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年度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

2017年度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

2017年度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课题指南
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2017年2月
说明
一、2017年度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立项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中央、省、市重大战略部署,紧密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我市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提供强大的精神文化力量。

二、本年度社科规划研究项目分为专著、论文、研究报告和科普读物四大类,均有资助经费和自筹经费两种形式。

1.资助项目立项约60项。

其中,论文类完成时限:2017年12月底前;调研报告类完成时限:2017年12月底前;专著类完成时限:2018年6月底前。

科普读物类完成时限:2018年6月底前。

资助金额与2016年基本持平。

2.自筹项目立项约40项。

完成时限与前同。

三、本年度规划课题优先资助在《项目研究指南》范围内的申报项目;自拟题目的资助项目不超过总申报数的20%。

申报项目应力求具有原创性、开拓性、现实性,避免低水平重复研究。

四、申报程序:凡在成都地区的高校、党校、科研院(所)和市属各学会(协会、研究会)、区(市)县社科联、党政机关、实际工作部门、军队的理论工作者或单位,均可申报。

个人申报者所在单位,要对申报人能否胜任该项目研究工作在申报表上签署明确意见。

五、结项通知和要求将另行发送。

立项的项目最终成果出版.发表或向有关单位报送时,都必须在醒目位置注明“成都市哲学
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项目编号xxx”字样。

六、以往年度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未结项的申报者不得申报。

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评奖办公室
成都市社科联规划评奖办公室 2017年2月10日
项目研究指南
一、成都经济与体制改革研究
1.国家中心城市视野下的成都城市空间优化的理论与对策研究
2.国家中心城市视野下的成都城市动力调整的理论与对策研究
3.国家中心城市视野下的成都城市产业升级的理论与对策研究
4.国家中心城市视野下的成都城市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对策研究
5.国家中心城市视野下的成都城市生态建设的理论与对策研究
6.国家中心城市视野下的成都城市民生建设的理论与对策研究
7.特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成都方略研究
8.我国六大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比较研究
9.成都国家中心城市“四中心一枢纽”建设的绩效评价及对策研究
10.加快推进成都城市智慧治理的理论与对策研究
11.“一带一路”战略下成都口岸经济发展的比较分析及对策研究
12.“一带一路”战略下成都内外资贸易发展及策略研究
13.新常态下成都市经济转型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
14.低碳经济约束下成都市经济转型升级研究
15.成都市绿色发展的模式和路径问题研究
16.成都市建立健全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研究
17.成渝城市群跨区域治理机制研究
18.成都市新经济发展路径与体制机制研究
19.成都推进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的若干重大问题研究
20.成都市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现状、环境及对策研究
21.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成都工业转型升级研究
22.创意生态环境与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研究
23.成都航空港经济区产业发展税收政策研究
24.成都审计大数据破解审计大难题研究
25.把握规律破解难题创新政府投资审计监督机制研究
26.成都市食品安全大数据中心建设项目研究
27.成都市食品药品领域推进“双随机一公开”项目研究
28.成都打造具有“一带一路”特色的内陆自贸区的建议研究
29.大气(水)污染治理政策绩效评估的理论和方法研究
30.成都工业绿色发展战略及对策研究
31.对标国际惯例规则推进中国(四川)自贸试验区建设研究
32.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大数据决策支持体系研究
33.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成都农村双创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34.基于大数据视角的成都农村金融发展路径研究
35.成都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36.成都社区经济研究
37.成都非营利组织生存发展模式研究
38.深化成都信用体系建设形成多方共谋市场体系研究
39.大数据时代网络舆论生态治理研究
40.一带一路背景下成都加快建设西部对外交往中心的机遇与对策
研究
41.成都市家居零售产业集聚发展研究
42.兼顾公平与效益的地铁定价机制研究
43.基于碳无形资产创造、管理、运用及保护能力的成都企业低碳
竞争力评价
44.信息化背景下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的共享模式研究
45.成都市网络平台经济研究
46.“一市两场”背景下空港经济发展对策研究
47.成都市农业供给侧改革中的产业创新与互动发展研究
48.如何深入贯彻“蓉欧+”战略加快国际铁路港建设
二、成都社会与法治建设研究
49.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与成都社会建设研究
50.成都社会福利体系研究
51.进一步完善成都城乡基层社会治理研究
52.成都慈善事业发展研究
53.推进成都社会工作发展的对策研究
54.成都“小街区规制”与社区治理研究
55.成都妇女发展与扶贫研究
56.高职院校校园有机更新的实践与探索
57.高职院校云教育平台的应用与推广
58.医养结合的成都养老服务体系研究
59.成都市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研究
60.成都城市安全风险研究
61.政府部门内部控制研究
62.公共法律服务标准化建设(含一带一路法律服务)研究
63.“互联网+”背景下法制宣传教育模式、手段与对策研究
64.城市环境治理公众参与实施机制研究
65.成都市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建设研究
66.成都市民族宗教事务局研究
67.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供给侧改革研究
68.教育治理现代化路径、方式研究
69.基于大数据的教育综合改革研究
70.“十三五”成都社区服务的发展方向及实践路径
71.成都强化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全面推进执法规范化建
设研究
72.成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做好政务服务工作研究
73.驻蓉高校环境性群体事件舆情引导研究
74.成都市家庭婚姻幸福度满意度研究
75.成都市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协调发展研究
76.成都市基层治理模式创新与实现路径研究
77.“互联网+”时代成都版权交易法律制度研究
78.以大数据为支撑初步构建养老医疗保障制度
79.云平台立体化社会养老心理服务体系的构建
80.成都市民社会心态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三、成都历史与文化研究
81.国家中心城市提振文化消费比较研究
82.迈向世界文化名城:成都文化软实力提升战略研究
83.西部文创中心背景下成都文创产业集群化发展研究
84.成都扩大对外文化贸易的路径与政策建议研究
85.成都世界旅游目的地城市建设视域下的全域旅游营销研究
86.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成都的文明城市建设研究
87.成都的文化民生与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88.建设西部文创中心与成都文化产业发展路径研究
89.国家中心城市定位下成都城市形象塑造研究
90.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阐释与活态利用研究
91.成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92.成都民办博物馆发展研究
93.成都大型文体设施现状调查及服务效能评价
94.成都音乐产业发展态势及政策研究
95.成都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整体提升
96.成都民俗文化研究
97.成都规划建设大熊猫国际旅游目的地的建议
98.圆悟克勤全集
99.道隆禅师语录
100.杜甫草堂口述史
101.杜甫行踪遗迹考察研究
102.积极发挥文创产业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中的融合引领作用103.蒲江县魏了翁研究和鹤山书院文化传承与推广的策略研究104.挖掘中国蒲砚历史文化,创建“中国书法之乡”的策略研究105.拓展城市文化功能推进青羊旧城改造城市有机更新
106.如何进一步推进青白江法治文化品牌化建设
107.都江堰市建设国际旅游名城研究
108.道教与养生研究
109.成都特色文化元素挖掘与城市魅力营造研究
110.城市形象的国际传播研究——基于成都市的调查
111.四川文化叙事研究
四、综合研究
112.特大城市治理现代化背景下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发展研究——以成都金沙智库为例
113.弘扬“两德”精神与成都市开展党内政治生活路径研究
114.基层干部政治自信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115.成都近郊区县城市化程的集成效应及与生态环境协同化机制研究
116.将“工匠精神”融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117.四川医养结合现状与特征研究
118.毒品的心理干预研究
119.风清气正的四川地方政治生态建设方略研究
120.加快四川市县党代会常任制的试点和理论研究
121.四川外宣英语语言策略研究
122.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党建机制创新和科学化水平提升
123.成都市展会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研究
124.驻蓉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科学体系研究
125.价值多元背景下强化驻蓉高校大学生思想入党问题研究
126.天府新区社区体育现状及其对康养服务的支撑性研究
127.人工智能与干部调训创新研究
128.成都市城乡协同环境治理模式研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