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1课《致同学们》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致同学们
案例名称致同学们
科目生物教学对象七年级提供者
课时 1 课时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从宏观的生态学角度展示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
通过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的学习,学生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本节课是在第二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的基础上的提升与总结,第五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也是本节课的延伸与补充。
本节课也为初二《生物》“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因此本节课是本章乃至本学期的重点。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课标依据:
生物新课程突出科学素养的培养。
为了让学生自主获取知识,本节课从学生的学情出发,以学生的求知需求为主线进行设计,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架设生活与教学内容的桥梁,触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自由和民主的氛围中去感悟和体会生物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
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解释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2.能力培养目标:
通过图片分析,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观察能力和识图能力;发展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思维迁移能力。
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通过讨论,角色扮演,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教学难点:
在学习方法上的引导。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七年级学生刚上初一近三周时间,对一些生物知识还不知、。
自主学习能力不强,阅读分析、归纳总结能力较弱。
在本课学习中,对于教材中有叙述却无明显答案的问题可能总结不全或说不出来,如生态系统的组成。
但他们好奇心强,有求知欲,善良有爱心,热爱大自然,对本课的知识会有很高的热情。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多媒体教学法:采用课件以增大教学容量,用实物投影仪投影学生所画的食物链。
2.启发式教学法:学生自学、阅读、讨论与教师的点拨、启发、引领相结合,使课堂气氛活跃,体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1.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2.资源准备:教学所用的PPT课件,课本。
六、教学媒体选择分析表
知识点学习
目标
媒体
类型
媒体内容要点
教学
作用
使用
方式
所得结论
占用
时间
媒体
来源
认识生物了解生存的环
境
图片生活中的生物 B B 感知生物世界3分钟下载
感知生物了解生物与生
活的关系
图片生物存在于生
活
I C 生物与生活息
息相关
3分钟自制
了解生物了解生物研究
的问题
图片
生物学科研究
的问题
D F
生物在生活中
扮演重要角色
5分钟
教材
截图
如何学好生物
探讨生物学习
的方法
图片设置问题 B F
学好生物才能
更好理解生活
的环境
5分钟下载
总结提高升华学生情感图片
生物的世界丰
富多彩
H I
培养学生探索
生物的兴趣
5分钟自制
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
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
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
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
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
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
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
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
K.其它。
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设疑_播放_概括;I. 讨论_交流_总结;J其他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
观看”多姿多彩的生物世界”视频,幻灯片放映一些照片,例举一些生物现象,从而引出生物学。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学习任务一:联系生活经验,初步了解生物学概念。
学生自学教材,找出生物学的概念。
学习任务二:学生自学教材,体会生物学的重要性。
全面浏览教材的前言部分,分析教材从哪些方面总结了生物学的重要性。
小组内探讨:根据教材内容和生活经验,尝试总结交流生物学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三、系统总结:(引导学生从农业、工业、医学等方面总结生物科学的重要性。
)
四、学习生物学的方法。
八、课堂流程图
九、板书设计
致同学们
1.我们生活的世界
2.奇妙的生物世界
3.生物与生命的讨论
4.如何学习生物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