 2.创造有利于湿地资源保护的法制条件 3.摸清家底,建立湿地资源信息库 4.理顺关系,协调管理,综合治理 5.积极引导湿地周边群众参与湿地管理 6.避免盲目围垦和开发加强污染源的控制,防止水质恶化, 退耕还湖,使用无燐洗衣粉。
湿地生态系统是指地表过湿或常年积水,生长着
湿地植物的地区。湿地是开放水域与陆地之间过 渡性的生态系统类型,它兼有水域和陆地生态系 统的特点,具有其独特的结构和功能。
湿地是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森林、
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
湿地的分布
全世界湿地约有5.14亿hm2,约占陆地总面积的6%
水文:指研究自然界水的时空分布、运动变化规律
的一门边缘学科。 湿地生态系统的水文特征:
降水 地表径流 地下水 泛滥河水及潮 汐
(注入营养)
(带走生物、 非生 物物质) 湿地 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水的输入
蒸散作用 地表外流 注入地下水
水的输出
(保证水文的稳定性)(决定物理化学性质)
水周期
水运动 水滞留
湿地类型及其 特点
以优势植物命名:
芦苇沼泽,苔草沼泽,红树 林沼泽等。
根据其发育过程:
富养(低位)沼泽 中养(中位)沼泽 贫养(高位)沼泽 (注:上图为南太平洋红树 林沼泽,下图为泥炭地)
泥炭,又称黑土、草炭,是古代低温、湿地的植物
遗体,被埋在地下,经数千万年的堆积,在气温较 低、雨水较少或缺少空气的条件下,植物残体缓慢 分解而形成的特殊有机物,多呈棕黄色或浅褐色。 我国北方地区分布较多,南方地区只在一些山谷低 洼地表土下有零星分布。
讨论:温室效应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阿拉斯加沼泽地
北极岛
阿拉斯加沼泽地:阿拉
北极岛:随着年复一年
斯加在北美大陆西北端, 靠近北冰洋岸,气候严 寒。北冰洋沿岸及白令 海沿岸苔原广布,只在 夏季表面融解成沼泽地, 生长苔藓地衣。在阿拉 斯加的一处沼泽地,褐 色干燥沼泽边上长满了 翠绿色的莎草和其它喜 湿植物。
由于富含有机质,泥炭是一种很好的栽培基质。很
久以来,泥炭还被作为重要的燃料之一,主要用于 取暖,到了近代还被用于发电;由于泥炭(水藓类) 本身是一种特殊的材料,通过蒸馏后可制成活性炭, 用于净化沙质。 富养泥炭、中养泥炭、贫养泥炭。
富养沼泽:是沼泽发育的最初阶段,水源补给
主要是地下水,水流带来大量矿物质,营养较 为丰富。植物主要有苔草、芦苇、蒿草、柳、 落叶松、水松。
(Mitsch,1986). 湿地在世界上的分布,北半球多于南半球,且多分布 在北半球的欧亚大陆和北美洲的亚北极带、寒带和温 带地区。南半球湿地面积小,主要分布在热带和部分 温带地区。 加拿大湿地面积居世界之首,约1.27亿hm2,占世界湿 地面积的24%,美国有湿地1.11亿hm2,位居第二,其 次是俄罗斯、中国、印度。中国湿地面积为3848万hm2, 居亚洲第一,世界第四。 我国湿地类型多样,从寒温带到热带,从沿海到内陆, 从平原到高山,都有较为广泛的分布。总的状况是东 部湿地多,西部湿地少,湿地的地区分布不均匀。
湿地水文条件是湿地生态系统区别于陆地生态系统和
深水生态系统的独特属性,包括输入、输出、水深、 水流方式、淹水持续期、淹水频率。
湿地土壤是湿地的又一主要特征。 湿地生态系统的另一个特点是过渡性,具有显著的边
际效应。 边际效应:多发生在两类(水、陆)生态系统的 过渡带,或两种环境的结合部,由于生境的多样性增 加,经常出现一些特殊适应的生物物种,从而使这类 地带具有的物种更丰富。
世界最大的湿地
世界最大湿 地---纳尔沼 泽地 :潘塔 纳尔沼泽地 是世界上最 大的一块湿 地,位于巴 西中部马托 格罗索州的 南部地区, 面积达2500 万公顷。
湿地和湿地生态系统
《湿地公约》指出“湿地是不论其天然或人工,
永久或暂时的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 常有静止或流动,咸水或淡水,半碱水或碱水水 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过6m的海滩水域。”还 包括河流、湖泊、水库、稻田以及退潮时水深不 超过6m的沿岸带水域。
的溶化和再冷冻,冰原 冻土上堆了一层活动的 土壤。在北极岛,地面 上优美的沉积物和粗糙 的砂砾在不断转移和倾 斜,如同活跃土层在反 复扩张和收缩,它们推 推挤挤了数个世纪,形 成了圆圈和线路纵横交 错的迷宫,装饰着北极 岛。
冰原冻土:位于西伯利亚、阿拉斯加和南极洲的冰原冻土
(也叫永久冻结带)是终年积雪的严寒地带,环境十分严酷, 生物难以在此生存。但科学家现在发现,这些冰原冻土里还 是生存着很多种微生物,包括矽藻类、细菌、酵母菌、绀色 菌等,它们虽然长时间处于冰封环境下,但解冻后仍然能复 活。科学家就复活了冻土里冰封六十万年前的远古细菌。 随着全球变暖的加剧,这些永久冻结带将不再永久了。 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发布的一项研究报告指出,全球变暖 将使得北半球的永久冻结带冰石逐渐融化,并改变整个地球 的生态系统,加拿大、美国阿拉斯加和俄罗斯相关地区的建 筑、道路都将被摧毁。 在加拿大北极的一个冰岛上,温暖的水形成了越来越大的港 湾,且大有不断扩张之势。当富含碳的冻土有机质解冻,冰 化成水时,它们就会腐烂,释放巨大的温室气体,包括沼气。 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预测,到2050年,该永久冻结带的表 层将解冻一半以上,而到2100年,解冻率将超过90%。解冻 必将使得大量冰水流入北冰洋,并且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 等温室气体。
花湖
位于若尔盖县城西北约40公 里处,只是高原湿地中一个沼泽 湖而已,因为每年八月浅水中的 水草会在水中开出片片美丽的 小花而得名。花湖水面辽阔,水 看似不深但下面却是深不可测 的沼泽地,在阳光的照射下变幻 出不同的光影,动人心魄。湖边 生长着大片的芦苇丛,疏疏朗朗 的几笔就勾画出湖水的宁静与 沧桑。水中有专门为游人搭建 的木制栈桥,在这里拍出的照片, 与高原其他气势磅礴的画面相 比,显出一种特别的意境,很有油 画的效果。花湖还是我国珍稀 保护动物“黑颈鹤”的栖息地, 只要静静地坐在湖边,就能看见 黑颈鹤优雅的身姿掠过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