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第一讲植物地理学绪论

1第一讲植物地理学绪论

• 种(物种):植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指起源于共同 祖先,具有极为相似的形态和生理特征,并且能自 然交配,产生可育性后代,并具有一定自然分布区 的生物类群(自然分布区、生理及形态特征、生物 类群)
4. 植 物 界 的 类 群
课程要点总结
随堂测
• 合理进行学生分组-明确任务 • 以校园里所有植物(包括乔木、灌木、藤本、草本植物)为研究对象 • 以小组为单位绘制校园平面图,划分为若干调查样地,应用App调查样地内植物的名称、
类别、形态特征,并详细记录 • 通过文献查询,了解植物的生长习性、地理分布 • 评价植物生长状况,研究植物对生长环境的适应情况 • 撰写《某某 学校园植物志》
达尔文
1859
《物种的起 源》阐明生 物地理分布 的原因
3.植物地理学的发展简史
西方现代植物地理学的发展—植物地理分支学科蓬勃发展
普里夫
古德
尤金.瓦尔明(丹 西姆普
麦)
(德国)
历史植物地 有花植物地 以植物生态地理
理学引论 理学(1953) 学为基础的植物
(1932)
分布学(1895)
以生理为 基础的植 物地理学
奥古斯丁.德堪多 (法国) 斯考(丹麦)
1820 1822
《植物地理学知 识》 《普通植物地理 学》 强调环境中温度 因素对植被分布 有明确影响
阿尔方斯.德堪 格里泽巴赫 多(法国) (德国)
1855
1814~1879
《植物地理学》《植物地理的 现代观点》 《地球上的植 被》描述了植 被与气候特征 的关系
1.植物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 研究对象:地理学和植物学的交叉学科,是自然地 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主要研究生物圈中各种 植物和各种植被的地理分布规律、生物圈各结构单 元(各地区)的植物种类组成、植被特征及其与自然 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 生物圈:就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部分,由大气圈的 下层(对流层),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风化壳)组成。
1707-1778
1707~1788
最早解释生物 不同区域相似 分布;阐明物 气候环境条件 种分布格局 下,生物种不 发表著作《自 同 然系统》、 《植物属志》、 《植物种志》
亚历山大.洪堡 德
1807
《植物地理学知 识》 提出了植物地理 学的概念 气候对植被分布 的影响 植被垂直分布 提出了植物外貌 的概念
公元前三世纪
描述山地植物的垂 植被水平地带分布 直分布现象以及阴、 的记载 阳坡的差异,还记 载了随地形变化的 植物分布,列举了 从水中到陆地依次 更替的12种植物
《南方草木状》
东晋时期
稽含所著 提出南岭为中国植 物分布的一条界限
3.植物地理学的发展简史
近代西方植物地理学的发展 林奈(瑞典) 布丰(法国)
主要内容
• 一、课程要求 • 二、第一章绪论 • 三、第二章植物形态及基本类群要点
一、新形势下,本课程学习的要求
• 做好笔记 • 完成课堂小测 • 劳逸结合 • 尽快适应
• 1.为什么学? • 2.怎么教? • 3.如何学? • 4.怎么考?
1.为什么学?
• 地理科学必修课程=2学分 毕业的必备条件 • 未来教师职业必须具备的专业素养(教师资格证、入编考试。。。) • 社会人必须具备的公民素养(梳理正确的生态观、可持续发展观)
2.怎么教?
• 师范生培养目标为准绳 • 利用雨课堂平台:线上授课+录屏课 • 短途实习+长线实习(校园、室内公园、森林公园)
3.如何学?
• 特殊时期:紧跟网课不掉队,自主学习是关键,记好笔记是重点 • 中国大学慕课-https:/// 自学《植物学》相关课程 • 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 • 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图库-/index000.asp • APP-花伴侣、形色 • 微信小程序-识花君
4.怎么考?
• N+2 • N指课堂小测、出勤、课后作业(2周一次,8次或9次,或调整)、植物认知ppt制作;
• 课堂小测20% • 出勤20% • 课后作业20% • 植物认知10%
• 2指笔记和期末测
• 笔记10% • 期末试卷20%(学生自拟出卷)
二、第一章绪论主要内容
• 1.植物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 2.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 3.植物地理学的发展简史
作用-地球上其他生物提供了赖以生存和繁衍后代的 场所和物质基础
• 粮食 • 药材 • 工业原料 • 纤维
2.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 植物是生产者 • 植物参与了自然界的物质循环 • 植物对环境具有改造、净化作用 • 植物为地球上其他生物提供了赖以生存和繁衍后代的场所和物质
基础
3.植物地理学的发展简史
• 生物圈的上限可达到海平面以上10km的高度,下 限可以达到12km的深度。
• 研究内容:
• 阐明地球上植物和植被分布的基本规律 • 地球上植被的组成结构、动态变化和分级分类 • 植被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 植物分布区和植物区系的形成和演变 • 植物种群与植物群落 • 岛屿植物种的拓殖和灭绝 • ...............
我国古代植物地理学的萌芽
《诗经》
《考工记》
周朝
公元前六世纪
记载有植物分布的 提出因地形、气候
知识:“山”与
差异,中国植物南
“隰”(低下的湿地)生 北分布存在的界限
长着不同的植物。
“枢”(刺榆)和“榆”是
两种非常相近的榆
科树木,它们分布
的生境不同:一在
山地,一在于原。
《管子·地员》
《尚书·禹贡》
公元前五世纪
三、第2章植物的形态结构和基本类群要点
• 1.植物 • 2.植物进化史 • 3.植物分类的阶层系统 • 4.植物界的类群
1.植物
细胞(cell)是生物体形态结构 和功能活动的基本单位
细胞 组织
植物组织是由形态结构相似、功能 相同的一种或数种类型的细胞组成 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组成植物器
官的基本结构单位。
器官
器官是由多种组织构成、在外形上 有显著形态特征和特定功能、易于 区分的部分,是组成植物体的结构
和功能单位。
2. 植 物 进 化

3.植物分类的阶层系统
• 界-植物界、动物界 •门 •纲 •目 •科 •属 •种
• 各分类单位不仅表示大小或等级上的差异,还表明 各分类单位间的遗传学和亲缘关系上的亲疏关系。
》记录我国植物形 案》
态特征、生态环境、
地理分布、经济用
途和物候期等
吴征镒等
武吉华等
1980
《中国植被》
《植物学基础与植物
《中国自然地理.植物 地理学》
地理学》
《植物地理学》
《中国种子植物区系
地理》
王荷生 植物区系地理
技术进步推动学科发展
• 随着科学新理论的出现和新的研究手段的采用:
• 由定性走向定量,描述配合实验。 • 3S(RS GPS GIS)的运用 • 理论研究转向应用研究
• 地理实践力作为地理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之一,是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作为未来的地理教师,你能立足于校园,指导学生通过应用相关App,开展校园植 物调查,提升学生地理实践力素养吗?
• 请你来设计一个方案,指导学生实践活动的开展吧!
开放答案:
• 实验目的:提高学生地理实践力,培养探索精神和协作能力 • 实验步骤
历史植物地 理学(1944)
推动生态植物地理学发展
家道库恰耶夫(俄 国)
建立了关于自然地 带的学说,促进了 植被地带性规律的 研究
韦格纳
麦克阿瑟 威尔逊
解释了许多 岛屿生物地理 植物的分布 理论 现象
3.植物地理学的发展简史
我国当古代植物地理学的发展
钱崇澎等
1949-2004
1956
《中国植物志
《中国的植被区划草
2.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 思考: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说说你的看法?
藻类植物
孢子植物
苔藓植物
菌类植物
地衣植物 蕨类植物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作用-生产者
作用-自然界物质循环参与者
作用-环境的净化和改造者
• 净化环境(大气、土壤、水的净化) • 监测环境 • 植物对水土保持、调节气候的作用 • 减少噪音 • 参与土壤的形成 • 参与湖泊沼泽的发展演变 • 其他
• ①可以提供关于植物资源的分布和储量的资料 • ②新植种探明的依据 • ③生产防护绿地配置依据 • ④指示植物指导生产 • ⑤环境整治的重要参考资料 • ⑥自然保护区建设的依据。
“海洲香薷”:有句谚语这样描述铜草:“牙 刷草,开紫花,哪里有铜,哪里就有它。”
基于《植物地理学》课程的中学地理实践力培养的策 略探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