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ware多媒体课件制作》课程标准
课程类型:通识教育课程
计划学时:48课时
适用专业:师范教育专业
一、课程性质及设计思路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向学生介绍多媒体课件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学习Authorware这种多媒体课件开发工具,使学生掌握课件制作的方法和技能。
最终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多媒体课件制作的技能,提高学生对各学科与计算机技术结合的洞察力,提高创意思维,逐步将学生培养为具有操作、设计、应用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2、设计思路:
本课程标准的设计以小学师范教育专业学生就业为导向,对小学教师职业群进行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以此为依据确定本课程的工作任务内容,以项目任务模块为单元来展开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教学活动以工作项目任务为载体,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按活动项目组织教学,在完成项目任务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满足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的需要。
二、课程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掌握多媒体课件开发的方法,
熟练课件制作软件。
2、能力目标: 熟练操作authorware软件,解决课件制作的方法和
技能,具有操作、应用、设计课件能力。
3、素质目标:把计算机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与各学科相结合,独立
开发,设计课件。
三、课程内容及要求理论学习部分
实训操作
四、课程实施和建议
1、教材选用:
用21世纪师范院校计算机实用技术规划教材中的《Aauthorware多媒体课件制作实用教程》做为教材。
教学内容从“项目”着手,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项目任务的设计,应体现师范职业教育的特征和与社会实际
的联系。
所设计的“项目”是学生毕业后就业上岗就能遇到并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不是围绕着知识和技能的展开而设置的。
项目任务的设计,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加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应用课件制作软件来解决问题。
2、教学建议
教师必须重视现代教学理论的学习,不断地更新观念,加强多媒体技术与各课程的整合的研究,充分运用项目教学法,探索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下的新型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自觉地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学生必须重视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培养自己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张扬自己的个性特长,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与人合作,自觉地成为问题的发现者和解决者。
倡导多种学习方式,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学习、研究探索的能力。
运用“思考、实践、调查、探索、讨论、交流、展示、评价”等多种形式促使学生自行设计学习方案,自主探索操作步骤和实验方法,在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和展示,从而改变学生单一地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
要创设工作情景,加强过程体验,增强学生的就业意识。
由于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掌握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改变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3、教学评价建议
探索“过程评价”,改变单一的总结性评价的方法。
本课程实施过程评价、阶段评价和总结评价,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
过程评价,它是对学生在学习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中的态度和能力,参与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与同学协作的能力,对新的应用环境的适应能力,社会活动能力,道德规范,安全意识等方面的评价。
阶段评价。
它是对学生完成课件制作课程某一阶段学习任务的评价,以某一项目为内容,通过完成某一“项目”,对学生掌握课件设计与制作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程度进行评价。
总结评价。
它是对学生完成课件设计与制作课程学习后的综合评价,以考核、展示、发布、交流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自定主题,自己设计,创作有个性的作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行评价。
五、教学资源的选用
1、开发适合教师与学生使用的多媒体教学素材和辅导学生学习的多媒体教学课件。
2、充分利用行业资源,为学生提供阶段实训,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磨练自已,提升其职业综合素质。
3、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师资:本课要求教师掌握多媒体技术相关理论,对authorware软件操作熟练,有制作课件的经验。
实训条件:多媒体教室,网络联通,一人一机。
六、教学参考资料
《Authorware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社水利水电出版社王爱民、郭磊主编
八、其它说明
授课教师在保证内容体系完整性的基础下可对此课程标准加以灵活处理,比如可选比较好的案例来实施项目教学。
永春师范学院计算机组
刘瑞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