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掌握教育孩子的语言艺术》
语言既是沟通的桥梁,也是传达感情的重要工具。
语言更是一门艺术。
语言一旦运用不当,虽是出自无心,它也会成为伤人于无形的利器。
正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
语言教育在教育基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教育者,会有不同的语言教育方法、手段和理念。
教师是孩子的教育者。
当今社会,有趣生动的游戏教学已成为幼儿园教学的主流。
教师的语言生动形象,幽默风趣,自然亲切,声情并茂,充满感情。
使孩子们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也使活动气氛活跃,孩子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与对知识的接受能力都大有提高。
可有些教师却不以为然,虽然自己满腹经纶,却词难达意,语不传情,使活动氛围分外紧张。
甚至还有些教师一遇到孩子回答不出问题就说什么:“这样简单的问题都不会,除了吃饭睡觉,你还会些什么等类似这样生硬训斥的语言来教育孩子。
这样的语言表达根本就谈不上什么艺术性。
只会在孩子心中产生逆反的心理。
这样的语言,不管教师的教育初心有多好,其教育孩子的效果是不好的。
语言教育是影响孩子心灵的工具,也教师最重要的教学手段。
无论教学手段多么先进,但教学语言艺术的地位和作用是难以被完全取代的。
其实,教师的语言能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水平综合反映着教师的全部教学素养。
身为教育者,教师对语言也有基本的要求。
首先要讲得对,再之要讲的好,从而体现要讲的内容的“真”、“善”、“美”。
否则教师在“育人”同时也在无形的“害人”。
父母也是孩子的教育者。
父母的教育对孩子的影响也是不可估量的。
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教育有极大的重要性。
美国着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基诺特曾把父母不宜对孩子讲的语言归为十大类。
第一类:不要抱怨。
如:“你这个不争气的孩子,真叫人伤心透了。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请不要埋怨孩子。
只要是孩子努力过了,不管结局如何。
身为父母都应该主动鼓励孩子,肯定孩子,及时给予孩子足够的爱与信念。
第二类:不要恶语。
如:“你是个大笨蛋。
”第三类:不要侮辱。
如:“你真是个没用的废物。
”父母们千万不要觉得这只是一句话的问题,当这种语言成为自己的一种固有的教育手段时,孩子在这种教育手段下将会有更大的错误,甚至会有极难挽回的错误往往就会发生了。
其实,很多的父母都会常常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发现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但是父母们却最容易忽视这样的一个问题:孩子的这个缺点是怎么形成的呢身为孩子的父母要知道,凡是有因必有果。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父母们请反思自己是否了解自己的孩子是否有经常和孩子进行语言沟通呢那么,你又是用怎样的语言和自己的孩子沟通的呢
现在很多的家庭普遍存在着这样的现象。
如:“与同事、亲戚朋友来比较孩子们的成绩、技能、本领等等。
每当知道自己孩子技不如人时,总会批评、指责、埋怨、甚至侮辱孩子。
父母就会因此给孩子贴上标签。
如:“你就是太笨了。
”结果孩子如父母所言,真的越来越笨了。
在心理学中,这种叫“标签效应”。
可是,你们万万没想到,就
是自己的一次又一次的错误的语言教育手段,使自己的孩子自责、失落、气馁、委屈、甚至失去自信心。
父母身为孩子的教育者,如果你每次在孩子气馁的时候伸之援手,换种方式语言教育孩子,如:“没关系,宝贝,加油,相信你会成功的。
如果反向贴标签,就很有可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这就体现了父母对孩子进行教育时所体现的语言艺术了。
“成功的孩子成功在妈妈心里,失败的孩子失败在妈妈的嘴里。
”孩子的种种缺点,父母都要改变自己的指导思想和态度,尤其是注意语言教育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