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矿质营养与土肥水管理
安徽农业大学果树学重点实验室
安徽省果树学重点学科
一、施肥
⏹(一)葡萄需肥特性⏹(二)葡萄的营养特点⏹(三)葡萄树营养元素⏹(四)葡萄的施肥技术
(一)葡萄需肥特性
⏹1、葡萄对环境的要求
⏹是落叶的多年生攀缘植物,在充分的光照条件下,
果实的含糖量高、口味好、产量高。
⏹葡萄是喜干忌湿植物,一般年降雨量在600~800毫米
地区最适于发展葡萄。
⏹葡萄对土壤的适应性很强,除含盐量较高的盐土外,
在各种土壤上都可生长。
⏹2、葡萄的营养特性
⏹(1)葡萄的根系特性
⏹葡萄是蔓性果树,具有生长旺盛、极性强烈,营养器
官生长快速,根系也较发达。
⏹根系因繁殖的方法不同,根系的分布有一定的差异。
⏹葡萄的根为肉质根,可贮藏大量的营养。
⏹当土温适宜时,地上部还没有萌发,葡萄的根系已开
始吸收养分和水分,使枝蔓的新鲜剪口出现伤流液。
⏹(2)葡萄对营养的需求特性
⏹与其它果树相比,对养分的需求既有共同之处,但也
有其自身的特点。
⏹具有早期丰产性能,定植第二年即可开花结果,第三
年即可进入丰产期。
⏹研究表明:每生产100千克果实,葡萄树约需要从土壤
中吸收0.3~0.6千克的氮素、0.1~0.3千克的五氧化二磷、
0.3~0.65千克的钾素。
(二)葡萄的营养特点
⏹葡萄为喜肥果树:对养分吸收量大,每生产100千克果
实吸收的氮、磷和钾,大致为0.30千克N,0.15千克
P 2O5,0.36千克K2O。
⏹葡萄为喜钾果树:吸钾量比其他果树高,为梨的1.7倍,
苹果的2.25倍。
整个生长期间都需要大量的钾素,尤其在果实成熟期间需要量最大。
⏹养分平衡条件下,才可能达到高产:每公顷产22500千
克以上的葡萄园,叶柄养分平衡指标分别为
K*100/(N+P+K)≥70,N*100/(N+P+K)≤25,K/Mg≥1.84,K≥1.7%,Mg≤1.0%。
(三)葡萄树营养元素
氮 磷 钾 钙 硼 锌
镁
铁
铜
其他营养元素
葡萄缺素示意图
1、氮(N)
⏹适量供氮能使幼树枝叶繁茂,树体生长迅速,并使成
年树的芽眼萌发提早,坐果率增加;
⏹氮素过多时,由于枝叶徒长会消耗大量碳水化合物,
造成落花落果,并易受病害侵袭。
尤其是生长后期氮素过多,常延迟果实差色,香气减少,使品质下降。
绝对含量以叶中最多,占树体总氮量的38.90%,其次为果实,老
枝中最少。
从相对量上看,以叶片和新梢中最多,果实中最少。
表1 5年生葡萄1年内每0.1公顷三要素的吸收量
器官
年生长量 (千克) 氮 (千克) 磷 (千克) 钾 (千克) 果实
1500 2.55(10) 2.10(8) 7.50(29) 新梢
187 0.82 0.34 0.52 老枝
43 0.16 0.07 0.13 新根
268 1.96 0.75 0.57 叶
430 3.35 0.90 1.51 合计
2428 8.84 4.16(5) 10.23(12)
⏹据分析,一年中葡萄树体中氮素的吸收情况是:在4月
萌芽期后,便开始吸收氮素,并随生长的增加而增多,如果将成熟期的吸收总量为100%,则萌芽期为12.9%,至开花期为51.6%,开花期前约为全年吸收量的一半,到果粒增大期大部分已吸收。
⏹进入着色期只有果穗含氮量增加,而这种增加是叶片
和老组织中的氮转移到果穗。
基肥中的氮素占全年吸收量的大部分,是在开花期和生长前半期
被吸收,基肥中氮素对前半期的发育影响较大,其肥效在开花之后至全熟之前的阶段内较早消失(图1
)。
图1 不同生育期氮素的吸收曲线
⏹土壤中氮素的吸收,以基肥氮素吸收作对照,开花期
以后的生长后半期吸收率较高。
⏹在萌芽期比基肥氮素低,在开花期大体相同,成熟期
土壤氮素供给率较高。
2、磷(P)
⏹在葡萄生长发育的任何时期均需要磷,但需要量以后
期为多。
磷对花粉受精的重要性。
⏹磷可提高叶片的光合效率,从而使葡萄的穗重、粒重
增加,并提高果实中果汁及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
⏹磷还能促进花芽分化和须根的发生、生长,促进枝蔓
和果实成熟,提高植株对寒冷、干旱、病虫害的抗逆性。
⏹磷对副梢的发生有明显的影响,采用多次结实时,施
用磷肥有重要作用。
⏹但葡萄磷素水平也不宜过高,磷素过多,可导致铜、
锌的缺乏。
⏹葡萄对磷的需求量远较氮、钾少(表1),为氮的50%,
钾的42%。
葡萄缺磷导致生长缓慢,结的果串减少。
3、钾(K)
⏹葡萄需钾量很大,提高抗寒抗病能力。
据试验统计,
单施氮肥的果穗病害率16.9%;单施磷肥的为3.63%;
单施钾肥的完全没有病害烂穗现象。
⏹钾素充足还可促进浆果成熟,有利于养分向浆果转移,
使糖分含量增加。
据报道,施钾处理含糖量提高
1.4%~1.5%。
⏹此外,钾能促进果实中芳香族化合物和色素的形成,
降低含酸量,提高出酒率。
⏹钾的吸收在整个生长期内均能进行,但随着浆果的膨
大,吸收量明显增加。
由果粒膨大到着色,茎叶中的钾不断向果实内移动。
⏹在葡萄的生育后期,浆果和果柄中的含钾量变化,有
着一定的数量关系,例如,在浆果成熟时,每100克果肉中的含钾量从3400毫克减少到900毫克,而100克果柄中却累积了3200毫克钾。
从这种相关性可知,在浆果形成和成熟过程中,果穗各部分的含钾量出现了再分配。
因此,浆果旺长期,增施钾肥尤为重要。
4、钙(Ca)
⏹葡萄需钙量比其他果树大,果实中含钙高达0.57%,
远高于苹果、柑橘和梨。
⏹钙对分生组织的生长,尤其是对根尖生长及其功能的
发挥是必不可少的。
⏹对于欧亚种葡萄,充足的钙能增加浆果的糖分和香味,
所以种在石灰质土壤上的葡萄品质较好。
根部停止生长,不长根毛,甚至腐烂;此外,缺钙浆果不耐贮藏,产量明显下降。
喷施钙肥可使茎蔓顶枯病治愈率达60%以上。
⏹在北方土壤以及南方海涂和其他石灰质土壤上,含钙
丰富,加之葡萄园常用农药波尔多液(含石灰),所以葡萄缺钙并不常见。
对pH较低的酸性红黄壤,应施用一定量的石灰,既可调节土壤酸度,又能改善葡萄的钙素营养。
⏹钙的吸收贯穿葡萄的整个生长期。
生长初期吸收量开
始增加,开花后迅速增长。
其中,叶片、一年生枝条、老根吸收量大。
进入成熟期后,仍能持续吸收,但此期主要进入茎叶,对果实作用较小。
5、硼(B)
⏹葡萄需硼量高,只有当土壤有效硼含量大于0.5毫克/千
克时,葡萄植株才能正常生长发育。
⏹硼能促进花粉形成和萌发,提高浆果中的维生素和糖
的含量。
此外,硼还能增强葡萄植株的抗病性。
⏹葡萄缺硼症状可在早春和夏季出现。
早春萌芽后不久,
就可发现植株的缺硼症状。
多在初夏至仲夏,即开花前数周至开花后数周出现病症。
6、锌(Zn)
⏹葡萄对锌也比较敏感。
锌除影响生长合成外,能提
高枝蔓束缚水的能力,增强葡萄果实中的维生素C含量,并使果实成熟一致。
⏹浆果为白色的品种对缺锌尤其敏感,
7、镁(Mg)
⏹葡萄对镁的需要量较多,叶片含镁0.23%~1.08%,浆果
含镁0.01%~0.025%。
⏹供镁充足能提高磷酸酶和葡萄糖转化酶的活性,促进
碳水化合物代谢,增加浆果糖分及维生素A、C的含量。
⏹酸性土上的葡萄园易缺镁,主要是有效镁合量低。
此
外,雨量多,质地砂,饵殖质含量低的土壤上,因有效镁遭淋洗,葡萄也容易出现缺镁症。
⏹镁从果实着色期到成熟期吸收量大,以叶片、一年生
枝、新根吸收量较多。
8、铁(Fe)
⏹铁在葡萄叶绿素形成、呼吸和能量代谢中,是不可缺
少的。
⏹缺铁与品种关系很大,“康拜尔早生”、“白玫瑰
香”、“皇家”等品种易出现缺铁症。
⏹实际上,葡萄缺铁失绿时,叶片全铁含量往往不低,
主要是叶片内有效铁含量不足所致。
9、铜(Cu)
铜元素是许多氧化酶的组成成分,可在酶的转化中通过本身的氧化与还原起媒介作用。
因葡萄经常喷洒波尔多液,故不表现缺铜。
10、其他营养元素(锰、铬、钼、钨、钛)
⏹此外,近年研究发现,铬、钼、钨、锰、钛对葡萄有
特殊影响。
其中,铬、钼、钨有相似的生物学效应,即在花前和浆果成熟初期施用这三种元素,能改善品质,提高浆果含糖量;
⏹铬能促进新梢生长,钨能促进枝蔓成熟。
钼、锰、钛
能增加叶绿素含量和叶片光合效率,从而,使坐果率提高,果实品质获得改善。
⏹钛和锰还能使浆果成熟度一致,维生素C含量增加。
11、营养诊断与矫治
(四)葡萄的施肥技术
1、原则
◆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
◆所施用的肥料不应对果园环境和果实品质产生不良
影响。
◆必须是经过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登记或免于登记的肥
料。
◆提倡根据土壤和叶片的营养分析进行配方施肥和平
衡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