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本科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毕业论文张恨水小说《纸醉金迷》中田佩芝形象分析

本科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毕业论文张恨水小说《纸醉金迷》中田佩芝形象分析

张恨水小说《纸醉金迷》中田佩芝形象分析目录一、田佩芝的性格心理特点1(一)田佩芝好强的个性 1(二)田佩芝的爱慕虚荣 2 (三)田佩芝不知人、不自知、缺乏自省意识 3二、田佩芝悲剧形象社会原因分析4三、田佩芝形象的启示和意义 6 注释 8参考文献 8张恨水小说《纸醉金迷》中田佩芝形象分析内容摘要:《纸醉金迷》是张恨水对国民党统治时“陪都”重庆市民醉生梦死的生活创作的一部章回体小说,是张恨水后期最具影响力的作品。

小说中张恨水描写了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物,每个人物都各具特色。

田佩芝是张恨水在特殊年代下塑造的悲剧角色,命运的捉弄让田佩芝由一开始有理想、有抱负的女大学生沦为一个交际花。

本质善良的她在充满诱惑的年代没有经受住金钱和虚荣的诱惑,对她来说也是一种无奈的境遇,一个女人由理想到现实的过程。

她对物质生活的渴求和精神世界的迷失是造成悲剧的一部分,残酷的现实世界让田佩芝一步一步走向一条不归路。

作者透过田佩芝这一典型人物形象揭示了动荡的社会,讽刺社会的黑暗。

田佩芝的沉沦形象对当代的女性有着一定的启示和警示意义。

关键词:纸醉金迷;沉沦者;田佩芝;性格心理;社会因素Zhang Hen shui's novel" lead a voluptuous life" in Pei Chi image analysisAbstract:" Lead a voluptuous life" is Zhang Henshui of the Kuomintang" capital" Chongqing citizen befuddled life writing a chapter novels, is the most influential works of the late Zhang Henshui. In the novel Zhang Henshui describes the society of every hue characters, each character has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Tian Peizhi Zhang Henshui in the special age shape 's role in the tragedy, fate let Tian Peizhi started by ideals, aspiring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become a social butterfly. Essential goodness in her seductive time did not stand the temptation of money and, she is also a kind of helpless situation, a woman from ideal to reality in the process. She was living on craving and the spirit world is part of a lost tragedy, the cruel reality of the world to let Tian Peizhi step by step toward a road of no return. Author Tian Peizhi through this typical image reveals the turbulent social satire, the darkness of society. Tian Peizhi sink image of contemporary women have certain enlightenment and warning significance.Key words:Lead a voluptuous life; sink; Tian Peizhi; personality psychology; social factors二〇一一年六月二十日论文(设计)题目张恨水小说《纸醉金迷》中田佩芝形象分析学科分类(二级)题目来源(a.教师拟题;b.学生自拟;c.教师科研课题;d.其他)b本选题的根据:1.本选题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一直以来,对于张恨水作品的研究,常集中于他在二三十年代创作的社会言情小说,对于其四十年代在重庆生活时期的关注甚少,《纸醉金迷》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

在这一时期张恨水的思想和作品的主题较前一时期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他用尽量真实的笔墨描绘着抗战时代的重庆,试图通过对社会现实生活的叙述,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实现自己对于人生、社会问题的拷问。

小说抓住了抗战时期陪都的社会大背景,描写了各色人物在时代潮流冲击下的命运变迁和灵魂的颤动。

剖析了田佩芝的社会角色,是命运的捉弄让她最终走向沉沦、堕落,可以说是当时的历史大环境造就了这个悲剧人物。

田佩芝只是社会上一群人的代表,作者透过田佩芝这一典型人物形象揭示动荡的社会,讽刺社会的黑暗。

张恨水敢于近距离地揭示出现实社会中的种种污秽不堪现象的胆量,小说中关于当时事件的生活事实的细节材料,具有十分宝贵的认识价值,可以让人们从这些琐屑的生活边角料中看出历史的真相。

田佩芝的堕落形象对当代女青年有一定的启示和警示作用,研究田佩芝的形象,也是我想通过田佩芝这一沉沦形象,展现出作者想要抨击的社会,启示当代女性对命运的思考。

女孩不能利用自己美貌来获取安逸的生活,要合理的利用美貌,千万不要因为自己短暂的美貌让自己沉沦堕落。

田佩芝因爱慕虚荣、自私自爱、好赌成性、淫荡堕落,一心只想走进上流社会甚至连自己的孩子都不管。

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利,但不能蒙蔽自己的双眼,让精神凌驾在物质之上。

2.本选题的研究现状和自己的见解《纸醉金迷》是张恨水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以强烈的正义感创作出来的。

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尽管对该作品的研究比较多,但研究的视角和领域各不相同。

如高希希导演根据杨晓雄改编的张恨水小说《纸醉金迷》拍摄成为电视剧,那些原著中昏昏沉沉的、压抑不已的角色都被披上一缕或雅或俗的浓烈色彩。

田佩芝在原著中有的只是爱慕虚荣的躯壳,但电视剧给了她复杂的元素。

本文在吸取前人对《纸醉金迷》的研究基础上,通过对张恨水的写作意图和对张恨水笔下的女性形象的分析,启示了女性对人生方向的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

“纸醉金迷”原意是让闪光的金纸把人弄迷糊了,形容叫人沉迷的奢侈繁华环境。

张恨水用“纸醉金迷”做主题,充分准确的抓住了人们在陪都这一特殊环境下生活的实质。

小说再现了无可救药的国民党后期统治时的混乱局面,人们迷失在倒卖黄金炒作债券的金融漩涡中。

小说以田佩芝的感情纠葛为线索,以社会倒卖黄金抄债券为舞台,官员贪污、商人投机、女人做拆白党,一切只为金钱,金钱决定一切。

田佩芝是这个病态的社会中极具代表性的人物,作为女人她很平凡,与所有女人一样想做个好女人、做位贤妻良母,可是残酷的现实让她与好女人擦肩而过。

张恨水用批判的角度来写田佩芝,她是让人咬牙切齿的恨,她也很可悲,她奋不顾身的跳进自己一手挖的陷阱里最后并没有落得什么好下场;然而她也是值得同情的,她走向沉沦之路既有自身原因,同时也是这个社会让她走向沉沦。

一、田佩芝的性格心理特点小说中的田佩芝本是一个普通人家的平凡女子,由于命运的捉弄,也由于自身性格的缺陷,致使她的人生充满曲折和坎坷,一步步走向生活的底层,成为乱世中的一个悲剧人物。

田佩芝的人生之所以以悲剧收场,与她自身的性格和心理特点有密切的关系。

小说中的田佩芝争强好胜从不服输不甘居人下;她向往上流社会的奢侈生活,羡慕有钱人的生活有点小小的虚荣心;田佩芝总是经不住花花世界的诱惑一错再错看不清别人的丑恶嘴脸,还把害自己的人当恩人;失败了一次又一次,从不曾反省自己,继续爬起来往错误的人生道路继续前行,正是她这样的性格和心理使她主动的陷入沉沦之路。

(一)田佩芝好强的个性小说开头田佩芝是个高中不曾毕业的学生,她热爱学习、渴望学习,然而残酷的现实打破了她这个简单的理想。

武汉沦陷,中央政府迁入重庆,作为陪都的重庆容纳了大量迁入人员,各地高校也纷纷迁入重庆,田佩芝就读的学校也不例外,前往重庆的路途是遥远的,并且一路危机重重。

在那硝烟弥漫的抗战年代,多数是放弃他乡求学的机会,因为,此时生存问题往往比学习重要得多。

田佩芝却没有放弃,即使知道求学的道路充满危险、路途遥远、艰苦与困难,她毅然前行。

如果不是她好强的个性,是不可能做到这样不畏艰辛,跋山涉水远赴他乡求学的。

在前往重庆的路途中,为了寻找依靠能够生存下去,她嫁给了一位年纪比她大的很多的穷公务员——魏瑞本,并且事后知道自己只是抗战夫人,这一身份,影响到她的意志上的极不安定。

她的身份虽然是尴尬,但是她仍然为丈夫生下一儿一女,她的家庭只是重庆普通家庭,爱她的丈夫给她的却很多。

但是由于魏的懦弱,田佩芝的虚荣,两个人在纸醉金迷的花花世界里,上演了贫穷夫妻百事哀的普通百姓故事。

她知道家庭不如人,可是在外面还是把自己打扮得和阔太太一样,让人丝毫看不出她的窘迫。

“田佩芝看到别人住洋房可以住带花园式的房子,她心里羡慕得要死,她每次看到这些,就会发生一种感慨,论知识,论姿色、论年岁,她都这些妇女强好多倍,然而自己却住在冷酒铺后面的吊脚楼上,因此她是极不愿到这些有钱人住的地方,到这些地方一趟,她觉得自己的眼睛受的刺激够了不能再刺激了,就扭身离开。

”①正是她的不愿不如人好强的个性让她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田佩芝的经历坎坷,但她很少在别人面前流眼泪,总是把自己伪装起来。

故事写在纸上总会有一个结局,故事写在心里那便是无人知道的结局了,田佩芝就是这样喜欢把自己藏起来,藏在秘密里生活,直到东窗事发。

一次,魏端本出差时还不忘让人给她捎水果,她看了丈夫写给自己的信心里动荡一下,觉得一股热气上冲,直入眼眶,当她眼泪快要流出了的时候想到面前还有别人,就立刻用一种极不自然的笑容,把那快要哭出来的意味挡住。

一位女人被人疼爱的感觉真的很幸福,感动时就会想笑想哭心里装着满满的幸福感,全然不会在乎外在环境,可见田佩芝虽然感动但是她却是很理智的看清周围。

田佩芝是个性强极了、爱极了面子,不愿意把柔弱的一面展现在别人面前。

(二)田佩芝的爱慕虚荣田佩芝与魏端本的家庭只是重庆普通家庭,爱她的丈夫给她的却很多,她不用烧饭,不用洗衣,不用带孩子,还有佣人伺候,她总睡到自然醒,闲暇时她会看看自己喜欢的小说,去打打牌消遣一下无聊时光,去听听戏,她的生活虽然不是大鱼大肉,但也能满足温饱,在战乱年代这样生活也就很不错了,她可以说是幸福的,可是她还是有一点不知足向往更好的生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