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昆虫备忘录》公开课精品教案

《昆虫备忘录》公开课精品教案

《昆虫备忘录》公开课精品教案备课素材【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的第四篇课文,包括4篇科普小短文。

讲的是四种昆虫:蜻蜓、独角仙、瓢虫和蚂蚱,揭示了它们各自的小秘密。

语言生动、有趣,很诙谐。

【作者介绍】汪曾祺,1920年3月5日生于江苏省高邮市,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

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汪曾祺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

1935年秋,汪曾祺初中毕业考入江阴县南菁中学读高中。

1939年夏,汪曾祺从上海经香港、越南到昆明,以第一志愿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

1950年,任北京市文联主办的《北京文艺》编辑。

1961年冬,用毛笔写出了《羊舍一夕》。

1963年,发表的《羊舍的夜晚》正式出版。

1981年1月,《异秉》在《雨花》发表。

1996年12月,在中国作家协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推选为顾问。

1997年5月16日上午10点30分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77岁。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复眼是相对于单眼而言的,是昆虫的主要视觉器官,通常在昆虫的头部占有突出的位置。

多数昆虫的复眼呈圆形、卵圆形或肾形。

它由多数小眼组成。

每个小眼只能形成一个像点,众多小眼形成的像点拼合成一幅图像。

在光线微弱时,物体也能成像。

家蝇的复眼约由4000个小眼组成,蝶、蛾类的复眼约有28000个小眼。

瓢虫为鞘翅目瓢虫科,圆形突起的甲虫的通称,是体色鲜艳的小型昆虫,常具红、黑或黄色斑点。

别称为胖小、红娘、花大姐(指二十八星瓢虫,这是一种害虫)、金龟,甚至因为某些种类分泌物带有臭味而俗称为臭龟子(但这也是混称)。

独角仙学名称双叉犀金龟,又称兜虫,其幼虫又有鸡母虫【蛴螬】之称,体形大而威武。

独角仙在中国一些地方较为常见,数量多可能危害森林。

在用途上,独角仙可作观赏,是常见的宠物,又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2008年,研究人员发现在不同条件下独角仙会变色,对研究智能材料有启示作用。

蚂蚱是蝗科,直翅目昆虫。

俗称"蚱蜢",种类很多,全世界有超过10,000种。

分布于全世界的热带、温带的草地和沙漠地区。

口器坚硬,前翅狭窄而坚韧,盖在后翅上,后翅很薄,适于飞行,后肢很发达,善于跳跃。

主要危害禾本科植物,是农业害虫。

【其他资料】关于昆虫谜语:小飞贼,水里生,干坏事,狠又凶,偷偷摸摸吸人血,还要嗡嗡叫几声。

——蚊子聪明玲俐白姑娘,自己动手盖闺房,闺房造得真灵巧,可惜门窗不会造。

——蚕头戴红缨帽,身穿绿罗袍,背上生双翅,爱脏腿长毛。

——苍蝇肚大眼明头儿小,胸前有对大砍刀,别看样子有点笨,捕杀害虫挺灵巧。

——螳螂有红有绿不是花,有枝有叶不是树,五颜六色居水中,原是海底一动物。

——珊瑚有个小姑娘,身穿黄衣裳,你要欺侮它,它就扎一枪。

——马蜂身体半球形,背上七颗星,棉花喜爱它,捕虫最著名。

——七星瓢虫身穿绿衣裳,家住百花庄,通宵织细布,人人喊它娘——纺织娘课后作业一、选字填空。

膜摸漠抚()()翅沙()路陆录马()大()目()句距具()子()离工()稠绸愁()密丝()()闷二、根据意思写词语。

1.思索、考虑。

()2.本文指慢慢地,也指诚恳、忠实。

()3.缝隙严密闭合。

()三、课文整体梳理本文我们认识了长着一对复眼的(),视觉非常灵敏;头上长着一只犀牛一样的角的(),力气很大;朱红色的硬翅上有小圆点的(),是益虫;还有你一捉它,就吐出一泡褐色的口水的()。

四、重点段落品析独角仙,在甲虫里可能算是最大的,从头到脚,约有两寸。

它的甲壳多为深色,挺硬的,头部尖端有一只犀牛一样的角。

这家伙,是昆虫里的霸王。

独角仙的力气很大。

北京隆福寺过去有独角仙卖,据说给它套上一辆泥制的小车,它拉着就走。

1.从第2自然段中,找出本段的中心句,用“”画出来。

2.你喜欢独角仙吗?理由是什么?五、制作昆虫备忘录你认识的昆虫肯定不少,仿照课文,也来做一做“昆虫备忘录”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抚摸膜翅沙漠马路大陆目录句子距离工具稠密丝绸愁闷二、1.琢磨 2,款款 3.严丝合缝三、蜻蜓、独角仙、瓢虫、土蚂蚱四、1.独角仙的力气很大。

2.喜欢,因为这只独角仙个头大,有一只犀牛一样的角,力气很大。

五、略。

《昆虫备忘录》创新教案【教学理念】了解文中各种昆虫的特点,找出感兴趣的地方。

体味文章语言的生动、有趣。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蜻蜓、瓢虫、独角仙、蚂蚱。

提问:图上的昆虫大家都认识吗?如果认识,给大家介绍一下吧!学生各抒己见,介绍这几种昆虫。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些昆虫,看看它们身上还藏有哪些秘密。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昆虫备忘录)。

2.质疑课题,看到课文的题目,你想知道什么?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预设以下几种答案:(1)课文揭示了这几种昆虫的什么秘密?(2)“备忘录”指的是什么?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师: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并标段,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争取把课文读正确。

2.听范读课文的录音,要求学生听准字音。

3.试着读课文。

展示阅读要求和提示: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画出文中不认识的字,借助汉语拼音品读,并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中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做到正确朗读课文。

学生按照要求朗读课文。

在学生读课文的过程中,(1)出示词语。

备忘录凡是距离款款黑绸膜翅益虫(2)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4.学习生字。

(1)约斑录凡距款绸膜瞎益自由读,指名读,师生纠正读音:注意读准翘舌音“绸”,前鼻音“凡、款、斑”。

(2) 识记生字。

你是如何识记这些字的?(4)熟字加偏旁:“巨+⻊=距”“周+纟=绸”“莫+月=膜”“害+目=瞎”。

(5)形近字比较。

如:绿一录风一凡斑一班(6)组词扩展:“款待款款有益益虫大约”。

(4)以多种形式认读词语,如猜读、开火车读等。

5.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师帮生,或生生互助,解决每个短文中不理解的词义。

三、交流讨论,重点感悟。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你感兴趣的内容:(1)“独角仙,在甲虫里可能算是最大的,从头到脚,约有两寸。

它的甲壳多为深色,挺硬的,头部尖端有一只犀牛一样的角。

”从上文中,你知道了什么?(独角仙个头大,甲壳硬,有一只犀牛一样的角。

)(2)除此之外,还写了独角仙的什么特点?(力气大)找出表现独角仙力气大的句子。

“据说给它套上一辆泥制的小车,它拉着就走。

”(3)“复眼”,想必是好多小眼睛合成一个大眼睛。

“想必”可以换成哪些词语?(一定肯定)“凡是有复眼的昆虫,视觉都很灵敏。

”文中提到有哪些昆虫有复眼?(蜻蜓、苍蝇)复眼有什么作用?(视觉变得灵敏)(4)“瓢虫,朱红的、瓷漆似的硬翅,上有小圆点,特别漂亮。

”这里抓住瓢虫的什么来写的?(颜色、硬翅、硬翅上的小圆点。

)(5)“挂大扁儿”是哪里人对什么的称呼?(河北人,尖头绿蚂蚱)(6)你喜欢蚂蚱吗?介绍蚂蚱时,一共介绍了几种蚂蚱?(两种蚂蚱:尖头绿蚂蚱和土蚂蚱。

)各有什么特点和有趣的地方?找出相应的句子读读。

都是从外形和动作来叙述的:B.尖头绿蚂蚱动作描写:“蚂蚱飞起来会咯咯作响,不知道它是怎么弄出这种声音的。

”(板书:咯咯作响)外形:“蚂蚱的膜翅是淡淡的桃红色的,非常好看。

”这句话写出了蚂蚱的什么?(膜翅的颜色很漂亮。

)(板书:膜翅漂亮的桃红色)B.土蚂蚱:外形:“身体粗短,方头,色黑如泥土,翅上有黑斑。

”这里抓住“土蚂蚱”外形上的什么写的?(身体、头、翅膀)(板书:身体粗短、方头、翅膀有黑斑)动作:“这种蚂蚱,抓住它,它就吐出一泡褐色的口水,顶讨厌。

”你认为哪些地方写得很有趣?(吐出一泡褐色的口水,“一泡”写出土蚂蚱的口水非常恶心。

)(板书:吐褐色口水)2.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小短文,读一读,读出喜爱之情。

4*昆虫备忘录教学目标:1 .能读通读课文,读准字音,学会默读课文2. 能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与大家分享并简单总结该种昆虫的特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一份昆虫备忘录。

3.具有对昆虫进行探究的欲望,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选择文中自己最喜欢的昆虫,总结该种昆虫的特征与大家分享教学难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一份昆虫备忘录教学准备:学生收集昆虫资料教师准备表格、图片卡、教学片课件、视频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视频激趣导入新课1.同学们,在生活中你们见过那种昆虫,有什么特点吗?(1)学生小组交流自己所知道的昆虫。

(2)各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全班交流。

2.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视频,看看你最喜欢哪一种昆虫。

(1)学生观看视频(2)学生交流自己最喜欢哪一种昆虫,并说明原因。

【设计意图:此处从学生感兴趣的地方入手,由图片、视频转向文字,给学生一个良好的适应过程,也容易激发学生兴趣。

】3.这节课我们将走进汪曾祺的文章中,看看他是如何用文字描述这几种昆虫的。

(1)学生了解作者简介(2)齐读课题《昆虫备忘录》二、初读课文读通读懂1.自由读通课文(1)默读课文,圈出生字(2)画出难度的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字词预设点:(1)膜翅益虫瓢虫马铃薯霸王蚂蚱鞘翅形态丝绸掌握咯咯作响黑斑褐色琢磨瞎款多种方式认识生字生词(2)磨[ mó ]1.摩擦磨合2.阻碍,困难3.消耗,消灭4.拖延,耗时间[ mò ]1.粉碎粮食的工具。

2.用磨将粮食加工成所需的状态。

3.掉转师提问在本课中“琢磨”应读哪个音3.接读课文,在读中正音。

4.梳理课文内容(1)课文讲了哪几种昆虫(2)为什么不以名字命名小标题(3)每种昆虫最显著的特点是什么?(4)通过瓢虫的描写片段,你还知道哪些昆虫是益虫,哪些是害虫?三、制作昆虫备忘录1.你最喜欢哪一种昆虫,说说原因。

2.如果不喜欢课文中出现的昆虫,可以从自己收集的资料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向同学介绍说明。

3.师出示范例,选择你最喜欢的方式,制作昆虫备忘录预设:(1)表格式(2)图片文字说明式(3)文字记录式例:瓢虫又名花大姐,膜翅是黑色的,硬翅是朱红色的,并且上面有小圆点,有吃蚜虫的益虫,也有吃马铃薯叶的害虫。

【设计意图:采取多种方式,不拘泥于形式,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制作昆虫备忘录,此时动手能力与动脑能力兼得,又可以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

】四、质疑探究、资料补充1.读了课文,你还想了解些什么?(1)学生提出问题如:什么是复眼、蚂蚱飞起来为什么发出咯咯声、独角牛为什么只有一个角、有没有其他颜色的瓢虫。

(2)交流解决2.出示视频资料补充小结:同学们,如果你对大自然中的昆虫感兴趣,想进一步探究,请在课下阅读杨红珍《走近大自然》之《探秘昆虫世界》,进一步了解千姿百态的昆虫和它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相信你对昆虫世界有更多的了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