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多选题怨刺诗主要保存在A.大雅B.颂C.国风D.小雅72.多选题《邶风•静女》 A.是一首青年男女约会的情诗 B.以女子口吻来叙述C.女子所赠礼品是一根柔嫩的白毛草D.以男子口吻来叙述1.判断题《玄鸟》是一首赞美打猎者的赞歌。
×2.判断题《诗经》反映了从西周到战国时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3.判断题“黍离之悲”出自《诗经•王风•黍离》,指对国家残破、今非昔比的哀叹。
也指国破家亡之痛。
√4.判断题“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中“之子”指的就是这个男子。
×5.判断题《诗经》中《载驰》的作者许穆夫人是中国诗歌史上出现最早的女诗人。
√6.判断题“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出自《诗经•周南•卷耳》中的“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7.判断题《诗经•召南•甘棠》一诗是为了怀念周宣王的贤臣召伯,也写出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道理。
√8.判断题“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是用生动的夸张来描摹自己的紧张心情,形象鲜明。
×9.判断题“人而无仪,不死何为”出自《诗经•国风•郑风•风雨》。
×10.判断题《诗经•七月》是一首爱情诗。
×11.判断题《诗经》在古时候又叫《诗三百》。
√12.判断题“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出自《诗经•小雅•鹤鸣》,意思是别的山上的石头,能够用来琢磨玉器。
原比喻别国的贤才可为本国效力。
后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的人或意见。
√13.判断题成语“人言可畏”出自《诗经•郑风•将仲子》中的“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14.判断题《诗经》开创了我国诗歌的浪漫主义传统。
×15.判断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句贤文出自《诗经•小雅•鹤鸣》。
√16.判断题《诗经•秦风•无衣》通过士兵们同穿一件战袍来抒发将士们同仇敌忾的慷慨之气。
√17.判断题《周礼•春官》把风、雅、颂、赋、比、兴合称为六诗。
√18.判断题成语“爱莫能助”出自《诗经•大雅•烝民》中的“我仪图之,维仲山甫举之,爱莫助之”,意思是“因为吝惜而没有帮助他”。
×19.判断题“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出自《诗经•大雅•抑》,有“知恩图报”的意思。
√20.判断题“求之不得,寤寐思服”的“思服”就是“想念”的意思。
√21.单选题“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中“悠悠”的意思是A.流动的样子B.思绪波动的样子C.长久的意思D.思绪不断的样子22.单选题“死生契阔,与子成说”,“阔”的意思是A.富裕B.阔绰C.宽D.散23.单选题《诗经•七月》是A.爱情诗B.战争诗C.农事诗 D.怨刺诗24.单选题“月出皎兮,佼人僚兮”中“僚”的意思是A.轻浮 B.洁白C.美好D.清晰25.单选题《诗经》中下列作品描写爱情的诗是 A.《邶风•静女》B.《邶风•谷风》C.《卫风•硕人》D.《卫风•氓》26.单选题“投我以木瓜,()。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选出填写正确的一项A.报之以木李 B.报之以琼瑶C.报之以琼琚D.报之以琼玖27.单选题《生民》、《公刘》、《徘》、《皇矣》、《大明》等诗是A.抒情诗B.山水诗 C.叙事诗D.说理诗28.单选题“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中的“风”指的是A.风流B.风韵C.《诗经》中的《国风》D. 楚辞中的《离骚》29.单选题《诗经》中关于恋爱和婚姻的诗,主要集中在A.国风B.大雅C.小雅D.颂30.单选题“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说”的意思是A.说话B.摆脱C.游说D.理解31.单选题“搔首踟蹰”这个成语出自《诗经》中的 A.《周南•关雎》B.《邶风•柏舟》C.《邶风•静女》D.《卫风•氓》32.单选题下列哪一首诗是反映社会矛盾、揭露批判现实的怨刺诗? A.《大雅•江汉》B.《小雅•黄鸟》C.《大雅•皇矣》D.《鄘风•柏舟》34.单选题“小心翼翼”这个成语出自《诗经》中的 A.《周南•汉广》B.《大雅•大明》C.《魏风•木瓜》D.《齐风•南山》34.单选题“小心翼翼”这个成语出自《诗经》中的 A.《周南•汉广》B.《大雅•大明》C.《魏风•木瓜》D.《齐风•南山》36.单选题“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出自下面哪首诗歌? A.《卫风•氓》B.《豳风•东山》C.《小雅•采薇》D.《大雅•生民》36.单选题“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出自下面哪首诗歌? A.《卫风•氓》B.《豳风•东山》C.《小雅•采薇》D.《大雅•生民》38.单选题《诗经》带有诸侯国地方色彩的部分是A.风B.雅C.颂D.兴39.单选题下列作品中,全诗采用重章叠唱的表现方式的是 A.《卫风•氓》 B.《大雅•生民》C.《小雅•采薇》D.秦风•蒹葭》40.单选题“邂逅相遇”这个成语出自《诗经》A.《郑风•野有蔓草》B.《大雅•文王》C.《卫风•淇奥》D.《秦风•蒹葭》41.单选题《诗经》的语言以()为主。
A.三言B.四言C.五言D.七言42.单选题“风雨潇潇,鸡鸣胶胶。
既见君子,()?”选出填写正确的一项A.云胡不夷B.云胡不喜C.云胡不瘳D.云胡不怒43.单选题下列属于思妇诗的是 A.《卫风•氓》B.《邶风•谷风》C.《王风•采薇》D.《王风•君子于役》44.单选题“刚亦不吐,柔亦不茹”中“茹”的意思是A.臭B.吃C.度量D.柔软47.单选题“衡门之下,可以栖迟。
泌之扬扬,可以乐饥。
”出自 A.《陈风•衡门》B.《王风•黍离》 C.《小雅•鹤鸣》D.《秦风•黄鸟》1.判断题“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中的“寤”的意思是睡眠。
√2.判断题成语“夙夜无寐”的意思是早晚都不能入睡,一直在流亡的途中过着流离失所的生活。
×3.判断题我国上古神话当中已经出现了“天人合一”思想的萌芽。
×1.判断题《诗经》中的国风共分周南、召南、王风等十五国风,雅分为大雅和小雅,颂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三部分。
√2.判断题“杨柳依依”出自《诗经•小雅•采薇》,写出士兵当年离家时恋恋不舍的情感。
√3.判断题《诗经•卫风•木瓜》反映的是一般的礼尚往来的情形。
×4.判断题“竹苞松茂”出自《诗经•小雅•我行其野》中的“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5.判断题“高山仰止,景行行之”意思是仰望着高山,效法着大德,表示对德高望重者的敬仰。
√1.判断题成语“孔武有力”出自《诗经•郑风•羔裘》,形容人勇猛有力。
√2.判断题《诗经•魏风•硕鼠》中的“乐土”是安乐的地方,理想的处所,是人们幻想的美好社会。
√3.判断题“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出自《诗经•大雅•抑》,有“知恩图报”的意思。
√1.判断题《诗经•召南•甘棠》一诗是为了怀念周宣王的贤臣召伯,也写出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道理。
√7.判断题《关雎》选自《诗经•周南》,是一首结婚典礼上的乐歌。
×7.判断题《诗经•周颂•敬之》:“敬之敬之,天维显思,命不易哉。
无曰高高在上,陟降厥士,日监在兹。
”“高高在上”的意思是“天子脱离百姓,不知世事”。
×1.判断题“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出自《诗经•小雅•鹤鸣》,意思是别的山上的石头,能够用来琢磨玉器。
原比喻别国的贤才可为本国效力。
后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的人或意见。
√2.判断题成语“爱莫能助”出自《诗经•大雅•烝民》中的“我仪图之,维仲山甫举之,爱莫助之”,意思是“因为吝惜而没有帮助他”。
×1.判断题《诗经》在押韵上有的句句押韵,有的隔句押韵,有的一韵到底,有的中途转韵,现代诗歌的用韵规律在《诗经》中几乎都已经具备了。
√2.判断题《诗经•豳风•七月》中以史诗般的气势记述农家的劳作、艰辛,以时间为线索将农家生活的方方面面展现出来。
√4.判断题“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出自《诗经•小雅•北山》,写出了“君权神授,天下一家”的君主集中制的社会体系。
√1.判断题《诗经•邶风•二子乘舟》写出了母亲对两个儿子乘舟远行的牵挂担忧。
×2.判断题《诗经•曹风•蜉蝣》抒发了天地浩瀚和人的渺小之感。
×3.判断题“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中“之子”指的就是这个男子。
×4.判断题“人而无仪,不死何为”出自《诗经•国风•郑风•风雨》。
×5.判断题我们习惯上把诗叫做“诗歌”,事实上“诗”和“歌”在起源和格式上是不同的,“诗”起源于“歌”,“歌”重形式而不重内容。
√76.多选题下列《诗经》作品中,属于哲理诗的有 A.《秦风•终南》B.《小雅•无将大车》C.《小雅•鹤鸣》D.《卫风•伯兮》75.多选题下列诗篇中反映了民生疾苦的有 A.《诗经•邶风•北风》B.《诗经•齐风•鸡鸣》C.《诗经•郑风•风雨》D.《诗经•豳风•七月》1.“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出自《诗经•周南•卷耳》中的“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2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中的“寤”的意思是睡眠。
√3《诗经》在押韵上有的句句押韵,有的隔句押韵,有的一韵到底,有的中途转韵,现代诗歌的用韵规律在《诗经》中几乎都已经具备了。
√4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以乐景写哀愁,以哀景写欢乐,相反相成,效果奇妙。
√5“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出自《诗经•国风•卫风•硕人》。
√6.《诗经•秦风•无衣》通过士兵们同穿一件战袍来抒发将士们同仇敌忾的慷慨之气。
√7.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中表达的是一名男子对女子的思念。
×8.“彼君子兮,不素餐兮”讽刺了统治者白吃饭也就是不劳而获的本质。
√9.“鸠占鹊巢”这个成语出自《诗经•召南•鹊巢》,写出了人们对占着鹊巢的鸠的厌恶之情。
×10.“巧言如簧”出自《诗经•小雅•巧言》,是“口才很好,能说会道”的意思。
√11.《诗经•魏风•硕鼠》中的“乐土”是安乐的地方,理想的处所,是人们幻想的美好社会。
√12.《诗经》开创了我国诗歌的浪漫主义传统。
×13.判断题《诗经》中的国风共分周南、召南、王风等十五国风,雅分为大雅和小雅,颂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三部分。
√14.判断题《生民》选自《诗经•大雅》,追述了周始主后稷的事迹。
√15.判断题《伐檀》是一首伐木者之歌,以激昂的情绪表达了他们对于剥夺者的愤怒和嘲讽。
√16.判断题“求之不得,寤寐思服”的“思服”就是“想念”的意思。
√17.判断题《君子于役》表现的是对丈夫的怨恨。
×18.判断题《诗经》在古时候又叫《诗三百》。
√19.判断题“与子偕老”中“偕”的意思是“携手”。
20.判断题《诗经•卫风•木瓜》反映的是一般的礼尚往来的情形。
21.单选题“洒扫穹窒,我征聿至。
有敦瓜苦,烝在栗薪。
自我不见,于今三年。
”出自下面哪首诗歌A.《卫风•氓》B.《豳风•东山》C.《小雅•采薇》D.《大雅•生民》22.单选题“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