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kV纵联差动线路保护调试要求

kV纵联差动线路保护调试要求

220kV纵联差动保护调试要求(讨论稿)1初步检查1.1 外观检查1.1.1检查记录保护装置的包括额定交流电流、交流电压、直流电压、通信方式、出厂日期、出厂编号、制造厂家、装置型号等数据。

(注:通信方式指采用专用光纤或复用2M的方式)1.1.2 检查保护装置插件上元器件的外观质量、焊接质量良好,所有芯片应插紧。

插拔芯片、插件前应检查保护装置已断电,并戴好防静电手环、手套,使用专用工具。

1.1.3 检查保护装置的背板接线有无断线、短路和焊接不良等现象。

1.1.4 检查保护装置及屏柜各部件固定良好,无松动现象,装置外形无明显损坏及变形,切换开关、按钮、键盘、快分开关等操作灵活,标示清晰正确。

1.2 刷灰1.2.1使用带绝缘手柄的毛刷将保护插件、背板及端子排等部件的灰尘清扫干净;对保护装置插件进行清扫时应戴好防静电手环、手套。

1.3紧螺丝1.3.1 检查保护屏柜、端子箱及机构箱内端子排接线及连接片牢固可靠,重点检查电流、电压二次回路及跳合闸回路。

1.4 绝缘检查1.4.1 检查确认保护装置电源、控制电源、信号电源空气开关处于断开位置。

检查确认启动失灵、安稳装置(远联切屏)、录波回路二次电缆芯线已解开。

1.4.2 检查前应断开线路保护用电流回路中性线接地点,并将芯线金属裸露部分用黑色防护端头套好。

1.4.3 检查前在本屏柜采取拉开空气开关或解线的方式断开UA、UB、UC、UN及开口三角电压回路,并将芯线金属裸露部分用黑色防护端头套好。

1.4.4 用1000V兆欧表测量电流回路中性线对地绝缘电阻,其值应大于10MΩ。

1.4.5用1000V兆欧表测量电压回路中性线对地绝缘电阻,其值应大于10MΩ。

1.4.6用1000V兆欧表逐一测量直流强电回路对地绝缘电阻,其值应大于10MΩ;用500V兆欧表测量直流弱电回路(24V)对地绝缘电阻,其值应大于20MΩ。

1.4.7 用1000V兆欧表测量跳合闸正电源与出口压板下端头之间(保护装置出口接点)绝缘电阻,其值应大于50MΩ。

1.4.8 每完成一项绝缘测量工作后,应立即将被测回路对地放电。

2. 基本电气性能检查2.1上电检查2.1.1 合上保护装置直流电源空气开关,对保护装置通电,面板上的运行灯点亮,液晶显示屏应显示良好。

2.1.2 检查打印机与微机保护装置的通信电缆连接好。

将打印机的打印纸装上,合上打印机电源。

保护装置在运行状态下,能正常打印装置定值或报告。

2.1.3 核查软件版本、程序校验码与定值单一致。

2.1.4 核查并整定保护装置时钟。

(配置GPS装置的变电站,保护装置时钟应与GPS 装置时钟一致)时钟的失电保护功能检验。

时钟整定完毕后,断、合保护装置电源空气开关,检验保护装置在直流失电不少于5分钟的情况下,走时准确。

2.2逆变电源检查2.2.1试验前的准备工作:试验用的直流电源应从保护屏端子排上的端子或装置电源接入,断开屏上的其它装置的直流电源快分开关。

对于微机型装置,进行逆变电源检查时,要求插入全部插件。

2.2.2 自启动性能检查:合上保护屏上装置电源快分开关和逆变电源插件上的按钮开关,将直流电源从零缓慢上升,直至逆变电源插件面板上的电源指示灯从熄灭状态变亮,保护装置可靠启动,记下此时的电压,即为装置的最低启动电压,逆变电源的自启动电压应小于80%额定电压。

将电压上升至80%额定电压(80%×220V=176V),拉合装置电源快分开关3次,装置工作正常。

2.2.3逆变电源输出检查:施加大小为额定电压的直流电源,观察保护装置的工作情况,有检测条件的情况下,应测量各级输出电压的数值。

新安装或其它必要情况下可测量外部直流电源在最高(110%额定电压)和最低电压(80%额定电压)下各级输出电压的数值。

表1 逆变电源输出端基准误差2.3 开入、开出检查2.3.1 开入量检查:进入保护装置查看各开入量状态,通过投、退功能压板、转换重合闸切换把手等方式验证实际开入量变位正确;其他开入量可采用在保护屏端子排上短接模拟开关量变位的方式进行。

注意,不能在装置背板接线端子处短接点的方法检查。

装置应能正确显示开入量状态,同时给出详细的变位报告。

表2 保护装置开入量检查表(仅供参考)2.3.2 开出量检查:检查前,用万用表电压档测量被测试端子是否带电,应在被测接点间不带电的情况下进行工作。

从开出测试菜单开出或模拟各种情况使各个输出接点动作,并投、退对应的压板,用万用表的通断档或电阻档监视相应的端子排测量输出接点的动作情况。

测试完成后应退出开出菜单。

注意,不能在装置背板接线端子处测量输出接点的动作情况。

信号及录波输出接点的动作情况在整组试验中验证。

表3 保护装置开出量检查表(仅供参考)2.4 模数变换系统检查(频率检查)2.4.1 零漂检查进行零漂检查时,不输入交流电压、电流量,观察并记录装置的各个模块的零漂值。

要求零漂值均在0.01IN 、0.05UN以内的范围。

表4 零漂值应满足技术条件规定2.4.2 各模拟量输入的幅值特性检验分别输入三相交流对称电压1V、5V、30V、60V、70V,分别输入三相交流对称电流0.1IN 、0.2IN、IN、5IN、10IN,输入单相电流0.1IN、0.2IN、IN、5IN、10IN(检测零序电流),输入单相电压1V、5V、30V、60V、70V(检测线路电压通道,其额定值57.74V,如果额定值100V,输入单相电压1V、10V、50V、100V、110V),要求保护装置的采样值误差应小于5%。

试验时要考虑装置的过载能力,2倍额定电流则可以连续工作,5倍额定电流的时间不应超过30s,加入10倍额定电流的时间不可超过10s。

表5 电流幅值特性检验表6 电压幅值特性检验2.4.3 各模拟量输入的相位特性检验输入交流额定电压、电流,以A相电压为基准0°,其余模拟量同步变化角度分别为0°、60°、120°、180°、240°、300°,要求保护装置的采样显示误差应小于3°。

表7 模拟量输入相位特性检验项目3. 保护性能及定值检验3.1 差动保护将保护装置上接收端“Rx”和发送端“Tx”用尾纤短接,设置装置通道自环方式。

重合闸方式切换把手转换至“单重方式”,投入“差动保护”压板,模拟开关在合闸位置,加入三相对称电压量等待保护充电,模拟单相瞬时接地故障。

,保护装置“分相差动”3.1.1分别选择A、B、C相加入故障电流:I=0.5×0.95Icd为差动保护定值,有高定值、低定值的均需试验);可靠不动作(Icd3.1.2分别选择A、B、C相加入故障电流:I=0.5×1.05I,保护装置“分相差动”cd为差动保护定值,有高定值、低定值的均需试验),检查保护装置可靠动作(Icd信号指示灯显示正常,报文正确。

3.1.3分别选择A、B、C相加入故障电流:I=0.5×1.5I,保护装置“分相差动”cd为差动保护定值,有高定值、低定值的均需试验),测试每相保护可靠动作(Icd动作接点动作时间不大于30ms。

3.2 工频变化量距离保护仅投入“距离保护”压板,分别模拟A相、B相、C相单相接地瞬时故障和AB、BC、CA相间瞬时故障。

设定故障电流为固定If(其数值应使模拟故障电压在0~UN范围内),故障前电压为额定电压,模拟故障时间为100~150ms,故障电压为单相接地:UΦf=(1+k) ×If×DZset+(1-1.05m) ×UN (3-1)相间短路:UΦΦf=2×If×DZset+(1-1.05m)×√3UN (3-2)式中:k——零序补偿系数;DZset——工频变化量距离保护定值;m——系数,其值分别为0.9、1.1及1.2。

工频变化量距离保护在m =1.1时,应可靠动作;在m =0.9时,应可靠不动作;在m =1.2时,测量工频变化量距离保护动作时间。

该试验可用状态序列来进行,如图1-1所示,试验仪设置如下:(Ⅰ)状态1 正常状态:加入三相正序电压,大小等于额定电压值,电流为0,时间设置满足充电灯亮即可。

(Ⅱ)状态2 故障状态:模拟单相故障,设定故障电流大小(推荐为5In),根据式(3-1)得到故障相电压,各电压的角度不变,故障相电流角度滞后故障相电压角度正序阻抗角φ;相间故障,设定故障电流大小(推荐为5In),根据式(3-2)得到故障两相的相间电压(实际加量时,相电压为其大小的1/√3),其角度不变,发生故障的两相电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相差180°),且要满足故障相电流角度滞后故障相电压角度正序阻抗角φ,故障时间50ms。

模拟反方向故障时,需将状态2的故障相电流的相位均增加180°即可,反方向应可靠不动作。

B C 状态1 正常状态状态2 单相故障(A 相)BC U A(a )单相故障(b )相间故障图3-1 工频变化量试验加量3.3 距离保护(包含快速距离I 段)仅投入“距离保护”压板,将保护控制字中相应的距离保护控制字置“1”。

模拟开关在合闸位置,加入三相对称额定电压量等待保护充电,直至充电灯亮,设定故障电流为固定If ,故障前电压为额定电压,故障电压为:单相接地:U Φf=m ×(1+k) ×If ×Z Φset (3-3) 相间短路:U ΦΦf= m ×2×If ×Z ΦΦset (3-4)式中:k ——零序补偿系数;Z Φset ——接地距离保护定值;Z ΦΦset ——相间距离保护定值;m ——系数,其值分别为0.95、1.05及0.7。

距离保护在m =0.95时,应可靠动作;在m =1.05时,应可靠不动作;在m =0.7时,测量距离保护动作时间。

注意事项:(1)整定阻抗Zd:当保护为圆特性阻抗元件时,大小为相应段的阻抗定值,角度为正序灵敏角度;当保护为多边形特性阻抗元件时,大小为相应段的电抗定值,角度为固定为90°。

(2)补偿系数Kl:当保护为圆特性阻抗元件时,设置方式应为(Z0-Z1)/3Z1,幅值为定值单中的“零序补偿系数”;当保护为多边形特性阻抗元件时,设置方式应为“KR,KX”,其大小分别为定值的零序电阻补偿系数,零序电抗补偿系数。

表8 距离保护检验项目3.4零序保护仅投入“零序保护”压板,将保护控制字中相应的零序过流保护控制字置“1”。

模拟开关在合闸位置,加入三相对称额定电压量等待“TV断线”信号消失。

,加入故障电压3.4.1分别选择A、B、C相加入故障电流:I=0.95I04U=10V,故障电压角度滞后故障电流角度零序灵敏角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