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化建设论文

文化建设论文

建设文化强国刻不容缓
摘要:文化是民族的灵魂。

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当今世界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不仅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等方面的竞争,也包括文化方面的竞争。

国家的发展和强盛,民族的独立和振兴,人民的尊严和幸福,都离不开强大的文化支撑。

关键字:文化建设创新凝聚力文化强国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化,我国的经济实力飞速增长,国际地位也不断提高。

国民的生活条件也越来越好,因此现在许多人都会认为经济建设是衡量综合国力的唯一指标,认为只要经济上去了,其他方面都是不重要的。

其实这种想法是极其盲目且具有相当危险性的。

不可否认综合国力的核心是经济实力。

但是,经济的发展从来离不开文化的参与和支撑。

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世界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不仅是经济、政治和军事力量的竞争,而且是文化的较量。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

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国家的发展和强盛,民族的独立和振兴,人民的尊严和幸福,都离不开强大的文化支撑。

面对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只有高扬自己的文化理想,高举民族文化的旗帜,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才能在世界文化的相互激荡中把我国建设成为文化强国,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使中华民族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说到文化,我们先得了解文化到底指什么?文化首先表现为一种理论。

当同一领域的相同、相近的观点,形成具有某种结构的理论体系的时候,它就在文化上成熟了。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这样的成熟的文化。

加强文化建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科学结晶。

历史雄辩地证明了,当马克思主义经过科学地中国化,发挥了巨大的科学威力和理论威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一种文化的探索过程、理论的总结过程,表现了我们党的探索勇气与创新精神。

由此可见在建设文化强国的道路上创新精神是必不可缺的,文化是靠人去塑造的,是要靠有创新能力的人去推动的。

人才问题在文化建设中间事关全局,必须高度重视。

文化人才和其他人才不一样,它不是靠那些听话、循规蹈矩的思维方式来处理人和事,而是靠求新求变来给社会提供崇高追求的精神力量。

所以,一个国家文化要发展,首先要有一大批创新人才。

而国家只有逐渐增加这种对于文化的包容性,才能源源不断的培养创新性人才,才能有文化的繁荣发展。

当然想要文化的繁荣发展并不能单单只靠创新精神,文化的成型有积淀和累积的因素,我们继承了很多文化的遗产,但值得指出的是,并不是所有的传统文化都是好的,因此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是有选择的,有弃取的,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根据不同时代的需要,我们不断地在创立新的行为规范,所谓的移风易俗就是文化建设的最好例证之一。

所以文化强国的建设不是简单完成文化传承的问题,而是要把传承与创新结合起来。

尤其是当今世界,一些西方国家借助其强大的经济支持,妄图把他们的价值观、文化理念以及文化产品推向世界,占领世界大部分的信息、话语、娱乐方式的权利和空间,以实现称霸全球的政治野心。

在这种形势下,我国文化安全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如若不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国人尤其是新一代青年人就很可能成为西方文化的追随者和崇拜者,那么我国就会在激烈的文化竞争中丧失文化
主权,丧失中华民族的灵魂和脊梁,失去整个国家建设的精神支柱。

因此建设文化强国,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变得尤为迫切,为了捍卫我国的文化安全,我们必须不断开拓先进文化发展的新途径,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其一要增强我们民族的凝聚力,其二要增强我们文化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其三要增强我们文化的传播力。

因为一个没有凝聚力的文化,不能算是有实力的文化;一个没有感染力和吸引力的文化也不是有实力的文化;一个没有文化传播力的文化,只能孤芳自赏,也不能说是有实力的。

我们用政府扶持、国家推进文化交流的时候,固然是很好的。

但我们更要重视通过市场的力量来推动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文化的影响力是在传播中实现的,在一个商业社会里,市场是文化传播的良好渠道。

我们在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同时要大量推进经营性文化产业的发展,走市场化的路来促进中国文化的发展,来扩大中国文化产品的国际影响力,这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当然,我国发展各类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要贯彻发展先进文化的要求,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我们发展文化并不仅仅只是为了强国,更是有深层的战略意义在。

我们要通过建设文化强国,来形成民族的强大凝聚力。

一个民族国家若是一盘散沙,没有凝聚力,绝对不是一个强国。

因此,要建设成一个强国,不仅仅要有强大的经济基础和科技力量,还要有强大的文化力量。

同时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撑。

因为文化是经济、政治、社会的反映,又可以反作用于经济、政治、社会。

所以,建设文化强国是为了更好地推动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发展,全面实现我们的现代化目标。

而要想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仅取决于经济的发展,还取决于文化的发展。

要在全世界面前树立一种全新的形象,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更需要增强我们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所以说建设文化强国,归根到底是为了造福我们的民族和人民。

作为一个大学生,我们要从自身做起,着眼于实际,为文化建设贡献自己力所能及的光和热。

参考文献:来源:《现代教育科学》2009年第S1期作者:李书仁;《文化纵横》作者:吴艳红;人民网-理论频道责任编辑:李恺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