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全套

2019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全套


考点二 地图
基础梳理 地图 1.地图概念
2.基本要素
概念:表示 _图__上__距__离__比__实__际__距__离__ 缩小的程度
比例尺 表示方法: 数字式、
文字 式
线段式、
意义:比例尺分母越大,比例尺 越小 , 图幅相同时表示的范围就 越大 ,内
容就越 _简__略__
方 有经纬网:经线表示 南北 ,纬线表示 东__西__ 向 有指向标:指向标箭头指示 _北__方__
C.1/10 000 000
D.1/100 000 000
(2)四组图中,哪一幅南北纵向通过了我国大陆地
势最低处附近
()
A.甲组图
B.乙组图
C.丙组图
D.丁组图
答案 (1)C(2)A
考点三 地图的种类
基础梳理
地图的种类
1.地形图 (1)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在地图上,把
海拔相同的点连成的线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剖面线分别为甲组沿89°E,乙组沿120°E,丙组沿
32°N,丁组沿42°N,四图图幅大小相近。回答(1)
~(2)题。
(1)在乙组图上,杭州(30°N,120°E)和山海关
(40°N,120°E)的图上水平距离为11cm,那么乙组
图的水平比例尺约为
()
A.1/1 000 000
B.1/1 100 000
d.工业区、居民区选址 工业区宜建在地势平坦开阔的地形区,且交通便利, 水源充足,接近资源;同时,应考虑风向、河流流 向等因素,以求最佳区位。居民区最好建在依山傍 水,地势开阔平坦的向阳地带,并且要交通便利, 远离污染。
强化专练 3.读“某地等高线图”,回答(1) ~ (2)题。
(1)图中MN、XY的交点,在剖面图上对应的点是
一般地图:用“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判定 图例:符号如“ ”表示国界 注记:数字和文字
规律总结 1.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和内容详略的关系
(1)图幅大小相同时 ①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小,内 容越详细。 ②比例尺越小,地图上所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大,内 容越简略。 ③大范围地图多选用较小的比例尺,小范围地图多 选用较大的比例尺。 (2)实地范围相同时 ①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越大,内容越详细。 ②比例尺越小,图幅面积越小,内容越简略。
(1)图中所示地区山脊的基本走向为 ( )
A.东北—西南向 B.东西向
C.西北—东南向 D.南北向
(2)图示山体主峰的西北坡地形特征是 (
)
A.上、下部均陡峭
B.上部较陡,下部较缓
C.上、下部均平缓
D.上部较缓,下部较陡
解析 第(1)题,山脊处的等高线向地势较低处(等 高线上的数字注记较小)凸出,可先据此确定山脊,然 后根据一般的定向方法确定其走向。第(2)题,等高 线密集,表明坡度陡峭;反之则意味着比较平缓。图示 山体西北坡等高线上密下疏。 答案 (1)A(2)B
形图”,回答(1)~(2)题。
(1)为把铝土矿石运到火车站,计划修一条公路,
合理的选线是a、b、c、d中的
A.a
B.b
C.c
( C) D.d
解析 在四条公路选线中,a、b线路穿越山地,坡
度大;d线路距离太远;只有c线路穿越的等高线较
少,大部分路段与等高线平行,坡度小,而且距离较
短,因而最为合理。
(2)图中有四座水泥厂,原料主要来自采石场,产
()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若该地区位于一拟建水库的库区内,计划蓄水位可 达海拔175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最高水位时,小部分面积被淹没,将出现一个岛屿 B.a、b、c、d四个居民点中,只有d居民点可以不搬迁 C.最高水位时,将出现两个小岛,b、c、d三地将被水
淹没 D.a、b、c、d四个居民点都不必搬迁,改为从事旅
坡度陡缓 等等高高线线密稀集疏处处,,坡坡度度
_陡__ _缓__
山顶:闭合等高线数值从 _中__心__
向四周逐渐降低
盆地(洼地):闭合等高线数值从
中心 向 四周逐渐升高
地形种类 鞍部:两个山顶之间的低地
山脊:等高线的凸出部分指向数
值 低处
山谷:等高线的凸出部分指向数

高处
(2)分层设色地形图
(3)地形状况与区位选择 常见的综合问题是以地形图为背景,要求在图上设 计、选择所需的“点”“线”“面”,以及给予科 学的分析评价。 ①选“点”:要根据要求考虑所选点的位置、海拔 及周围的环境等。如选择气象观测站,就要选择地 势适中、地面较开阔、周围没有或很少有其他地理 事物屏障的地点。海港码头应选择海水较深且避风 的海湾,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造成航道淤积。 疗养院应建在地势坡度轻缓、气候适宜、空气清新 的地方。
,所属
的纬度地带是

(2)图中C点的地理坐标是
,所属的半球

,C点和D点之间的距离为

(3)图中F点的地理坐标是
,所属的半球

,所属的纬度地带为
,F点在E点的
方向。
(4)图中A点在C点的
方向,E点在C
点的
方向。
解析 利用经纬网定方向、定位置、划分半球是解 题的关键。 答案 (1)(15°S,15°W) 南半球、东半球 1 110千米 低纬度 (2)(60°S,170°E) 南 半球、西半球 275千米(或277.5千米) (3)(70°N,180°) 北半球、西半球 高纬度 东北 (4)东北 西北
A.正北 B.西北
C.东北
() D.正南
(2)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不能看到丙村的地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第(1)题,要注意图上指向标的指示方向,
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第(2)题,④地与丙村之
间有山脊阻挡,故其地不能看到丙村。
答案 (1)C(2)D
考向二 等高线图的应用 【例2】 (2019·天津文综)读“冀北某地等高线地
品主要外运,若在环境整治中只保留一座,应保留
A.甲
B.乙
C.丙
( D) D.丁
解析 水泥厂对空气污染严重,在四座水泥厂中,
丁厂距离居民点较远,且在与冬夏盛行风向垂直的郊
外(华北地区冬季盛行西北风,夏季盛行东南风),
对环境污染最小,故可以保留丁厂。
规律总结 1.等高线地形图中交通线路的选线原则 公路、铁路等交通线的选择要在坡度较缓地区,注意 避开山地、山脊而沿等高线延伸,同时尽量少占农田, 减少弯曲程度。 2.两点间的通视问题 通视问题可以通过作地形剖面图进行判断,在地形剖 面图上由观测点的投射点向目标点的投射点绘直线, 若直线没有被任何地物所切断,表示通视良好,否则 不能通视。如下图所示,由点s′向点c′
织而成的网
经纬网
定 位__置__
意义 定 _方__向__
算 _距__离_
半球
赤道
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

划分 20°W、160°E两条经线把地球分为东、
西半球
归纳总结 列表归纳经纬网的作用
强化专练 1.读下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点的地理坐标是
,所属的半球是
,B点与A点之间的距离为
②水文特征 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大;陡崖处有时形 成瀑布;河流的流量还与流域面积和所处的迎风 坡、背风坡有关,河流流出山口常形成冲积扇。 (2)判断气候特征 海拔高的地区应考虑气温的垂直变化,山地应考 虑迎风坡、背风坡的区别。盆地、谷地不易散热, 易出现大气污染事件,盆地有时也容易引起冷空 气的滞留等。
2019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全套
2.地球仪
纬线:都是④ 圆 ,长度自赤道向两极
⑤ 递减 ,指示⑥ 东西 方向
纬线(度) 纬度:自⑦ 赤道 向南北各分作90°
与经线 (度)
经线:都是⑧
半圆
,长度⑨ 相等
,指
示⑩ 南北 方向
经度:自 本初子午线向东西各分作
180°
概念: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
(3)地形剖面图:直观地表示某条剖面线上地势 起伏 和坡度 _陡__缓__
2.其他地图:如政区图、交通图、气候图、人口图,都 是反映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
深化探究 1.不同地形等高线特征
2.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应用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或地形剖面图)反映出来的地 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陡缓、山脉走向、阴坡、 阳坡等特征,综合分析气候、地形对人类生产、生 活的影响。 (1)判断水系、水文特征 ①水系特征 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 山脊常形成河流分水岭,山谷常有河流发育,等高 线穿越河谷时向上游弯曲,即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 出方向相反。
(3)极值——某区域海拔最大或最小情况,显示该区 域地势起伏大小。 (4)弯曲处——等高线向地势低的方向凸,为山脊; 相反则为山谷。 (5)局部小范围闭合等高线——高度不在正常范围内, 其特点是“大于大的”或“小于小的”。
【预测1】 (原创题)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回答问题。
(1)丁地位于丙村的方向
游业和渔业
解析 MN、XY交点海拔高度是200~250米,再沿 两条剖面线分别可找到对应点是②和③。水库蓄水到 175米时,a、b、c、d四地只有d点海拔大于175米。 答案 (1)D(2)B
考向调研
考向一 等高线的判读 【例1】(2009·上海地理)地形等高线的弯曲与疏密
蕴含着许多关于地形的信息。下图是“某地区等高 线地形示意图”。
绘直线,直线没有被任何地物所切断,表示通视良 好。而图中b′位于阴影区,说明s点不能通视b点, 所以村落b对于s点为不通视。
②选“线”:主要有交通线(公路、铁路)、引水 线和输油管线的选择等。 a.选择交通路线的基本要求: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 既要考虑距离长短,又要考虑路线平稳(间距、坡 度等),一般是在两条等高线间绕行,只有必要时 才可穿过一、两条等高线;尽可能少地通过河流, 少建桥梁等,以减少施工难度和投资;避免通过断 崖、沼泽地、沙漠等地段。通往山顶的公路,往往 需建盘山路,一是可以减小修路的工程量;二是道 路比较平坦,利于车辆行驶;三是不会造成水土流 失。在两点间修建缆车索道,在计算其长度时,不 仅要根据比例尺算水平距离,还要考虑到两点的高 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