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心脏的电生理学及生理特性
Part 1 心室肌细胞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
掌握内容工作细胞静息电位产生原理及主要钾离子通道类型和特点。
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波形特点及0、1、2、3、4期的分期。
参与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各期形成的离子电流、离子通道种类(INa、Ito、ICa-L、IK1 、IK)。
心室肌细胞动电位发生后细胞内外离子恢复的方式,钠泵抑制剂增强心肌收缩的机制。
熟悉内容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各期形成的各离子通道开闭的条件及主要通道的阻断剂。
了解内容工作细胞和自律细胞的生理特点差异及主要代表细胞。
心房肌细胞无明显2期的原理。
(一)选择题
【A1型题】单项选择题,每题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
1.在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接近于钠平衡电位的是 D
A. 最大复极电位
B. 平台期时的膜电位
C. 阈电位
D. 动作电位0期去极化结束时的膜电位
E. 复极化结束时的膜电位
2. 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平台期的离子跨膜流动是 D
A. Na+内流,Cl-外流
B. Na+内流,K+外流
C. Na+内流,Cl-内流
D. Ca2+内流,K+外流
E. K+内流,Ca2+外流
3.关于Na+泵生理作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A. Na+泵活动使膜内外Na+、K+呈均匀分布
B. 将Na+移出膜外,将K+移入膜内
C. 建立势能储备,为某些营养物质吸收创造条件
D. 细胞外高Na+可维持细胞内外正常渗透压
E. 细胞内高K+保证许多细胞代谢反应进行
4. 下列关于动作电位的描述,正确的是 D
A. 刺激强度小于阈值时,出现低幅度动作电位
B. 刺激强度达到阈值后,再增加刺激强度能使动作电位幅度增大
C. 动作电位一经产生,便可沿细胞膜作电紧张式扩布
D. 传导距离较长时,动作电位的大小不发生改变
E. 心室肌动作电位去极化幅度小
5. 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特点之一是 E
A. 持续时间短,小于2ms
B. 去极化幅度小
C. 0期去极化主要与钙内流有关
D. 升支与降支对称
E. 复极有平台期
6. 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特征是 C
A. 去极化速度快
B. 复极化快
C. 复极化2期缓慢
D. 有锋电位
E. 有不应期【X型题】
7 用毒毛花苷G抑制钠泵活动后,细胞功能发生变化的有AB
A. 静息电位绝对值减小
B. 动作电位幅度降低
C. Na+-Ca2+交换增加
D. 胞质渗透压降低
(二)请完成下列比较
表1 工作细胞与自律细胞生理特性的比较
表2 参与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形成的主要离子电流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