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收藏品感想

收藏品感想

收藏知识与藏品欣赏课的感想
学院:班级:
姓名:学号:课程题目:收藏知识与藏品欣赏课的感想
课程名称:收藏知识与藏品欣赏
手机号码:
上课时间:
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
成绩评定教师签名:
日期:年月日
收藏知识与藏品欣赏课的感想
在大一的时候就久闻陈灿老师的收藏知识与藏品欣赏课的精彩。

这个学期非常有幸亲身体验了陈灿老师上课的精彩。

谈起陈灿老师的课,也许有同学首先想到的是“严格”二字来形容陈老师的课。

我认为与其说陈老师严格还不如说这是陈老师秉着对学生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的一种体现。

在陈老师的课堂上要求每位同学每堂课都到,并且上课不能玩手机,不能睡觉等其他事情。

一开始我和其他同学一样,充满了埋怨。

不能理解为什么陈老师把选修课管的比必修课还严。

在老师的这种严格要求下,自己从一开始被迫听课到被老师上课内容深深吸引的转变。

正是这种转变让自己这一个学期在陈灿老师的课堂上受益匪浅。

从邮票的收藏到国画的欣赏,从钱币的欣赏到门票的收藏等等,让自己不仅学到了收藏品的知识,还学到了旅游知识等。

下面我将就自己这一学期学到的东西中的一部分来发表自己的感想:
一.邮票的收藏在上收藏知识与藏品欣赏课之前自己并没有对邮票有所深入了解。

仅仅认为邮票是寄信的付费的一种证明。

在陈老师的课堂上,让我对邮票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邮票是邮政机关发行,供寄递邮件贴用的邮资凭证。

邮票是邮件的发送者为邮政服务付费的一种证明,发送者将邮票贴在信件上,再由邮局盖章销值,以用于在邮件被寄出前,证明寄邮人已支付费用。

邮票的发行由国家或地区管理,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主权的象征。

邮票的方寸空间,常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科技、经济、文化、风土人情、自然风貌等特色,这让邮票除了邮政价值之外还有收藏价值。

邮票也是某些国家或地区重要的财源来源。

收藏邮票的爱好叫集邮。

世界上最早的邮票是黑便士,中国最早的邮票是清朝的大龙邮票。

自己在课后也去了解了有关新式邮票的知识:(1)自2002年起,德国的用户可以通过软件STAMPIT在互联网上下载打印邮票,自从邮政改革之后,邮政事业的垄断开始瓦解,一些私营企业也可以出版自己的邮票。

例如柏林的PIN AG2004年就东德喜剧系列的Abrafaxe发行了邮票。

(2)2003年荷兰和芬兰邮政(后者显示面向企业用户)引入一些可以由用户自己设计的邮票。

他们可以将相片,图片或者是Logo导入到模板中付印。

奥地利在2003年也提供该服务,最低印数为200,但2005年后则降至100。

而美国则只需20张即可。

瑞士在9月6日发行了四张印有手机照片的邮票,所有瑞士公民都可提供这些手机照片。

(3)奥地利在1988年引入了全息照片邮票。

但该技术花费甚高,所以并未成为主流,这是为了特定场合而制。

这种邮票现只有120张左右,而且自成了一种收集方向。

二.国画的欣赏在之前自己对这方面的知识涉及的少之又少。

从来没想过一幅
画的价值可以达到几个亿甚至无法用钱来衡量的境界。

之前自己仅仅听说过齐白石,并且知道他画虾很厉害。

除此之外便一无所知。

在陈老师的课堂上让我对齐白石这位伟大的画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齐白石绘画最大的特色就是一生不搞妄作,没见过的东西,没有仔细研究过的东西,他不画。

第二大特色就是崇尚自然,入他画的大都是自然界中极普通,但对平民百姓…贡献‟最大的东西。

齐白石画虾,画萝卜,虽然受到当时所谓正统画家的嘲笑,但深得平民百姓的欢迎和喜爱。

他的山水画表达他对自己艺术创新的自信与深刻体悟,他的人物画长于传神达情,他的书法简约大方、雄健浑厚的笔意融入人物画中,完善了人物内在的神情的表达。

其画印书诗,人称四绝。

留下画作三万余幅、诗词三千余首、自述及其他文稿并手迹多卷。

其作品以多种表现形式,展示出个人艺术魅力。

除了对齐白石有所了解外,对徐悲鸿、张大千等著名画家有所了解。

在这里我就不一一说了。

三、钱币的欣赏、在课堂上自己不仅学到了中国钱币的相关知识,还对外币有了一定的了解。

比如对韩元和泰铢等钱币的历史。

在学了相关钱币的知识时,自己情不自禁的感叹到:原来每个国家的钱币有蕴藏这么多知识啊!在课后自己特意去了解了一下钱币收藏一些禁忌:(1)忌不懂装懂,长期当外行:了解掌握一定的钱币知识是钱币收藏者的必修课和基本功。

隔行如隔山,如果你对钱币常识一知半解或道听途说,就犹如盲人摸象,在收藏过程中就会常交“学费”,上当受骗花冤枉钱。

这就需要钱币收藏者不断学习有关钱币知识,提高钱币鉴赏能力,了解和熟悉历代钱币的形制、材质和钱文书体的变化,并知晓古今钱币造假制假的种种手法,发现假币的种种破绽。

这些经验的获得,一是向书本学,购买有关钱币方面的书籍资料。

二是从实践中学,多接触钱币实物,细心揣摩,进行分析比较和把握。

三是要向专家请教。

四是经常与藏友交流,互相切磋,共同提高。

(2)忌头脑发热,感情冲动:购买古钱币一看真假;二看品相;三问价格。

要学习掌握购买钱币的交易技巧,在钱币市场或金店内发现自己喜欢的藏品,不要喜形于色,直奔目标,不惜重金买下。

而是暗中观察,不动声色,迂回接近,不妨先探问其他钱币的价格,以分散卖者的注意力,然后不经意询问价格,故意把它说得一文不值,俗曰:褒贬是买家,把价格侃到最低时再成交。

(3)忌随心所欲,见啥买啥:钱币收藏要有目标、有计划。

古今钱币纷繁浩翰,品种极多,仅人民币就有纸币系列、普通流通纪念币系列、贵金属纪念币系列,它们之下又可分若干系列。

所以,必须根据自己的财力和爱好,有选择地加以收藏,最好是少而精、成系列收藏。

了解这些钱币收藏的禁忌后,让自己对钱币收藏有了更深的了解。

四、门票欣赏:这是陈老师最后一堂课教授给我们的知识。

在这堂课可谓是大开眼界啊,观赏了陈老师这25年收藏的门票的其中小小的部分。

当陈老师说到其中一些门票的历史和价值时,我们都为之震惊。

有些门票都接近绝版了,那是何等的珍贵啊!除了欣赏了老师收藏的门票外,我们还学到了各地名胜地的知识。

如四川的峨眉山,湖北的武当山,山东的泰山等。

老师还一一介绍了各名胜的神奇之处,我们都被其深深吸引着。

相信当时很多同学都像我一样有着想亲眼去见证其神奇之处。

在最后一堂课,令我印象最深的是老师说:当年他收藏门票时,很
多都嘲笑他收集有什么用?但他并没有因此放弃,现在这些门票不仅是一笔物质财富,还给他的小孩带来了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并且介意我们有时间都去外面的世界看看,外面世界将带给我们一笔巨大的知识财富。

我特别赞成这句话,当代大学生与其把自己的时间浪费在网络上,还不如趁自己年轻时,多去外面的世界开开眼界。

陈老师的课给我感觉就是涉及的知识很广,从古代到当代,从中国到外国的各方面的知识。

让我不得不感叹陈老师知识真的很渊博,这也许和陈老师喜欢收藏及喜欢去外面的世界看看有关吧!我特别羡慕陈老师的人生,因为感觉老师的人生特别丰富多彩,而且一直执着于自己喜欢的事。

希望自己以后的人生也能如陈老师那般精彩。

听说老师要出新书了?最后祝陈老师的新书大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