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肝癌介入治疗》PPT课件

《肝癌介入治疗》PPT课件

或肝静脉分支 T4 肿瘤直接侵犯邻近器官(除胆囊)或穿透
脏层腹膜
TNM分期 - N 、M
N: 区域淋巴结 NX 区域淋巴结不明 N0 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 有区域淋巴结转移
M: 远处转移 M0 无远处转移 M1 有远处转移
临床分期
Ⅰ期 Ⅱ期 ⅢA期 ⅢB期 ⅢC期 Ⅳ期:
T1 T2 T3 T4 任何T
Seldinger Technique
肝癌 概况
发病率逐年上升
WHO公布的十大肿瘤之一 全球每年约100万人确诊为肝癌 我国为高发区 发病率由第三位升至第二位 城市仅次于肺癌 农村近次于胃癌


死亡率居高不下 31万人每年全球 13万人每年国人,42%
首诊手术切除率低,20%高发年龄35-45岁 男:女为2.5:1
肿瘤的介入治疗 - 化疗药
为使化疗药物能发挥最大的作 用,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 非特异性药物宜一次注射(ADM,PDD) • 特异性药物宜缓慢滴注或肌注(5-Fu) • 联合化疗中常以两类药物共同应用
阿霉素ADM
• 属CCNSC,对S期最敏感,M期次之,G1期最差 • 体内主要分布在肝 脾 肾 肺 心 • 通过肝脏代谢 • 不良反应 骨髓抑制 60-80%,第10-14天最低,21天开始回升
• 微创 • 定位准确,疗效明显 • 重复性好 • 副作用少,并发症小
TACE发展史
• 1951:Biermen切开肱动脉插管至腹主动脉灌注抗癌药物 • 1953:Seldinger开创经皮穿刺股动脉插管进行血管造影 • 1972:Smith等对中晚期宫颈癌行髂内动脉灌注化疗,有效率46% • 其后:日本双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并血管阻断术,有效率80% •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1967提出,1976使用 • 1979:第一届国际介入放射学大会 • 1979:林贵 肝癌DSA,84’肝癌TAE • 1984:刘子江 肺癌血供及BAI • 1986:首届全国介入放射学会 • 1996:≪介入放射学杂志≫ • 近来:超选择性血管内灌注化疗栓塞
RNA与 R
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CCNSC
A 抗肿瘤抗生素 B 亚硝脲类 C 烷化剂 D 杂类
ADM EPI MMC 卡氮芥 马利兰 氮芥 环磷酰胺 DDP CBP 草酸铂
破坏DNA的
可杀伤各增殖状态的细胞,包括G0期,在大分子水平上
与X射
双链,与之结合成复合物,因而影响RNA转录与蛋白质合成,作用
任何 T
N0 N0 N0 N0 N1 任何N
M0 M0 M0 M0 M0 M1


• 方法:手术( Ⅳ期以前) 介入(TACE) 热疗 冷冻 PEI 放射
• 目的:延长寿命,提高质量
综 合 治 疗
TACE理论基础:血供
正常肝组织:15-25% 肝动脉 75-85% 门静脉
癌 组 织: 90-95% 肝动脉 5-10% 门静脉
线相似
细胞周期特异药物CCSC
M期 G1期 G2期 S期
喜树碱 紫杉醇 泰素帝 长春花硷 门冬酰胺酶 皮质类固醇 平阳霉素 博来霉素 VP16
5Fu 健择 Ara 甲氨蝶呤
作用于细胞特定周期的药物
化疗药特点
CCNSC对癌细胞杀伤强而快,浓度时间曲线中,浓度关系大 ,浓度增加一倍,作用增加十倍
CCSC对癌细胞的杀伤弱而慢,浓度时间曲线中,与时间成正比

心脏毒性>400mg/m2 消化道反应, 脱发100% • 注意 外渗组织皮肤损害;< 450-550mg/m2
表阿霉素EPI
• 属CCNSC,直接嵌入DNA碱基间,干扰转录,抑 制RNA、DNA合成,亦影响细胞膜的转运,主要 作用在细胞核
• 肝脏代谢,胆道排泄,较ADM代谢快,排泄快, 半衰期30小时。肝功异常时适当减量,不透过 血脑屏障,肾功影响不大
• 毒副作用低:其他器官药物浓度低,肝 脏已降解部分化疗药
细胞周期时相及其特点
时相 生化事件
G0 休止期 休止状态
G1期 蛋白质合成
(DNA合成前期)
S期 DNA合成
(DNA合成期)
G2期 NA与蛋白质合成
(DNA合成后期)
M期
经历时间 不定 数小时-数天
5-30小时 最长60小时
1-2.5小时
0.5-1.5小时
肝癌介入治疗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介入治疗概论
介入放射学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介入治疗学 Interventional Therapy 肿瘤介入治疗学 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
肿瘤介入治疗特点


病毒感染 HBV (HbsAg10-11%) HCV HDV
酗酒 黄曲霉素


细胞来源:肝细胞肝癌 80-90% 胆管细胞癌 混合癌
病理类型:块状型 80% >5cm 结节型 <2% <5c
m 弥漫型 2%


病史 三部曲,家族史
症状 上腹疼,纳差,黄疸,不明原因发热,腹泻,恶液质 体征 肝大,包块,黄疸,水肿,静脉曲张 影像学 B-US,CT,MR,DSA,核素显像 实验室检查 AFP 60-70%,早诊6-12月,指标
侧支循环 肝内 肝外 43%
TACE理论基础:药物途径
药物→导管→肝动脉(100%) →肝静脉
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静脉→ 左心室→ 左心房→ 主动脉 肾、肝(10%) 和其他部位
首过效应
TACE 特 点
• 疗效好:浓度正相关,肝组织是其他器 官的100-400倍;瘤区高于正常 肝组织5-20倍 栓塞
Cut Down
Sven-Ivar Seldinger:
Catheter replacement of the needle in perc utaneous arteriograph y (a new technique).
Acta Radiologica, Sto ckholm, 1953, 39: 368-376.
细胞病理学
自然病程
早期亚临床期
亚临床期 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影像诊断困难)
约10个月
(可提出诊断)
中期 个
晚期
8-9个月
24
(可明确诊断)
约4个月

约2个月
TNM分期-原发肿瘤(T)
TX 原发肿瘤无法评估 T0 没有原发肿瘤的证据 T1 孤立肿瘤没有血管侵犯 T2 孤立肿瘤伴血管侵犯或多发肿瘤最大径
≤5cm T3 多发肿瘤最大径> 5cm或肿瘤侵犯门静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