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学综合练习题医学微生物学综合练习题(2010)一、名词解释1.病原生物(微生物)2.溶原性细菌3.菌血症(败血症、毒血症、脓毒血症)4.抗“O”实验(肥达实验、OT 试验)5.病毒体6.垂直传播(水平传播)7.Dane颗粒8.内基小体9.消毒10.温和噬菌体(前噬菌体、毒性噬菌体)11.转化(转导、接合、溶原转换)12.质粒13.朊粒14.抗原漂移(抗原转换)15.正常菌群(菌群失调、医院感染)二、问答题1.结核杆菌的致病物质包括哪些?2.指出哪些血清指标说明HBV “大三阳”?有什么意义?3.简述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及功能4.简述预防HIV(或HBC)感染的主要措施5.简述干扰素的抗病毒机制6.简述破伤风的主要预防措施7.比较金黄色葡萄球菌与溶血链球菌感染的主要病原特征8.流感为什么会大流行?9.外毒素的主要特性是什么?10.如何解释OT试验结果(或肥达实验)?三、多项选择题(说明:以下每题至少有二个以上答案,选错或漏选均不得分,但不扣分)1.细菌的特殊结构有A 中介体B 菌毛C 鞭毛D 芽胞E 荚膜2.细菌的基因转移与重组方式主要有A 转化B 转导 C溶原性转换 D 接合 E转位3.引起人类疾病的厌氧芽胞梭菌有A 肉毒梭菌B 产气荚膜梭菌C 破伤风梭菌D 双岐杆菌E 结核杆菌4.关于内基小体A 对于诊断狂犬病有价值B 存在于细胞质中C 嗜碱性D嗜酸性E 对于诊断艾滋病有价值5. 需要巧克力(色)培养基培养的细菌有A 产气荚膜梭菌B 脑膜炎球菌C 金黄色葡萄球菌D淋病奈瑟菌 E 大肠杆菌6. 细菌生长曲线包含A 迟缓期B 对数期C 稳定期D 衰亡期E 隐蔽期7. 可作为结核菌素试剂的有A OTB SPAC BCG-PPDD BCGE PPD-C8.属于细菌的特有化学物质:A LPSB KDOC DNAD DPAE DAP9.可用巴氏消毒法的是A 玻璃器材 B牛乳 C 医院处置室 D 药厂车间 E 酒类10.沙门菌引起的疾病有A 菌血症 B败血症C肠炎型食物中毒D 肠热症 E溶血尿毒症11. 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A 噬菌体 B 寄生虫C 支原体D 立克次体E 衣原体12. 与致病有关的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包括A热原质B毒素与酶C抗毒素 D抗菌素E细菌素13. 细菌的基因转移重组可通过A 转化B 碱基置换C 转导D 溶原性转换 E接合14.与链球菌感染有关的疾病有A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B 猩红热 C风湿热D淋巴管炎 E波浪热15.可经血液传播的病毒包括A HIVB HBVC HCVD HSVE HEV16.关于索状因子的正确的表述:A 分枝菌酸和海藻糖结合的一种糖脂B 能使结核分枝杆菌相互粘连C 具有破坏线粒体膜,抑制氧化磷酸化过程D化学成分为蛋白质,具有佐剂作用E 抑制白细胞游走,引起慢性肉芽肿17.志贺毒素生物学活性有A溶血性 B致热毒性C肠毒性 D神经毒 E 细胞毒18. HSV-I 主要潜伏的部位A 骶神经节B 三叉神经节C脊髓前角 D 口唇E颈上神经节19.细菌外毒素的特点是A 耐热且抗原性强B 均由细菌裂解产生C 经甲醛处理可脱毒成类毒素D 引起特殊病变和临床表现E 可引起DIC20.通过垂直传播引起胚胎感染的病毒有A 麻疹病毒B 风疹病毒C 乙肝病毒巨细胞病毒E 狂犬病毒四、单项选择题(说明:每题只选一个最佳答案)1. 第一台显微镜是哪位科学家发明的?A 巴斯德B 郭霍C 列文虎克D 弗莱明2. 有关鞭毛哪项是正确的?A 与繁殖有关B 与分裂有关C 与运动有关D 与抗酸染色有关3. 手术室消毒处理哪种方法最好?A 干烤B 紫外线照射C 高压蒸汽灭菌D 巴氏消毒法4. “汹涌发酵”现象用于鉴定的细菌是:A 炭疽杆菌B 产气荚膜杆菌C 肉毒杆菌D 破伤风杆菌5. 细菌大小的测量单位是:A mmB cmC nmD µm6.细菌涂片染色呈网球拍状:A 肉毒杆菌B 霍乱弧菌C 幽门螺杆菌D 霍乱弧菌7.伤寒患者发病第一周内,细菌学检查阳性率最高的是:A 尿培养 B 血培养C ELISA检测D 粪便培养8.朊粒属于A 亚病毒B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C 类病毒D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9.革兰阴性细菌细胞壁的特有成分A 外膜B 磷壁酸C 肽聚糖D 脂肪10.耐药性的质粒是A F质粒B R质粒C Col质粒D Vi质粒11.H5N1可引起A甲型流感 B高致病性禽流感C SARSD 细菌性肺炎12.可预防结核的生物制品是A OTB PPDC SPAD BCG13.抗“O”试验原理属于A 中和反应B 沉淀反应C 凝集反应D 补体结合反应14.病毒的生长繁殖方式A 复制B 二分裂C 出芽D 破胞15.引起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的病原菌是A 金黄色葡萄球菌B 嗜血流行性感冒杆菌C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D 绿脓杆菌16.HSV-II最易潜伏部位A 视神经B 三叉神经节C 骶神经节D 肋间神经17.轮状病毒引起的疾病是A 急性心肌炎B 婴儿秋季腹泻C 上呼吸道感染D 无菌性脑炎18. 革兰染色时葡萄球菌呈A 红色B 巧克力色C 紫色D 黄色19. 霍乱肠毒素对机体的作用特征A 里急后重B 粘液血便C 溶血尿毒综合症D米泔水样吐泻物20.带菌者是指A 体内带有正常菌群者B 感染后,临床症状消失,但体内病原菌未被彻底清除, 又不断向体外排菌者C 体内带有条件致病菌者D 感染后,临床症状明显,并可传染他人者21.伤寒沙门菌二次入血均引起A菌血症 B 毒血症 C脓毒血症 D 内毒素血症22. 大肠杆菌属于A 埃希氏菌属B 志贺菌属C 沙门氏菌属D 奈瑟氏菌属23.经节肢动物传播的病毒是A风疹病毒 B腺病毒C乙型脑炎病毒D狂犬病毒 E脊髓灰质炎24. 青霉素的抗菌机制是A 切断肽聚糖的聚糖支架B 抑制四肽侧链与五肽交联桥的联结C 干扰细菌DNA的复制D 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25. 下列哪种结构与细菌无关A 鞭毛B 荚膜C 核膜D 外膜E 衣壳26. 红霉素抗菌的主要机理是A损伤细胞膜B干扰DNA的复制C干扰蛋白质的合成D破坏酶系统27. 狂犬病病毒包涵体最易在哪种组织中检出?A 血液B 淋巴结C 脑海马回部组织D 骨髓28. HIV哪种分子与T细胞CD4结合?A gpl20B gp41C p24D p729. HSV-2常潜伏的部位是:A 三叉神经节B 颈上神经节C 骶神经节D 肋间神经30. 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的流行与哪种动物有关?A 鼠B 猫C 狗D 猪31. 哪种病毒为缺陷病毒?A HAVB HBVC HCVD HDV32. Dane颗粒是指:A HAV颗粒B 狂犬病病毒包涵体C 完整的HBV颗粒D HBV管形颗粒33. 可引起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的病原体是A 麻疹病毒B 腮腺炎病毒C EB病毒D HIV34. 流感病毒分亚型的主要依据是A 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B M蛋白C 核蛋白D 核衣壳对称形式35. 流感病毒基因点突变,使编码的HA、NA序列小幅变化,被称为A 抗原漂移B 基因漂移C 抗原转变D 基因突变36. 可引起胎儿畸型的常见病毒是A 风疹病毒B 麻疹病毒C 狂犬病毒D 脊髓灰质炎病毒37. 我国乙脑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是A 库蚊 B硬蜱 C 跳蚤 D 体虱38. 具有异染颗粒的细菌:A 痢疾杆菌B 白喉杆菌C 布氏杆菌D 大肠杆菌39. 引起腹泻的大肠埃希菌中,能产生血性腹泻的是A EPECB EaggECC ETECD EHEC40. 流感病毒分型的主要依据是A 血凝素B 神经氨酸酶C 核蛋白D 病毒包膜41.下列除哪项外,均为革兰染色的意义A 细菌的分类B 选择治疗药物C 鉴定细菌的依据D 观察细菌结构E 与细菌致病性有关42.血清学诊断法,正确的是:A 伤寒---肥达反应B 风湿病---抗“O”试验C 斑疹伤寒---外斐反应D 梅毒---瓦色曼试验E 以上均是43.下列哪种疾病通常不是由葡萄球菌引起的:A 疖肿B 败血症C 食物中毒D 烫伤样皮肤综合症E 风湿热44.血浆凝固酶可以:A 促进细菌在体内扩散B由表皮葡萄球菌产生C 增强细菌抗吞噬能力D 与IgG抗体的Fc 段非特异性结合E 水解透明质酸45.引起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细菌是A 表皮葡萄球菌B 流感嗜血杆菌C 布氏杆菌D 绿脓杆菌E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46.引起猩红热的是A A群溶血型链球菌B B群溶血型链球菌C D群溶血型链球菌D 甲型溶血型链球菌E 变异链球菌47.链球菌感染后引起的变态反应性疾病:A 产褥热B 风疹C 风湿热D 波状热E 以上均不是48.脑膜炎球菌是:A 葡萄球菌属B 奈氏菌属C 链球菌属D 隐球菌属E 念珠菌属49.脑膜炎球菌:A G+肾形双球菌B 专性需氧,普通培养基中不能生长C 对理化因素抵抗力强D 可分解甘露醇E 标本直接涂片,细菌不可能位于中性粒细胞内。
50.培养脑膜炎球菌最常用的培养基是:A 血琼脂平板培养基B S-S平板培养基C 普通琼脂平板培养基D 巧克力血平板培养基E 碱性平板培养基51.在患者的瘀点和瘀斑穿刺液中看到G-肾形双球菌,可辅助诊断为:A 流脑B 结核性脑炎C 乙脑D 隐球菌性脑炎E 变形杆菌性脑炎52.关于淋球菌:A 女性感染者比男性更严重B G+肾形双球菌C 空气传播D 无垂直传染E 人是惟一宿主53.下列组合,正确的是A 淋球菌---血液传播B 布氏杆菌---消化道传播C 伤寒杆菌---呼吸道传播D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猩红热---呼吸道传播E 脑膜炎球菌---接触传播54.鉴别肠道细菌有无致病性的重要依据是:A 乳糖发酵试验B 葡萄糖发酵试验C 硫化氢试验D 吲哚试验E 甲基红试验55.肠道致病菌特征:A 抗原结构复杂,均有H、O抗原B 在SS琼脂上为无色不透明菌落C 多数分解乳糖D 可用免疫血清鉴定分型E 革兰阴性杆菌56.伤寒杆菌:A 有O、H、Vi抗原B 可用免疫血清鉴定菌型C 有鞭毛D 主要引起细胞免疫E 以上均正确57.伤寒病人第一周内阳性率最高的检查是:A 血培养B 粪便培养C 尿培养D 肥达氏反应E SPA协同凝集试验查粪便中可溶性抗原58.关于痢疾杆菌:A 易入血引起败血症B 菌毛是致病的重要因素C 不能引起休克D 福氏痢疾杆菌因能产生外毒素,故引起的痢疾比较严重E 我国以志贺氏痢疾感菌感染多见。
59.不能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菌是:A 肠炎沙门菌B 变形杆菌C 葡萄球菌D 链球菌E 副溶血性弧菌60.我国细菌性痢疾最常见的是:A 福氏志贺菌和宋内志贺菌B 鲍氏志贺菌和宋内志贺菌C 痢疾志贺菌和宋内志贺菌D 痢疾志贺菌和福氏志贺菌E 福氏志贺菌和鲍氏志贺菌61.霍乱弧菌A 有周鞭毛,运动十分活泼B 耐酸不耐碱C 需氧菌D 只有H抗原E G+菌62 有关霍乱的致病机理,错误的是:A 鞭毛运动利于细菌穿过粘液层B 菌毛粘附于肠道粘膜细胞C 肠毒素B亚单位进入细胞D 肠粘膜细胞分泌功能亢进E 肠素素A亚单位进入细胞63.弧菌主要分布于:A 空气B 土壤C 水D 人体肠道E 动物体肠道64.适宜霍乱弧菌生长的培养基是:A 血清肉汤B 肉浸液C 碱性蛋白胨水D 庖肉培养基E 葡萄糖蛋白胨水65.霍乱弧菌肠毒素作用于小肠黏膜上皮细胞,使胞内腺苷酸环化酶活性增加,促进胞内:A CAMP含量升高B ATP含量升高C CAMP含量降低D CGMP含量升高E CAMP含量降低66.霍乱弧菌的主要致病物质不包括:A 鞭毛B 菌毛C 毒素共调菌毛D 外毒素E 内毒素67.霍乱弧菌能黏附于宿主细胞是因为具有:A 鞭毛B 菌毛C 荚膜D K抗原E 脂多糖68.引起第7次世界性霍乱大流行的细菌是:A 古典生物型B ELTOR生物型C O139群霍乱弧菌D O-1群霍乱弧菌E O-2群霍乱弧菌69.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常与食海产品或盐腌食品有关,这是因为该菌A 耐盐B 耐酸C 嗜盐D 耐高渗E 嗜温70.下列试验中鉴定副溶血性弧菌有无致病性的是:A 血凝试验B 神奈川试验C 50%溶血试验D 凝固酶试验E Ascoli试验71.原发性非典型肺炎是由下列哪一种微生物引起的?A 肺炎链球菌B 肺炎支原体C 肺炎衣原体D 鹦鹉热衣原体E 呼吸道合胞病毒72.支原体结构上一个突出特征是其缺少A 细胞壁B 细胞膜C 核质D 鞭毛E 核糖体73.某人被刺伤,首先应考虑使用A 破伤风类毒素 B.丙种球蛋白 C 青霉素 D 破伤风抗毒素血清 E.白百破三联疫苗74.革兰氏阳性粗大杆菌,芽胞椭圆,位于菌体次极端A 破伤风杆菌B 炭疽杆菌C 产气荚膜杆菌D 肉毒杆菌E 艰难杆菌75.结核杆菌的L型发生A 耐药性变异B 毒力变异C 形态结构变异D 抗原性变异E 菌落变异76.卡介苗是A 经甲醛处理后的人型结核杆菌B 加热处理后的人型结核杆菌C 发生了抗原变异的牛型结核杆菌D 保持免疫原性,减毒的活的牛型结核杆菌E 保持免疫原性,减毒的活的人型结核杆菌77.白喉杆菌的形态特点A异染颗粒 B 硫磺颗粒C 内基氏小体D 原体E 始体78.衣原体呈两种形态,不具有感染性的是A沙眼衣原体B包涵体C原体D始体 E 中介体79.与细菌结核杆菌致病性有关的是A 结核杆菌索状因子B 磷脂C 蜡质DD 硫酸脑苷脂E 以上均是80.关于梅毒A 病原体是螺旋体B 病后可获得终身免疫C 可通过动物传播D 呼吸道传播E 以上均对81.注射TAT的目的是A 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B 对可疑破伤风患者治疗及紧急预防C 杀灭伤口中繁殖体的破伤风杆菌D 主要用于儿童的预防接种E 中和与神经细胞结合的毒素82.不以内毒素或外毒素为致病物质的细菌是A 白喉棒状杆菌B 炭疽杆菌C 结核杆菌D 绿脓假单胞杆菌E 布氏杆菌83.关于白喉毒素 ,错误的是A 只有携带β-棒状杆菌噬菌体的溶原性白喉棒状杆菌才能产生白喉毒素;B 完整的白喉毒素分子无酶活性;C A片段具有酶活性 ,作用于延伸因子2 ,最终使细胞蛋白合成受阻;D B片段在具有酶活性的同时 ,协助A片段进入细胞;E B片段是诱导机体产生抗毒素的主要部位;84.下列哪项不是白喉棒状杆菌感染的特点A白喉棒状杆菌是棒状杆菌属中唯一能引起人类白喉的病原菌B白喉的传染源包括白喉病人和带菌者C白喉棒状杆菌侵入鼻咽部粘膜生长繁殖D白喉棒状杆菌在局部繁殖后入血E白喉的早期致死原因是假膜脱落引起的窒息85.关于锡克试验 ,错误的是A可用于调查人群对白喉的免疫状态B毒素抗毒素中和的原理是本试验的理论依据C 在使用白喉毒素的同时 ,用无毒力白喉毒素作为对照D 阳性反应说明机体对白喉棒状杆菌无免疫力E 假阳性反应说明机体对白喉棒状杆菌无免疫力 ,但有超敏反应86.使用白喉抗毒素 ,错误的是A 使用前一定要做皮肤过敏试验B 发现过敏者 ,应进行减敏疗法C 可用于紧急预防D 可用于治疗E 用于治疗必须早期足量;87.放线菌感染其脓液特征是A粘稠 ,呈金黄色B 稀薄 ,呈血水样C 稀薄 ,呈蓝绿色D 稀薄 ,呈暗黑色E 可见到硫磺样颗粒;88.对放线菌的错误叙述是A 革兰阳性、非抗酸阳性菌;B 引起内源性感染C 形成慢性肉芽肿并伴瘘管D 诊断可查找硫磺样颗粒压片镜检E特异性抗体可抵抗再感染89.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上生长繁殖的最小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是A 细菌 B 衣原体 C 支原体D 立克次体E 病毒90.正常情况下无芽胞厌氧菌不存在的部位是A 子宫腔B 尿道C 肠道D 阴道E 上呼吸道91.培养钩端螺旋体的最佳温度是A 37℃B 35℃C 28℃D 24℃E 20℃92.有关沙眼衣原体致病性的描述正确的是A沙眼生物变种的14个血清型均可引起沙眼B 沙眼生物变种A.B.Ba.C四个血清型可引起包涵体结膜炎C 沙眼生物变种A.B.Ba.C四个血清型可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D 性病淋巴肉芽肿生物变种(LGV)可引起性病淋巴肉芽肿E 沙眼生物变种D-K血清型可引起沙眼93.关于钩端螺旋体病的描述,错误的是A人主要是通过接触钩端螺旋体污染的水或土壤而被感染B 钩端螺旋体致病与其产生的内毒素样物质有关C 钩端螺旋体可进入血液引起钩端螺旋体血症D 钩端螺旋体病可累及全身多个脏器E 钩端螺旋体病患者病后可获得以细胞免疫为主的特异性免疫力94.关于梅毒螺旋体致病性与免疫性的描述 ,错误的是A 人是梅毒的唯一传染源梅毒螺旋体是通过内毒素和外毒素致病C 一、二期梅毒传染性强,而对机体的破坏性小D 三期梅毒传染性小,而对机体的破坏性大E 梅毒的免疫力为感染性免疫95.人体对结核杆菌的免疫特点是A以体液和细胞免疫并重;B 以体液免疫为主;C 为有菌免疫;D 不能通过人工主动免疫获得;E 可引起I型超敏反应96.关于结核分枝杆菌生物学特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专性需氧 B 抗酸染色呈红色 C 菌落表面粗糙呈菜花状D 耐酸碱E 耐煮沸,100℃,15分钟才死亡97.关于产气荚膜杆菌的致病性 ,正确的是A 可引起严重的创伤感染B 以组织气肿、水肿、坏死为主要病理表现C 致病因素为毒素和酶D 可致食物中毒 E.以上均对98.下列哪项不是肉毒梭菌的特点A 肉毒毒素是毒性最强的物质B 肉毒毒素作用于胆碱能神经末梢,抑制乙酰胆碱的释放C食入含有肉毒毒素的食物致病D 革兰染色阳性,形成芽胞,有荚膜E 肉毒中毒死亡率高9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病毒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B细菌是以复制的方式进行增殖C 病毒大小的计算单位是nmD 细菌大小的计算单位是nmE 病毒能体外培养基进行培养100.下列哪类微生物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A 衣原体B 病毒C 立克次体D 螺旋体E 放线菌101.下列哪一疾病不是肠道病毒引起的A 心肌炎B 无菌性脑炎C 婴幼儿腹泻D 流行性胸痛E 带状疱疹102.病毒与衣原体在生物学性状上共同具有的特点是A 只有一种核酸B 非细胞结构C 对抗生素敏感D 严格细胞内寄生E 以复制方式繁殖103.妊娠期感染最容易引起畸胎的一种病毒是A流感病毒 B 巨细胞病毒 C 脊髓灰质炎病毒D 轮状病毒E 甲型肝炎病毒104.查到包涵体对下列哪一种病毒最有诊断意义A EB病毒B 单纯疱疹病毒C 狂犬病毒D 流感病毒E 腺病毒105.干扰素具有抗病毒作用,但不是直接作用于病毒本身,而是通过下述某一环节发挥作用A 封闭细胞表面受体B 阻止病毒脱壳C 抑制病毒的多聚酶D 产生抗病毒蛋白质E 阻止病毒体释放106.病毒感染后引起宿主细胞一系列变化,其中与病毒的致病性关系不清楚的一种是A 杀细胞效应B 细胞融合作用C 宿主细胞表面出现新抗原D 包涵体的形成E 致细胞转化和增生107. SSPE是由下列哪种病毒引起的疾病A 冠状病毒B 巨细胞病毒C HAVD HBVE 麻疹病毒108. AIDS的病原是A 病毒B 衣原体C 支原体D 螺旋体E 细菌109.下列哪一病毒属于DNA病毒A HAVB HBVC HCVD HDVE HEV110.关于病毒核酸A可控制病毒的遗传和变异B决定病毒包膜所有成分的形成C RNA不能携带遗传信息D不能决定病毒的感染性E病毒有一种或两种类型核酸111.病毒的致病因素A 内毒素B 外毒素C 荚膜D 侵袭力E 以上都不是112.属于缺损性病毒A HAVB HBVC HCVD HDVE HEV113.甲型肝炎病毒A 抵抗力弱,对脂溶剂敏感B 能在体外组织细胞中培养C 为双股DNA病毒D 无特异性预防可使用的疫苗E 显性感染多见114. AIDS的病原是A 人类嗜T细胞病毒Ⅰ型B 人类嗜T细胞病毒Ⅱ型C 人白血病病毒D EB病毒E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15.可直接观察到病毒体大小的办法A 电镜观察法 B 光镜观察法C X线衍射法D 超速离心法E 超过滤法116.流感病毒的核酸类型是A 单股负链RNAB 双股RNA C单股DNA D 双股DNA E 单股正链RNA117.最常引婴幼儿病毒性肺炎的是A腺病毒 B腮腺炎病毒C呼吸道合胞病毒 D流感病毒 E副流感病毒118.脊髓灰质炎病毒免疫特点A只有显性感染才能获得免疫力B肠道局部SIgA不能阻止野毒株的入侵C SIgA不能由乳汁分泌D 抗原性稳定,感染后机体免疫力牢固E 血清IgG不能阻止病毒侵入中枢神经系统119.引起鹅口疮是下列哪种真菌A 絮状表皮癣菌B 石膏样小孢子菌C 许兰毛菌D 白假丝酵母菌 E着色真菌120.经垂直感染导致畸胎的病毒A麻疹病毒 B 风疹病毒 C流感病毒 D 乙脑病毒 E甲肝病毒121.流感病毒最易变的结构是A 核蛋白B M蛋白C 甲型流感病毒的HAD 乙型流感病毒的HAE RNA多聚酶122.肠道病毒共同特点A 为裸露的小核糖核酸病毒B 耐碱不耐酸C 只侵犯肠道D 核酸无感染性E 以上均对123. 病毒标本运送要求A常温下运送 B 低温快速运送 C 任何温度下快速运送D 加防腐剂运送 E 以上均可124. 常用来测量病毒大小的长度单位是A mB cmC mmD μmE nm125. 以下关于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A 大多数病毒呈噬菌体样的蝌蚪状B 流感病毒呈20面体立体对称形C 所有20面体病毒的壳粒排列均相同D 不含有包膜的病毒为裸露病毒E 裸露病毒对干、热、酸和脂溶剂均不敏感126. 病毒的最基本结构为A 核心B 衣壳C 包膜D 核衣壳E 刺突127. 下列有关病毒体的概念,错误的是A 完整成熟的病毒颗粒B 细胞外的病毒结构C具有感染性D包括核衣壳结构E 在宿主细胞内复制的病毒组装成分128. 决定病毒具有感染性的是A 核酸B 衣壳C 包膜D 神经氨酸酶E 刺突129. 病毒复制的方式是A 二分裂B 原体、始体C 孢子、菌丝D 自我复制E 有丝分裂130. 下列哪种病毒体结构属复合对称A 噬菌体B 疱疹病毒C 出血热病毒D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E 狂犬病病毒131. 缺陷病毒本质指的是A 包膜表面刺突缺损B 衣壳缺损C 基因组缺损D 病毒酶有缺损E 复制周期不完整132. 破伤风痉挛毒素入血引起A菌血症 B 毒血症 C败血症D 内毒素血症 E 脓毒血症133. 乙型肝炎病毒的抗原系统,血清中不易检测到的成分是A HBsAg B HBcAg C HBeAgD Pre S1抗原E Pre S2抗原134. Dane颗粒是指A HAV颗粒B 狂犬病病毒包涵体C HBV球形颗粒D HBV管形颗粒E 完整的HBV颗粒135. 我国乙脑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是A 库蚊B 硬蜱C 伊蚊D 蚤或虱E 以上都不是136. 与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的流行有关的动物是A 鼠B 猫C 狗D 猪E 牛137. 引起婴幼儿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体是A 新型肠道病毒B 志贺菌C Nowwalk病毒D 轮状病毒E 大肠埃希菌138. HIV具有介导病毒包膜与宿主细胞膜融合作用的蛋白是A gpl20B gp41C p24D p7E p14139. 培养真菌常用的培养基是A SS培养基B EMB培养基C 血琼脂平板D 沙保弱培养基 E肉汤培养基140. 真菌区别于细菌的本质特征是A 具有包括核膜、核仁在内的高度分化的细胞核B对抗生素不敏感C有多种繁殖方式D细胞壁中无肽聚糖E有单细胞或多细胞等不同形态141. 粪-口途径传播的病毒是A HAVB HBVC HIVD 流感病毒E 鼻病毒142. 下列除哪项外,均是经血液传播的病毒A HBVB HIVC HCVD HDVE HAV143. 不能经垂直感染的病毒是A HIVB HBVC CMVD 风疹病毒 E脊髓灰质炎病毒144. 妊娠期感染最容易引起畸胎的一种病毒是A流感病毒 B巨细胞病毒 C脊髓灰质炎病毒D轮状病毒 E甲型肝炎病毒145. 查到包涵体对下列哪一种病毒最有诊断意义A EB病毒B 单纯疱疹病毒C 狂犬病毒D 流感病毒E 腺病毒146. HIV病毒感染方式中,除外A血液 B性接触传播C母婴传播 D器官移植感染 E握手感染147. AIDS的病原体是A病毒 B衣原体 C支原体D螺旋体 E细菌148. 对乙型肝炎病毒具有保护作用的是A HBsAgB HBsAbC HBcAgD HBcAbE HBeAg 149. 乙肝的紧急预防使用A乙肝疫苗B胎盘丙种球蛋白C血清丙种球蛋白D人全血 E乙肝免疫球蛋白150. 单纯疱疹病毒-Ⅰ主要潜伏在A三叉神经节 B局部淋巴结C口腔粘膜D口唇皮肤 E肋间神经节151. 下列哪一病毒属于DNA病毒A HAVB HBVC HCVD HDVE HEV152. 下列疾病中与朊粒无关的是A羊瘙痒病 B疯牛病C SSPED Kuru病E CJD153. HSV-Ⅱ感染与下列哪种病毒密切相关A宫颈癌 B Kaposi肉瘤C原发性肝癌D B细胞淋巴癌E 鼻咽癌154. 目前我国使用的乙脑疫苗是A合成疫苗 B减毒活疫苗 C基因工程疫苗 D亚单位疫苗 E灭活疫苗155. 白色念珠菌常引起A癣病B皮肤黏膜、内脏感染C毒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