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电视台编播业务流程设计及实践一、设计原则编播业务流程是电视台编排节目播出的规范,涉及的操作有节目提交、节目审看、节目单编排等。
每个电视台都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自身特点的编播业务流程,有的台采用频道制,节目单的编排由频道负责;有的台是总编室负责制,由总编室负责全台节目的编排。
但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一定会对由谁提交节目、何时提交节目、由谁负责审看、节目何时交给播出部、节目单怎样编排、由谁审批等做出具体的规定。
在原有板块化的模式下,整个流程都是围绕播出带进行运转,但在网络环境下则是围绕节目文件的迁移进行运转。
录像带传递与文件迁移具有非常异样的属性,所以网络环境下设计编播业务流程,既要继承原有流程中的必要功能,又要适应新的网络特点。
因此在设计上应把握以下三个原则。
1.连通性就是说业务流程应在网络环境下贯通。
如果编辑后的节目必须下载到录像带上,才能交给媒资编目保存,而且媒资编目保存的节目又必须下载到录像带上,才能交给播出部进行播出,如此反复的下载上载,说明业务流程在网络上有断点,连通性差。
2.安全性连通性强的网络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但必须是在保证电视台编播业务安全的条件下运行。
安全性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硬件方面,设备要可靠,要有备份;二是软件方面,在每一个功能环节结束后都要设计安全检测,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灵活性考虑到全台网的复杂性及业务的多样性,网络环境下编播业务流程应该有一定的灵活性。
要考虑局部出现故障如何应对,或网络中断时如何保证编播的问题。
二、编播业务的核心——节目播出单的制作节目播出单的编排与制作,是电视台编播业务流程的核心,或者说电视台编播业务是围绕节目播出单进行的。
电视台实行的是总编室负责制,由总编室频道编辑负责全台节目播出单的编排。
在网络化之前,总编室频道编辑在办公网上编排制作节目播出单,然后打印,由主任、台长审批,之后再交给播出部,由播出部值班员依照节目单在播出系统上再次进行编制。
这样的流程,不仅重复劳动,容易出差错,而且也不符合连通性原则。
所以我们在网络整合时,将节目单的编制设计在媒资系统上,并将媒资浏览查询软件嵌入节目单制作软件。
这样在同一个工作站上,既可以编制节目单,又可以浏览查询媒资系统的播出节目素材,并且可以将播出节目素材与节目单进行绑定,再向播出系统发送。
这样一来,总编室编制的节目单就与原先在办公网上编制的节目单有了本质的区别。
此节目单就是播出系统要执行的节目单,所以必须具备如下要求:1.功能齐全就是说此节目单要包含播出系统执行播出时的必要要素。
我们设计的要素有:节目ID、节目名称、播出日期、开始时间、节目长度、素材保留日期、播出方式、素材准备方式、字幕键、台标键、首重播提示等。
2.制作方便如果仍采用每天逐条录入节目要素的方法,总编室频道编辑将不堪重负。
所以必须采取措施,提高制作效率。
我们采用的方法有:*从模板、或从某个节目单拷贝制作新节目单。
如制作周一节目单,可从上周一的节目单进行拷贝。
但拷贝时,系统自动对一般节目的ID进行刷新,自动设置当日为播出日期,自动设置播出素材保留日期为一天;*自动添加播出日期后缀。
有些节目名称后可加日期后缀,例如:2007年3月1日播出一条广告,名称为“广告(3)070301”,而在以3月1日节目单拷贝制作3月8日节目单时,系统会自动将节目名称修改为“广告(3)070308”,有了日期后缀,为播出系统检验素材了提供方便;*首播、重播节目的设定及自动绑定。
电视台节目播出过程中,一定会有一些重播节目,重播可能是当日,也可能是隔日。
如果不将首播、重播节目作出一定的关联,播出系统会多次要求加载该条节目素材。
对此我们在节目播出单制作要素中增加首重播提示字段,对首播节目分配节目ID,重播节目不分配节目ID。
我们可用手工的方法,把重播节目与首播节目的ID进行绑定。
但对一些时间固定的首、重播节目,只要设定参数,系统会自动将重播节目与首播节目绑定;*播出素材库节目的处理。
有些节目长期播出,其素材也长期保留在播出服务器上,如果每天都对其加载进行手工操作也很麻烦。
采用的办法是将该节目设为“宣传片”,在拷贝制作节目播出单时,对设定为“宣传片”节目的ID不进行刷新。
这样就保证了在节目单拷贝时就完成节目素材的加载,从而简化了制作过程。
总之,采取了以上等措施,减少了不少手工操作,可以让我们把主要精力集中到节目内容编排及调整上。
目前,在正常情况下,总编室编辑每天编排节目单比较繁忙的操作就是修改电视剧中的广告插播点。
3.安全可靠必须保证节目播出单制作、发送的安全可靠。
首先,硬件、软件要有备份;第二要有检测。
我们设计在媒资编单系统向播出系统发送节目单之后、节目素材发送转码之后、节目播出之前三个环节进行安全检测。
这样即使有问题也能提前发现,及早处理。
第三要有日志,保存每次发送的节目单。
发送时间、发送者都要有记载。
第四要有流程控制。
即设置节目单制作、初审、终审、节目单修改等不同的权限,提供给编辑、科长、主任等承担不同职责的人员使用,并相应建立岗位责任制和必要的规章制度。
三、设计五种播出素材准备方式,形成五类业务流程在新的节目播出单制作系统设计时,我们增加了一个字段要素——“素材准备方式”。
可有五项选择:录像带上载、转码、广告、直播、播出素材库。
基于这五种准备方式,可形成五个类型的业务流程。
1.录像带上载在制作节目播出单时,会向设为该准备方式的节目分配新的节目ID,当节目单发送给播出系统后,会在播出系统形成“待上载列表”,该列表可按频道、播出日期进行检索。
播出部值班员根据该列表上载播出节目,但该节目的名称、长度、播出时间、素材删除日期、播出期间可否键入字幕等要素,均已在节目单制作时设定,值班员只是用录像带上载,上载后审看素材内容、长度是否与播出单一致即可。
可对电视剧、天气预报、外购的节目采用此类流程。
2.转码采用转码方式的节目,必须是在非编网上制作、提交给媒资系统的播出版节目,当然也包括媒资编目保存在近线磁带库后又回迁到在线磁盘阵列的节目。
对这类节目,我们设计为首先可在媒资网上进行审看,并在审看过程中可以标记一些信息,如是否合格、广告插播点等。
其次通过嵌入在总编室编单工作站上的媒资浏览查询软件,将该节目与节目播出单绑定,实际上是把媒资系统该节目的ID复制在节目播出单上。
最后再向播出系统发送,可以随节目播出单一起发送,也可以单条节目发送。
发送后,通过迁移调度软件,系统会自动将节目素材写入到一个播出缓存之中,写完后系统会自动校验,无问题则向播出系统发送消息,播出系统会启动转码程序,将节目素材转码迁移到播出系统,转码结束后也设有自动校验及向媒资系统反馈消息的程序。
开始我们在播出系统还设计了转码后值班员审看环节,但经过一定时期的实践,特别是增加了自动校验之后,转码没有出现过问题,就将此环节撤销了。
3.广告在节目播出单上准备方式设为“广告”的节目,实际上是个逻辑段包。
在节目单向播出系统发送的同时,也向广告串编管理系统发送广告段包的信息,主要是播出日期,段包数量、长度等。
沈阳电视台广告串编管理系统是一个集客户管理、合同管理、财务管理、编播管理、统计管理为一体网络系统,它是将原有硬盘播出系统与广告管理系统结合而成,与沈阳电视台现有播出系统采用相同类别的播出服务器,可作为备播系统,目前该系统由广告管理部门使用。
当签订广告协议后,有关人员将协议输入广告管理系统,系统会自动形成每日广告串连单。
但该广告串连单中的广告段包必须与总编室节目播出单设定的广告段包在数量上一至,才能导入到广告串编工作站上,在广告串编工作站上对无素材的广告提示需上载素材,也可进行必要的填补或调整。
之后,由广告管理人员向播出发送,实际发送的只是播出服务器上没有的几条广告,又不需转码,所以速度很快。
发送结束后,发送者必须通过检测软件检验发送是否成功。
从这个流程可以看出,总编室对广告类节目的播出,只是进行宏观控制,只规定每天广告段播出的次数,每段的时间,至于广告段里具体的内容,则由广告部门决定。
广告部门如要更改播出次数,增减每段长度,必须经一定审批程序,经总编室修改节目播出单方可实施。
4.直播电视台的许多节目是采用直播方式的。
节目播出单对此类节目的准备方式设为“直播”。
但总编室制作的节目单中不包含“直播信号源”要素。
所以节目单发送给播出系统之后,对直播方式的节目,会在播出系统作出提示,让播出值班员在直播前正确选择外接信号源。
另外需注意,有些直播节目是采用延迟播出,实际是边上载边播出,制作节目播出单时应将该类节目的准备方式设为“录像带上载”。
5.播出素材库前面已经提到,对长期播出的节目,素材长期保留在播出服务器上,可采用制作“宣传片”的方法。
但要明确,并不是在节目播出单上将准备方式设为“播出素材库”,节目素材就一定存在于播出服务器上了,而是第一次必须采用录像带上载或转码方式将节目素材上载到播出服务器上,设置较长的素材保留时间,然后再使用该节目ID时,系统会自动将准备方式切换到“播出素材库”,不需人为设置。
如果素材被播出系统删除,即便设为播出素材库也不能正常播出。
采用“播出前检测”的方法,可判断节目素材是否存在于播出服务器上。
通过上述五类流程的介绍,可以看出在网络环境下电视台编播业务流程是具有一定的灵活性的。
四、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金山电视台网络环境下编播业务流程是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逐渐成熟的,在实践过程中出现过不少这样那样的问题,现归纳几点供大家借鉴。
1.节目播出单制作、发送方面的问题我台制作、媒资系统与播出系统分别由两个公司承建的,所以制定接口协议是必需的。
我们规定节目单采用XML标准格式文件向播出系统发送,,也规定了缓存方式、字节定义等。
但忽视了两家公司节目单制作内在的一些东西,如字段阈值范围。
新系统启用不久,经常出现节目单发送失败现象,经我们查找,确定是由于总编室编单中采用了XML文件的非法字符,如〈〉‘’等,在对软件进行完善之后,个别时候仍有节目单发送失败的现象,我们再次进行细致检查,最终确定是由于总编室编单中节目名称过长,超出了播出系统的许可字节长度造成的,加以限定后,节目单发送失败的现象不再发生。
最近出现过一次较为奇怪的现象,某个编辑制作节目单时,将一些播出节目素材的删除日期设为2100年12月31日,节目单发送到播出系统之后,凡是检索该节目素材的上载工作站全都处于瘫痪状态,所有值班员账户都不能登陆。
有关技术人员直接对数据库进行操作,将这些素材的删除日期改为2008年12月31日之后,系统才恢复正常。
这一类似“千年虫”的问题说明严格规定阈值范围是很重要的。
2.播出节目素材迁移转码方面的问题播出节目素材通过文件迁移方式向播出系统发送,是网络环境下业务流程具有的一个突出特点,也是一个容易出现问题的加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