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学校xx学年xx学期xx试卷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xx题(每空xx 分,共xx分)试题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一位初中生体重约为20N B.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的人对地面的压强约是1.5×106Pa C.人体的平均密度约为1.0×l03kg/m3 D.一本初二物理教科书质量约为1kg试题2:断线的氢气球,在升空过程中()A.球的重力不断减小 B.球的质量不断减小C.球的体积不断减小 D.球外大气压强不断减小试题3:下列事例中利用惯性的一组是()①火车进站前,撤去动力,仍能进站②汽车行驶时,司机系着安全带③上岸后的鸭子,振动翅膀,把身上的水抖掉④用力拍打被子,使被子上的灰尘落下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试题4:目前,网络上制造中国自己航母的呼声越来越高.一艘航母的舰载机飞离航母后,航母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和航母受到的浮力将()A.压强减小,浮力减小 B.压强增大,浮力增大C.压强减小,浮力增大 D.压强增大,浮力减小试题5:关于厨房里能联想到的物理知识,其中错误的是()A.磨菜刀的目的是为了增大压强B.把鸡蛋向碗边沿一磕,鸡蛋破了碗完好无损,说明碗对鸡蛋的力大于鸡蛋对碗的力C.饺子上捏出了漂亮的花边,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D.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电饭锅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试题6:小明在上体育课时,通过一些活动联想到学过的物理知识,你认为下列联想错误的是() A.“引体向上”的同学握住单杠悬空静止了1秒,在这1秒内重力对他没做功B.“踢足球”利用了力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道理C.“仰卧起坐”利用了大气压的道理D.“单杠表演时手上搓镁粉”利用了增大摩擦的道理试题7:在图6中有关实验结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实验说明液体对容器的底部有压强B.乙实验说明大气压的数值就等于760mmHg产生的压强C.丙实验说明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两次测力计的读数差D.丁实验说明静止在连通器内的同种液体,各部分与大气接触的液面总是相平的试题8:甲、乙两车发生相撞事故,两车司机均前额受伤,以下关于两车相撞的判断中错误的是()A.运动的甲、乙两车迎面相撞B.甲、乙两车追尾相撞C.运动的乙车与静止的甲车迎面相撞D.运动的甲车与静止的乙车的迎面相撞试题9:小明很喜欢看《动物世界》这一电视节目,动物的一些奇妙现象激发着他的灵感,他常把动物的行为和生活、军事、交通工具进行类比。
下列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A.鸟在空中展翅滑翔时不会坠落下来——飞机B.鱼通过改变鱼鳔内的空气量在水中自由沉浮——潜水艇C.骆驼用宽大的足在松软的沙漠上行走自如——履带式坦克D. 壁虎的脚掌上有许多“吸盘”,使其在墙壁上爬行也不会掉下来——吸盘挂衣钩试题10: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小球分别放在两个装有不同液体的容器中处于静止状态,此时容器中液体深度不同,但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同,则()A.甲球的密度大于乙球的密度 B.甲球的密度等于乙球的密度C.甲球的密度小于乙球的密度 D.甲球、乙球的密度关系无法判断试题11:如图甲所示,水平用力F推物体,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及物体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丙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2s内物体不受摩擦力 B.4~6s内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2NC.2~4s内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3N D.6~8s内物体处于平衡状态试题12:如图24所示,两个盛有等高液体的圆柱形容器A和B,底面积不同(S A< S B),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现将甲球浸没在A容器的液体中,乙球浸没在B容器的液体中,容器中均无液体溢出,若此时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则一定是()A、甲球的质量小于乙球的质量B、甲球的质量大于乙球的质量C、甲球的体积小于乙球的体积D、甲球的体积大于乙球的体积试题13:在生活中,我们有过以下的体验或观察:①书包背带做得较宽;②注射器的针头做得很尖;③运动鞋底花纹做的很深;④装订试卷时用力按压订书机;⑤写字的笔杆握笔处凹凸不平;⑥搬运机器时,在机器下面垫上圆木。
其中主要目的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填写序号)试题14:小明同学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他利用一个石块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各个实验。
(1)从图①②③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浮力的大小与有关;(2)图⑤中石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为N;(3)该石块的密度为 kg/m3。
试题15:物重为100N的物体静止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用大小为10N的力水平向左拉物体,物体静止不动,此时这个物体所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 __N;当用大小为15N的力水平向左拉物体,物体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休受到摩擦力的大小为 N;当把拉力F增大为20 N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N。
试题16:把重5 N、密度为0.9×103 kg/m3的实心物体投入水中.当物体静止时,物体处于状态(选填“漂浮"、“悬浮”或“沉在水底"),物体所受的浮力是N。
试题17:一只苹果的质量为140g、体积为1.8×10-4m3,浸没在水中时,苹果受到的浮力为 N。
试题18:如图所示,重为10N的木块静止在斜面上,它对斜面的压力大小为8N,请你画出木块所受的重力和木块对斜面压力的示意图。
试题19:如图所示,物体A置于小车上,随小车一起在平直路面上向右运动。
当小车遇物体B受阻停止后,物体A在小车上仍向右运动,且速度越来越慢,请在图中画出这一过程中物体A所受力的示意图(忽略空气阻力)。
试题20:小李检查压强计的气密性时,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选填“大”或“小”),表明其气密性差。
小李调节好压强计后,U形管两边液面相平。
(2)小李把金属盒分别浸入到甲、乙图中的两种液体(水和酒精)中,发现图甲中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较小,他判断图甲中的液体是酒精,其结论不可靠,原因是没有控制金属盒在液体中的;他改变图乙中金属盒的深度,其探究情况如图丙所示。
(3)小李应该比较图与,得出金属盒离液面的距离越深,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就越越大,表示液体的压强就越。
(4)小李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所处深度相同时,只改变金属盒的方向,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不变,表明。
试题21:小刚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酒精),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
如下图表示探究过程及有关数据。
(1)分析②、③、④,说明浮力大小跟有关。
(2)分析,说明浮力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3)物体完全浸没在酒精中所受的浮力大小是,方向是。
试题22:右图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1)为保证实验成功,每次都应用弹簧秤拉着木块沿水平方向作______运动,并在此过程中读出测力计的示。
(2)(b)和(a)相比,测力计的示数_____,说明在_______一定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有关。
(3)(c)与(a)相比,测力计的示数_____,说明在______一定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 _有关。
五、计算题(共15分)试题23:水陆两用坦克的车体呈船形,比普通坦克要大,既可在陆地上行驶,又可像船一样在水面上航行。
已知坦克的总质量为24t。
(1)坦克在水平地面行驶时,履带着地的总面积为4m2,求它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不计坦克上人的质量)。
(2)这种坦克在水面上航行时,它受到的浮力大小和排开水的体积分别是多少?(3)当该坦克从长江开到大海里时,吃水深度(指水面到坦克底部的深度)是变大还是变小?请说明理由。
试题24:小林和爸爸周末到郊外去钓鱼,他在亲近大自然的同时还观察到爸爸在钓鱼前要“试漂”来确定铅坠(铅坠由合金制成)的大小,尽量使“浮标”更灵敏(如图甲所示),图乙是浮标和铅坠的位置示意图。
若球形浮标的体积为15cm3,铅坠的密度为11 g/cm3。
(1)若铅坠在水面下1.2m处,它受到水的压强是多大?(2)有经验的钓鱼者会使浮标体积的浸入水中,此时浮标受到的浮力是多大?(3)小林看见爸爸有一种体积为0.5 cm3的铅坠,如果使用这种铅坠,浮标静止时浸入水中的体积有多大?(铅坠未接触池底,不计浮标的质量,不计钓线、鱼钩和鱼饵的体积及质量)试题1答案:C试题2答案:D试题3答案:B试题4答案:A试题5答案:B试题6答案:C试题7答案:A试题8答案:B试题9答案:B试题10答案:C试题11答案:B试题12答案:C试题13答案:③⑤试题14答案:(1)排开水的体积(2)1.2(3)2.5×103试题15答案:10 15 15试题16答案:漂浮 5N试题17答案:1.8试题18答案:作出重力得1分;标出重力的大小得1分。
试题19答案:作出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各得1分(若作出了其它力得0分)试题20答案:(1)小(2)同一深度(3)乙、丙大(4)同一深度同种液体中各个方向压强相同试题21答案:(1)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质量(2)④⑤(3)2.4N 竖直向上试题22答案:(1)匀速直线(2)变大接触面粗糙程度接触面所变压力(3)变大接触面所变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试题23答案:解: m=24t=2.4×104kg g=10N/kg ρ水=1.0×103kg/m3 S=4m2(1 )重力G=mg=2.4×104kg×10N/kg=2.4×105N ·················(1分)压力F压=G=2.4×105N ···························(1分)压强P===6×106Pa······················(1分)(2)由二力平衡可得:浮力F浮=G=2.4×105N·····················(1分)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V排===24m3········(1分)(3)变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