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庆--青海湖自驾游攻略 (2)

重庆--青海湖自驾游攻略 (2)

重庆—青海湖自驾游攻略费用第一天(22日):重庆—合川—南充—陇南-天水(约800公里,10小时)宿:天水全天路上第二天(23日):天水—兰州—西宁(约540公里,7小时)宿:西宁上午参观麦积山(门票:110)第三天(24日):西宁—塔尔寺—拉脊山(S101国道)-青海湖-黑马河(约222公里,3小时)宿:黑马河西宁—30km—塔尔寺—120km—-拉鸡山(门坦峡)-日月山-青海湖畔—80km—黑马河,夜宿黑马河。

早晨8点左右出发即可,塔尔寺游玩时间一般在2小时,经过门坦峡\日月山,到达青海湖南岸。

在青海湖边,近距离体验湖水。

然后到达黑马河边住宿休息,还能再次去青海湖边,继续欣赏。

门票:塔尔寺80元;日月山40元;青海湖二郎剑100元;青海湖进入牧民家20元左右;主要看点:藏传佛教塔尔寺、高原蓝宝石青海湖、青海湖星空。

第四天(25日):黑马河—茶卡盐湖—克鲁克湖-外星人遗址—大柴旦(约480KM,6小时)宿:大柴旦黑马河—80km—茶卡盐湖—220km—德令哈—240km—大柴旦镇;从茶卡盐湖出来后,就向德令哈方向去。

德令哈有可鲁克湖、托素湖、外星人遗址,都是路过即可,没必要买票进入。

经过德令哈后一路直奔大柴旦,这个小镇子,每年夏季每天有近1万人入住。

门票:茶卡盐湖70;可鲁克湖20主要看点:黑马河日出、茶卡盐湖、戈壁公路第五天(26日):大柴旦—雅丹-冷湖—当金山-阳关-敦煌(约400KM,5小时)宿:敦煌大柴旦—20km—柴达木盆地公路—200km—青海冷湖雅丹—40km—阿克塞—64km—阳关遗址—63km—敦煌市走青海雅丹。

原因有三:无需门票,可以随便进入;亚洲规模最大;路程轻松些。

从大柴旦镇出来后,就是在柴达木盆地的外侧了,公路笔直的延伸在戈壁滩上,雅丹地貌排列在路的两边。

到达冷湖后,青海的雅丹地貌群尽显,壮观威严。

到“西出阳关无故人”的阳关后,再一赏古人面对戈壁的无限苍凉。

然后入住敦煌,尽享繁华。

门票:青海雅丹魔鬼城免费,阳关遗址60,玉门关40主要看点:青海雅丹、柴达木盆地公路片、阳关。

第六天(27日):敦煌宿:敦煌门票:莫高窟200;鸣沙山月牙泉120 主要看点:鸣沙山月牙泉、莫高窟第七天(28日):敦煌—嘉峪关—酒泉-张掖(约600KM,6小时)宿:张掖敦煌—380km—嘉峪关—260km—张掖七彩丹霞今天行车里程较长,主要景点也只有2个,就是嘉峪关和张掖七彩丹霞。

中午到嘉峪关算是对河西走廊历史的再一次回顾,到达张掖后,七彩丹霞的美艳绝对会让你再次精神抖擞!门票:嘉峪关套票120;张掖七彩丹霞74主要看点:戈壁滩发电风车、嘉峪关城楼、张掖七彩丹霞第八天(29日):张掖—-门源-西宁(约350KM,6.5小时)张掖七彩丹霞—150km—扁都口—130km—门源—150km—西宁大环线第6日的行程,就是张掖回到西宁,走227最美国道,经过扁都峡,到阿柔大寺,到祁连草原,从祁连回到门源,一路祁连草原连片,牛羊成群,到门源看万亩油菜花,上达阪山俯瞰门源美景,远眺岗什卡雪峰,经黑泉水库回到西宁。

参观,到祁连县,上卓尔山,俯瞰东方小瑞士祁连,神山牛心山就在眼前,风光无限,绝美画面。

门票:门源观景台60,阿柔大寺20;卓尔山风景区70主要看点:最美227国道、门源万亩油菜花、祁连大草原、达阪山俯瞰,阿柔大寺、东方小瑞士祁连、卓尔山,门源万亩油菜花、达阪山俯瞰西宁莫家街美食街第九天(30日):西宁—兰州—天水-西和县(约615KM,7.5小时)宿:天水第十天(31日):西和县—-重庆(约700KM,10小时)***有必要携带防寒服、长短袖衣服、登山鞋、帽子、眼镜、背包、防晒霜及必要的药品:高原类:红景天;营养类:洋参含片;常用类:感冒胶囊、藿香正气液、氟哌酸、速效救心丸;补充类:袋装茶、咖啡、巧克力等。

麦积山麦积山坐落于“陇上江南”天水,以烟雨麦积、绝壁佛国闻名于世。

一面绝壁上静立着千余座佛像,北魏的刀枪铁骑,隋唐的温婉笑容,两宋的衣袂飘飞,历史在石壁上停留。

麦积山,是西秦岭山脉小陇山中的一座孤峰。

麦积山风景名胜区总面积215平方公里,包括麦积山、仙人崖、石门、曲溪四大景区和街亭古镇,麦积山石窟为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其它三窟为: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

麦积山石窟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

麦积山,又名麦积崖,始创于十六国后秦(公元三八四年至四一七年)时期。

区内松竹丛生,山峦迭翠,周围群峰环抱,麦积一秀崛起,古称“秦地林朱之冠”,是我国秦岭山脉西端小陇山中的一座奇峰,海拔1742米,距天水火车站三十公里。

山高只142米,但山的形状奇特,孤峰崛起,犹如麦垛,人们便称之为麦积山。

山峰的西南面为悬崖峭壁,著名的麦积山石窟就开凿在这峭壁上,有的距山基二三十米,有的达七八十米。

在如此陡峻的悬崖上开凿成百上千的洞窟和佛像,在我国的石窟中是罕见的。

据史书记载,著名禅僧玄高、昙弘在此讲学,“聚集僧人三百”。

北魏、西魏、北周三朝,大兴崖阁,造像万千。

隋、唐、五代、宋、元、明、清都曾不断开凿或重修。

历史上虽遭多次地震、火灾的破坏,仍保存窟龛194个,泥塑、石刻7800多件,壁画1000多平方米,北朝崖阁8座。

麦积山周围风景秀丽,山峦上密布着翠柏苍松、野花茂草。

攀上山顶,极目远望,四面全是郁郁葱葱的青山,只见千山万壑,重峦叠嶂,青松似海,云雾阵阵,远景近物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景,这图景被称为天水八景之首的“麦积烟雨”。

《玉堂闲话》和《秦州志》中描写为:连岗苍秀,深林茂草,细流交错,飞瀑如练,北跨清渭,南携嘉陵,被誉为“西北山水林泉之冠”。

麦积山石窟麦积山石窟是随着丝绸之路的畅通,最初从十六国后秦(公元384年至417年)时期开始营造的。

据梁《高僧传》载,南朝宋年间,高僧昙弘禅居麦积山,不久名僧玄高继至,二人共住寺院,常有学徒三百余人,可知当时佛事之盛。

五胡十六国后秦(公元384-417年)时期,始修凿石窟后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十多个朝代,1500多年的开凿重修,已成为我国著名的大型石窟之一。

麦积山石窟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

现存洞窟194个,其中有从4世纪到19世纪以来的历代泥塑、石雕7200余件,壁画1300多平方米。

麦积山石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洞窟所处位置极其惊险,大都开凿在悬崖峭壁之上,洞窟之间全靠架设在崖面上的凌空栈道通达。

游人攀登上这些蜿蜒曲折的凌空栈道,不禁惊心动魄。

古人曾称赞这些工程:“峭壁之间,镌石成佛,万龛千窟。

碎自人力,疑是神功。

”附近群众中还流传着“砍完南山柴,修起麦积崖”,“先有万丈柴,后有麦积崖”的谚语。

可见当时开凿洞窟,修建栈道工程之艰巨、宏大。

麦积山石窟艺术,以其精美的泥塑艺术闻名中外。

历史学家范文澜曾誉麦积山为“陈列塑像的大展览馆”。

如果说敦煌是一个大壁画馆的话,那么,麦积山则是一座大雕塑馆。

这里的雕像,大的高达15米多,小的仅20多厘米,体现了千余年来各个时代塑像的特点,系统地反映了我国泥塑艺术发展和演变过程。

这里的泥塑大致可以分为突出墙面的高浮塑,完全离开墙面的圆塑,粘贴在墙面上的模制影塑和壁塑四类。

其中数以千计的与真人大小相仿的圆塑,极富生活情趣,被视为珍品。

麦积山的塑像有两大明显的特点:强烈的民族意识和世俗化的趋向。

除早期作品外,从北魏塑像开始,差不多所有的佛像都是俯首下视的体态,都有和蔼可亲的面容,虽是天堂的神,却象世俗的人,成为人们美好愿望的化身。

从塑像的体形和服饰看,也逐渐在摆脱外来艺术的影响,体现出汉民族的特点来。

麦积山的洞窟很多修成别具一格的“崖阁”。

在东崖泥塑大佛头上15米高处的七佛阁,是我国典型的汉式崖阁建筑,建在离地面50米以上的峭壁上,开凿于公元6世纪中叶。

麦积山石窟虽以泥塑为主,但也有一定数量的石雕和壁画。

麦积山石窟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架和修复了1300多米的凌空栈道,使游人能顺利登临所有洞窟。

麦积山石窟的造像最高大者达16米,最小者仅为10余厘米。

其中第44窟造像被日本人称为“东方的维纳斯”。

西秦的78窟、128窟的造像的僧衣细致地绘出了图案。

建于七十余米高的的七佛阁上塑像俊秀,过道顶上残存的壁画精美绝伦,其中西端顶部的车马行人图,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车马所走方向均不相同,堪称国内壁画构图之经典之作。

麦积山景区旺季门票价格为110元/人次;进入景区,但不参观石窟的门票价格由20元调整为25元。

塔尔寺门票:80 元/ 人。

塔尔寺是中国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寺院之一,是世界第二大佛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世界第一大佛是释迦牟尼,这两位都是有真人的)。

塔尔寺是先有塔,而后有寺,故名塔尔寺。

栩栩如生的酥油花,绚丽多彩的壁画和色彩绚烂的堆绣被誉为“塔尔寺艺术三绝”,寺内还珍藏了许多佛教典籍和历史、文学、哲学、医药、立法等方面的学术专著。

塔尔寺有三圣:圣人-- 塔尔寺老大(宗喀巴大师),圣地--4个亿(大金殿),圣物-- 菩提树。

出口前有一排经筒,一定要亲手去转转,一遍一遍虔诚的念着嗡嘛呢叭咪吽。

伏羲庙简介:门票: 30元天水伏羲庙,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纪念上古"三皇"之一伏羲氏的明代建筑群。

一九六三年人民政府公布为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伏羲庙址位于天水市秦城区西关伏羲路。

卦台山的古建筑被破坏无遗;而天水城里的伏羲庙主要建筑、塑像和其它文物,却由于天水市文化部门及时地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基本保存完好。

国内不少专家、学者认为:重视保护这一建筑群,对于研究我国远古历史、探讨明代建筑艺术、考察天水地方民俗风情等,有着相当重要的实物资料价值。

史料记载,元代统治者对"三皇"特别推崇。

他们认为,"三皇"应为伏羲、神农、轩辕。

伏羲庙本名太昊宫,俗称人宗庙,伏羲庙临街而建,院落重重相套,四进四院,宏阔幽深。

庙内古建筑包括戏楼、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太极殿、钟楼、鼓楼、来鹤厅共10座;新建筑有朝房、碑廊、展览厅等共6座。

新旧建筑共计76间。

整个建筑群坐北朝南。

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太极殿沿纵轴线依次排列,层层推进,庄严雄伟。

全庙坊、亭、房、廊等建筑,严格安排在纵贯南北的主轴线两侧,布局对称而紧凑,疏密相宜而有致;主体建筑依次排列在主轴线上,统领全局,雄浑端庄。

当游人沿天水城内大街西行来到伏羲路时,远远就可望见一座掩映在绿萌之中的大牌坊,那便是伏羲庙前大门。

这牌坊,巍然矗立于高二米、宽六点五米、长十七点六米的台基之上。

台基围以砖砌勾栏,东、西、南三面均有垂带式踏跺。

拾级而上,可见牌坊面宽三间,单檐歇山顶,正脊两端饰有鸱尾螭兽;檐下斗拱为四攒七铺作,六抄单拱,两柱头有转角斗拱,均系精雕细镂的上乘佳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