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著名美术家一览表乔托(1266—1336),伟大的意大利画家,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绘画的现实主义鼻祖,代表作品是壁画《逃往埃及》。
马萨乔(1401—1428),意大利杰出的艺术家,文艺复兴时期现实主义艺术的奠基者之一,代表作是壁画《失乐园》。
波提切利(1444—1510),是15世纪后期佛罗伦萨画派的著名大师,代表作是早期创作的《维纳斯的诞生》。
达·芬奇(1452—1519),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著名画家,代表作《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
米开朗基罗(1475—1564),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著名的雕塑家、画家。
代表作是雕塑《大卫》和绘画《创造亚当》、《先知耶利米》。
拉斐尔(1483—1520),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著名画家。
代表作是他一生最后一部作品《圣斯廷圣母》和壁画《雅典学院》。
乔尔乔内(1477—1510),意大利威尼斯派著名的画家,文艺复兴时期最出色的画家之一。
代表作是《田园合奏》。
提香(1489—1576)意大利威尼斯画派的主将,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画家之一,代表作是《人间的爱和天上的爱》、《圣徒塞巴斯先》、《利米纳尔帝像》。
丢勒(1471—1528),文艺复兴时期德国优秀的画家兼版面家,代表作是《四使徒》。
卡拉瓦乔(1573—1610),意大利杰出的现实主义画家,代表作《弹曼陀铃的姑娘》。
委拉斯凯兹(1599—1660),西班牙画家,欧洲现实主义绘画大师,代表作是《纺纱女》、《教皇英诺森十世像》。
鲁本斯(1577—1640),法兰德斯伟大的画家,代表作《画家和他的妻子》《劫夺吕西普的女儿》。
伦勃朗(1606—1669),荷兰著名画家,代表作《杜普教授的解剖学课》、《夜巡》。
鲁伊斯达尔(1628—1682),荷兰风景画家,代表作《磨坊风景》。
华托(1684—1727),法国著名画家,罗可可派代表作家,代表作品《发舟西苔岛》。
戈雅(1746—1828),西班牙著名画家,代表作是《伊萨贝尔·德·波赛尔像》、《阿尔巴公爵像》、《玛哈》等。
大卫(1748—1825),法国古典主义绘画的代表人物,代表作《荷拉斯兄弟的宣誓》、《马拉之死》。
安格尔(1780—1867),法国古典主义画派的重要画家,代表作素描《伯格尼尼像》。
席里柯(1791—1824),法国著名画家,代表作《梅杜萨之筏》。
德拉克罗瓦(1798—1863),法国浪漫派的主要画家,代表作《希奥岛的屠杀》和《自由神引导人民》。
杜米埃(1808—1879),法国杰出的现实主义艺术家,民主主义革命者,代表作《三等车厢》。
透纳(1775—1851),英国19世纪重要的风景画家,代表作《战舰归航》。
柯罗(1796—1875),法国19世纪杰出的风景画家,代表作《晨》。
米勒(1814—1875),法国19世纪著名的现实主义艺术家,代表作是《拾穗者》。
库尔贝(1819—1877),法国著名的现实主义画家,代表作《石工》等。
勃克林(1827—1903),德国19世纪著名的风景画家。
代表作《死之岛》。
马奈(1832—1883),法著名印象主义画派的奠基人,代表作《吹笛的男孩》、《酒吧间》。
莫奈(1840—1926),法国印象主义画派的领袖,代表作《印象——日出》。
毕沙罗(1830—1903),法国印象派大师,法籍犹太人,代表作《推独轮车的农妇》。
列宾(1844—1930),俄国著名画家,巡回展览派的代表人物,代表作《伏尔加纤夫》。
珂勒惠支(1867—1945),德国伟大的版画和雕塑家,代表作《磨镰刀》。
塞尚(1839—1906),法国印象派大师,代表作《有瓷杯的静物》。
高更(1848—1903),法国近代画坛后期印象派绘画大师,代表作是《塔希堤岛的妇女》。
凡高(1853—1890),荷兰画家,后期印象派的代表人物。
毕加索(1881—1973),西班牙著名画家,立体派代表人物,代表作《格尔尼卡》等。
罗丹(1840—1917),法国杰出的雕塑家,代表作《思想者》、《加莱义民》、《青铜时代》等。
一、“野兽主义”雕塑法国在美术史上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20世纪的西方雕塑的大幕,也是由法国人揭开的。
“野兽主义”雕塑的代表作是亨利·马蒂斯。
有人把他看作是西方现代雕塑的先驱之一。
他的“野兽主义”雕塑代表作是《背影》,包括同一主题的四个变体。
整个作品的建筑性和纪念碑味十分浓厚。
二、立体主义雕塑立体主义雕塑的主流还是在法国,代表人物是法国杰出的雕塑家迪尚—维雍。
他为立体主义运动出了很大的力,是这场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立体主义雕塑的代表作是《波德莱尔像》。
为了突出强调波德莱尔的智慧,雕塑家大胆地摆脱了实际情况的限制,删除了诗人的头发,只表现他巨大的饱满的头额。
他还不去刻划眼球瞳孔,他只塑造了一个概括的垂下眼睑的形,获得了生动效果。
三、超现实主义雕塑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艺术家们对现实感到悲观、失望,公然提出“非艺术的艺术”这一口号,这就是超现实主义流派。
许多雕塑家在这种流派的创作中取得了惊人的成就。
马赛尔·迪尚于1913年、1917年先后展出一个倒立的自行车轮子、金属挂瓶架和陶瓷小便池,把它们作为自己的艺术创作,引起了公众的震惊。
毕加索1943年又推出了一部同一形式的作品《牛头》,他把一辆老式自行车的车把和坐垫合在一起就变成了一只牛头,这是用普通物品构成的雕塑,不过车把和车垫不是真正的成品,而是用青铜铸成的。
二战以后,英国的雕塑家亨利·摩尔又轰动了一时,他创作的一部超现实主义的雕塑《三立像》引起世人瞩目。
雕像上的三个妇女,巨大的身躯上是一个小小的头部,眼睛虽是个小小的圆洞,却有一种不寻常的穿透力。
这幅雕像现在立在伦敦巴特西公园。
瑞士的贾迈克创造了一种像火柴棒一般细长的雕像,轰动欧美,铜像《伸手指示的人》是他的代表作。
四、波普艺术雕塑这是美国60年代的一种雕塑风格,雕塑材料不再是青铜、大理石,而是生活中的一切物品,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新的艺术创造,代表作西格尔的《电影院》。
五、社会主义写实主义雕塑主要指前苏联的雕塑,以写实为主,代表作是《斯大林格勒大会战英雄纪念碑》,座落在俄罗斯伏尔加格勒城郊海拔1020米高的马马耶夫高地上,是欧洲最大的、布局奇特的雕塑综合体。
中国古代建筑简介中国古代建筑包括宫殿、陵寝、坛庙、寺观和园林五种。
一、辉煌的宫殿宫殿建筑是我国古代建筑的最高成就,中国留存至今的宫殿有明、清故宫的建筑群。
故宫开始建于1406年,以后不断地修建和改建。
整个故宫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占地面积72平方米,有殿宇9999间,总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
它的四周有10米高的宫墙和52米宽护城河,宫墙四角各有一座玲珑奇巧的角楼。
首先,故宫的总体布局,突出地体现“前朝后寝”的形式。
故宫分作皇帝处理政务的外朝和皇帝起居的内廷两大部分。
故宫中的乾清宫门,就是外朝和内廷之间的分界线。
外朝以“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为主,前后太和门,两侧有文华殿和华英殿两组宫殿。
内廷以“后三宫”——乾清宫、交泰宫、坤宁宫为主,它的两侧是供嫔妃居住的东六宫和西六宫,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三宫六院”。
其次,整个建筑设计集中突出象征封建统治者政治权力中心的太和殿。
基于这一要求,故宫的设计特别强调中轴线布局,特别强调太和殿(俗称金銮殿)的主脑地位。
这主要表现在下列三个方面:一是故宫的主要建筑——前三殿后三宫都布于中轴线上的中心位置,次要的殿堂则对称地布于中轴线的两侧;二是这条通过皇帝宝座的中轴线,既是宫殿的中轴线又是整个古北京城的中轴线;三是太和殿在整个建筑群中,一方面处于最中心的位置,另一方面是在整个建筑群中具有卓然超群的地位,它位于高8米分作三层的汉白玉石殿基上,每层都有汉白玉石刻的栏杆围绕,并有三层石雕“御路”,使太和殿显得更加威严无比。
二、肃穆的陵寝陵寝可以说是封建帝王死后的宫殿。
帝王的陵寝大体可以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地下安置棺柩的墓室,一部分是地上供祭祀用的纪念性的殿堂。
这两部分用神道连接起来,神道两旁分列着望柱、石人、石兽等。
历代帝王十分重视营造他们死后的陵寝,甚至超过了对宫殿的修建。
秦始皇的骊山陵,陵体高47米,外垣长达6300米,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陵寝,史籍记载其墓室中有宫殿和百官的朝位,以明月珠为日月,用水银造江河,奇珍异宝,充满其中,这些记载虽有夸张,但从出土的兵佣坑来看,其规模之大确实是空前的。
陕西咸阳原上的汉代茂陵,陕西乾县梁山上的唐代乾陵和河南巩县嵩山北麓的宋代陵寝,都是规模庞大、气势宏伟的古代陵寝。
现在,保存比较完整又具有代表性的是明代的十三陵和清代的东陵和西陵。
十三陵在北京昌平天寿山下,东、西、北三面山峦环抱,组成一个范围宏大的陵区。
南面山口外一座石牌坊高居于土坡之上,是整个陵区的入口,北行1300米的大红门是陵区的大门,门内百余米处是碑亭和华表。
亭北是长达1200米的神道,神道两旁排列着18对巨大整石的文臣、武将、象、骆驼、马等雕像,直抵龙凤门。
龙凤门以北地势渐高,座落着十三座陵寝,结合自然地形,各陵彼此呼应,成为气势宏伟而肃穆的整体。
定陵为明神宗朱翊钧和他的两个皇后的陵寝,其地宫前殿没有任何摆设,相当于宫前广场。
中殿相当于前朝,即宫殿的正殿,内有三个用汉白玉雕成的“宝座”成品字形排列。
后殿相当于寝殿,称之为“玄堂”,是地宫的主要部分,是放置棺椁的处所。
棺床中央放置着朱翊钧和孝端、孝清两后的棺椁,三具棺椁周围放有玉料、梅瓶及装满随葬器物的红漆木箱。
清东陵裕陵为乾陵皇帝的陵寝,规模虽小于明定陵的地下宫殿,但雕刻的精美却居明清帝、后地宫的首位。
地宫内的石门、券顶、内壁处处布满了佛像、经文和各种图案的雕刻。
它既是一座精美的地下石雕宝库,又像是一座庄严肃穆的地下佛堂。
裕陵前殿两边有八个石座,安放帝后的“册”、“宝”之类。
后殿是后宫的主体建筑,石棺床上安放着乾隆和两个皇后、三个皇贵妃的棺椁。
乾隆棺椁体积庞大、装饰豪华、珍宝繁多,其中最珍贵的是乾隆项颈上的一串108粒朝珠和身边的一柄九龙宝剑。
三、古朴的坛庙在中国宗教礼制的思想体系中,最核心的是崇尚天地山川和祖先,认为他们各有其神。
对诸神进行祭祀的建筑,就是坛庙。
祭祀天地社稷的建筑称作坛,如天坛、地坛、日坛、月坛、社稷坛、先农坛等;条祀风雷、山川及其他诸神的建筑称作庙,如风神庙、雷神庙、五岳庙、河神庙、海神庙等;帝王祭祀祖先的建筑,叫宗庙或太庙;民间祭祀祖先的建筑,叫祠堂。
坛庙建筑兴起得很早,在西周时期就有天子在郊外设坛,祭祀天地之说;也有“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的记载,以后历代兴建不衰。
北京是我国唯一保留有祭坛的地方。
其“九坛九届一口钟”中以天坛最为壮丽,被称为是人类文明的明珠。
天坛建于明永乐四年(1406年),全部建筑分为两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